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784|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九年级下册《孟子》公开课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21:5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撰写公开课教案是每个教师都必需熟悉的一项工作,好的公开课教案能够激发同学兴趣,培养同学多方面的能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站提供的这套九年级下册《孟子》两章公开课教案符合新课标的规范,思路清晰,结构合理,适合同学的年龄特征,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吻合,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等优点。下面提供多套公开课教案供您参考!
《孟子》两章公开课教案一
【教学目的】
  
  1、学习两篇短文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和条理清晰、环环相扣的论说语言特色。
  
  2、了解并掌握课文中一些古今异义词,学习课文中的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
  
  3、正确理解并认识“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并从中得到应有的教益──苦难造就人才。
【教学重点】
  目标2、3。
【教学难点】   目标1。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自古以来,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方法有的以武治为主,有的以文治见长,但其效果却截然不同。古语有云“得民心者得天下”,可见民心所向的重要。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孟子对这个问题的论述。
二、简介孟子和《孟子》
  
  孟子,名轲(“孟子”是人们对他的敬称),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争辩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诸子散文中极有影响的著作。《孟子》一书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和个人修养。孟子的主要政治主张是“非攻”与“兼爱”,主张和平,反对一切战争。
三、初读理解
  
  1、诵读全文,正音后齐诵,再由教者范读课文。
  
  2、对照书下注释,同学疏通文句。
  
  3、教师释疑、点拨,重点注意下列词语和句子: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古代城邑有内外城之分,“城”为内城,“郭”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实指,说明城邑之小。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一句中的“是”,作代词用,即“这(就是)”的意思,与“也”合用,构成判断,意思是“这就是……的道理”。
  
    “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域民”:“域”,界限,可解释为“限制”,名词作动词用。
  
    “固国”“固”,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使国巩固”。
  
    “威天下”:“威”,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作“威慑”讲。
  
    “寡助之至”:“之”,动词,作“到”讲。
  
    “畔”:“叛”的通假字,背叛。
  4、串讲课文,师生一起订正。
  
  5、齐读课文。
四、整体感知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二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条件和诸多的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和“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亦极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无可置疑。
  
  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2、3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说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
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归纳: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3、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第4段?
  
    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3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和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了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第4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注意下列词语的作用:
  
    “故曰”,在文章中起衔接作用。“故”一笔概括了上文三段,“曰”总领发起下文议论。
  
    “君子”,即文章中所说“得道者”。
  
    归纳:第4段进一步论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4、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⑴ 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⑵ 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5、应该怎样看待孟子得“人和”的主张?
  
    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义”“非攻”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局部,强调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需要顺乎民心,这一观点,不只在当时那个历史时期具有进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独见卓识和对人民力量的重视,对于我们今天办好事情也有借鉴。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这就不可防止地使他的这一观点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五、教学小结
六、安排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2、预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重点句子的理解。
    
  2、背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导入新课
  
  我们常说“环境造就人”,今天我们就从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来进一步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三、初读理解
  
  1、范读课文,正音:
  
    畎亩(quǎn) 傅说(yuè) 胶鬲(gé) 拂士(bì)同“弼”
  
  2、依据书下注释,试译第1段。重点讲清“发”“举”等动词的意义。
  
    发:起,被起用。举:被举用,选拔。
  
    发”与“举”意义不尽相同。“发”与“举”既表示了人物由低微向显贵转换的过程,又暗示了人物身分。“舜”为君,是圣人,他的胜利,固然与“尧”的赏识有关,但主要的还是他自身的才干与努力的结果,故曰“发”;傅说等人有的是臣,有的是贤人、平民,他们的胜利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主要还取决于明主的知遇,故曰“举”。
  
  3、师生一起校正、释疑。
  
  4、试译第2段:
  
   ⑴ 讲析重点词语和句子:
 
     “故”:衔接上文,引起下文。“所以……”
     “是”:指示代词,这。
     “苦、劳、饿、空乏”:原来都是形容词,课文中均用为动词。      (注意:对初中生不可出现“使动”这一概念)
     “拂”:违背、受阻挠。
     “乱”:动词,扰。(注意:读“行拂乱其所为”一句时,可以在“行拂”后稍作停顿。)
     “所以”:介词,课文中的“所以”可译为“之所以……的原因”
     “曾”:与“增”通假。
  
   ⑵ 师生一起校正、释疑。
  5、试译第3段:
    “恒”:经常。“过”:过错。这里用作动词,犯错误。
    “然后”:这样以后。“然”,代词,“这样”,指有过失。
    “衡”:与“横”通假,梗塞,不顺利。
    “征”:观察到,检验。
    “入则无法家拂士”:在国内假如没有善于法的世臣和善于辅佐的贤士的规劝讽谏。“拂”,匡正过失。
  6、师生一起校正、释疑。
四、整体感知
  1、第1段文字中,作者一共列举了几个人物?这六位人物有什么一起的特点?
    六位。即“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
  
    这六个人出身都低微。(种田、筑墙的、贩卖鱼盐的、犯人、隐居者、奴隶),他们都是经过艰苦的磨练,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后来都被统治者一一委以重任,而且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
  
  2、作者列举这六个人有什么作用?
 
    为下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这一著名论断作铺垫。
  3、第2段与第1段有什么关系?
    第1段列举六个特殊的事例,推断归纳出第2段带有普遍性的结论。又通过后面的结论,论证前面所举六个人之所以在事业上能获得胜利的原因:艰险的环境给人以磨练,然而,也正由于经受了这些磨难,坚定、振奋了人们的意志,使人们在迎战困难、谋求生存的过程中不时增加了才干。(可以联系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论述“自古 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无好男”的道理)
  
  4、第三段主要论述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论述了人经常处在困境,才干不时奋发;国家经常没有忧患,则往往会遭至灭亡。即精神上的溃灭必定会导致物质上的灭亡。在论证方法上则运用正反论证,一反一正,为推断出中心论点打下基础。
  
  5、第4段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最后一段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常处忧患,多受磨难,可以促使人奋发图强,从而得“生”;耽于安乐,庸庸碌碌,可以使人腐败、堕落,从而得“死”。人生是如此,国家的兴盛衰败亦是如此。
  
  6、本文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在论证上采用了正反论证。
五、教学小结
六、安排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三、四。
  
