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84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反思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7-16 12:39: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公开课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新世纪学校  程雯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的主要内容是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这节课我作为公开课在本校进行了展示,当然存在着很多不足,希望能够得到各位老师、专家的指点,
如下我将介绍我对本节课的教学思路以及我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教学思路:
1.           首先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难点是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以及碳酸的分解。
2.           在教学方法上,我主要采取了预习教学法、故事引入法、实验探究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拟人法。首先我将死狗洞的故事引入,激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奠定了基础。对于二氧化碳的一系列性质,我对学生提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怎么用小实验方便地进行验证呢?由于本节课的容量大,我在进行实验探究时,没有分小组进行实验,而只是教师演示实验。演示实验前,我都做好了大量的实验准备,比如事先收集好4瓶二氧化碳气体,用石蕊染成的紫色小花,阶梯上的两只蜡烛,等等。每做完一个实验,我都会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自行总结出实验现象及结论。最后,对于二氧化碳的用途,我请了3位同学以焦点访谈的方式分别扮演了主持人、二氧化碳气体、干冰。此时,课堂气氛异常热烈,同学们对二氧化碳的性质有了深刻的认识。最后,各小组代表纷纷争先恐后总结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3.           由于课堂时间还算紧凑,最后剩余了10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课堂小测。
二.教学上的不足:
1.       在课堂上的实验探究环节,我只是采取了教师的演示实验,而没有进行学生的分组实验,因为我考虑到本节课的容量大,担心时间不够用。这样一来,同学们只是做实验的旁观者,对二氧化碳的性质体会不够深刻。主要是考虑到这个实验器材太多,实验项目共有3个,实验内容也很多,而且在操作时还有一定的技巧,否则实验很容易失败。本节课时间确实不好分配,这也是我最大的困惑。希望各位同仁指点迷津。
2.       学生讨论的时间不足。 在第三个实验即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变红,实验分四个环节,我只是让学生讨论了每个实验的现象及分析,但没有让他们讨论每个实验的作用,以及此类实验的拓展,我也没有花时间去引导。
3.       在二氧化碳的用途这方面,可能花的时间有点多,目的是激起学生的兴趣,但却顾此失彼。
三.困惑:
1.       时间分配的问题。总感觉这节课的容量大,时间不够用。如果分组做学生实验,那么就没有时间进行习题演练和及时巩固了。最后只能忍痛割爱了,不做学生实验,可结果是学生对二氧化碳的性质的印象不够深刻,凭的只是感性认识和做一个旁观者。希望各位同仁、专家指点迷津。
2.       如何将二氧化碳的用途用尽量少的时间在课堂上完成,而且又要保证其生动性和趣味性。希望各位能给点建议,共同讨论。
四.教学体会:
通过本节公开课以及大家的评课,我有如下几点感受与大家交流共享:
1.       备课要充分并讲究细节。一节课40分钟是由无数个细节构成,细节决定成败。教师是课堂的引领者,注重细节本来就是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一个要求,而且,我们的考试卷上的试题也注重对细节的考查。
2.       课堂教学要注意情景教学,自主学习,自我感悟。比如在课前引入死狗洞的故事,我观察到学生的表情---很兴奋的样子,这样就达到了我预想的效果。可见情景教学的重要性。这也启发了我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设计真实有效的具体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主动性,以引起学生一定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从而在情境思维中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活化所学知识。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教学反思,请各位同仁、专家对本节课进行批评指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7-16 12:40:10 | 只看该作者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作为一节公开课,学生在毫无预习的前提下,要上好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就必须让学生自己有感性认识,因此,在上本课题之前,我选用视频“死狗洞”进行导入,情景导入,设置疑问,让学生自己带着疑问去探讨本课题,接着我设计了四个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1】:向上下两层燃着的蜡烛倾倒二氧化碳。让学生思考蜡烛熄灭的原因,以及为什么下面蜡烛先熄灭?由此导出: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物理性质)。
【实验探究2】:二氧化碳是否溶于水? 向集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加入约三分之一体积的水。这个探究实验,让学生清晰的看到塑料瓶变瘪了,本来应该由学生自己推导出二氧化碳溶于水,使瓶内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减小,所以瓶子瘪了。但是我在这里,没有考虑到物理化学学科交叉,学生需过渡,讲的太快,自己导出答案。
      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可以启发学生探索和发现,激发学生思维,并把化学思维引入课堂,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以达到教学目的。看完两个探究实验后,引导学生完成课本P117页的表格。在教学固体二氧化碳之前,让学生回忆之前咱们学习的氧气,它也有三态的变化,那么固态氧气是淡蓝色雪花状,这个教学点的设计,使前后知识贯通,形成学习物质性质的知识主线。
      接下来,再以一则新闻报道,设疑:为什么农妇会死亡,这个地方没有给学生充分时间思考,互动性没达到我所想要的结果。等学生明白农妇是因为地窖中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再让学生回忆意大利“死狗洞”,学生就能很轻易的说出小狗死亡的奥秘了,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但是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达到1%时(浓度过高),对人体就有害,并且它不能供给呼吸。
     设问学生: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呢?下面主要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做演示实验并且展示课本实验6-5,通过四个小实验让学生对水不能是石蕊变红,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红,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后生成的某物质使石蕊变红,而稀醋酸使石蕊变红,有个非常清楚的认识。通过这个实验,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方案,实验探究,获得结论,解释交流”这一探究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和形成科学探究的方法。

【实验探究4】:“清水”变“牛奶”? “清水”是澄清石灰水,“牛奶”是碳酸钙
