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196|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优课教案和教学反思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7-13 09:26: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5-7-13 11:04 编辑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训练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体味精彩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
1、课前准备:查找有关圆明园的资料
2、导入
    知道世界名著《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的作者吗?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  这两部长篇小说是其代表作 ]
3、让学生介绍有关圆明园的资料
教师作补充:
    圆明园是一座供清朝皇帝游乐的花园,也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在北京海淀附近,始建于康熙48年(1709年)。这座花园方圆十多公里,在这儿可以观赏到国内外四十个地方的有名的风景。园内还珍藏着许多无价的珍宝,罕见的图书,珍贵的历史文物,因此它又是一座闻名世界的艺术馆、图书馆、博物馆。
    1856 年,英、法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我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6日,侵略军闯进圆明园,大肆抢掠。他们把园里凡能搬动的金银珠宝和珍贵文物统统抢走。来不及拿的或者拿不动的,就任意打碎、践踏。最后一把火将这座经营了一百多年、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烧成了一堆败瓦颓垣。 
板书课题
检查预习(正音、解词):
    体面    给 j‹ 予  独一无二  珐f‚琅l‚ng 眼花缭乱
    不可名状 荡然无存  箱箧qiˆ   制裁      赃物   
4、快速默读课文,
明确文章两大内容板块:①赞美圆明园 ②谴责侵略者
【讨论】:
    巴特勒上尉征求雨果对远征中国的意见,本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为远征中国的所谓胜利捧场。而雨果也盛赞圆明园的文化艺术价值,目的是什么呢?是夸英法联军抢得有眼光、有头脑?作为一名法国人是不是该为自己的祖国发了一笔横财而高兴?
⑴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①——④段,找出作者评价圆明园的语句,谈谈自己的感受。
⑵有感情地朗读⑤——⑩段,找出作者讽刺侵略者的语句,哪些是反语?谈谈自己的感受。
提示:
    英法联军远征中国,作为一名法国人很容易被当局制造的舆论所蒙蔽,易被狭隘的爱国狂热所支配。而雨果却有清醒的头脑、公正的立场,真是难能可贵!他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文明的创造者,他盛赞圆明园的文化艺术价值,盛赞这一世界奇迹的创造者(中华民族是一个“超人的民族”),表达了他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尊重。雨果把上尉征求意见的机会变成向强盗政府提出抗议的机会,谴责侵略者的贪婪、野蛮、无耻,表现了他明辨是非的良知和正直不阿的人格。
5、课堂练习
板书设计:  
                   世界奇迹            “赞誉”  
                                    破烂 
                   惊人杰作           讽刺、 谴责
                           人道、正直、公正、是非分明
                           珍视人类文明成果
                           同情、尊重中国人民
教学后记:通过学习本文,激发了同学们对法西斯的愤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7-13 09:26:24 | 只看该作者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划出生字、生词并积累下来,了解与作者有关的文学常识。
2、把握雨果对圆明园的高度评价,对英法联军强盗行为的谴责,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文章讽刺的语言风格(反语),体会其在文中的作用。  
重难点:
1、把握雨果对圆明园的高度评价,对英法联军强盗行为的谴责,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文章讽刺的语言风格(反语),体会其在文中的作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自主预习
1、常识介绍。(阅读“基础训练”P12,了解作者及书信格式)

2、完成“基础训练”-------语言积累(1---3题)。  

                                                                                                                                                                              
二、视频朗读(PPT)

三、自读感知。(PPT)
1、        自读课文,画出信中赞美圆明园的语句和讽刺侵略者的语句,细细体味。




2、        巴特勒为何征求雨果的意见?


                        
                                                                                   

3、        这封书信主要表达了雨果怎样烦人思想感情?






四、课文研读,合作研讨。(PPT)
1、        雨果是怎样评价圆明园的?




2、        雨果在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时用了不少反语,找出这些反语,思考这些反语的运用有什么作用?






3、        这封信先极力描绘圆明园的神奇壮丽,然后才写侵略者对其焚烧洗劫,这样安排材料有何好处?






4、        雨果指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属于人类的”。对这句话应怎样理解?






