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27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甲午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同步测试题及试卷答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4-26 11:59: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名校资源 《甲午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同步测试
浙江省乐清市乐成公立寄宿学校 钱晓鸥 郑连琴
一、选择题

1.[2013.浙江杭州中考题]3.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做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变法,孙中山选择革命?…..”促使他们做出人生重要选择的原因,是这一年(      )

A.《马关条约》签订,大大加重了中国的民族灾难

B.《南京条约》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D.洋务运动兴起,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解析】本题是一道情境题,考查学生对基本史实的掌握和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从材料中找到关键信息“1895”年,再联系相关史实,对各选项进行甄别。《南京条约》签订于1842年,《辛丑条约》签订于1901年,洋务运动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均不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A.

2.[2011年广东茂名中考]以下事件和1895年《马关条约》有因果关系的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北伐战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甲午战争的结果”知识的掌握情况,属于识记理解层次。甲午战争后,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它们之间有因果的联系。故正确答案为C

3.[2012·吉林]在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悲壮历史中,勇击日寇、捐躯黄海的民族英雄是(      )

A.林则徐          B.邓世昌               C.李秀成          D.左宗棠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甲午战争过程中爱国官兵的英雄事迹的了解情况。属于识记题层次,同时解题关键的信息是“日寇”“捐躯黄海”,与此史实相符合的是邓世昌。故答案是B

4.[2012·河北]台湾人民发布广告声明:“惟台湾土地,非他人所能干预。设(日本)以干戈从事,台民惟集万众御之。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这一文告发布的历史背景是(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瑷珲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马关条约》的内容”知识的掌握情况,更考查学生研读和分析史料的能力,属于识记理解层次。解题时必须对材料所表达的内涵有准确的理解,材料中要“日本”“决不愿拱手而让台“是关键信息。所以正确答案是C

5. [12年山东青岛中考]比较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请问中英《南京条约》和中日《马关条约》的相似点是  ①都规定了割地 ②都有赔款 ③都规定了帝国主义在华设厂 ④都规定了开放通商口岸(      )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解析】此题不仅考查了《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掌握情况,更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对比和归纳能力,属于识记、理解层次。解题的关键得记忆准确,并找出共同点。因为在《马关条约》中第一次提出允许帝国主义在华设厂的规定,于是排除③。故选D

6.[原创]史学家蒋廷献把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的民族危机形容为“引狼入室”,其中西方列强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扩大资本输出尤为突出。这与《马关条约》的哪项条款相关(      )

A.增辟通商口岸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割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D.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马关条约》内容及危害”知识点的了解情况,属理解层次。解题时必须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经济侵略,“扩大资本输出”等关键信息都指向“日本在中国设厂”,故正确答案为D。

7.[12年山东青岛中考]搜集和整理资料、制作知识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是某同学整理的《马关条约》资料卡片,卡片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签订时间:1895年4月

签订地点:日本马关

条约内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条约危害: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签订时间     B.签订地点     C.条约内容      D.条约危害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马关条约》相关内容的掌握情况,属识记层次,学生只要能调动回忆起所学知识就能回答,较容易。解题的关键是学生要知道《马关条约》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是大大加深半殖民地化的程度。题目就能迎刃而解。正确答案是D

8.[21教育网]19世纪末,西方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开创这一先例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德国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了解情况,学生须对所学知识有一定的记忆,属识记层次。较为简单。正确答案为D

9.[原创]列强侵华,国人慨叹:“天涯何处是神州?”此句最有可能描述的时期是(      )

A、鸦片战争时期   B、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C、中日甲午战争时期  D、列强瓜分中国时期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瓜分中国狂潮”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属于理解层次。解题的关键是要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中的“天涯何处是神州”关键信息,描述当时中国被瓜分殆尽的概况,故答案为D。

10.[原创]19世纪末,在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      )

A.俄国    B.日本  C.美国    D.德国

【解析】本题考查“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的了解情况,属于识记题,较为简单。学生只要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即可。正确答案为C.

