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遇见它,有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头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不期而遇的亲切和惊喜。
在四二班听朱老师的阅读课,本就喜欢搜寻班级图书角的我咋一低头垂眼瞅去,竟然发现了它,因为书皮儿发黄及褶皱的缘故,字体显得朦朦胧胧之中透着一种羞羞答答的扭捏之态。从近两米多长的书籍队伍中抽出它是费了几分功夫又加了几许小心的(因为它本身具有相当的厚度,再加上这长长的书队是排列在几张窄窄的学生课桌上的。)将它拿在手中,不只是何种原因,竟有几丝的温度在手中攥着。——“《千年一叹》 余秋雨 惊悚于古文明遗言 反思于尼泊尔山麓 问道于数万里荒原 执笔于最恐怖地区”书皮儿的左右边缘还散落着一些我国古文字和一些外文。
这部书籍早些年前我听闻过其名,但无缘谋面,随着时间的推移,虽从未无缘地想起但却也从未忘记。今日此时遇到,仿佛是冥冥之中的与之有所约定。心中的惊喜与激动源于听课的缘故只能按捺着。等到下课铃声响起,即刻找来班级的图书管理员,申请借阅通过后,我填写了相关借阅记录。将它抱于胸前回办公室有种如获至宝的珍惜和感觉。
这部书是余秋雨先生应凤凰卫视相约于两千年的脚步临近之际携手于凤凰卫视的相关人员驱车从香港出发飞希腊、埃及、以色列、巴基斯坦、约旦、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到尼泊尔。记录了如此一行凭借着5两吉普车一公里一公里碾过,考察人类大文明遗迹的经历。也是余秋雨先生将这部力作作为奉献给千禧之年的礼物。
这本书历时三周的时间我读完了,我读书速度之慢,这一特点也是我目前无法突破的一个屏障,只好随它而去,有种且读且思且行走着的陪伴,不得不承认这个过程是一种享受。这期间,我中断了案头正在读的龙应台的《目送》和《读者》,它是深受专宠的。
“断言什么地方是目前世界上最危险的地区,并不需要很高的水平。任何一个有文化人,只要不把自己的生命看得太重,只要放下那些自欺欺人的所谓学术概念,睁大自己的眼睛去看,都会得出近似的结论。我自己更重视的考察结果,是从对比中获得了对中华文明的重新认知。”感慨于余秋雨答海内外媒体采访时总说的一句话。这句话背后所蕴含的是一位文化人对中华文明所担当的那份责任和求真求实的一种做人的品质。
安心走路,每天一记,神清气爽。随香港凤凰卫视的越野车队进行的这次历险考察,每天行车十几个小时,沿途买不到像样的东西下肚,好不容易找到旅馆后,饥饿不敌困倦而倒头便睡的伙伴,而他还要靠着喝茶提神熬夜写作------更有甚的是,好多住地无法写作,而他只能趴在车上写,蹲在路边写,而这些歪歪扭扭的字迹还要在当天通过卫星传送万里。这是以什么做支撑的写作动力,是广大的读者的厚望?还是一个文化人的责任和担当?我想,这些都是太过浮漂的。就这样,他安心走路,每天一记,这天天的一记被他成为现代的行为艺术,没有涂饰和东修西瞄,毫无“做”的痕迹。因为此行,与笔端相比,余秋雨更看重脚步,与文章相比,他更关注生命;与精细相比,他更倾情糙粝。
内心的强大盖过渊博丰厚的学识和才技。正如凤凰卫视向余秋雨发出邀约的众多理由中的其中一条;余有着在危难时身心较强的承受能力。的确,穿过这个在当时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段-----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边境的仓惶和危机四起使我们这些身处歌舞升平现实生活中的读者犹如在枪战电影,无论如何很难以将其放入现实生活,而且真真切切地和我们崇拜的作家余秋雨先生眼前发生着。感慨他穿越这些边境时将书稿放置离身体最近的背包里,连每天做梦也都是抱着这包书稿奔逃的狼狈情景,而且每次奔逃的结果都是一样:雪花般的纸页在荒山间片片飘落,匪徒们纷纷去抢,却不知是什么------就是这样的一个写作环境,这样的一个具有强大身心承受力的余秋雨,把自己的经历在笔端流泻而出。感慨于余和妻子在约旦分别时他怎么也不敢说出口的话:“但愿我们还能见面。”
车轱辘碾过万里路,一路惊险一路文明的探访,一个文化人的责任做着支撑,百余篇日记做着见证。我的神经被这350千字的字里行间牵动------
读完此书,掩卷沉思:世界如此之大,我也想去看看,可是,我拿什么去丈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