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82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5 11:0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学习内容来自生活
《数学课程规范》指出:“同学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实际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同学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学习内容来自同学生活实际,在同学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可使学习更有效。因为学习内容贴近同学知识经验,符合同学心理特征,容易形成知识结构,同时也充沛体现了学习生活化的理念。例如,让同学充沛地摸手背、摸学习用品的面,感知物体的外表的大小;利用同学描出的各种平面图形,比较大小,让同学明白平面图形有大小;让同学用1平方分米丈量课桌面的面积,引导同学体会数学学习的应用价值。
(二)学习需求来自同学
引导同学主动建构知识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根据同学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充沛激发同学的学习动机,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有效途径。因为同学第一次学习有关面积单位,对于为什么要有统一的面积单位,是必需知道的。因此,本案例教学中,我花了比较多的时间,让同学在操作中充沛体验统一丈量规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便得同学明确了学习的意义,也为同学主动、积极学习铺平了道路。例如让同学用不同大小的方格去丈量面积,容易发生误会,并通过发明矛盾抵触,使同学明确要丈量面积的大小必需要有统一的面积单位,然后主动地投入到学习面积单位的活动之中。面积有哪些呢?教师不直接告诉,让同学充沛地表示自我,进而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
(三)学习过程重视体验
新课标重视同学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所谓体验性学习,就是强调同学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让同学参与知识探索、发现与形成的全过程,并通过体验与感受(体会),构建属于自身的认知体系。可见,体验性学习是知情合一的学习,是真正属于同学自身的教学学习活动,它旨在让同学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学习科学知识和方法,增进对科学的理解,体验探究的乐趣。同学在估一估、摸、摸、量一量、说一说的过程中,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理解了面积的含义,认识了面积单位。例如;1平方分米有多大,先让同学量一量,摸一摸有多大,让同学初步感知1平方分米的大小,再让同学想一想1平方分米有多大,发展同学的空间观念,然后让同学动手剪出一个1平方分米的纸片,把头脑中的表象和生活中的实物联系起来,再现面积单位,进而建构出面积单位的概念。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4-5 11:00:00 | 只看该作者

有人曾经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今天自身教《面积和面积单位》这节内容,在这门“遗憾的艺术”中获得一点点的胜利。兴奋中我不忘反思自身教学中所得、所失、所悟。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这个单元中的第一课时,是后面学习内容的基础。 本节内容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点:
1、 使同学认识面积的含义和常用的面积单位。
2、 使同学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空间概念。
3、 培养同学观察、比较等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
在过往的教学中,发现同学对“面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理解只是停留在“知其言,不知起所言”的层次,不会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自身也感觉这节内容比较多而杂,不容易上“活”。这个学期再次实施此教材,我改变了以往陈腐的教学方法、理顺设计了以下几个主要教学环节。
一.导入——在竞赛中引入。
这节课的导入,我设计了一个竞赛——“比比谁喝得快”。我和同学竞赛用吸管喝水。
竞赛时,为了营造气氛,我故意摆出胸有成竹的样子,让同学先喝。参赛的同学无论怎样用力,就是吸不了一滴水,竞赛当然是我赢啦。同学心里感到纳闷,都不服输,都想知道其中的原因。此时我揭开取胜之谜,把吸管一头用透明胶封起来,形成一个“面”,这个“面”起到阻隔作用,使水不能通过吸管。同学的情绪一下子调动起来,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此时我和时引导同学考虑下面的问题:
l “面”有什么作用?生活中有哪些“面”?他们有大小之分吗?
