|
交流文章 阅读教学把提问进行到底
重庆市万州区沙河小学 熊建峰
陶行知先生在《每事问》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利天工,只在每事问。”问题是创新的起点,没有问题,学习时就不会质疑和探究,就不可能有突破和创新。激发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激励学生大胆提问和质疑问难,是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之一。针对当下阅读课堂教学中学生缺少提问的现状,周一贯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在现实的课堂中,学生没有‘问’的机会,‘问’成了教师的专利。岂不怪乎?即便学生有‘问’,也多是受老师的‘诱惑’,存在粉饰和虚华之嫌。所以,学生所问的多是浅问题、假问题,甚至是为问题而问题。”因此,阅读教学要积极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授之以法,让学生敢问、爱问、会问,把提问进行到底!
一、创设情境:心潮起伏生感慨,让学生敢问
明代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说过:“境能生情,情能移境。”学生身处良好的教学情景,将心潮澎湃,感慨万千,思维活跃,能促使学生走进文本,心有所思,情有所动,及时发现问题,有疑想问,有疑敢问。
1.创设宽松氛围。袁振国先生在其《反思科学教育》一文中有过一段精辟的论述:“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没问题,‘全都懂了’,所以中国的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减少;而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都回答不了了,那算是非常成功,所以美国的学生年级越高,越富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因此,应积极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想、敢说、敢问。对大胆提问的学生,不论问题质量如何都要给予鼓励;对提错问题的学生,教师也不要批评,启发他用另一种方法思考,树立自信心。要善待学生提出的一切问题,对富有思考性的问题,可根据情况因势利导,集体思考或小组讨论加以解决;对超越学生现有认知水平或教师一时难以回答的问题,要给学生讲明原因,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学生没有了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课堂上自然会积极举手,踊跃发言。
2.创设认知冲突。传统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很少创设问题情境,几乎没有给学生提问的机会,课堂上只教“答问”而不教“提问”。久而久之,学生好问的本能,就被教师扼杀了。要让学生敢问,必须努力挖掘教材中的矛盾因素,创设引发认知“冲突”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创设情境,加以适当的点拨、诱导,引导学生去体会、感悟,从而唤醒学生的潜能,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在情境中产生困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二、激发好奇: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爱问
法国文学家法朗士说:“教学的全部艺术,就是唤起年轻心灵天然好奇心的艺术,它的目的是为了让这种好奇心得到满足。”《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指出:“好奇心,即要求理解、认识和发现的欲望,仍然是人类本性中最大的驱动力之一,如果这种好奇心得到鼓励的话,它肯定是一种最强烈的动机。”好奇心是一种主动探索的欲望,是发现问题的起点。教师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学生想问、爱问。
1.鼓励大量提问。
有人说:“学问,学问,一是学,二是问。”提问,不仅是孩子的天性,而且是发明、创新能力的基础和源泉。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牛顿、瓦特、爱因斯坦等无数大科学家的成长经历告诉人们:他们在少年儿童时期都爱问。阅读教学要鼓励学生先自学文本,熟读成诵,先提出问题,尽量提出有个性的问题。教师要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千万不要挫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2.允许无效提问。
学生提出的问题,无论是简单还是复杂,是错误还是正确,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不可指责和讽刺。面对一些无关紧要、不着边际的问题,只要学生不是存心捣乱,教师都要包容和谅解,并想方设法把学生引入到文本的情境中,进行深入思考和揣摩,同时加上教师的点拨、同伴的启发把它转化为有价值的问题。
3.呵护质疑问难。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德国物理学家H·克多默说:“要成为伟大的科学家需要什么素质呢?需要有好奇心,或者说探索的欲望,以及敢于怀疑的态度。”质疑问难是孩子的天性,阅读教学不能把它扼杀在“摇篮”之中。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的方式之一,是读者认识自然、社会、他人的过程,是读者矫正自我、完善自我和超越自我的重要途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陌生的、未知的“第一次”,会产生疑惑和质疑。学生的疑惑和质疑可能比较幼稚,却是一次学习、磨砺和成长,教师要鼓励、呵护学生的质疑问难。
4.完善激励机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评价应该改变过于重视甄别和选拔的状况,突出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应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尤其应注意发挥其诊断、反馈和激励的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的认识水平是有差异的,提出的问题良莠不齐。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能一味地夸奖,必须认真诊断,进行恰当而艺术的评价。如,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错误,教师应指出错误何在,但要肯定他提问的积极性并鼓励他多读课文、多思考,就能提出好问题;有的学生提问时面红耳赤,语无伦次,即便如此,教师也要尊重、保护并鼓励学生“不要紧张,慢慢来,就会说得一清二楚”;有的学生提问及时又完整,但并非完美无缺,教师不能过分表扬,不妨提出更高要求:“你提的问题很好,请好好想想,是否有更简洁、更准确的表述?”只要善于激励,就能唤醒潜能,让学生敢问、爱问。