五、拓展延伸
1、以给雨果写一封信的形式,谈谈你读了本文后的感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7-13 09:27:07 | 只看该作者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说课稿
太和县第三中学    李秀梅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学情、说教法、说教学过程这五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里收编的新篇目,本课是该单元的第四篇课文,本单元所选课文都是以战争为主题。这篇文本选自《雨果文集》,是一封标准的书信。书信最讲究的是情感的真挚,在信中,作者以两种感情交织——悲悯之情和愤怒之情,写悲悯,极尽赏识温柔,写愤怒,极尽强烈谴责。读信,就仿佛是在听写信人的心声。本文立场鲜明,“赞美圆明园”“谴责侵略者”两大板块内容互相独立、共同支撑表现着雨果清醒的头脑、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场。学习这篇文章,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到有感情地朗诵,抓住本文的语言特色,了解雨果的伟大情操。在朗读、理解、反思中达成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的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铺排、类比、对比手法等在文中的运用及作用。
3、品析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世界眼光和反思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朗诵课文,体会感情。(重点)
2、理解作者的人道主义精神。(难点)
三、说学情
  通过小学与七年级对各种作品的学习和接触,学生目前已经具备一定的认字和理解句子的能力。而本文是一篇充分运用了语言艺术的作品,并且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并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可以将文章自然切分为两个独立整体比较鉴赏,在比较中感受侵略战争的罪恶,探究雨果的远见卓识。
四、说教法
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联系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这节课我将采用质疑法、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其中以诵读、讨论为重。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学习方法将贯穿课堂始终,再配以多媒体课件辅助。
五、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播放《圆明园的毁灭》视频,学生谈感受。
(二)、预习展示
1、关于英法联军远征中国
2、关于雨果
    3、关于圆明园
    (三)、体会情感
1、“万园之园”毁灭了,你什么心情?
2、雨果会是什么心情?
补充:作为侵略者之一的法军巴特勒上尉,宣称“这次远征是体面、出色的!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我们将把这次胜利果实在杜伊勒宫里展出”。巴特勒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为远征中国的所谓“胜利”捧场。本文就是雨果对巴特勒的邀请的回答。
3、默读感知
积累词语
你从文章的字里行间读出了雨果写作此信是的什么心情和情感?
预设:赞美和讽刺,找对应段落。划分层次。
(四)、品味语言
1、感受圆明园的美
雨果没有到过圆明园,他是怎样用想象来还原圆明园的呢?
朗读圈划文中最能体现圆明园之美的词句。
品析,读出赞颂、温柔之情。
了解写法:铺排、类比、等。
2、认识侵略者的丑
“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用沉重语气读。谁毁灭了这一切?
你想对侵略者说什么?雨果的回答是……
品读第5到第10段,要读出愤怒、谴责之情。
了解写法:反语、对比
反语又称“倒反”、“反说”、“反辞”等,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就是在说话或文章中,所表达的意思和心里的意思完全相反,一般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的一种修辞格。
(五)、感悟精神
    1、看了雨果的这封信,猜一下巴特勒上尉的反映?他会怎么对雨果?
2、作为一个法国人,他为什么不以自己的国家所取得的征服为荣,反而还谴责政府?
第一,        他有人类的立场。雨果认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圆
明园是人类共有的财富,而被侵略者毁灭,所以要谴责。
第二,        他有人民的立场。“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强盗政府不能代表人民,焚掠圆明园是英法政府的罪行,他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抗议政府犯下的罪行。
第三,        他有人道主义精神,这是他创作的基本思想。
雨果有多部作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揭露统治者的罪行。《欧那尼》《国王寻乐》等剧本表达人民对暴政的不满。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反对专制和教会。路易 波拿巴政变后,发表反对波拿巴的《小拿破仑》和诗集《惩罚集》。长篇小说《悲惨世界》从人道主义观点描写当时社会的罪恶……他是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斗士。
说一句赞美雨果的话。
(六)作业布置
