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楼主 |
发表于 2010-4-1 21:50:00
|
只看该作者
人教版卷年下册语文《外国诗两首》公开课教案六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写法和艺术形象。
2、品味诗歌语言,展开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歌的内涵。
3、感受诗人的爱国思乡情怀,增强爱国情感和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教学重难点】
掌握诗中艺术形象的意义和诗人由此抒发的思想感情。
【课时布置】
二课时。
【教学流程】
《祖国》公开课教案
一、导入
(课前播放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爱国、思乡,是整个人类共有的情愫。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外国的两位大诗人,去听听他们真挚和自豪的吟唱。
先来看第一首。(板书标题:祖国 莱蒙托夫)这首诗歌发表后,俄国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称誉它是“一篇最好的普希金式的诗”,著名作家杜勃罗留波夫认为诗人达到了“真实地、神圣地、理智地理解对祖国的爱”,课文“阅读提示”中也说它“从独特的角度,以自身的方式,抒发了对祖国奇异的‘爱情’”,那么这个“独特的角度”“自身的方式”到底是什么呢?
二、感知
1、带着这个疑问,请同学们读两遍诗歌。
第一遍默读,用心感受诗人的情感;第二遍大声朗读,以诗人的身份,用声音宣泻自身的情感。
2、指名朗读。(配乐《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3、讨论。
诗人抒发爱国之情的方式有什么独到之处?
明确:诗人没有选择什么惊心动魄的事件或是不同寻常的局面,只描写了自身在祖国土地上看到的最平常的景色,最普通的农家生活;或俄罗斯大地的夜色和夜色中人们的活动。
三、活动建构
1、吟诵活动。
⑴ 诗中哪些语句描写了俄罗斯大地的夜色和夜色中人们的活动?这些语句可以分为几个片断?
明确:以分号、句号为标志,共五个片段。
⑵ 同学选择最喜欢的片段,美美地吟诵,美美地听读。
① 读给小组同学听。
② 读给全班同学听。(多生反复吟诵;配乐《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播放俄罗斯山川、风情图片)
③ 背诵片段。
2、改写活动。
⑴ 以“祖国啊,我爱你那 , ”(屏显)的句式尝试写几行诗。第一个空摘引课文里的句子,第二个空续写一两句话表达“我爱你”的原因。(师生点评、修改,教师亦可视其情况示范。)
⑵ 同学选择最喜欢的一个或几个片段,以“祖国啊,我爱你那 的美,你看 ”(屏显)的句式,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把它改写成一个景物描写或局面描写片断。(师生点评、修改,教师亦可视其情况示范。)
四、深化
1、诗人没有使用激烈高昂的口气直接抒发对祖国的爱,只是让自身的情感在寻常的生活里缓缓释放,这些诗句外表看柔和、温馨,感情似乎平静得很,但是我们却处处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祖国俄罗斯深切的爱,这种爱是真实的,也是最本性的。这种情感可以用诗里的哪句话来概括?
明确:“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把对祖国的感情比喻为“爱情”,言其爱之深。舒婷也有类似的诗句,如“我的诗行是/沙沙作响的相思树林/日夜向土地倾诉着/永不蜕变的爱情”。
这确是个奇特的想法。不过,“奇异”,体现在何处呢?
明确:“连……也……”“无论是……无论是……无论是……都不能……”“但……”。
2、怎样理解诗人这种“奇异的爱情”呢?