三、授之以渔:巧把金针度与人,让学生会问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著名学者梁启超早就提出:“教人当以方法为主。”方法是引领学生进入问题王国的金钥匙。阅读教学授之以法,让学生掌握提问方法,学生才能会问、善问、真问。学生从敢问到爱问到会问是一个飞跃的过程,需要适时引导点拨,反复实践。
1.优化提问方式,让提问指引方向。
提问是促进学生思索,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手段。提问方式的优劣、提问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影响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要狠下功夫优化提问方式,让提问指引教学与思维方向,牵一发而动全身。
(1)由点到面地问。每一篇课文的知识点各不相同,集中力量解决其重点、难点、特点,能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抓住重点、难点、特点中的一点设问,然后扩散开去,提出一系列问题,就可以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进行深入的思索,由一点而全面地把握文本内涵。如教学《难忘的一课》一课:“为什么说这一课是难忘的?”这是一个重点性问题。针对实际情况,提出辅助性问题:“最难忘的课学的是什么?”这要求学生找出关键句“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让学生明白三次出现的具体情境,通过人物动作、语言、神态,感受作者的体会,升华情感提升。“这是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浓厚的爱国情意啊!”这句话是本文的关键,作者为什么如此激动、感慨,该如何读呢?这样由点及面,层层拓展,就不难理解那个重要性问题了。
(2)由表及里地问。阅读教学要透过语言文字挖掘蕴含的深刻含义,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如《狼牙山五壮士》一课的“跳下悬崖”一部分,作者写道:“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掉下深谷。”教学时抓住“冲锋”“纵身”两个词语提问:什么叫“冲锋”和“纵身”?从这两个词语看出五壮士此时怎么想的?表现出怎样的思想?这两个词表现出五壮士毫不犹豫、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多提透过表象看出本质的问题,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
(3)由浅入深地问。课堂提问必须遵循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最终达到“跳起来摘桃子”的理想境界。如教学《落花生》一课,可以这样提问:先问“爱慕之心”是什么意思?再问,父亲有没有产生“爱慕之心”?父亲对什么产生了“爱慕之心”?”最后问,生活之中有没有其他事物让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的?什么事物具有花生一样的品质?你能用上“爱慕”一词讲一讲吗?这样按作者的思路循序深入,层层剥笋,化难为易,逐渐加深理解,自然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4)变直为曲地问。直,就是直接发问,问点显露,问题明确,学生容易回答。曲,就是不从正面发问,而是绕道迂回,旁敲侧击,问在此而意在彼。曲问的妙处在于含蓄生动,饶有情趣,让学生有足够的思维时空,从而调动学生答问的积极性。如教学《清平乐·村居》时,针对“最喜小儿亡赖”一句,如果直问“亡赖”是什么意思肯定索然无味。如果变直为曲,可问:“小儿子是个‘亡赖’,怎么还讨人喜欢呢?”这别具一格的提问,不仅新颖有趣,富有启发性,而且增加了思维含量。
(5)化顺为逆地问。顺,就是按照一般的逻辑和时空顺序发问,学生只需顺藤摸瓜。逆,就是从相反的视角切入问点,要求学生利用事物之间相反相成的矛盾关系回答问题。逆问的妙处在于借助正反对比材料,构成矛盾情境,从而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训练学生全面看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如教学《草船借箭》一课,不顺问“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而是逆问:“假如借箭不成功,可能产生哪几种情况?现在借箭成功,又说明了什么?”
2.精选提问落点,让提问聚焦表达。
提问是激发学生阅读、思索、议论、习练的重要法宝。因此,提问时必须考虑在何处发问,落点在哪里?提问必须聚焦文本的表达秘妙,紧扣文本的重点、难点、疑点、特点和亮点等发问,使每个问题指向言语形式,问得实实在在,恰到好处。
(1)细微处,问出以小见大。一滴水映出太阳的光辉。细节是文章的血肉。课文的细枝末节不可忽视,问在细微处,问得深入,问出蕴含的思想、精华。如《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有这样一段话:“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教学时据此设问:耗费那么长的时间,付出那么大的艰辛,提炼出了0.1克镭,这样做值不值呢?她明明知道镭有辐射,她为什么还义无反顾、执著地投身于镭的实验中呢?这样叩问,一方面让学生在不断对话的过程中,触摸人物的内心世界,感悟人生的意义何在?另一方面让学生真切感受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美好心灵,收获情感,升华认识。
(2)矛盾处,问出池水波澜。有的课文有些内容看起来自相矛盾,其实这正是作者落笔的着力之处。若能在矛盾处巧妙发问,往往能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文本,探究其中奥妙。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有这样的句子:“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据此可以设问:小女孩被“冻死了”,为什么嘴上还带着“微笑”?这“微笑”与“冻死”是多么不协调,但在小女孩身上却统一起来了。她“微笑”,准以为自己“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呢。作者不写小女孩随着死亡而来的痛苦,却写她的“微笑”。这样以乐衬哀的描写,实属点睛之笔,独具匠心,发人深思,是对黑暗社会无声的控诉,更能激发人们对小女孩的同情与关切!