给雨果写一封信,谈谈你读了本文后的感想和学习了本文之后的一些想法,与大师作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7-13 09:27:32 | 只看该作者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作者爱憎分明的感情和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2、知识与能力:
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主题思想。
3、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风格和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主题,体味雨果博大的胸怀和高尚的品格。学习文章讽刺的语言风格(反语),体会其作用。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简介背景:
1856~1860,英法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控制北京城,焚掠圆明园,中国遭受空前劫难。
2、圆明园:
在北京海淀附近,清代名园之一。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为环绕福海的圆明、万春、长春三园的总称,周约十余公里。园内凿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仿照国内外名胜四十景,有建筑物145处,艺术价值甚高,被誉为“万园之园”。
3、雨果:
1802~1885,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本文是1861年11月25日,圆明园被焚毁后一年后,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回信。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生第一遍朗读课文。
2、指名学生找出文中赞美圆明园的语句并朗读。
3、指名学生找出文中讽刺侵略者的语句并朗读。
4、说说你读了课文后的整体感受。
(学生可能从以下两方面说感受:英法联军的罪行令人发指,使人愤恨;雨果对中国的巨大同情受人尊敬。)
5、师生第二遍朗读课文,认真品味感情。
三、拓展
课本前插图有两幅圆明园被毁前后的照片;历史书八年级上册中也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内容和相关图片,你看后有什么感想?
(学生可能从几方面说:侵略者的暴行,对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毁灭;落后的清政府软弱挨打;新中国的迅速发展使国人扬眉吐气。)
四、布置作业
1、积累词语、常识。
2、有条件的观看电影《火烧圆明园》。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把握主题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赞美和谴责的口气。
2、指名概括文章的主题。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对英法联军远征中国之举,立场非常明确,态度非常鲜明。他愤怒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愤怒谴责英法联军毁灭世界奇迹圆明园的罪行,他深切同情中国所遭受的空前劫难。
二、评价雨果
中国是被掠夺国,我们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那是很自然的。如果我们换到雨果的位置上去,那么,我们就会想到,一个法国作家如是说,实在是非常也不起的。雨果是在强盗统治的国度时发表他的议论,公开抗议本国政府的强盗行径,他不顾个人得失,公理至上,是很有骨气的,因而也赢得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普遍赞誉和崇敬。
三、课堂练习
1、朗读、识记,积累以下词语:
琉璃  珐琅  晨曦  瞥见  箱箧  荡然无存  丰功伟绩
2、指名学生用以下词语造句:
眼花缭乱  丰功伟绩  荡然无存
3、思考、讨论、回答以下问题:
⑴文中使用了反语的修辞方法,使文章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找出一些例子来。
赞誉、文明、野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漂亮。
⑵作者将圆明园与巴特农神庙进行比较,有什么作用?
⑶雨果在文中对圆明园的大量赞美,有什么作用?
⑷朗读、识记这句话:“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是何意思?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预习新课《亲爱的爸爸妈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7-13 09:27:56 | 只看该作者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文意,体味雨果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
2、揣摩文中关键语句,理解这篇短文的深刻内涵。
教学重点
把握雨果对圆明园的高度评价,对英法联军强盗行为的谴责,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揣摩关键语句,理解其丰富的意蕴。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师:同学们,中国近代史上,曾经留下了耻辱的一页,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以其强盗般的卑劣行径掠夺并焚烧了圆明园,如今只留下些断壁残垣。遗憾的是历史并没有为我们留下多少可以见证的文字,但有一个难能可贵的例外,从遥远的国度里传来了正义的质问,原来是伟大作家雨果。
今天,我们来学习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好,让我们走进文本,与名篇交流。(展示:与名篇交流。)