  2、《鱼我所欲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21:59:00 | 只看该作者



《孟子》两章公开课教案二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顺畅朗读、疏通文段,积累文言词汇。
  2、理清课文思路,了解文章中心论点和主旨句。
  3、理解古代哲人的思想,背诵文言课文。
  4、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
〖资料优秀〗
  1、作者介绍:
    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弟子,是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也是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
    孟子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予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强调“民贵君轻”、省刑薄赋,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其目的虽在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久远利益,但在当时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他提出“性善”论,肯定人性生来是善的,但也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主张社会分工,却由此导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论点。他的哲学体系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过分强调人的主观精神作用,断言“万物皆备于我”,对后来宋代儒学影响很深。
    孟子为了实现他的政治主张,曾游说齐、魏、滕、宋等国。当时各国诸侯正以攻伐争霸为贤,视孟子的“行仁政”学说为,脱离实际,因而不予采用。孟子退而讲学著述,其言行的记载,保管在《孟子》一书中。
    《孟子》现存七篇。每篇都以第一句中的两个或三个字作为篇名。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和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宋朝朱熹把《孟子》和《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成为儒家学者初学必读的书籍。
    《孟子》不只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著。其文气势澎湃,感情洋溢,逻辑严密,又善于比喻,用形象化的事物和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的发展影响很大。
  2、时代背景:
    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的战国中期。当时,七个大国的诸侯“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君贵民轻,人民生活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孟子?滕文公下》一文就深刻地揭露了这种“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的不平等的凄惨实际。面对这种情况,孟子对不义战争提出了质疑,主张以“仁政”一统天下:强调“民贵君轻”、省刑薄赋,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其目的虽在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久远利益,但在当时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3、名家品评: 
    清代人李耆卿在《文章精义》中对《天时不如地利》的评论:“《孟子?公孙丑下》首章起句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下分3段。第1段说天时不如地利,第2段说地利不如人和,第3段专说人和,而归之得道者多助。一节高似一节,此是作文中度也。”
  
    今人冯其庸在《历代文选》中对《天时不如地利》的评论:“孟子一贯主张行仁政,反对当时统治阶级为了争城夺地而进行的不义战争,在这一节文章里,他认为在战争中,得天时之利不和得地利之利,得地利之利则又不和得人和之利,孟子这里所说的‘人和’是指人心所向,也即是内部的团结。同时,孟子又认为只有得道(指行‘仁政’)的人才干得到这种‘人和’,所以他认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道者一定会得到胜利,失道者一定要失败。孟子的这种思想,在当时是很卓越的,在今天也仍然有它的积极意义。”
〖整体感知〗
  1、语知归类:
   ⑴ 生字注音:
  寡(guǎ)夫(fú)粟(sù)戚(qī)
⑵ 词语积累:
     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不如:比不上。
     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三里之城:周围三里(那样的小)城。
     郭:郭,外城。
     环:围。
     而:表转折,却。
     夫:句首发语词。
     池:护城河。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甲衣。
     坚利:坚固锋利。
     米粟:指粮食。
     委:放弃。
     去:离开。意思是弃城而逃。
     域:界限,这里意思是限制。
     固国:巩固国防。
     威:震摄。
     兵革之利:武器的强大。
     寡助之至:之,动词,到。至,极点。
     畔:通“叛”,背叛。
     顺:归顺,服从。
     故:所以。
     有不战:不战则已。
  2、理清思路:
    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如下:
    第一局部(l~3段)论述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在决定战争胜负中作用大小不同。
    第一层(1段):总论。摆出观点,提挚全文。
    第二层(2段):从进攻一方的失利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第三层(3段):从防御一方的失利论证“地利不如人和”。
    第二局部(4段)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则“战必胜”。
    课文论证方式如下:
    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论证:战例一(攻方失利)天时不如地利。
       战例二(守方失利)地利不如人和。
    ↓
    总结:得出主旨,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讨论解惑:
   ⑴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⑵ “人和’与下文所说的“道”是什么关系?
     “道”即指仁政。“得道”就是施行仁政。施行仁政则“多助”,“多助”则“天下顺之”,这就是“人和”,即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⑶ 文章第3段运用什么句式?有什么效果?
     运用双重否定的排比句,起肯定、加强语言气势的作用,极言防御一方地利条件的优越。
   ⑷ 文章第4段运用什么句式?有什么效果
    ① 运用排比句,再次强调“地利”缺乏恃。
    ② 运用对比手法,把“得道者”与“失道者”的后果进行对比,点明文章主旨。
   ⑸ 本文的论证方式有什么特点?
     本文先摆出观点,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一论断,说明了“人和”的实质。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需掌握的有:
  1、积累文言词汇,背诵文言课文;
  2、论点和论证方法;
  3、理解孟子的“人和”思想。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顺畅朗读、疏通文段,积累文言词汇。
  2、理清课文思路,了解文章中心论点和主旨句。
  3、理解古代哲人的思想,背诵文言课文。
  4、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
〖温故知新〗
  1、复习提问文言词义
  2、指名背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资料优秀〗
  名家品评:
  今人李炳英在《孟子文选》中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评论:“此章说明有作为的人物的成绩是艰苦奋斗的过程,是没有清闲平顺的道路可走的。人们要能正视矛盾,经受折磨,奋勇前进,不在任何困难和失败下低头,经得起考验,才干炼就担当‘大任’的力量和身手。而艰苦的客观环境,正是培养和增加这种精神的有利条件。假如防止矛盾,畏难敬安,任运流转,那就会堕落腐化,自取灭亡。所以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在人如此,作为一个‘国’来说,也是从艰苦奋斗中生长起来的。”
〖整体感知〗
  1、语知归类:
   ⑴ 生字注音:
 畎(qǔan)傅说(yuè)胶鬲(gé)曾(zēng)
    