(3)题目处,问出行文思路。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的文章的题目则暗示了作者行文的思路。据此提出问题,或探寻前因后果,或由此及彼,可以理出作者的行文思路、结构脉络。如教学《将相和》一课可以这样提问:什么叫“和”?“将相和”是什么意思?“将”与“相”因为什么“不和”?又因为什么“和好”了?你对“和”有怎样的看法?紧扣“和”字穷追不舍,由具体到抽象,由表及里,既可引导学生理清行文思路:“和”(将职位高)──“不和”(相职位高,将不服)──“和好”(将负荆请罪,将相一心卫国),又可引发学生进行有效思考,顺藤摸瓜地体会到蔺相如的机智勇敢、顾全大局和廉颇的英勇善战、知错就改的精神品质。这样设计让学生领悟到“和”不仅仅是人际和谐的圆融状态,更是处理一切事物的最佳法则。
(4)写法上,问出表达秘妙。阅读教学既要引导学生理解思想内涵,更要指点学生破译表达秘妙,学习表达技巧。因此,问题要问在文章的表达上,直指表达方法和技巧。这样问,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悟。如教学《刷子李》一课,在引导学生体会侧面描写的写作方法时,可以这样设问:作者冯骥才被誉为“女娲之手”,他在刻画“刷子李”这个人物时难道仅仅采用了衣着、动作、语言和神态等正面描写吗?面对一面茫然的学生,继续追问:文中难道仅仅只有“刷子李”一个人物吗?文中多次写到曹小三难道他是文章真正的主人公吗?作者通过写曹小三的心理起伏变化有什么作用呢?透过曹小三“半信半疑──崇拜──失望──佩服”的心理变化,烘托出“刷子李”技艺高超,非常厉害。这种写人的方法就是侧面描写。正面描写手法是显性的,侧面描写手法是隐性的,通过不断追问,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侧面描写了然于胸。
(5)过渡处,问出起承转合。文章离不开过渡句段。有了过渡句段的关联作用,文章才变得有条不紊,语意顺畅。针对过渡句段发问,有利于学生梳理内容的前后联系,把握文章的起承转合。如《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有这句话:“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聚焦这个过渡句提问:圆明园的“建筑宏伟”具体指哪些?“珍贵的历史文物”包括哪些?这句话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这个过渡句的前半句总结上段内容,后半句引出下段内容,使得段落联系紧密。
(6)反复处,问出一咏三叹。根据表达需要,作者有意使一个句子或段落重复出现,以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聚焦反复句段提问,不但问出一咏三叹,更要问出在结构上有何作用。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有这句话:“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教学时据此提问:课文中为什么三次出现类似的话?有何作用?纵观全文,它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反复出现,多次呼应。它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也是儿子在绝境中满怀信心的力量源泉,更是父亲坚持到底决不放弃的原因。通过儿子对父亲诺言的深信不疑,看出儿子对父亲的信赖,更看出父亲对儿子崇高的父爱,他们共同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
(7)点睛处,问出构思之妙。一篇好文章往往在关键处有点睛之笔。聚焦点睛之处发问,不但可以把握重点、亮点,而且可以体悟出构思之妙、表达之巧。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的结尾:“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就是点睛之笔,教学时问一问:“他为自己想得少”和“为别人想得多”分别体现在哪些地方?这个结尾有怎样的作用?弄清这些问题,就把握了重点和亮点。这结尾不仅小结了第五段──伯父对自己的病毫不在乎,对女佣关心备至,而且回答了开篇的疑问──伯父受人爱戴与崇敬的根本原因,照应了开头,突出了中心思想。
(8)异常处,问出独具匠心。无论什么文章,大都依照常理遣词造句,运用标点。作者的遣词造句,或者标点符号的使用,一旦用法超常,就会有新意。聚焦异常处提问,就可问出作者的匠心何在?巧妙何在?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有这几句话:“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教学时聚焦“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这三个时间词语提问:作者为什么连用三个句号,单独成句,它们之间不用顿号,也不用逗号呢?经过一番思索、比较,体会到句号蕴含着:巴迪等待父亲回来的时间过得很慢,等得久,用句号远比用顿号、逗号更能表现巴迪内心迫不及待的心情,足见巴迪望眼欲穿,度日如年啊!作者可谓匠心独运。
美国教育专家肯尼思说过:“整个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阅读教学要激励学生“敢问──爱问──会问”,养成良好的问题意识,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阅读绽放智慧的火花,结出创新的果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