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反思 西方文明之源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5-7-22 09:00
标题: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反思 西方文明之源
教后记 本堂课从教学手段看有图片、配乐故事、课外学习资料等,可以说图文并貌、有声有色,从教学方法看有老师概括、有学生上台讲述、有集体回答也有个别提问。学生参与面广,积极性较高,较好的体现了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中七动。即“动手做”----寻找列柱建筑;“动眼看”,看地图和看书;“动耳听”,有教师讲授,更多的是学生发言;“动情读”有朗读、阅读;“动口议”有生生之间,师生之间,时时有思维撞击的火花;“动笔写”写小论文;“动脑思”思维为主攻则贯穿了整堂课。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课程,它整合了历史、人文、地理以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综合程度极高,它要求历史与社会课的任课教师要有丰富的历史知识、人文地理知识和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经常学、政治学、文化学知识,能够在学生面前展现一种通晓古今中外,博识天文地理的人格魅力,这对历史与社会课的教学效果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还要有现代先进的教育理念,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则犹如一盏明灯照亮广大教师前进。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5-7-22 09:00
教后反思 总的来说,本课的教学是成功的,学生经过学习后,对欧洲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有比较深的印象,尤其是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城邦繁荣的表现、原因、评价以及与斯巴达城邦的区别。同时,在本课的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静态或动态的地图,使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空间想像力有一定的提高。
不足之处是时间方面把握得不是很恰当,前松后紧,导致罗马历史发展的学习显得有点仓促。这就给我一个启示: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时间的分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5-7-22 09:01
教后记 今天上的是《西方文明之源》。
人教版,初三上册,第三课。
根据课时安排,讲了第一子目,给学生介绍了古代希腊。
首先,我反省:我没有充分备课!
今天的整堂课,确实是上的很心虚,有些知识点讲得很不透彻也很表面。
我的教学思路:
1.由上节课大河流域的文明复习导入,引出本节课的海洋文明。
2.通过图示给学生展示古希腊的地理环境,并分析这样的地理环境对古代希腊文明的影响。(详)
3.以线索图帮学生明确古希腊文明的发展脉络,引出雅典和斯巴达两大城邦。
4.通过列举法讲解伯里克利时期雅典的全盛状况,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民主政治。(详)
5.简介斯巴达的军事化。
6.总结本课主要内容,拓展古希腊文明成果。
我的教学反思:
1.没有讲清楚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之间的不同!第一堂课时完全忘记了要讲到海洋文明。
2.关于伯里克利执政时期的雅典民主政治。
首先,没有讲清楚什么是“民主政治”;
第二,讲得过于肤浅,只举了些很简单的例子,深层次的学生实际上也许还未理解;
第三,介绍经济繁荣时,思路显得很混乱,一会儿讲奴隶一会儿讲繁荣。
3.忘记分析斯巴达崇尚武力的原因,还是要分析下它的地理环境。
4.关于古希腊繁荣的文化,也只是随口说来,没能有给人以启发或是眼前一亮的知识授予。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