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40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教版《记金华的双龙洞》公开课教案及课后反思3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1:2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记金华的双龙洞》公开课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及新词,认读1个字。激发同学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2、了解按游览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及过渡句在文中的作用。
3、学习“孔隙”一段的描写方法,写一段话。
4、了解金华双龙洞奇异的景象,发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教学重点:
使同学了解金华双龙洞奇异的景象,发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教学难点:
抓住景物特点仿写一段话。
教学准备:投影、课件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
2、自学本课生字新词,老师检查自学情况
3、练习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到过哪些城市去旅游呢?它有什么独特的风光呢?今天,我们准备和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到浙江省的金华去旅游,你想去吗?
二、介绍作者及溶洞:
师:在去之前,我们得先做准备工作。通过读课外书,收集资料,你了解了关于本课的什么知识?
1、了解叶圣陶爷爷。
2、了解溶洞。
三、自同学字、新词。
1、自读课文,画出并分析生字、新词。
2、小组交流自学情况:(1)分析生字的音、形、义
(2)读课文
(3)理解生词
四、初步了解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配乐朗读课文
2、同学自学:(1)想一想每个自然段讲什么?
(2)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双龙洞的?
3、在小组中交流自学收获。
4、教师指导
游览顺序:路上见闻→外洞→由外洞进内洞(孔隙)→内洞→出洞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只是蒙着面纱游览了金华的双龙洞,下节课,我们要真真切切的游览一番。期待吗?
六、作业:
A、誊写生字、新词
B、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使同学了解金华双龙洞奇异的景象,发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2、了解按游览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及过渡句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叶圣陶爷爷游完双龙洞后是怎样写这篇游记的呢,让我们随着课文再细细观赏这神奇的双龙洞,好吗?
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找出作者游览的路线。
二、细读课文,扎实训练:
1、小组合作,填好课后一题的表格。(表格如下)
游览的地方
看到的
听到的
感受到的
2、任选一个小组汇报,其他小组补充,教师适时指导。
重点指导以下内容:
(1)路上的见闻:
①理解句子“眼前一片明艳”;“一路迎着……变换调子。”
②有感情朗读,边读边想象,感受作者的心情。
(2)外洞:
①理解句子“洞口很宽,像……。走进去,仿佛……”,体会打比如的独到之处。
②有感情朗读,边读边想象,感受作者的心情。
(3)由外洞进内洞(孔隙):
①孔隙的特点及作者的感受。
②孔隙的写法
③有感情朗读“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就登陆了。”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形及作者的感受,要感同身受。
(4)内洞:
①内洞的特点及作者的感受。
②双龙洞的由来及溪水的源头
③有感情地朗读,想象洞中石钟乳和石笋的形状,读完以后说说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3、揣测文章连段成篇的方法。
(1)小组合作,完成课后2题。
(2)教师指导:找出文中的过渡句,理解过渡句的作用
(3)教师引导:我们是按游览的顺序分析文章的,这篇文章还有一条线索,是泉水流经的路线,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找一找这条线索,下节课我们交流。
(4)教师总结:作者移步换景,情随景变,既描述出双龙洞的神奇景色,又表达出自身的感受。
三、总结:
1、读完本课你有何收获或感受?
2、师语:叶老游完此洞后依然兴致勃勃,又沿着溪水往上走,去观赏上一个洞——冰壶洞,冰壶洞另有一番美丽的风光,他写了另一篇游记,编在中学课本里,大家可以找来一读,也可以查阅有关的资料。
四、作业:
A、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B、假如让你当游双龙洞的一个小导游,你准备怎样向旅客介绍双龙洞呢?
C、找文章的另一条线索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孔隙”一段的描写方法,写一段话。
2、说话练习:介绍双龙洞。
教学过程:
一、整体回忆: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课文的主要讲的是什么?作者通过记叙要表达什么思想感情?
3、请说说作者的游览顺序是怎样的?
4、课文是怎样把几局部内容连接起来的?(过渡句)
5、汇报:泉水流经的路线
6、教师总结:文章把这两条线索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作者正是“一路迎着溪流”上山入洞的。
二、说话训练:
假如让你当游双龙洞的一个小导游,你准备怎样向旅客介绍双龙洞呢?(根据游览示意图,注意导游的用语。)
(先四人小组练说,再个别上台扮演。)
三、写作训练:
1、同学自身读描写“孔隙”的一段。
2、说说“孔隙”的描写有什么特点?
