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 | | | 展示英国工业革命时和现代伦敦城市图片让学生比较发现哪些问题
| 生:让学生感悟过去与今天的变化,同时回顾变化得益于工业革命。而且能从图片中看出过去的文明,与今天的有所不同,会带来问题,需要我们关注并且解决存在问题
| 通过观察引出课题,并且能让学生在复习巩固旧知的同时,为新课教学作好铺垫。这样可以让学生真正体现探究课的魅力
| | 我们用自己身边的故事来感悟英国从工业化发展到今天的现代都市的变迁史,从中感悟出哪些是值得我们发展过程中须借鉴和注意的问题!
1.引导学生思考:
(1)说说各自家庭的收入情况。旨在确定学生家庭是以农业收入为主还是工业收入为主?
(2)思考自己家的收入来自哪个产业较多
| (1)学生根据已家的情况回答!(2)学生列表得出三大产业?
学生讨论得出城镇化进程与工业化分不开
| 通过自己家庭收入,清楚三大产业分工,并清楚今天的工农业收入比例在变化,工业逐渐超过农业占据主导地位
| | 1.引导学生思考并完成:
(1)你们村的人大都在工厂上班,还是在家务农,或从事第三产业?
(2)社会小调查:村里人所在的哪些企业与衣食住行有关?
(3)结合本地人口在城市数量以及p书83页大城市表格说说城市化特点
| 1.根据村里情况回答
(1)讨论农民大多进城是当工人,还是经商?得出工人人数在不断增加。
(2)能讨论出工业化的表现?为满足衣食住行工厂规模在扩大,数量变多?
(3)分析表格中人口的变化知道城市人口变多,城市是工业文明的中心和象征
| 通过本活动,主要引导学生懂得什么是工业化,什么是城市化?以及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关系?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 3.引导学生思考并完成:
(1)小组讨辩论赛,工业化和城市化有哪些优点和缺点?结合p84页资料1、2、3,和后面内容得出
| 2.小组辩论
| 通过本活动,一方面展示学生课堂收集的成果;另一方面,培养分析,综合能力和表达能力。知道工业化和城市化给我们带来的影响
| | 呈现活动任务单
4.指导学生完成:
(1)什么奠定了现代生活的基础?
(2)根据材料,辨别真假?并说明原因? 1878年3月8日迈克一家的生活:迈克12岁了是英国小镇一
公司职员的儿子。早晨起来妈妈已准备好了牛肉,土司果酱,
还有爸爸爱喝的咖啡。由于今天是三八妇女节妈妈不用上班,
所以用洗衣机洗了很多衣服。而爸爸则习惯性地看完报纸,
喝完咖啡,穿上西装上班去了。迈克还要搭公交车上学!
今天学校组织看电影!
(3)填写书本说出文明生活的表现有几方面?(4)如何理解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 学生完成活动任务单3.(1)结合书本p84得出结论!
(2)学生自学后判断对错,并归纳总结
今天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是工业文明所赋予的,它奠定了现代文明的基础?
(3)填写书中内容。(4)让学生从全面的角度理解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利弊即今天的文明与城市病同在。同时并不是所有人享受了文明的生活,有的人生活穷苦,地位低下
| 通过本活动,让学生学会分类探寻文明之源,提高分析综合能力。并能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也能把某个观点放入特定的历史阶段中看问题,从而提升和拓展思维能力
| | 同学们,经过本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老师倡议:时代赋予我们文明,我们用文明装点城市!请从身边做起……
| | 通过本环节,让学生自己谈收获,了解教学重点、难点的达成度。
通过本活动贵在践行:讲工业时代的文明落实到行动中,让城市更加文明
|
五、板书设计 (1)三大产业的划分 (2)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形成 (3)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利弊 (4)文明生活的表现 六、教学反思 1.成功之处 (1)本课是一节综合探究课,教学活动中一定要体现综合探究课的特点,即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得出结论,获取信息,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教学设计中,突出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突出体现了生本课堂的理念。 (2)本课以说我家,我村,我镇的发展来模拟西方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过程比较贴近学生实际,使学生有话可说并以此作为主线,贯穿整堂课的始末。在一个又一个的创设情境中,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学习知识、学会方法。并通过课堂小结和延伸课外,升华本节课的主题。 (3)本节课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究,充分体现了综合探究课的特点。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知识、探究问题的指导者,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工业化,城市化的形成和影响有了深入探究也有了深刻的理解! 2.不足之处 (1)在探究主题选择上:选择自己家,村和城镇虽然贴近学生生活,但可能给学生一个印象是中国现在还是19世纪的西方国家的文明程度 (2)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对于教材中的资料利用不够,学生对当时工业化城市化评价有些认识不足。 (3)辩论赛和后面的内容可能有重复之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