拂(bì)   
   ⑵ 词语积累:
     发:指被任用。
     畎亩:间、田地。
     举:举用,被选拔。
     版筑:墙的时候在两块夹板中间放土,用杵捣土,使它坚实。筑,捣土用的杵。
     鱼盐:贩卖鱼和盐
     土:狱官。
     海:在海边(隐居)。
     市:市井之间。
     大任:重大的责任,担子。
     苦其心志:苦,使动用法,使……痛苦。苦其心志,使他内心痛苦。
     劳其筋骨:劳,使动用法,使……劳累。劳其筋骨,使他筋骨劳累。
     饿其体肤:饿,使动用法,使……饥饿。饿其体肤,使他身体饿瘦。
     空乏其身:空乏,使动用法,使……贫困。空乏其身,使他受贫困之苦。
     行拂乱其所为:行拂,所行不顺。乱,使动用法,使……额倒错乱。乱其所为,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
     所以动心忍性:所以,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动心忍性,动和忍都是使动用法,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
     曾:曾,同“增”。
     恒:常。
     过:错误,犯过失。
     然后:这样以后。
     困于心:内心优困。
     衡于虑:思绪堵塞。衡同“横”,梗塞,指不顺。
     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征于色:征验于颜色。意思是憔悴枯槁,表示在颜色上。
     发于声:意思是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
     喻:被人了解。
     在里面,指国内。
     法家:有法度的世臣。
     拂土: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拂同“弼”,辅佐。
     出:在外面,指国外。
     外患:外来侵略的忧患。
     生于忧患: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
     死于安乐也: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
  2、理清思路:
    从结构上看全文分三个局部。
    第一局部(1、2段):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绩大业,就必需先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
    第一层(1段):举历史上有名的人物事迹加以概括。其一起点是,在经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绩了不平凡的事业。
    第二层(2段):从上述事实归纳出作者的观点。
    第二局部(3段):从正反两面论证经受磨炼的益处。
    第三局部(4段):归纳全文中心论点。全文论证方式如下:
    摆事实:列举了六个历史人物的事迹。
     ↓
    推论: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讲道理:正面讲经历忧患的益处;
    反面讲亡国的后果。
     ↓
    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讨论解惑:
   ⑴ 本文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
     本文列举了六个历史人物的事迹,用排比句式,每一个历史人物的事迹只用一句话概括,这样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⑵ 本文的论证方式有什么特点?
     本文将中心论点放在文末进行归纳。全文先论证“生于忧患”,方法是先举同类事例,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作者的观点,然后从理论上加以说明,在论证上采用正反论证,一是一异,相辅相成地说明同一哲理的两个方面。再论证“死于安乐”,高度概括历史上大量安乐亡国的事实加以说明。论证“生于忧患”是全文的重点。
   ⑶ 第2段与第1段是什么关系?
     第1段列举六个特殊的事例,推断归纳出第2段带有普遍性的结论;又通过后面的结论,论证前面所举六个人之所以在事业上能获得胜利的原因:艰险的环境,给人以困苦、饥饿、人贫困、疲乏、忧虑,然而,也正由于经受了这些磨难,坚定、振奋了人们的意志,使人们在迎战困难、谋求生存的过程中不时增加了才干。
   ⑷ 第三段主要论述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论述了人经常处在困境,才干不时奋发;国家经常没有忧患,则往往会遭至灭亡。即精神上的溃灭必定会导致物质上的灭亡。在论证方法上则运用正反论证,一反一正,为推断出中心论点打下基础。
   ⑸ 本文主要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试作具体分析?
     排比和对比。对于同一论题,多角度多层次地加以论述,行文如江河直下,一泻千里,使文章富有气势。例如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对比见第三段末。另上一篇也用了相同的修辞方法。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要掌握的有:
  1、积累文言词汇背诵文言课文;
  2、论点和论证方法;
  3、理解孟子的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思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21:59:00 | 只看该作者



《孟子》两章公开课教案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 积累古汉语知识。
   ⑵ 体会骈句的表达效果。
   ⑶ 在理解的基础上,赏析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
    了解孟子的思想和政治主张,理清论证思路,诵读中体会其流畅雄辩的论证风格,培养同学的分析归纳能力和考虑、争辩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协助同学体会孟子民本思想和忧患意识的进步意义,让同学懂得“人和”、“忧患”的实质和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个人道德修养。
【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
  2、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和结构。
  3、积累古汉语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
  了解、学习孟子文章雄辩的语言风格。
【教学准备】
  1、安排同学课前预习:
   ⑴ 了解孟子和《孟子》;
   ⑵ 查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2、教师准备相关课件。
    (预习检查题和学习要点板书)
  3、课文的朗读磁带。
【教学方法】
  朗读法,同学自主探究讨论与老师讲解相结合。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内容〗
  检查预习,扫清文字障碍,积累古汉语基础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谁能告诉我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读书习惯是什么吗?(生:好读书,生吞活剥。)可是我们这些做同学的能用这种习惯来学文言文吗?(生:不能)对,陶渊明他是大文学家,文学基础好,理解能力强,而且他自己又不想考科举,所以他读书只需汲取文章中的思想精华就行了。而我们就不行了,我
们是同学,既需要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又必需参与文化考试,所以积累汉语基础知识,特别是古汉语基础知识,更是必要的。为了协助大家学好《〈孟子〉二章》,课前,我安排了预习,这节课,我们就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
二、出示课件,检查同学自学情况
  1、同学分小组口头交流自身的预习情况。(了解孟子和《孟子》,交流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
  2、听课文朗读磁带,了解句读,并给下列黑体字注音。(课件)
米粟(sù)
亲戚畔之(pàn)
域(yù)
舜(shùn)
 
 
 
 
畎亩(quǎn)
傅说(yuè)
胶鬲(gé)
百里奚(xī)
 
 
 
 
孙叔敖(áo)
法家拂士(bì)
 