二、非选择题

1.(原创题)(8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 __①、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摘自《马关条约》

(1)给材料中①处补充恰当内容。《马关条约》是清政府派谁与日本签订的?《马关条约》不同于以往条约的新内容是什么? (3分)

材料二:甲午战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这是近代百年的一个历史转机。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甲午战败“成中国之巨祸”,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整体性影响是什么?(2分)

(3)战争导致的“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的历史事件是什么?(2分)

答案:

(1)台湾(1分)李鸿章(1分)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1分)

(2)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2分)

(3)维新变法运动(或戊戌变法,答公车上书也对)。(2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甲午战争及《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等知识点的考查,同时考查学生解读和归纳史料的能力。本题三个小题梯度明显,设问简明。第(1)问,属识记和理解层次,学生审题时要结合所学知识,还要特别关注题目的设问,防止漏答。第(2)(3)问,要对材料进行必要的解读后,再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作答。学生解题时必须对材料所表达的内涵有准确的理解。特别要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甲午战败”“群体意义的觉醒”,甲午的战败带来的影响正是戊戌变法的背景。此题属理解运用层次,较难。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4-26 11:59:35 | 只看该作者
2.(21世纪教育网题库习题)(8分)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人画了这样一幅画(见下图《时局图》)来表现中国当时的形势。你在这幅图中读到了哪些历史信息?请结合相关史实为当时的中国出谋划策,说说中国怎样才能摆脱民族危机,重振国威。
答案:历史信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不言而喻;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一目了然;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已经被瓜分完毕等。(4分)
出谋划策:发动民众抗击外国侵略;发展民族经济,增强国力;推翻腐朽的清王朝,反帝反封建等。(言之有理即可)(4分)
【解析】本题以教材中的插图作为素材,形象生动,既有助于综合考查学生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注重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探究能力的考察,能力立意突出。第一问,需要学生调动所学知识,结合插图信息作答,解题的关键是引导学生透过图片现象看到问题本质的能力。属于理解层次。第二问属于运用层次,重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结合学过的知识,理解当时中国民族危机加重的根源,需要一定的知识背景作为支撑,最后归纳总结,找出对策摆脱民族危机,重振国威。较难题。
三、综合探究题
(根据2012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考历史试题改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日本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生产技术以至生活风尚等方面都受到中国的深刻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7世纪中期的一次改革。他们仿照隋唐制度,改革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科举制……
──人教版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下
1)古代日本已经成为中华文明圈中的一员。材料一中提到的是日本古代的哪次改革?请列举一位唐代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贡献的使者。(2分)
材料二:清政府并没有完全将日本放在眼里,在学术领域也很少翻译日文书籍。
……战争的惨痛失败使清政府开始正视日本,积极向日本派遣留学生,学习近代化的经验。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使清政府“惨痛失败”的是什么战争?日本近代的哪次改革使其成为清政府学习的榜样?(2分)
材料三:20世纪30年代,日语词汇铺天盖地进入中国。然而,通过这种传播方式留下的日源外来词,如“大东亚共荣圈”、“皇军”、“马路大”等在中国人的头脑中大多被打上了羞耻、痛苦的印记。
3)材料三中的日源词汇出现在哪次战争期间?这场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请列举一例战争期间日本在中国的暴行。(3分)
材料四:2014年以来,日方在钓鱼岛问题上采取升级挑衅行动。据报道,日本文部科学省正研究在初中和高中教科书编写指南中写明钓鱼岛是日“固有领土”。并将钓鱼岛“属于《日美安保条约》第5条的适用对象”写入其中。按照这个声明的规定,“包括钓鱼岛在内,所有处于日本施政之下的区域适用《日美安保条约》”。
4)请你结合钓鱼岛事件,谈谈你的看法。(2分)
答案:(1)大化改新(1分);鉴真(1分)
2)甲午中日、甲午、甲午中日战争(1分);明治维新(1分)
3)抗日战争、全面侵华战争、局部抗战都可(1分);七七(卢沟桥)事变(1分);南京大屠杀、七三一部队或细菌战、三光政策等(1分)
4)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日本政府的这一行径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是对13亿中国人民感情的严重伤害,是对历史事实和国际法理的严重践踏,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抗议。 【(言之有理给2分,如果答案不够严谨也可酌情给1分)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中日之间的历史发展相关史实的掌握情况,材料丰富,时间跨度大,注重知识的综合性,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有关中日关系发展的历程,审题时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解运用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语言组织概括的能力。通过中国、日本发展的联系、比较,获得新知,推导结论。 第(1)问属于识记层次,考查学生古代日本改革的状况和中日在古代交流的情况,比较容易。第(2)问,需要调动所学知识和材料,考查中日近代史的概况,审题时抓住“近代化”,使日本走上近代化道路的改革是明治维新。属理解层次。第(3)问,考查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对中国犯下的罪行,属识记和理解层次。学生审题时要抓住时间限定词“20世纪30年代”,所举的史实应发生在30年代,再结合所学知识来作答。第(4)问,要对材料进行解读归纳后组织语言作答,需要学生对时政的关注以及对中日历史交往的了解,解题时必须对材料所表达的内涵有准确的理解。属理解运用层次,较难题。具有较高的价值立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3 21:4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