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滋——滋——滋”的切割声,“当——当——当”的砸铁声仿佛还回荡在我们小区的上空。
前些日子,一楼的老吴叔在三号楼和四号楼之间的空地上,大显身手,开始了自己的创作。他买了几个比烧饼大些的轮子,一堆三角铁,几张白铁皮等材料,运用自己的多项手艺,把这些看似无关的东西拼凑了起来,竟然成了一辆街上摆小摊人离不开的手推车。
八月的天,知了吵叫的人心焦。可老吴叔却不怕太阳的考晒,光着脊梁,在摆满了焊机、小切割机等工具的小小临时工地上,挥汗如雨。因为老吴叔年轻的时候就爱摆弄这些小工具,所以自己在家装个水管,焊割铁器,修个自行车,走个电线什么的都不成问题。从早上太阳出门到晚上夕阳回家,老吴叔执着的一个人又当下料工,又当焊工,忙的不亦乐乎。老伴孙阿姨心疼的出来让他擦擦汗,喝口水,但他舍不得浪费时间歇上一歇。老吴叔说,他和孙阿姨年龄大了,但闲着也是闲着,出去挣钱是不行了,所以做一辆手推车,在家附近的学校门口摆小摊挣个零用钱。
一天一天的敲敲打打,老吴叔的脊梁被太阳晒得又黑又亮,那辆手推车的架子逐渐成形。四个轮子稳稳当当地着了地,钢管做得扶手被老吴叔的小打磨机收拾的光滑发亮。车身是长方形的,细心的老吴叔还给小车焊了个支篷布的架子。接下来的工程是要做大炉子了,既可以烤烧饼,又可以放大锅。老吴叔不知从哪里弄来半袋子红泥土,像极了一位陶泥工,又是和泥,又是做造型,按尺寸最终做了一个磨具。等磨具在太阳底下凝固干了,就用铁皮做了一个烤锅贴烧饼的炉子。带着老花镜的老吴叔,耳朵上卡着铅笔,在卷尺,剪刀,螺丝刀,铁锤的阵地上忙东忙西。总算把车子装上了心脏。
最后的工程就是细致活了,老吴叔和孙阿姨像对待自家的一口人,悉心地给车子打扮一番,贴上招牌,把车擦的亮堂堂的,撑上遮风挡雨的篷布。
如果你有机会走过八十九中的校门口,你就会看到许多车,但最精致,最新的就是老吴叔亲手制造的那辆手推车,车上写着“烧饼夹菜 烙馍卷菜”。干净利索的老吴叔和孙阿姨把车上的家什收拾的井井有条,干干净净。他俩总会热情的招待上前的每一位顾客,希望你有机会路过时也能成为这老两口的光顾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