⑴ 屏显文字:
1、莱蒙托夫(1814~1841)十九世纪俄国继普希金之后的伟大诗人。十四岁开始写诗,1837年他为普希金因决斗而死写的《诗人之死》一诗名震文坛。由于反抗专制统治,因此屡遭流放和入狱,最后死于预谋的决斗,年仅二十七岁。
2、莱蒙托夫在短短十三年的创作生涯里,一共写下了四百多首抒情诗。诗人继承了普希金和十二月党人诗人的保守,把热爱祖国和歌颂自由作为诗歌创作的基本主题,其风格沉郁中有刚劲,手法上既能出色地运用浪漫主义,又擅长实际主义的描写。
3、也像普希金一样,在他身上充沛反映出了俄罗斯的大自然,俄罗斯的灵魂,俄罗斯的语言,俄罗斯的性格等风采与魅力。为俄罗斯忧伤,为俄罗斯深思,为俄罗斯呼号,为俄罗斯画像,他真是无愧于俄罗斯民族诗人的美称,称得上是俄罗斯民族之魂。
4、《祖国》发表于1841年4月号的《祖国纪事》杂志。代表保守的贵族地主阶级利益的斯拉夫派诗人何米亚科夫曾经写了题为“祖国”的诗发表于1839年,认为俄罗斯的伟大就在于俄罗斯人民的“温顺”和对东正教(基督教三大派别之一)的“虔信”,沙皇统治集团的御用文人也借爱国主义来炫耀他们的文治武功。莱蒙托夫针锋相对地提出自身的不同观点。 ⑵ 教师讲解:
诗人说,“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奇异”就表示为不同于统治阶级的保守说教;诗人的爱国热情是经过自身的心灵对祖国的感受,又经过自身的头脑对祖国的考虑而形成的。这种感情是任何力量都压制不了的,也不是任何别的感情所能代替的:沙皇统治集团镇压国内外人民起义得来的“胜利”,那用鲜血换来的“光荣”,不能使诗人的心得到任何抚慰;农奴主对农奴制度坚固长存的信念和对东正教的迷信,他们所谓的“高傲的虔信的宁静”,也不能在诗人的心上激起任何希望的幻影;还有贵族民族主义者的复古倾向,他们虚构自身祖先的英雄业绩,用远古时代的神圣传说来炫耀自身,诗人全都漠然置之,无动于衷。总之,诸如此类的虚假“爱国主义”都无法代替诗人对祖国的“奇异的爱情”。
3、美读。
⑴ 轮读:
第一节:第一、二行齐读,其余以诗行为单位男女生轮读。
第二、三节以片段为单位男女生轮读;
⑵ 齐诵。
五、探究
(播放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是一首广为传唱的俄罗斯民歌。在传唱过程中,它的内涵被大大延伸了:已不是单纯的爱情歌曲,也不只仅是歌唱莫斯科近郊夜晚的景色。请同学把歌词的第一段和莱蒙托夫的《祖国》比较探究,然后说说自身的发现。(屏显)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第一段歌词
深夜花园里四处静悄悄
只有风儿在轻轻唱
夜色多么好
心儿多爽朗
在这迷人的晚上
夜色多么好
心儿多爽朗
在这迷人的晚上
小河静静流微微泛波浪
水面映着银色月光
一阵清风一阵歌声
多么幽静的晚上
一阵清风一阵歌声
多么幽静的晚上
《黑人谈河流》公开课教案
一、导入
2004年美国大选开始后,民主党候选人克里在竞选口号上一直拿捏不定。经过诸多幕僚的冥思苦想,这个口号终告确定。它就是:
让美国再度变成美国;让它完成过去做的梦。
这一被称为“传布魔法信息”的竞选标语,当然不可能是克里自身想出来的,它出自美国黑人顶级诗人盖斯顿·休斯的名诗《让美国再度变成美国》。(屏显诗人图片、简介)
兰斯顿·休斯(1902~1967)是著名的黑人诗人、小说家、剧作家和政论家。他是20世纪20年代哈莱姆文艺复兴的杰出代表,被誉为“黑人桂冠诗人”。
从总的倾向来说,休斯一生的文学活动都是同他所处的时代的美国黑人运动紧密相连,同广大黑人的命运息息相关。他一再标明,想写黑人的故事,“写得真真实实,让遥远国土上的人们都欢喜读它,甚至在我死了以后”。休斯的创作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美国黑人的社会生活,倾诉了他们的苦难与辛酸、欢乐与希望,以和对自由、民主的追求与渴望。
今天我们学习他还是一个中同学时发表的第一首诗,也是他的成名作──《黑人谈河流》(板书)从题目看,诗人“谈”的是“河流”,并没有直接描写黑人的苦难和斗争,但为什么会让广大黑人觉醒起来,会有那么大的启发和激励作用呢?