      由两个学生用吸管对着烧杯吹气,观察现象,这个小实验可以很明显的发现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非常有趣。

      讲到这里我引导学生及时归纳总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质,并用课件展示。转换思维角度,性质决定用途,让学生利用所学性质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可以灭火,可以制汽水,可促进植物光合作用,干冰可以制制冷剂。这样既能使学生懂得学习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际意义又,了解二氧化碳重要的用途,加强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这节课以学生进行课堂实验探究为主,我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但是没有给学生足够思考空间,有所欠缺,最后协助学生归纳、总结教学重、难点。最后在作业设置上,选择了一个课内作业,一个课外作业,化学源自生活,并为生活服务,课外作业需要的同学善于去发现探索生活中的化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7-16 12:40:39 | 只看该作者
教后记 我在校内开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公开课,在课前我作了充分的准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但上完公开课后,总觉得不能达到我预期的效果,现就这节公开课反思如下:
一、对教学设计的反思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充满兴趣地学习。在本这节课中,我设计从一瓶学生熟悉的“可口可乐”入手,在课堂的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这样的设计既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又可培养学生通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在接下来的教学设计中,我步步引导,让学生从一瓶可乐中发现二氧化碳的诸多性质,然后进行实验,以培养学生的的协作精神和动手能力。上课前,我认真地对教学思路、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手段的应用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上可能出现的反应做了充分的反思。经过课前的反思与调整,教学内容及方法更适合学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在教学过程中的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以及达到的效果,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及时调整设计思路和方法,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在这堂课的教学实践中,学生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所设计的实验方案,并要求用实验验证,而且很多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来评价其他同学的设计方案。同时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思路和热情,我及时调整自己的教案,一起找到更好的引导效果,实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在我精心设计的问题的引导下,学生思路清晰了,课前预期的目的基本达到。根据课堂上的具体情况,经过我适时地调整、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学生能够结合实际高频率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的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三、教学后反思
教学后的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在课堂教学实践后及时反思,不仅能使教师直观、具体地总结教学中的长处,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再次研究教材和学生、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而且是将实践经验系统化、理论化的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使教师认识能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这堂课我在设计中认为要更加直观地说明二氧化碳的性质,必须在实验中用新制的二氧化碳,虽然设计的思路是正确的,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这样会造成较多的时间浪费在二氧化碳的制取上,学生感到不耐烦。实际上只要制取一瓶的二氧化碳,其余的实验可以用课前制好的二氧化碳,这样并不会影响学生的认知,而在课堂上能用较多的时间突破教学难点。
其次,应用多媒体教学中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特别是一些重点知识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记笔记,这堂课后,部分学生告诉我:“老师,你以后换页的时候能不能等我们抄完笔记再换?”。这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改进。
对这一课进行全面反思后,我认识到要善于处理好教学中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巧妙地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及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才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新精神,使每个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反思——提高——再反思——再提高的过程,我受益非浅,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在教学中及时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会使我逐渐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通过不断地反思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7-16 12:41:10 | 只看该作者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反思
本课题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第三个课题,也是本册书的倒数第二个单元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接触学习,学生对化学这个科目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如何学好化学也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再引导学生走进化学世界,从化学角度认识身边的物质,初步了解物质的构成的奥秘学习了一些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化学技能之后,本单元开始深入细致地研究碳和碳的氧化物。本单元的特点是注意采用体验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教材内容在呈现方式行注意教学情境的创设和联系学生的实际并且紧密联系社会和高新科技,图文并茂的教材内容更用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单元是本册书的重点,而课题三是本单元重点内容之一。
上性质实验课。学生比较感兴趣,而且通过实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比较容易,总的来讲,学生知识掌握的教好,课堂气氛也很很好。作为老师经过这么长一段时间的实习我也基本上熟悉了所教班级和科目适应了实习生后。也很好的完成由学生向教师的角色转换,能够很自如的完成教学任务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3 17:0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