二、与名篇交流
1、整体感知,提示主旨:
师:课前已经读过这封信,现在请大家再次快速流览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书信的内容。(展示要求)
(生流览课文,准备。)
(生回答。)
师:这位同学回答得不错,这封书信的主要内容就是赞美圆明园。
谴责侵略者(板书)
师:那么,圆明园美成什么样?侵略者到底干了些什么?请看大屏幕──(播放短片)
2、选读书信,感受奇迹:
师:刚才看到的短片,让我们既领略了圆明园的美,又目睹侵略者的野蛮行径。那么在这封信中,在雨果心中,圆明园是什么样的?(展示:选读书信,感受奇迹。在雨果心中……?)。
师:请从第3段中找出雨果对圆明园进行概括性评价的词句。(生答)
师:看来,雨果把所有能用到的赞语都用到了,事实上他并没有到过圆明园,但是通过想象描绘圆明园的美,因为他说过“脚步不能到达的地方,眼光可以到达;眼光不能到达的地方,精神可以飞到。”
师:好,请同学们从第3段中找出雨果运用想象描绘圆明园之美的语句。
(生答。)
师:真是如梦似幻,人间仙境啊,我们应该用一种柔美的语调,读的让人沉醉其中。下面请听老师朗读。
(生找。)
(生答,师评。)
师:可是,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如今只留下些断壁残垣。(展示断壁残垣图片。)
师:是谁让圆明园变成了断壁残垣。这是因为,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播放“火烧圆明园”片段)。
3、细读书信,品析语言:
师:面对如此暴行雨果是怎样谴责的?
请看5~9段,找出最能体现雨果情感句子,并在书上勾画评点。
(生找写。)
(生答,师指导读。)
师:这封一千来字的信中不仅有着非凡的语言魅力,更折射出雨果可贵的人格魅力,你体会到了吗?让我们走近作者,与名家对话。(展示:与名家对话。)
三、与名家对话
师:读这封信时,我的内心涌动着感动的热流,相信你的心湖早就投进了一枚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让我们的思想穿越时空,下面来一个“焦点访谈”。(展示:回读书信,感悟作者。)
回读书信,感悟作者:
(分配角色。)(提示:记者)
(分组讨论3分钟。)
师主持,欢迎您收看。
(活动开始。)
师:(小结)现在我们知道,雨果站在世界文明的高度,握住文明和野蛮的标尺,大义凛然,对圆明园的被毁进行了义正辞严的历史总结。
感谢您收看今天的焦点访谈。
师(总结):雨果先生的这封信既赞美了圆明园,又讽刺了侵略者,勇揭真相何等正直!反语嘲讽何等智慧!这不仅是我们从信中读出的内容,其实也是我们写雨果先生的信的内容。
四、布置作业
师:希望带着问题出课堂。
(多媒体展示:想一想巴特勤上尉看到这封信后会怎么想?法国人会怎么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5-7-13 09:28:25 | 只看该作者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情感诵读:体味雨果胸怀的博大和品格的高尚。
2、语言品读:体会这封信精彩的反语特色。
教学重难点
品味文中富有特色的语言、反思今天我们应如何对待圆明园。
教学准备
多媒体投影、了解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资料,查阅有关雨果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感导入
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我们中国能与之媲美的,只有圆明园。可惜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遗址。历史记载了耻辱的一页,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以其强盗般的卑劣行径掠夺并焚烧了圆明园,如今只留下些断壁残垣。(相关圆明园图片)看着这些图片,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法国作家雨果得知圆明园被毁,不无悲痛的说:“老天哪!整个中国在地上跌得粉碎!”
为什么圆明园毁灭了,中国就跌得粉碎了呢?今天让我们来解读雨果写给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看看他是怎么来评价这件事的。作为强盗之一的巴特勒上尉,本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为远征中国的所谓“胜利”捧场。但是,雨果,这位正直的作家,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他以人类的良知,痛斥了英法联军的罪恶,深切同情中国遭受的空前劫难。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听听这位正直的法国人的声音吧。
作者简介: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伟大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等。
二、诵读感知
学生快速自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同时在诵读中体味雨果胸怀的博大和品格的高尚。
(展示:在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雨果一方面表达了对圆明园的____之情,另一方面表达了英法联军强盗行径的____之情。)(赞叹、谴责)
三、合作探究,诵读体悟
1、雨果是怎样评价圆明园的?找出文中评价圆明园的语句。
(“世界奇迹”)
⑴与巴特农神庙比较,指出圆明园的艺术性质和成就;
⑵具体讲园中之物;
⑶耗费了巨大劳动;
⑷圆明园属于全人类的亚洲文明杰作。
圆明园介绍: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万春园又称“圆明三园”,共占地350公顷,周长10公里多。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历经6代皇帝的扩充修葺,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上最为宏大富丽、幽静奇美的离宫御苑,被誉为“万园之园”。园内有楼殿亭阁、桥榭轩馆140多座,藏有价值连城的奇珍异宝和极其珍贵的文献典籍、书法绘画精品不计其数。