 
3、抽生读文,教师做朗读点拨,如“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等。
  4、看课件,讨论完成以下作业:
   ⑴ 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① 亲戚畔之( )
    ② 曾益其所不能( )
    ③ 困于心衡于利( )
    ④ 发家拂士( )
   ⑵ 结合语境解释加线的词:
    ① 三里之城( )城( )非不高也
    ② 七里之( )郭多助之( )至委而去之( )
    ③ 是( )天时不如地利也斯是( )陋室
    ④ 舜发( )于畎亩之中发( )于声
    ⑤ 行拂( )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 )士
    ⑥ 管夷吾举于士( )法家拂士( )
    ⑦ 环而( )攻之而( )不胜发于声,而( )后喻
    ⑧ 国恒亡( )亡( )羊补牢今亡( )亦死
   ⑶ 填空:
    ① 孟子,名     ,是继孔子之后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推尊为“     ”。他在政治上主张行“     ”,其“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千百年来都很受人民的欢迎。
    ② 《孟子》是记录孟子的书,是儒家经典之一。
三、小结
  同学在预习中的得失(据实而论),引导同学看课下注释,分小组去试着翻译课文,要求同学边译文边考虑:
  1、两篇文章各写的是什么内容?
  2、文章的结构和思路各有什么不同?
〖课后反思〗
  教师课后完成。
第二节
〖教学内容〗
  赏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面对当时的社会实际,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他反对不义的战争,主张君主要广施“仁政”。他的这些主张,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发展和谐社会是有其进步意义的。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宣传其政治主张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学法指导
  孟子的文章逻辑严密而富有辞采,必需熟读才干有所领会。诵读时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其雄辩的气势。
三、理解文意
  1、听课文朗读磁带,然后同学自由朗读课文,勾画重点字词和难以理解的句子质疑。
    (小组讨论解决疑问,重点理解几个词语的活用:环、域、固、威、顺,同学理解困难时教师可作适当点拨。)
  2、协助同学译文,教师讲解以下词句:
   ⑴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⑵ “夫环而攻之”。
   ⑶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3、整体感知全文:你认为孟子想论述什么问题?你的理由是什么?
    (小组讨论,班上交流。)
  4、师生互动:辨析同学提出的中心论点,局局部析,明确作者的思路。
    第一段:开篇两句谈的是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观点?
    (战争中的攻守问题,提出了“人和”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第二段:本段谈了什么内容?和第一自然段有关系么?
    (以小城得守为例来说明“天时不如地利”,论证第一段的前局部内容)
    第三段:本段谈了什么内容?和课文的前面局部有关系么?
    (以高城被弃为例来说明“地利不如人和”,论证第一段的后局部内容)
    第四段:作者为什么认为“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本段的目的是什么?
    (因为“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兵革之利”皆属“地利”,而“人和”才是决定战争胜利的主要条件。)(目的是为了揭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道理,即“人和”的实质就在于君主是否“得道”──施“仁政”。)
  5、文章在得出“人和”的实质后本应就此结束,但作者却又做了“亲戚所畔”和“天下顺之”的进一步推论,请问,这又有何作用?
    (目的在于强调施“仁政”的重要性,深化文章中心。)
  6、齐读全文,提问:哪些句子你读起来特别带劲?为什么有这样的效果?
    (体会骈句的表达作用,体会排比、对比、对偶等修辞的表达作用和孟子语言的雄辩性)
  7、探究讨论:
    本文主要是谈战争中的问题么?假如不是,那是什么?
    (借战争谈政治、谈治国,孟子想借战争的取胜条件来谈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要广泛施行仁政,这样才会得到多助,才会天下顺之,国家才会治理好,国家治理好了,当然也就不用打仗了,即使打仗,也一定会打胜仗。)
四、课堂小结
  通过全文的分析,你知道本文的体裁么?(议优秀论文)学习议优秀论文最主要的是要学什么?(学习说理的方法)那本文是怎样说理的?谁来归纳一下?(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中心论点,再举例分别证明两个分论点,然后从道理上得出结论,论证严密。)
五、引导同学理解记诵
六、拓展练习
  联系实际,谈谈我国当今政府是如何运用孟子的“仁政”思想来构建当今和谐社会的。(政府为民办了哪些实事?)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教师课后完成。
第三节
〖教学内容〗
  赏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内容引入新课
  1、抽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简评背诵情况,引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听课文朗读磁带,小组内考虑、讨论以下问题:
   ⑴ 文中有哪些语句难于理解?
   ⑵ 这篇文章的文体是什么?主要观点是什么?
   ⑶ 这篇文章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相比,在论证结构上有何不同?
  2、班上交流以上问题,教师作适当点拨。
   ⑴ 抽生译文,重点引导同学翻译文章第二、三两段,着重点拨“苦”、“劳”、“饿”、“空乏”、“乱”、“动”、“忍”、“过”、“入”、“出”、“敌”、“生”、“死”等词的用法。
   ⑵ 要求同学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解释观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言之成理即可:如“居安思危”、“发奋图强”等)
   ⑶ 明确:《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用的是先开篇立论,然后通过摆事实、讲道理逐层深入地进行论证的方法来论证观点,最后作者在结论中用对偶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来强化自身的观点。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却不同,它却是先摆事实(以六个古代名人的事例为证),再着重讲道理,
最后在结论中用对偶句来揭示中心论点。
三、深入探究
  齐读课文,考虑讨论:(师生互动)
  1、哪些语句读起来带劲?为什么?
    (体会骈句的表达效果,体味排比、对偶等修辞的妙用和孟子语言澎湃的气势。)
  2、你最喜欢哪一段?为什么?
    (言之成理即可,培养同学的感悟力。)
  3、哪一段最富哲理?主要讲的什么道理?请用最简明的语言归纳。
    (苦尽甘来;先苦后甜;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4、第三段给了你哪些启示?(言之成理即可)有几层含义?(两层)层次之间是何关系?(教师点拨:前者从正面讲人必需经过一番挫折、困苦,才会发奋图强;后者由个人推论到治理国家,从反面进一步论证艰苦磨练的必要性。通过正反对比论证将中心论点隐含其中)
  5、最后一段与前面三段是什么关系?
    (论点与论据的关系。)
  6、对比本课两文,说说两文各自的论述重点是什么?两文语言上有何一起的特色?(明确:前者着重论述“得民心者得天下,广施仁政定安邦”,后者着重论述“久经千辛长才干,常思忧患求生存”,即“困境出人才,居安应思危”的道理。孟子语言的特色是气势澎湃,语句流畅,善于雄辩,善用骈句中的
排比来增强说理的气势,善用对偶句来揭示主旨)
  7、两文中还有不懂的吗?
    (据实解决。)
四、教师总结同学的学习情况和本节课学习要点
  (同学学习情况总结椐实而论。)
  本课启示:仁者天下无敌;居安思危。
五、指导理解记诵
六、拓展练习
  1、注意下列加点词的古今意义:
   ⑴ 三里之城( )
   ⑵ 池非不深也( )
   ⑶ 兵革非不坚利也( )( )
   ⑷ 委而去之( )
   ⑸ 亲戚畔之( )
   ⑹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
   ⑺ 入则无发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 )
  2、联系生活实际,就本文感兴趣之处,写写读后感,题目自拟,字数在500字以上。
〖板书设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22:00:00 | 只看该作者