3、教师说明:既可以学习“孔隙”写法的一种方法(如:借其它事物描写本领物),也可以学习“孔隙”写法的两种方法,还可以把描写孔隙的方法与学过的其他描写事物的方法结合(如:用数字说明、打比如等)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课后4题(仿写“孔隙”)
板书设计:
5、记金华的双龙洞
路上 外洞(洞口) 由外洞进内洞 内洞 出洞
映山红 突兀、森郁 窄 漆黑
油桐花 宽 、大 挤压 双龙、石钟乳、石笋
比外洞大
溪流 泉水 泉水 泉水
(变换调子) (靠洞右边) (孔隙流出) (缓缓、源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1:28:00 | 只看该作者

《记金华的双龙洞》公开课教案2
一、教学要求
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5自然段。
⒉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⒊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分清文章的主次,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⒋感受金华双龙洞的神奇美丽,培养同学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
⒈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如何由外洞进入内洞。
⒉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分清文章的主次,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分清文章的主次,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四、课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求
⒈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⒉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游览顺序,理清文章条理。
⒊了解路上景物的特色。
二、教学重点
⒈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⒉了解游览顺序,理清文章条理。
三、教学过程
㈠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以她那壮美的河山、神奇的风光吸引了人们的目光,留下了人们的赞叹。《记金华的双龙洞》就是作家叶圣陶游览之后写下的一篇游记。我们就沿着他的足迹去观赏这一神奇的溶洞。
(板书:⒋记金华的双龙洞)
㈡介绍课文及作者
1. 齐读题目,指导理解“记”的意思。(游记)记叙了作者游双龙洞的情景。
2.作者,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吴县人。作品有《隔膜》、《城中》和《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
1957年叶圣陶先生60多岁时,游览了“双龙洞”、“冰壶洞”,见《小传十篇》。
㈢检查预习情况,指导读准生字词。
⒈多音字:盘曲( )而上、似( )乎、调( )子、好( )奇
⒉哪些词语通过读课文理解了?相机理解局部词语,结合字形记忆指导。
形:臀、蜿蜒(结合字义)
义:明艳、突兀森郁、变化无常、上源
㈣理清条理,给课文分段。
⒈问:按游览的顺序,课文可以分几段?怎样分?
⒉检查分段情况,指导分段。
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路上景色的?(2~3)
按游览顺序可分六段。第一段是第1自然段;第二段是第2、3自然段;第三段是第4自然段;第四段是第5自然段;第五段是第6、7自然段;第六段是第8自然段
㈤读通课文,考虑:双龙洞的名称由来。
找出句子: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
理解“石钟乳”“石笋”,结合理解“形状变化无常、颜色各异”。
㈥安排作业。
⒈誊写词语。
⒉熟读课文,写出路线图或画出游览示意图。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求
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⒉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分清文章的主次,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⒊感受金华双龙洞的神奇美丽,培养同学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
⒈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分清文章的主次,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⒉感受金华双龙洞的神奇美丽,培养同学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㈠复习导入。
指名说说双龙洞名称的由来。
㈡检查预习。
⒈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
⒉交流:金华城—→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教师板书)
㈢学习课文第一段。
⒈指名朗读第一段,考虑:从第一段中我们知道了些什么?
⒉第一段简明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及游览地点。
㈣学习课文第二段。
⒈自读第二段。考虑:一路上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⒉讨论:作者是怎样描绘这些景物的?
⑴出示句子: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映山红和杜鹃是同一种花。野生的称之为映山红,人工培养的为杜鹃。)
开在山上的映山红与盆栽的有何不同?“有精神”是什么意思?怎么会显得有精神的?(长得壮,长得旺盛,所以显得有精神。)有感情地朗读。
⑵出示句子: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时而:有时。)
考虑:溪流为什么会有宽、窄、缓、急的变化?溪声为什么会变换调子?
