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教育,“互联网+”教学,“互联网+”课堂,“互联网+”作业,带给我们的是机遇与挑战,我们应该多探索,书写其华美的乐章。
作业是课程与教学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语文作业优化设计,首先应该注重作业功能的形成性与发展性,其次应该注意作业内容的思考性、实践性和探究性,再次应该注重作业形式的新颖性和多样性,再再次在作业的容量上,强调量力性和差异性。最后在作业的评判上,强调过程性和激励性。
那么,到底应该给学生布置什么样的作业呢?今天,我们就以一年级语文下册学材为例,谈谈应该怎样优化作业设计。
“识字1”根据内容“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课文学习之后,让学生一是到大自然观察“柳绿花红、莺歌燕舞”等景色,二是写绘春天。
“春雨的色彩”课前让学生留意春雨,课后,一是到大自然去寻找春天的色彩,二是用相机拍摄春花烂漫、春雨沙沙,三是把图片发到博客里进行分享。
“邓小平爷爷植树”课前上网收集有关邓小平的资料以及“植树节”的资料,课后亲自植树种花种草。
“村居”课后,到网上收集风筝的相关知识,如形状、制作流程等,并与家长一同亲手制作一只风筝,且体验放风筝,最后参加放风筝大赛。
“棉鞋里的阳光”课后,亲自晒一晒棉衣棉被,感知其变化,再上网查一查其发生变化的原因。
“两只鸟蛋”课后,上网查一查鸟儿的品种,听一听祖辈讲有关鸟的事情,写一写保护鸟儿的宣传语,做一做鸟巢放到树上。
“松鼠和松果”课后上网查松鼠与松树的资料,大公园、街头、小区认养一棵松树。
“美丽的小路”课后,了解周围的垃圾是怎样来的,参观垃圾中转站和垃圾场,且上网收集一些垃圾分类处理的资料,以及亲自践行变废为宝。
“所见”课后从网上收集有关知了的相关知识,且亲自捉一只知了,画一画,再写一写。
“小池”课后到大自然观察荷叶荷花,且画一幅荷塘图。
“荷叶圆圆”课堂上仿说仿写“荷叶是我的……”。课后从网上查资料,了解荷花、荷叶、莲蓬莲子、莲菜(藕)。
“要下雨了”课后上网查下雨前的一些征兆,如动物的表现。
“小壁虎借尾巴”课堂上仿说小壁虎借尾巴,课后上网收集小壁虎的相关知识,之后同学们进行交流。
“乌鸦喝水”课堂上拓展乌鸦还可以怎样喝水,课后收集有关乌鸦的故事,并与同学们进行分享。
“兰兰过桥”课后上网查世界各地有特色的著名的桥,写绘未来的桥。
“司马光”课后,上网查资料了解司马光。
“王二小”课后,上网看电影“王二小”。
“称象”课堂上拓展还有哪些称象的方法,课后上网查资料,了解曹操父子的故事。
“小蝌蚪找妈妈”课后画小蝌蚪的成长过程,且上网收集青蛙的相关知识,以及“蛤蟆”的相关知识。
“棉花姑娘”课后,上网收集几种益虫、小动物的相关知识,并办一期“有益小动物手抄报”。
“火车的故事”之后,上网收集图片,且写“火车博物馆”的解说词。
“互联网+”语文作业,形式应该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如文字式、操作式、实物式和口头式;课内和课外;独立完成和合作完成;还可以以“练习”、“思考”、“观察”、“调查”、“探究”、“小实验”、“做一做”等。要有趣,要儿童化。总之,作业应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