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5-4-30 11:34:36
|
只看该作者
【反思】
从领导踏进教室地那一刻,我就给自己的预期设定了“完美模式”。我的问题,学生要迅速地给出正确答案;做实验时,每个学生要高度集中地参与到我设计的实验;学生心中滋生地疑问,我也视而不见等到下课处理……于是,这节课的给别人的感觉就是:学生在我的领导下高效地朝着目的地前进,没有犹豫停顿,没有横生枝节。但是,当我站在目的地往回看时,扪心自问:我的速度是不是太快了?到达目的地的人到底是全体学生,还只是那几名聪明的学生呢?我想我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我为什么这么赶?因为我对时间的把握真的没有底,我害怕完不成教学任务。我为什么只叫聪明的学生回答?因为领导在听课,我要把“完美”的一面展现给他,我害怕学生的支支吾吾给我减分。所以,这节课我是在“害怕”中度过的。可是,其他学生怎么办?他们还没有充分地思考,就从别人的嘴中获得了答案。想必通过这种途径获得知识的效果,作为教师应该心知肚明。我的害怕,我的患得患失,导致了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没有足够的自由去表达。想到这里,再想到去年感慨科学教育的个性签名(你不该为了预期目标而害怕学生的奇思妙想,那正是科学教育的出彩之处。),我觉得更加羞愧了!
怎么才能从害怕学生的非预期目标,变成期待呢?我和张老师展开了深入地讨论,有了以下几点收获:
首先,教师对教学要有一个精心的预设,深悉每个环节如何设计、如何达成目标。在此基础之上,对学生有可能出现的“非预期目标”作出充分的预判。面对这些非预期目标,教师不该害怕,而是应该多思考。有的非预期目标,体现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为课堂增添了多彩性,甚至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有的非预期目标,则体现了学生之前的学习还不到位,这为教师反思之前的教学设计是否达成了教学目标提供了帮助;有的非预期目标,则体现了教师当下的预设可能没有立足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出的问题对于学生可能太难了……但无论是那种非预期目标,它都为教师完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给予了帮助!既然非预期目标有这么大的作用,作为教师的我们为何要害怕与回避呢?我们不该多几分期待与欣赏呢?
从害怕,到期待,是一条不断提升自我的漫漫长路。作为一名新教师,我的教学设计可能还不够完善,我的教学经验也可能比较缺乏,我的教学机智更可能是贫瘠的……但我愿意踏上这条不断提升自我的漫漫长路,因为:我不该为了预期目标而害怕学生的奇思妙想,那正是科学教育的出彩之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