《孟子》两章公开课教案四
【三维目标导航】
  1、知识与能力:
   ⑴ 读准字音,划准节奏,初步揣测文言文诵读技巧。
   ⑵ 辨析疑难字词,疏通疑难句意,积累文言词汇。
   ⑶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⑷ 品读关键词句,深层挖掘作品内蕴,理解古代哲人的思想。
   ⑸ 多种形式朗读,体会孟子散文论辩特色。
   ⑹ 多角度赏读课文,了解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和生动、形象、精辟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
   ⑴ 反复读,在读中积累文言词汇,在读中品味文言韵味,在读中感知内容要点,在读中领悟文章内蕴,在读中鉴赏语言的精辟,在读中质疑探疑解疑,在读中走近孟子。
   ⑵ 鼓励同学对课文内容要有自身的心得,能提出自身的看法和疑问,并作眉批,通过合作交流,一起研讨,解决疑难。
   ⑶ 强调同学与文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创设互动互学的教学情景。
   ⑷ 引导同学链接生活,拓展思维,从纵深角度扩展同学阅读空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 让同学认识我国古代哲人的非凡才智和他们对我国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
   ⑵ 通过对作品的阅读探究,引导同学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启迪同学明了“人才是在艰难的环境中磨炼出来的”道理,激发同学对人生的考虑。
   ⑶ 让同学通过对作品的倾心解读,成为情感颐养的过程,成为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
【沙场点兵】
  1、搜集孟子和相关背景资料。
  2、注意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看课下注释积累一下。
  3、搜集孟子的一些名言警句。如:“老吾老以和人之老,幼吾幼以和人之幼”;“尽信书不如无书”;“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吾善养吾浩然之气”;“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等。
  4、积累逆境成才方面的名言与事例。如:“苦难对于一个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而对于庸人却是一个万丈深渊”;“把脚抬高,绊脚石就成了垫脚石”;“顺境中的美德是自控自制,逆境中的美德是百折不挠”;“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教学设想】
  倡议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创设“质疑──探疑──解疑”的教学情景,通过“诵读──积累──感悟──拓展”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注重同学的自主理解与考虑,让同学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考虑,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于读准节奏、读出气势、疏通文意、理解主旨。
  难点:在于两篇短论的论证结构的掌握。
【教学方法】
  以读为核心,自主考虑、合作研讨、集体探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筛选。
【教学布置】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布置《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学习偏重点〗
  1、读准字音和节奏,熟读成诵,读出气势;
  2、归类积累文言语汇,掌握大意;
  3、熟读精思,理解主旨。
〖方法锦囊〗
  教:引导、点拨、对话、指导。
  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课堂在线〗
一、导入
  师生对话:指几名同学向同学介绍你了解的孟子,师作补充:孟子一生满腹经纶,不在其位而谋“仁政”,展露出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广博胸怀,他曾经周游列国宣传他的仁政主张,但在称雄争霸的战国时代,他的仁政思想并没有得以推行,可是他的“民贵君轻”思想和行王道、施仁政的主张,依然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体现他思想主张的第一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多媒体展示学习偏重点
  师作介绍,简介孟子散文的特色,激发同学朗读的兴趣。
三、朗读训练
  1、齐读,鼓励同学团结一心,读出气势。
  2、师根据齐读出现的问题作朗读指导,指出停顿的重点地方以和易错读音,边范读边指导。
  3、小组或团队试朗读,群体竞读,个体读,齐读。
四、自学研讨与交流
  要求:
  1、自主读,发现问题,作眉批。
  2、小组合作研讨,组长做好分工,要求分工协作积累文言语汇,在此基础上初步理解文意。
  师生交流:
  1、各小组将在合作学习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提出,其他小组尝试解决,师作评价。
  2、各小组分别展示小组学习效果。
  3、师出现重点问题,检测学习效果(此为弹性设计,可根据同学提出问题灵活取舍)。
五、研读课文,探究思路
  小组探究:研读2、3段,看看战例中攻守双方的条件和结果,进而找出文章的论点与结论。
  师生交流,明确论证结构。
六、展读课文,飞扬神思
  师生对话:谁能从历史上或实际中举个借助“天时”取得作战胜利的例子?
  谁能从历史上或实际中举个凭借“地利”优势的例子?
  依靠“人和”占尽先机的例子屈指可数,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七、师作小结,重申主旨,作业安排
  随着阅读的深入,思维的纵深,你会发现很多问题,质疑反思,收获无穷,愿这种习惯伴你学习的每一天!请同学们课下继续诵读这一章,并预习下一章。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布置《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学习偏重点〗
  1、读准字音和节奏,熟读成诵,读出气势。
  2、归类积累文言语汇,掌握大意。
  3、熟读精思,理解主旨,挖掘深意。
〖方法锦囊〗
  教:引导、点拨、对话、指导
  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课堂在线〗
一、导入新课
  联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章,指出孟子的思想并未在诸侯之间得以推行,可是执著的孟子并没有气馁,他走上了著书立说的道路,在修身养性、治国安民、教育学习、交友处世、孝亲敬老等方面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充溢智慧和哲理的警世名言,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是他人生经历的一局部。
二、自学导引
  1、明确学习重点。
  2、师范读,掌握读音与节奏。
  3、小组根据重点提示进行合作学习。
  4、学习效果展示(师检测与生主动展示结合,重点进行多种形式的读的训练,进一步体会孟子散文特色)。
三、探究学习活动
  1、精彩故事再现:
    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的生长故事。
    由六名同学讲故事,故事内容: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考虑讨论:
    考虑:请你用一句话总结他们的经历,从这些故事中总结一起的规律。
    明确:要成绩大事业,必需经过一番艰苦的磨练。
    考虑:孟子在谈到艰苦生活能使人大有作为,连举六名在历史上有成绩的人物,是否重复,为什么?
   ⑴ 一起特点:出身低微,饱经磨难,逆境成才。使用排比,文章富气势和说服力。
   ⑵ 从古到今(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人)多方面举例,内涵丰富,说服力强。
     启发提问:怎样才算艰苦的磨练呢?过渡到第二、三段的学习,了解孟子的人才生长观。
     人才生长的主客观条件在这两段是怎样体现的?通过译读的方式掌握。
  3、小组合作探究全文思路:
    本文偏重论述的观点是什么?请理清其论证思路。
    明确:先举人的例子,从正面说理,谈“犯错”与“改错”的关系,谈“内心忧困、思虑阻塞”与“有所作为”的关系,谈如何让想法为人所知,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接着举国家的例子,从反面说理,谈国家假如没有“内忧”与“外患”就要灭亡,论证“死于安乐”的观点。
四、熟读精思
  齐声诵读中间两段,考虑:
  1、你一定知道很多“逆境出人才”的例子,说出来让大家分享吧!
    指导同学畅所欲言,丰富积累。
  2、论证“死于安乐”只用一句话,却是大量亡国事实的高度概括,请你用所学历史知识解读一下好吗?
    齐诵这句话,引导同学回顾中国古代史解读。
五、多媒体出示下列积累训练
  读完本文,我不由得想起这些名句:          宝剑锋从磨砺出,       。
                ,从来纨绔少伟男。
               ,逸豫可以亡身。   自由诵读名言警句。   发出建议:让我们积累更多名言警句吧!
六、质疑反思
  鼓励同学大胆质疑,此为弹性设计,可依时间灵活处置,也可引导同学课外继续探究。
七、课外练笔
  古人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还说“多难兴才”,请结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内容和观点,结合自身的经历谈谈你对这些话的理解,以“面对困难”为话题写一则随感。
〖课后反思〗
  文言文教学怎样预设才会使课堂卓有效果?怎样才干最大限度的使同学从文言文的微言大义里面得到属于自身的东西?我在设计本课时力求让孟子的思想精髓深深植根于同学的思维,唤起同学走进孟子散文,走近孟子的热情。同时尽最大可能为同学搭建一个自主学习与展示学习效果的平台,让同学习得方法,提高能力。在设计与教学中有可取之处,也有遗憾。
  反思一:多方搜集资料,筛选信息,与同学平等对话。教师只有善于为同学搭建脚手架,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才会相得益彰。预设的空间越广阔,课堂生成绩会越精彩。教师也就会做到游刃有余了。
 反思二: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增进理解,在理解中推动朗读,二者就会形成解读的合力。在读中进行朗读指导,养成同学自主学习的习惯,做批注的习惯,质疑探究、学会思辨的习惯。一句话,由“学会”走向“会学”,由“要我学”走向“我要学”。整节课以各种形式的读贯穿课堂,在读中感知,在读中读懂读透文本,在阅读中与作者对话,在阅读中纵深拓展,注重了思维训练。
  反思三:《语文课程规范》对文言文学习有如下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身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在文言积累方面,我设计了两个环节:一是立足课内,分类积累文言语汇,掌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二是开拓阅读视野,注重相关名句的积累。设计意图为培养文言语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相信只要坚持,这个目的会达到的。第二项的操作可以灵活处置。
  反思四:要做到让同学的自主学习有效果,合作学习有时间保证,师生交流有思维碰撞,同学的诵读与积累达到预定目标,这两节课的课堂容量还是大了些。在各种不同形式的朗读中,同学比较顺利地走进了文本,也基本理解了作品的思想内涵,但遗憾的是由于时间的紧迫,我在各局部衔接中比较生涩,课堂语言不够流畅,当堂激励和随机深入引导不能达到水到渠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22:00:00 | 只看该作者

