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7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老师教育叙事 迟来的祝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9-12 08:04: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清晨上班,一张嘴说话,同事就关切地问:“你又感冒了?”

鼻音特别重,感冒比昨天加重了。我不知道是昨天晚自习送寝淋了点雨的缘故,还是晚上熬夜回复博友的评论又着了凉。

自从上次住院之后,身体的抵抗力就差了好多。这才上班不过三周,我就发了两次烧,又感冒了两次了。

改孩子们的日记,改日记是我最快乐的时候。我坚持带每一届孩子都要求写日记,早些年是每天一篇,现在作业资料多,就改为每周两次。我总觉得日记,是最快亲近孩子们的方式。只有看孩子们的日记,才能触摸他们最心底的声音。否则,你也是日日上课,可是与他们不在同一时空。

孩子们写的最多的是昨天的教师节和开学典礼,我还是更喜欢其中两篇《找书》和《睡觉》这样写的颇有情趣的小事。我常常教孩子们写生活,从生活里发现故事。

教师节的征文上周五就写好了初稿,可是怎么看怎么不满意,只好暂且扔下不理。眼看教师节一天天临近,我又修改了一遍,仍是觉得混乱不清。周二周三接连两天,我和梅姐姐就在QQ上探讨修改意见直到深夜。(梅姐姐:四川的同行,我的网友)

周四早读课,我一边骑车一边在脑袋里梳理文章的思路,不小心就到了西门,才想起西门是禁止通行的,赶紧调转车头又拐到北门进校。推开教室门,孩子们的读书声响亮一片。我木然地拿起粉笔想写点什么,忽然抬头就看见了黑板正中间用枚红色粉笔写的五个大字:教师节快乐。啊,今天是教师节了?昨天我还记得,今天竟然全忘了这回事了。就这简简单单的五个字,也让我心里染了淡淡欢喜。

下早读,朱东辉跑来,略显腼腆地说:“老师,祝您节日快乐!”然后恭恭敬敬地给我鞠了躬。我又是一喜。我本想一定会是去年我带的一班的孩子先来给我祝福的。

开学典礼,管理办的同事来告诉我,要我代表优秀教师上台领奖,虽然不是第一次,还是有点忐忑不安。其他优秀教师的证书当时就发了,我想,上台去领奖的,会不会多发一本书?我最喜欢我们现在校长的一点就是他提倡老师和学生都要多读书,这也是他每次开会必说的其中一项。每学期的开学典礼,我企盼的不是获奖证书,而是随之而来的购书券,那样我就可以去书店挑选我喜欢的书了。

谁知道,获奖的学生发的有书,而我们,仍是一纸证书,别的,没有。

接下来是马不停蹄地备课上课,直到晚自习。我们本来还在小小地期许着:今天教师节,会不会让没课的调休一晌?结果希望落空。“平时也没觉得,今儿过节呢,我们还得上晚自习,看着别人下班,心里好羡慕啊!”同桌悄悄告诉我。

上晚自习的时候,“老师辛苦了!”“节日快乐!” 别班齐声表达的祝福语此起彼伏地传来。而我们班的孩子,悄悄地写作业,偶尔有点小骚乱,就像我此时有点毛躁的小思绪:这一天,就这样平静地过去了吗?

下课了。“老师,节日快乐!给你一个棒棒糖!”不是别人,还是朱东辉。青儿老说她外甥哪哪不好,这孩子多懂事啊!

回到家里,洗漱完毕,已经十点多了,打开博客,博友的评论全是“节日快乐”,博友的文章全是在晒孩子们的礼物,字里行间掩藏不住的幸福到处漫流。我的失落感就像爬山虎,顺着心墙蔓延……

其实,不是想非要收到什么贵重的礼物,而是想得到孩子们的肯定和祝福。哪怕是一张卡片,一声问候,就够了。你知道,他眼睛里有你,他心里还惦念着你。不要什么名利和荣誉,孩子们的肯定才是世界上最绚丽的花环。

今天上课,先评论了孩子们的日记,也说了我小小的失落感,我想要告诉孩子们:爱,有时候需要表达。他们叽叽喳喳地说:只对班主任和历史老师说了,因为老师喊“上课”,班长喊“起立”,他们才能齐说祝福的话,其他老师都没喊“上课”。

我笑,笑孩子们的真诚和稚气。

我接着问:谁的主意?喊祝福语。谁的主意?写在黑板上的字。谁写的字?真是太漂亮了。

他们争先恐后地回答。

过去的就算了,以后班长要机灵点,不用等老师们喊 “上课”,只要每个老师一进门,班长就喊起立。

我挥挥手,说:好,我们开始上课吧。

我低头去翻课本。

“起立!”耳旁忽然传来一声沉稳有力的命令。

“老师,您辛苦了!”孩子们在那声命令的召唤下,齐刷刷地站得笔直,真诚地,微笑着,说出了那句迟到的祝福。

我的泪花瞬间就挤满了眼角。

深深地,深深地,回给孩子们一个鞠躬。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1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9-28 13:2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