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习题
一、填空题:
1.西北地区的地形以_______和________为主.。东部________以________、________景观为主;西部_______中有大面积______分布, 只有盆地边缘出现星星点点的。
2._______地区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________________和我国最长的内流河______ _。
3.西北地区自然特征是________ ,根本原因是_________。 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__ 。
4.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______米以上,有“__________”之称。
5.在西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天山山麓, 人们利用_______ 和高山冰雪融水,发展了_______农业。
6.在青藏地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海拔较低的地区,分布着_______农业,主要种植_________ 和_________。
7.我国四大牧区中位于西北区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位于青藏地区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从东到西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9.2000年8月19日,由国家主席江泽民提名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揭幕,标志着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自然保护区正式成立。三江源素有“中华水塔”之美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
10.2008年,我国发射的“神州7号”返回舱成功着陆在内蒙古高原,内蒙古高原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__________。
11.拉萨和成都纬度相近,但气候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西北地区的居民和城镇主要呈带状或点状分布的原因是:( )
A、气候干旱,人们生活在有水源的河流或绿洲地区
B、主要是兰新铁路贯穿了西北地区的大部分
C、主要是资源呈带状或点状分布
D、大部分地区自然地理环境较差,不适合人们居住
2、甲:我们这里的冬天滴水成冰,呵气成霜;夏天农作物茁壮成长,大地笼
罩“青纱帐”,一片新绿。
乙:我们那里放眼望去,是茫茫的草原,到处牛羊成群。甲和乙分别所在的地区是: ( )
A、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
C、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
D、北方地区和青藏地区
3、西藏的农作物一般贮藏器官特别发达,单株生产力高。如春小麦单产为985千克/亩,萝卜、黄瓜一个重达10~15千克,马铃薯一个重0.5~1千克。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①西藏夏季气温较低,作物各发育阶段无抑制性高温影响,光合作用日进程无“午睡”现象,有机物累积多 ②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的累积 ③光照强,有利于光合作用 ④地势高,有利于有机物的累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下列关于西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北地区由于降水比较少,地表根本没有植被 B.西北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是“高”和“旱”
C、影响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
D、本区矿产比较丰富,特别是煤、石油、稀土的储量大,前景广阔
5、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 )
①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②纬度较高,气温低 ③终年积雪,冰川广布 ④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述以下区域最合适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地区
B、山东丘陵地区
C、雅鲁藏布江谷地
D、塔里木河下游地区
7、晓明乘火车从呼和浩特出发至乌鲁木齐旅游,他在旅途中能见到的自然景观依次是:( )
A、草原、荒漠、森林
B、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C、森林、荒漠、草原
D、荒漠、森林、草原
8、形成青藏高原气候寒冷的主要原因是:( )
A、深居内陆
B、太阳辐射少
C、海拔高
D、山峰多
9、关于青藏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以干旱为主的的自然特征 ②河流较少,多为内流河 ③具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 ④很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0、青藏高原夏季气温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低得多,其主要原因是受:( )
A、地势影响
B、季风影响
C、纬度影响
D、海洋影响
11、关于西北地区绿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多呈点状、带状分布
B、有充足的灌溉水源
C、是本区重要的农业区,盛产粮棉瓜果
D、乡镇、城市并不分布在绿洲上
13、西北地区的灌溉农业多分布在:( )
A、面积广大的平原和盆地地区
B、海拔较低、降水丰富的地区
C、日照充分、热量丰富的地区
D、河流沿岸和高山冰雪融水地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