《孟子》两章公开课教案五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疏通文意,了解并文中一些古今异义词。
  
  2、学习本文开头提出论点后逐层论证的写法。
  
  3、初步理解“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肋”的含义。
  
〖重点〗
  
  1、疏通《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文意,了解并文中一些古今异义词。
  
  2、学习本文开头提出论点后逐层论证的写法。
〖难点〗
  了解课文结构、理解课文蕴涵的思想观点。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讨论点拨法。
  3、品读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预习指导〗
  
  1、自读两篇文章各两次以上,注意断句和个别字读音。
  
  2、结合注释,粗识大意。
  
  3、搜集有关孟子和《孟子》的简要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一个成语,它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这个成语叫做──拔苗助长,这个成语出自哪本书?──《孟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子》中的文章。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仁政”。我们今天要学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也体现了这种精神。
二、了解预习情况,看谁对孟子和《孟子》知道得最多
  由同学自由发言,参考资料在下面:
  
  孟子:名轲,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和个人修养。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是“兼爱”“非攻”,主张和平,反对战争。
三、初读课文,扫除朗读障碍
  1、把自读过程中有疑问的字词提出来,让其他同学一起来学习。
    正音:“夫”,fú,发语词,放在句首,以引起议论。“粟”,sù,谷子,与“栗”区别。
  2、教师示范背诵课文,同学听读,掌握字音。
  
四、疏通文句、整体感知
  
  1、对照书下注释,同学独立考虑(同桌间可交流)逐段疏通文句
  
  2、教师巡视释疑点拨,重点注意下列词语和句子(一些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古代城邑有内外城之分,“城”为内城,“郭”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实指,说明城邑之小。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一句中的“是”,作代词用,即“这(就是)”的意思,与“也”合用,构成判断,意思是“这就是。。。。。的道理”
  
    “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域民”:“域”,界限,可解释为“限制”,名词作动词用。
  
    “固国”的“固”,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使国巩固”。
  
    “威天下”的“威”,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作“威慑”讲
  
    “寡助之至”的“之”动词,作“到”讲
  
    “畔”:“叛”的通假字,背叛。
  3、指名6人串讲课文(一读一译),师生一起订正以上问题。
  
  4、齐读课文
  
三、问题探究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3、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第4段?(难度较大,教师可视情况作以讲解)
  
  4、教师巡视解疑,并进行调控
  
  5、抽样提问后其他同学补充,教师评价总结
  
  和参考答案:
  1、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和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和“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无可置疑。
  
  2、二、三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说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归纳: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3、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3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和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几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第4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注意下列词语:
  
    “故曰”,在文中起衔接作用。“故”一笔概括了上文三段,“曰”总领发起下文议论
  
    “君子”即文章中所说“得道者”
  
    归纳:第4段进一步论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四、谈启发
  让学习结合实际谈谈感悟,然后给予一点点评。
五、熟读成诵
  自由诵读和齐读结合,然后检检查谁背得又快又好。
  