l 关于“面积和面积单位“你已经知道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结合同学回答,我在掌握同学的知识起点的基础上,师生一起揭示本课学习目标,一起投入到新课学习中。
二.探究——在活动中理解
(一)“面积”的教学
“物体外表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同学要理解,就必需明晰“物体外表”、“大小”、“围成”等几个词的含意,再把它们综合概括,得到“面积”的整体概念。其中“围成”是理解的重点和难点,同学往往把它与“组成”混淆。怎样防止概念不清?我设计了“看看”、“摸摸”、“辨辨”“讲讲”四个小环节,让同学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自身悟出“面积”的定义。
1.看看——引导同学观察黑板、桌子、课本等实物的外表,初步感知“物体外表”。
2.摸摸——引导同学用手摸摸萝卜的外表,用小刀剖开萝卜观察它的截面,通过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使“物体外表”的具体形象在同学头脑中得到全面清晰的反映。
3.辨辨——设计系列活动,引导同学正确理解“围成”。
l 动态课件显示,协助同学理解。
利用电脑的画图软件显示两个长方形,分别给它们涂色,同学通过观察发现,围成的长方形的涂色范围是固定,反之,颜色则扩散到整个版面。具体情况如下图:
l 用自身的语言说“围成”。
生:围成绩是一个接一个、
生:围成绩是没有缺口……,
老师在尊重肯定同学回答的基础指出“围成”就是“首尾相接”。
l 用自身的身体做“围成”。
同学思维非常活跃,有的用4根指头紧紧相连,围成一个“◇”形,有的4人小组合作,手拉着手围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
4.讲讲——同学从前面三个环节中获取经验,结合自身的理解,在小组内说说把自身对 “面积”的理解,师生在一起总结出“面积”的定义。
(二)“面积单位”的教学
本课的另一个重点就是面积单位的教学,它也是本课的难点。教学的主要环节设计如下:
1. 自学——提出疑问。
2. 在画画、剪剪、找找、估算中掌握“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l 画1平方厘米;找找身上的1平方厘米;估算邮票的面积约是多少平方厘米?
l 剪1平方分米,找找身上的1平方分米;估算课桌桌面积约是多少平方分米?
3. 小组合作造1平方米。
以小组为单位,用彩带、旧报纸、边长是1分米的春联、边长是25厘米的春联等资料拼出1平方米。其中一个小组没有给任何工具,让他们想法子围出1平方米。
4. 估算在1平方米大的正方形内,能站多少人?再让同学现场站一站,协助他们在脑海中正确构建“1平方米”真正大小。
5. 估算教室地面面积大约有多少平方米。
三.应用——在游戏中进行。
学习的关键是把静态的书本知识转到动态的生活实际中。这节课的巩固应用局部,我参考了电视上智力竞赛的形式,把练习题设计成竞赛题,分成男女两组进行竞赛,哪一组回答正确,就可以揭起一幅画,看哪组最快猜出画的内容,得分最高。同学在快乐的气氛中完成了练习,效果比较理想。
这节课的胜利,确实让我高兴了一阵子。高兴之后,我静下来反思课中的所得、所失、所悟。
一、我的胜利
1.能较好掌握四年级同学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课的引入设计了一个师生竞赛的环节,让同学在紧张的竞赛气氛中收起没进课室的心,也将“面”在生活中的应用有趣化,贴近了同学的生活。“好的开始是胜利的一半”,本课的引入是比较胜利的。另外,在教学中我关注到同学的情绪状态,想法设法调动同学的积极性,维持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力,环节设计松紧有度。看来,要上好一节课,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是不可缺少的。
2.教学环节层次分明,条理性强。这节课的概念比较多,比较散,备课时,我基天性抓住教材的逻辑关系,理顺了教学内容间的关系,从大处上做文章,在小处中润色。
3.本课胜利的关键是自身在教学理念上的转变。以前自上课总不放心让同学自主探索,总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多灌输一点,提高课堂“效率”。课堂中,我成了“职业灌输器”,同学充任了“专业接收站”,造成了老师累,同学烦的局面。这次我思想开放了,让同学“活”学“面积和面积单位”。课堂上做到了“三活”——“同学活中的”,“在活动中学”,“灵活地学”,总之“活”贯穿于整个课堂。整节课,同学是在老师的引导下,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索、自主总结归纳。想不到教学效果那么理想,比以前的满堂灌强多了。所以说,放心让同学探索,精心引导同学是胜利的关键。
二.我的失败
1.新课程规范下的新课堂,释放了同学,考验着老师。这节课的小组活动,出现了一些“混乱”局面,有的同学手足无措,有的同学参与感不强,有的同学在交流时没有认真听他人发言……,这方面的组织与调控我还要继续努力。
2.课中某些环节的处置不够细化。在估算桌面大约有几平方分米这个环节中,同学基本上是瞎猜,我也只是在等待比较接近的答案出现,有一个同学报出了比较准确的答案,我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似的,匆匆把这个环节一带而过。没有充沛发挥这个环节地作用,要改进。这个教学环节可以细化为如下几点:
l 第一次估算,找出差异最远的答案。
l 根据这个同学的答案,每位同学拿着自身剪的1平方分米上台在桌面上摆一摆。
l 根据摆的情况进行第二次估算,力求一次估算正确。
l 交流总结估算的方法。
三、我的感悟
结合新课标,如何上好数学课,当中还有许多值得自身考虑的问题。通过这个课例,感觉要上“活”概念课,就要适时给概念下定义。定义下得过早,等于是索然无味的简单灌输;下得太迟,则又怕同学的思维出现零乱状态,不能和时地整理和总结。
本课的反思可以概括为以几句:
蹲,用儿童的眼光理解教材;
活,用新课标理念处置教法;
灵,灵活调节控制每个环节;
个,凸现自身个性展现风格;
每节课,教师不应该只留下一个句号,应该给自身留下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4-5 11:00:00 | 只看该作者

1.学习内容来自生活。