二、感知
1、带着这个疑问读三遍课文。
第一遍默读,达到读音正确、停顿正确;第二遍默读,结合文下注释,理解诗句外表意思;第三遍以自身的理解出声朗读。
2、指名读。
3、讨论。
诗人“谈”的是“河流”,并没有直接描写黑人的苦难和斗争,但为什么会让广大黑人觉醒起来,会有那么大的启发和激励作用呢?(同学充沛谈理解,不期望他们有准确深刻的理解;教师察言观色,据此调整后面教读的深度。)
三、探究
1、理解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理解第三节的含义,弄清“河流”这一形象的内涵。请同学们画出诗中出现的河流的名字,结合注释以和自身的知识积累,然后把这些河流放在一起,合作探究有什么发现。
幼发拉底河是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这里曾诞生过绚烂的古代文明。
刚果河是非洲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尼罗河是世界最长的河流。尼罗河流域也诞生过绚烂的古代文明。
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最大的河流。林肯在担任美国总统时,废除了奴隶制,使美国的黑奴获得解放。
“我”的身影掠过亚、非、美三大洲,从古代到现代,在每一个地方都有令“我”难忘的河流。)
2、黑人是具有悠久历史的种族。在现存的几类人种中,黑人是最早在地球上留下自身的足迹的。但在近代史上,黑人生存的土地受到殖民统治者的侵略,许多黑人沦为奴隶,并被贩卖到美洲从事艰苦的体力劳动,肉体和精神都饱受欺凌。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废除奴隶制度,黑人获得自由。诗人罗列这些河流的目的是什么呢?老师收集了这一节诗的其他几种译文,请同学们再读一读,看有没有什么发现。(屏显)
我曾沐浴在幼发拉底河中,当黎明到来不久的时候。
我曾挨近刚果河建筑我的茅屋,而它把我催眠。
我曾俯视过尼罗河,而且在河岸上修起了金字塔。
我曾听见密西西比河的歌唱,
当阿贝·林肯顺流而下新奥尔良,
而且我看见了它混浊的河面在落日中全变成金黄。
我在幼发拉底河中沐浴,当朝阳还是年轻的时候。
我在刚果河畔盖小茅屋,河水抚慰我进入梦乡。
我眺望着尼罗河,在河边建起金字塔。
我倾听密西西比河的歌唱,当亚伯·林肯顺流而下
新奥尔良,我看见它的浑浊的胸膛在夕阳中闪着金光。
我沐浴在幼发拉底河中,在晨曦微明的时分。
我把小屋盖在刚果河畔,潺潺的水声诱我进入梦乡。
我观赏尼罗河,在河边建立金字塔。
我听见密西西比河的歌唱,
当埃布尔·林肯顺流直下
新奥尔良,我看见它浑浊的胸膛在夕照中闪着金光。
当朝霞初升,我沐浴在幼发拉底斯河。
我在刚果河旁搭茅棚,波声催我入睡。
我俯视着尼罗河,建起了金字塔。
当阿伯·林肯南下新奥尔良,
我听到密西西比河在歌唱,
我看到河流混浊的胸脯
被落日染得一江金黄。
3、同学自读、讨论诗人其他诗句。
河流见证黑人悠久的历史;
河流中有黑人的劳绩;
河流中有黑人的希望。
诗人说,在灌溉了古老的波斯文化的幼发拉底河中,
黑人曾在这里沐浴西南亚的安纳托里亚的高原之风。
诗人说,在刚果河畔,黑人曾在那里构筑茅舍,
度过了人类历史的朝夕。
诗人说,黑人曾经俯视尼罗河,
用血汗和泪水为埃和法老堆砌金字塔。
诗人说,曾经伴着密西西比的歌唱,
黑人在那里送走了无数金色的黄昏。
明确:
⑴ 我在河流的抚育下发展、繁殖,河流是我生存的见证。
⑵ 诗人是借遍及世界的大大小小的河流,歌唱人类精神与物质文明的发祥地,歌颂黑人曾经做出过的杰出贡献。
⑶ 黑人是一个古老的种族,曾经有过比较平稳的岁月,在大地上辛勤劳动,对人类也做出了贡献。
⑷ “河流”是一个高度凝练的意象。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历史的象征。黑人对河流的追溯,就是对自身历史的追溯,就是对祖先和故土的寻根。
⑸ 诗人以不可遏止之势,把胸中的郁积宣泄出来,他用一幅一幅的历史图画,把我们的思想带到了人类的洪荒时代,让我们感到了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黑人民族的伟大作用。把笼统的哲理,完全融会于形象的诗句之中。
4、默读全诗,提出还不理解的问题。
⑴ 怎样理解“黝黑的河流”?
明确:可认为是喻指黑人的历史。
⑵ 怎样理解“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
明确;可以理解为由于黑人对“河流”(历史)的见证,人类文明、文化的效果都在黑人的“灵魂”里有所积淀。这句诗,是作者代表全体黑人发出的自豪的宣言:黑人种族是有着悠久保守的种族。这句诗在第二节和第五节两次出现,形成结构上的前后呼应。
四、拓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