六、安排作业
  
  1、背诵课文
  
  2、预习新课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疏通文意,了解并掌握名词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2、正确理解并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并从中得到应有的教益──人才要在艰苦中造就,从而以乐观的态度对待初三的生活
  
〖教材分析〗
  
  1、重点:
  
    疏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意,了解并掌握名词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2、难点:
  
    理解并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并从中得到应有的教益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检查背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导入新课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是反映孟子个人修养、对人生态度的代表作。本文选自《孟子·告子》
三、初读课文,扫除朗读障碍
  1、把自读过程中有疑问的字词提出来,让其他同学一起来学习。
    正音:
畎亩(quán)傅说(yuè)胶鬲(gé)空乏(kōng)
    
拂士(bì):同“弼”   
2、录音示范,同学听读,掌握字音。
  
四、疏通文句、整体感知
  1、对照书下注释,同学独立考虑(同桌间可交流)逐段疏通文句
   ⑴ 同学活动:指名依据书下注释,试译第1段,重点讲清“发”“举”等动词的意义(发:起,被起用。举:被举用,选拔。)
   ⑵ 理解第2段:
  
     重点词语和句子(主要是名词和形容词作动词用)
  
     “故”:衔接上文,引起下文。“所以……攠
     “是”:指示代词:这
     “苦、劳、饿、空乏”:原来都是形容词,课文中均用为动词。
     “拂”:(fú)违背、受阻挠
     “乱”:动词,扰(读时在“行拂乱”后稍作停顿。)
  
     “所以”:介词,课文中的“所以”可译为“之所以……是原因”
     “曾”:与“增”通假。
   ⑶ 理解第3段:
  
     本节难度较大,可由教师逐句串讲:
     重点弄清下列词语和句子:
  
     “恒”:经常。“过”:过错。这里用作动词“犯错误”
     “然后”:这样以后。“然”代词,“这样”指有过失
     “衡”:与“横”通假,梗塞、不顺利
     “征”:观察到,检验
     “入则无法家拂(bì)士”:在国内假如没有善于法的世臣和善于辅佐的贤士的规劝讽谏。“拂”:匡正过失
   ⑷ 理解第4段:
     同学依据注释试译,指名翻译后教师评价。
  
   ⑸ 师生一起校正释疑,教师讲解。
五、问题探究
  同学首先交流自身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问题设计:
  1、课文连举古代六位名人的事例,他们的一起点是什么?
    都出身贫贱,都经历了磨练,最终都大有作为。
  2、作者举例想说明什么?
    说明了要想成才必先经历磨练;只有经过磨练才干有所作为。
  3、请你举出古今中外同类型的事例:
    韩信受胯下之辱成将军;爱迪生经历上千次实验发明了电灯;诺贝尔发明炸药,实验中多次被炸伤;贝多芬耳聋后写出《命运交响曲》;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元素;;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领导人开创了新中国的历史;张海迪高位截肢自学了四国外语……
  4、这篇散文也是一篇典型的议优秀论文,文章的第二、三节分别从哪两方面(正、反)道理,论述了什么道理(个人成才与国家存亡)?
  5、找出写个人成才的主观条件的句子(征于色,发于声),写成才的客观条件的句子(思想、生活、行为)。从国家存亡的反面来论述受磨砺的好处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你知道历史上有哪些因此而亡国的例子(商纣王、隋炀帝等事例)
  6、得出的结论句是: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7、这篇议优秀论文的中心论点位置在
    标题,也是结论。
  8、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有:
    例证法、道理论证法。
六、拓展
  1、学了课文,你打算怎样面对生活或学习中的困难、挫折,使自身的人生之花开得更绚烂、美好,使自身的未来日子更幸福?(培养不怕吃苦、勇于吃苦的精神,增加才干,有所作为)提示:其实同学们不畏严寒,不怕酷暑,每天坚持来上学,这种恒心与毅力让人佩服,你们在老师眼里就是最优秀的。
  2、争辩:
   以“只有逆境才干出人才”这个观点为争辩题目,赞成和反对的双方都要求说出各自的理由。
  
七、指导背诵课文
  
  1、采用教师扼要板书,同学寻规律背诵的方法逐段解决:
  
    第一段:以六个人物为线索。
    第二段:以“故、苦、劳、饿、空乏、拂、乱、所以”为线索。
    第三段:以“改、作、喻、入、出”为线索。
  2、同学边看书边试着寻找规律默读。
  3、同学试背。
  4、全班齐背。
八、小结
  这篇议优秀论文通过举例、讲道理来论证了要成才必先经受磨练的观点,激发人们克服困难,锐意进取。
  
九、安排作业
  
  1、熟练背诵全文。
  
  2、默写全文。
〖板书设计〗
议论问题:对待困难、成才、治理国家
  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列举事例:六个人物
  道理论证:个人:在逆境中成才生于忧患
  国家:法家拂士和敌国外患死于安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22:00:00 | 只看该作者

《孟子》两章公开课教案
【预习提示】
  1、自读课文,做到“三看一查”。
    “三看”课文:看注释,看简析;一查:查工具书。了解孟子的生平和主张,熟悉课文内容。
  2、同学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划标出疑难词句。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⑵ 背诵课文,积累名言警句。
  2、能力目标:
   ⑴ 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同学文言文自学能力。
   ⑵ 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寡道助”,增强对国家安宁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教学重点】
  背诵默写名句。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的时代意义。
【教学方法】
  诵读法。
【课时布置】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那则气势恢弘的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吗?西路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同学回答:“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们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二、预习检测
  1、孟子,( )家代表人之一。提出( )的口号,被称为“   ”。
  2、《孟子》是一部(   )的书。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三、研读课文品味赏析
  1、教师示范朗读,同学听读,注意掌握字音、停顿、重音。
  2、同学齐读课文,教师作指导: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叛之。
  3、小组讨论,质疑解惑:
    教师针对共性问题同意强调,内容如下:
   ⑴ 通假字:
     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⑵ 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内城;郭,外城)
     委而去之(去,离开。今义:往,到)
     池非不深(护城河。今指水塘)
   ⑶ 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三里之城(的)
     以天下之所顺(用)环而攻之(代词)天时不如地利(有利)
     多助之至(到)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
   ⑷ 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也。
    (采用四面保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
  4、思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⑴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同学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明确:
     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开篇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说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⑵ 教师依据同学回答板书,形成背诵思路。
     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进攻──天时不如地利
     论据防御──地利不如人和战争中需要“人和”
     类推域民
     