  同学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实际的、有意义德、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同学主动地进行观察、试验、猜想、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数学活动。学习内容来自生活实际,在同学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之上学习,可使学习更有效。因为,学习内容贴近生活知识经验,符合同学心理特征,容易形成知识结构,同时也充沛体现了学习生活化的理念。例如,让同学充沛的模手背、摸学习用品的面,感知物体外表的大小;利用同学描出的各种平面图形,比较大小,让同学明白平面图形有大小;让同学用1平方米丈量教室里的大黑板、教室门的面积,引导同学体会数学学习的应用价值。
2.学习过程重视体验。
体验性学习是知情合一的学习,是真正属于同学自身的数学学习活动,它旨在让同学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学习科学知识的方法,增进对科学的理解,体验探究的乐趣。让同学摸一摸、看一看、量一量、摆一摆,理解面积的意义,由资料的不统一,引发矛盾,使同学经历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由于发给同学不同大小的正方形纸片,当同学交流出数据不一样,从而引入要求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介绍面积单位:先介绍1平方厘米入手,让同学通过猜想验证哪一个是1平方厘米,让同学再猜测地基础上,通过动手验证。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在头脑中形成关于面积和面积单位的表象,最终建立明确的概念。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理解了面积的含义,认识了面积单位。例如,1平方厘米有多大,让同学先估计,后拿出1平方厘米的纸,估计它的边长是多少,再用尺量,最后概括出边长是1厘米的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让同学想象1平方米有多大,发展空间观念,在联想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积解决这些面积单位,把头脑中的表象和生活中的实践联系起来,再现面积单位,进而构建出面积单位的概念。 通过以小量大的不方便,再引出1平方分米,1平方米。教学中充沛体现同学的主体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4-5 11:00:00 | 只看该作者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
(一)学习内容来自生活
《数学课程规范》指出:“同学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实际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同学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学习内容来自同学生活实际,在同学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可使学习更有效。因为学习内容贴近同学知识经验,符合同学心理特征,容易形成知识结构,同时也充沛体现了学习生活化的理念。例如,让同学充沛地摸手背、摸学习用品的面,感知物体的外表的大小;利用同学描出的各种平面图形,比较大小,让同学明白平面图形有大小;让同学用1平方分米丈量课桌面的面积,引导同学体会数学学习的应用价值。
(二)学习需求来自同学
引导同学主动建构知识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根据同学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充沛激发同学的学习动机,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有效途径。因为同学第一次学习有关面积单位,对于为什么要有统一的面积单位,是必需知道的。因此,本案例教学中,我花了比较多的时间,让同学在操作中充沛体验统一丈量规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便得同学明确了学习的意义,也为同学主动、积极学习铺平了道路。例如让同学用不同大小的方格去丈量面积,容易发生误会,并通过发明矛盾抵触,使同学明确要丈量面积的大小必需要有统一的面积单位,然后主动地投入到学习面积单位的活动之中。面积有哪些呢?教师不直接告诉,让同学充沛地表示自我,进而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
(三)学习过程重视体验
新课标重视同学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所谓体验性学习,就是强调同学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让同学参与知识探索、发现与形成的全过程,并通过体验与感受(体会),构建属于自身的认知体系。可见,体验性学习是知情合一的学习,是真正属于同学自身的教学学习活动,它旨在让同学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学习科学知识和方法,增进对科学的理解,体验探究的乐趣。同学在估一估、摸、摸、量一量、说一说的过程中,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理解了面积的含义,认识了面积单位。例如;1平方分米有多大,先让同学量一量,摸一摸有多大,让同学初步感知1平方分米的大小,再让同学想一想1平方分米有多大,发展同学的空间观念,然后让同学动手剪出一个1平方分米的纸片,把头脑中的表象和生活中的实物联系起来,再现面积单位,进而建构出面积单位的概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 02:2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