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画家和牧童》课堂
铭功路小学 薛珊珊
一、生字复习,导入新课
1、复习生字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些新的生字朋友,现在它们都藏进了词语里,让我们一起把他们从词语中找出来。(齐读,开火车读)
2、回顾课文内容
师:上节课初读了《画家和牧童》课文,谁能帮助大家回忆一下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指名说--课件引导)(边说边板书:画画、放牛)
二、感情读文,理解感悟
(一)师:是呀,一幅画引出了画家和牧童之间有趣的故事。今天,老师把这位画家的画带来了(出示课件斗牛图),瞧!这就是当时的那幅斗牛图,你觉得画得怎么样呢?(指名说)
师:在现场看画的人跟我们感觉一样,都觉得戴嵩的画真是惟妙惟肖,他们正在夸赞这副画呢,请你默读课文,找出围观的人是怎么称赞的?用横线标出人们称赞的话。(指名说)
(二)(1)出示课件商人的话:读商人的话,体会“绝妙之作”。
师:斗牛图画得怎样?(画得太像了--课件)好到什么程度?(绝顶美妙的作品就是绝妙之作)
师:看到这样的“绝妙之作”应该怎样称赞?指名读,
从个别称赞道集体称赞(指名读、集体读)谁能模仿商人(表演读)。(加动作:竖起大拇指)
(2) 师:还有谁在称赞这幅画?(指名说)
出示教书先生的话:读教书先生的话,理解“画活了”
师:怎么读才能表现出“画活了”(加动作:摇头晃脑、摸胡子等动作)
师生共读,生自读,表演读。
男、女生分读商人、教书先生的话。
(3)师:围观的人只有商人和教书先生在夸赞么?
师:如果你是围观的人,你会怎样夸赞呢?可以用上词语加油站中的词语来夸夸这幅画?(出示课文插图及词语积累) 指名说
师:大家真会夸赞,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这么多人称赞,就是课文中说的“纷纷夸赞”。(出示课件:纷纷夸赞)
(三)第二段
(1)师:那么,这幅受到围观的人纷纷夸赞的画,是如何画成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找一找。
生:戴嵩沉思片刻,决定画一幅《斗牛图》。他一会浓墨涂抹,一会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出示课件:第二自然段。自读,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指名说)
沉思片刻——戴嵩想得很快。(突出)
“他一会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画起画来得心应手。(突出)
(2)(出示课件:提取“……一会儿……一会儿……”)
师:谁能用“一会儿……一会儿……”来说一句话呢?(指名说)
(3)师:戴嵩不仅想得快画得快,而且他画画还用到了两种画画不同的技法,你们发现了吗?(课件出示:浓墨涂抹、轻笔细描)
师:那什么是浓墨涂抹,什么是轻笔细描呢?这两个词就藏在这两幅画里呢。(出示两幅图)
师:戴嵩用“浓墨涂抹、轻笔细描”的方法来画图,他画画的手法不一样,用的力不一样,那我们读得也要不一样,谁能来读一读?(指名读:浓墨涂抹、轻笔细描)个别读,齐读
师:把这两个词语放到整段话当中,还能读好吗?(齐读第二自然段)
(四)第一段
1、师:戴嵩在深思片刻之后,很快就画成了《斗牛图》,他画画是多么胸有成竹啊!他是一位怎样的画家呢?课文中有一句话给我们做了介绍,默读课文,找一找。(出示课件)
生: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叫戴嵩。
2、师:第一段中,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戴嵩的著名呢?(出示第一段课件)
生:我从“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感受到戴嵩的画很受人们的喜爱,他不愧是一位著名的画家。(突出:一……就……)对比两句,体会
师:“一……就……”的作用可真大!你们能用“一……就……”说一句话吗?
3、师:第一自然段的哪些地方还能让你感受到戴嵩的著名呢?
生:“争着”、“花大价钱”也可以看出他的画很宝贵,人们都愿意卖,他真是个著名的画家。
师:可见,戴嵩的画技非常高超,所以他的画很受欢迎。谁能用朗读来表现人们对戴嵩画的喜爱么?个别读,大家一起把这段话读一读,集体读第一段。
4、师:戴嵩的画这么受人喜爱,真不愧为唐朝著名的大画家!难怪围观的人看到他的画都纷纷夸赞。
师:那让我们再来夸赞一下这位著名的大画家的画好吗?(课件出示课文第三四段内容,齐读。)
(五)读牧童的话
师:就在人们都夸奖戴嵩的画画的好,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个炸雷似的声音,是什么声音?(指名读)谁读一读“炸雷”似的声音?(引导独处牧童着急的心情)
个别读,集体读,表演读。
师:这声音多么与众不同,真像一声炸雷,大家的表现如何?(指名说)课件出示:大家一下子都呆住了。
师:这个声音把众人都惊呆了,刚刚还在纷纷称赞的你们有没有呆住?此时此刻,你怎么想?指名说
师:这位商人,听了牧童的话,你怎么想?
师:这位教书先生您怎样看?
师:请问这位先生,你是怎么想的?
(六)读戴嵩的话
师:众人都这样想,可戴嵩是怎样做的?(课件:戴嵩的话)用什么语气说的?(课件:和蔼)
个别读,集体读
(七)读牧童的话
师:牧童说戴嵩的画哪儿画错了?(自读、指名读)出示课件:牧童的话
师:小牧童,别人都称赞戴嵩,你为什么敢指出错误?(勇敢、观察细致)板书
师:你为什么能发现画家的错? 说说你的理由。
师:听了这位小牧童的话,我明白哪里错了,同学们,你们知道了吗?咱们把牧童的话一起读一读吧!
师:那牧童的说法到底正确吗?让我们到斗牛场上去看看吧。(课件出示斗牛画面)原来如此,小牧童连牛尾巴这小细节都观察到了,真是细致入微。
(八)第六自然段
师:真是一个勇敢的牧童啊! 作为一个受人尊崇的,堂堂的大画家,在那么多人面前,公然地被一个小牧童指出错误,他生气了吗?他是怎样做的? (拱手,一般在什么情况下拱手?)
师:怎么说的?(“指教”一般是谁指教谁?)
集体表演读第六段
师:同学们读了五、六段,那你们对这位著名的大画家戴嵩有没有什么新认识?
生:和蔼——谦虚。
生:连连拱手,指教——虚心。板书:谦虚
师:是呀,正因为戴嵩能够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改正错误,最后画出了名副其实的《斗牛图》,这幅图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出示《斗牛图》)
四、拓展延伸
1、学了课文,联系你的体会,你想对谁说什么?
2、师:身为著名的大画家,面对一个牧童的指正,既为自己的错误感到惭愧,又非常诚挚的向牧童道谢,虚心的美德真令人感动,小小一个牧童,面对大画家出现的错误,敢于提意见,实事求是的品质也值得我们学习。
带着对课文的体会,诵读全文。
五、课外作业
我国好多有名的画家,你知道吗?读一读,看一看,欣赏一下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和李苦禅的《鹰》,你有感觉什么呢?选择一幅图,给图配几句话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