2、请生诵读,读出作者对圆明园的赞叹之情。
(圆明园复原图片)
3、雨果是怎样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学生寻读。
找出作者讽刺谴责英法联军的语句。
“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野蛮”“全部赞美”。
讽刺侵略者的语句(见课本)。
反语,产生极其尖锐的讽刺意味。
4、作为一个法国作家,雨果对强盗进行了愤怒的谴责,这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和品格?
(正直、公正、人道、是非分明、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胸怀博大。)
四、拓展延伸,主题深化
1、“一炬毁名园,千古江山留恨迹”。1860年10月18日,让我们记住这一天,英法联军开始焚烧举世闻名的清朝皇家园林──圆明园,3500名英军手持火把进入圆明园,到处点火。园内300多名太监、宫女和工匠葬身火海,这座巨大宫苑烈焰腾起三天,余烟月余不息!
圆明园毁灭了,中国在地上跌的粉碎!1988年我们建成了圆明园遗址公园,江泽民1994年来此植树时指出:“圆明园为什么叫遗址公园,就是为让大家看到这颗灿烂的东方艺术明珠,当年被外国强盗毁坏的惨痛历史,给人民以爱国主义教育。”(圆明园被毁图片)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也许应铭记这段历史,但更重要的也许是应思考:圆明园毁灭了,毁灭的究竟是什么?必须毁灭的是什么?不应该毁灭的是什么?永远也毁灭不了的是什么?
2、情感渲染,诗歌朗诵:
那也许是
一杯苦酒的诉说
那也许是
亘古艺术之园的凋落
但这一切的也许
都无法抹去
游人心头沉重的负荷
那歪扭的石柱
还有那殿宇的基座
都在印证
这里曾被强盗燃过一把
毁灭人类文明的大火
遗迹在哭泣
岁月如穿梭
圆明园昔日盛况
无奈成为历史的过客
今日春风啊
再也难以激荡起
福海的潋滟春波
侵略者的魔爪
在此留下洗不掉的罪恶
但愿屈辱的一页
永远永远翻过
华夏儿女用双手
建起强大的中国
拿破仑曾经预言:“中国是一头睡着的雄狮,当它醒来时,全世界都将为之颤抖。”的确,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历尽艰难坎坷,正大步走向繁荣富强。圆明园虽然毁灭了,但毁灭不了的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应该毁灭的是我们身上的劣性。反思历史,躬身前行,让我们努力学习,发愤图强,决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五、作业
给圆明园遗址管委会写一封信,谈谈你对圆明园遗址保护的看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5-7-13 09:29:00 | 只看该作者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的教学反思
一、设计的教学目标是:
1、培养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从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体会反语手法的表达效果,揣摩文章的语言。
3、感受雨果的博大胸怀和伟大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
感受雨果的博大胸怀和伟大的人格魅力。
教学难点:
    体会反语手法的表达效果,揣摩文章的语言。
二、对本堂课的教学过程的分析:
   1、首先展示有关圆明园的视频,让学生对圆明园有个感性的认知;然后通过文字介绍,对圆明园的过去和现在及雨果的情况都有一个理性的感知,为分析全文做好了铺垫。
   2、学生选择最喜欢的阅读方式,梳理结构,整体感知。学生自己选择,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学生采用了默读的方式,默读的好处在于——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所需知识要点,更利于学生的自主思考。
3、教学中也要注重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讲解,课堂中,讲解书信的格式,强调“曦”字的写法并作了示范书写,珐琅、瞥见的读音,讲授反语及其作用。
4、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在自主与合作中完成。重视学生活动,重视学生个人对文本的个性化阅读,设计教学环节给学生充分保留了时间,使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深入课文,与课文直接对话。
5、设计教学环节避免了面面俱到,避免了处处分析与无微不至,相反,牢牢得抓住了雨果对圆明园的评价及对侵略者的谴责这个重点环节,以点带面。
6、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不能割裂的,所以我注重学生的阅读与写作以及思维想象能力的多重培养,设计给雨果写信的环节来激发了学生的创作兴趣,加深对雨果博大胸怀和伟大的人格魅力认识。
7、语文课堂教学要做到文道统一,结合文本的实际我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们知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少年强,则中国强!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
三、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
  1、个别问题深度不够,如圆明园作为奇迹,它的价值体现在哪?其中圆明园是亚洲文明的剪影,学生没有答出来,教师应再加以引导。
2、在课堂上学生选择的是默读的方式,所以显得课堂气氛不活,影响了一些同学的思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6 01:0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