     固国
     威天下治国需要“人和”
     结论得道多助──顺之
     失道寡助──畔之
     同学依据板书提示,背诵课文。
四、课外延伸,拓展练习
  教师提示:“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学习文言文,要注意联系实际,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对于人和得道你是怎样认识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五、方法总结,畅谈收获
  1、合作学习有利于同学们的团结,这也是“和”
  2、反复诵读,直至背诵。在背诵中理解、感悟课文更透彻。
  3、“和”是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是团结,共渡难关,是齐家强国得根本。
  当堂反馈
  1、本文的主旨句( )
  2、标明战争三要素的句子( )
  3、解释黑体字和句子:
    亲戚畔之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委而去之
    池非不深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也。
 
【板书】
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进攻──天时不如地利
  论据 防御──地利不如人和战争中需要“人和”
  类推 域民
     固国
     威天下治国需要“人和”
  结论 得道多助──顺之 失道寡助──畔之
【练习题】
一、解词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以天下之所顺( )
  2、三里之城( ) 
    环而攻之( ) 
    多助之至( )
  3、天时不如地利( )
    兵革非不坚利也( )
二、填空
  1、孟子,( )家代表人之一。提出()的口号,被称为“”。
  2、《孟子》是一部(   )的书。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练习题答案〗
一、解词
  1、凭,用。
  2、的,代词,到。
  3、有利,锐利。
二、填空
  1、儒,仁政,亚圣。
  2、记录孟子政治思想。
  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22:00:00 | 只看该作者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复习逐层论证的写法;
  2、体会在叙述和议论中运用排比句式的作用;
  3、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教学重点】
  1、对“和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理解;
  2、复习逐层论证的写法。
【课型、课时】
  导读课,一课时。
【教学方法】
  导拨法、自读法、讨论法、分层教学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同学们,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有一位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的大师是谁?(孟子)面对他所处的社会实际,谁知道孟子提出了哪些主张?(同学回答后,教师出示投影,介绍孟子和其政治主张,同学齐读投影内容)
  投影一:
 
  孟子:(约前372~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人,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被推尊为“亚圣“。
 
  投影二:
 
  是一部记录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等的书,是儒家经典之一。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
 
投影三:
 
  主张:孟子提出了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希望君以民为贵,反对暴政害民,反对掠夺性战争,盼望贤明的君王统一国家。
 
师:今天,我们就学习孟子的一篇文章,出自《孟子》二章中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板书课题。)
二、同学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同学听课文录音,在舒缓的音乐中感知课文内容。
  2、同学随同音乐试读课文,初步领会语句的意思。
  3、同学串讲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在教师指导下,结合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⑴ 每四名同学为一组进行讨论。
   ⑵ 教师指名代表对课文进行试讲,其他同学补充更正。(文段比较容易翻译,同学能够较轻松地完成。教师对试讲的同学要和时鼓励、肯定)
三、整体掌握,理清思路
  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章是针对当时那些好战者的心理,说明战争的胜负取决于人心向背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从而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那么作者是如何进行论证的呢?
  1、同学分组对文章内容逐段设疑、释疑。
    (同学之间互相提问、作答)
  2、教师总结,引导同学归纳。
    (教师出示投影,分别指明各层次同学回答)
    投影四: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二段中:
   ⑴ 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什么?
   ⑵ 攻城一方的攻势如何?
   ⑶ 这场战争结果怎样?
   ⑷ 原因何在?
  3、第三段中:
   ⑴ 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如何?
   ⑵ 战争结果如何?
   ⑶ 为什么?
     明确: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第二段中:
   ⑴ 第二段中守城一方城小易攻,“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板书)
   ⑵ 攻城一方攻势很大,“环而攻之”。
   ⑶ 结果攻城失败。“环而攻之而不胜”。(板书)
   ⑷ 原因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3、第三段中:
   ⑴ 第三自然段中,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板书)
   ⑵ 结果是守城一方“委而去之”。(板书)
   ⑶ 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衔接问题,教师进一步启发:“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这几句话运用了什么句式?什么修辞方法?这几句话有什么作用?(指明各层次同学回答)
    明确:双重否定句;排比修辞;极力强调这种条件的优越,以示理应守住。
    师:从第2、3自然段来看,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哪些?(天时、地利、人和),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什么?(人和)那么孟子认为“人和”包括哪些具体内容?(人心所向,上下团结)。作为一名君主,他得“人和”情况会怎样?不得“人和”,结果又如何呢?(齐读最后一段,同学回答)
    明确: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板书)
    投影五: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1、这三句话什么意思?
  2、这三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3、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明确:
  1、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2、运用了排比修辞。运用排比,使文章气势更雄壮、奇伟,使人感觉到一种不容怀疑,无可置辨的论辨力量。
  3、作者以“域民”、“固国”、“威天下”为引申推论,推出新的论断: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揭示了“人和”的核心内容。
 师启发:要想得人和,君主应该怎样做呢?
    (得道,施仁政)
    孟子的观点,在今天有什么普遍意义呢?
    (同学讨论,各层次同学各抒己见)
    师归纳:治国、作战以和做任何事情,都要顺乎民心,合乎正义,才干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失去民心的事情,注定要失败的。
四、总结
  师生齐读课文,回顾课文结构。
  (指名同学总结。)
  明确:文章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援引战例,以攻城而未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人和”的重要性,最后引申到治国,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全文采用了逐层论证的写法。
五、巩固练习
  (出示投影,各层次同学回答。)
  投影六: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⑴ 委而去之
   ⑵ 环而攻之
   ⑶ 池非不深也
   ⑷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⑸ 亲戚畔之
  2、翻译下列句子:
   ⑴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⑵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不以兵革之利。
 投影七:填空:
  1、全文论述的中心句是。作者围绕它展开论述,其意图借论战争来说明什么?
  2、在“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这个问题上,孟子和曹刿有着基本一至的看法,孟子认为在于曹刿认为是。
  3、2001年5月,美国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改选中落选,印证了孟子关于人心向背的重要规律,即。
六、安排作业
  1、背诵翻译全文。
  2、预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板书设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论点       论据          结论
天时不如地利→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
地利不如人和→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委而去之→失道寡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8 05:3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