(因为山势时而高,时而低,时而陡,时而缓,所以溪流会有宽、窄、缓、急的变化。因此溪声时而哗哗,时而淙淙,时而叮叮咚咚地变换调子。)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⑶填空: 的山, 的映山红,再加上 的新绿,眼前 。
作者抓住了景物的什么来写?(颜色)(板书:明艳)从中我们可以懂得,描写景物可抓住景物的色彩来写。理解“或浓或淡”——春末季节。
⒊感情朗读第二段。
㈤学习第三段。
⒈作者是怎样介绍洞口和外洞的?洞口和外洞有什么特点?(宽、大)
⒉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
第三课时
一、教学要求
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5自然段。
⒉感受金华双龙洞的神奇美丽,培养同学对大自然的热爱。
⒊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⒈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⒉感受金华双龙洞的神奇美丽,培养同学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
感受金华双龙洞的神奇美丽,培养同学对大自然的热爱。
四、教学过程
㈠复习导入。
⒈谁还记得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吗?外洞、洞口各有什么特点?
⒉沿途的景色如此迷人,洞中的景物更值得一看,让我们和作者一道去玩赏、领略,好吗?
⒊过渡:从外洞到内洞要经过一段路,这就是孔隙,那么什么叫孔隙?(出示投影片,指导同学理解“孔隙”)
㈡学习第四段。
⒈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⒉指名说话,讲述进洞经过。师用简笔画演示进洞的过程。
⒊作者进洞时有什么感受?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找出文中描写作者感受的句子,细读品味。感受孔隙的“窄、小”。
特别是哪些词突出了低矮、窄小?
⒋有感情朗读第四段。
⒌指导背诵。
㈢学习课文第五、第六段。
⒈“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这个句子写出内洞什么特点?(漆黑)
⒉“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像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无常,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这句话重点写了洞内的石钟乳和石笋,有什么特点?(变化无常,颜色各异。)(出示挂图)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各种各样,颜色各不相同,为内洞增添了神奇美丽。
为什么说“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因为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各种各样,颜色各不相同,非常好看,所以很值得欣赏。)
假如把这些石钟乳和石笋比作什么呢?(根据石钟乳和石笋的颜色和形状,想象成各种神仙、动物、植物、器具等,就更有意思,更值得观赏了。)
由内洞的石钟乳和石笋,可以看出内洞有什么特点?(奇特、美丽)
⒊ “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
这句话写出了内洞的什么特点?(大)
⒋齐读第五、第六段,感受一下内洞的特点。
小结:作者乘船出洞,结束了双龙洞之游。我们同作者一道感受了双龙洞的雄伟、惊险与神奇。面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们不由折服于自然之伟大、自然之神奇!
㈣安排作业。
⒈背诵第五自然段和自身喜欢的一段。
⒉小练笔:怎样进洞作者写得很详细,而出洞,只用了短短的一句话,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作者是怎样出洞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1:28:00 | 只看该作者

《记金华的双龙洞》公开课教案3
教学要求:
  1、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同学对大自然的热爱。
  2、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
  教学难点:理清课文的条理,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要点:导学4-8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上节课,老师和大家一同坐上了开往金华双龙洞的旅游车。在途中我们听到了导游小姐的热情介绍,欣赏到了美丽的途中风景。迎着溪流我们来到了双龙洞洞口。今天这节课,我们请导游带大家去双龙洞洞内看看,领略一下那奇特、美丽的自然景观,大家愿不愿意?(愿意!)
  二、同学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读后回答:作者游览双龙洞的顺序是怎样的?你是从哪些词看出来的?
    (答后归纳板书: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三、导学课文第4自然段。
   1、生大声朗读第4自然段,然后回答:
    ①你读懂了什么?
    ②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师梳理归类:
     a、外洞有哪些特点?从哪些词句可以体会到?
     b、作者是怎样写出外洞高、宽、大的特点的?
   2、同学自读、自写、自划后,同桌讨论上述问题,师巡回辅导。
   3、指名释疑,其他同学评议、补充。
    (师归纳板书:高、宽、大)
   4、指导朗读训练:
    a、指名读这段话,读后评议朗读效果。
    b、男、女生竞赛读这段话。
   5、指名当小导游,模拟导游的语言、动作、神态,向同学们推介外洞这一景点。小导游介绍完毕后,教师引导同学评议。
  四、自学第5自然段
    过渡:刚才,我们通过自读自悟,了解到外洞的特点。再加上"小导游"风趣的介绍,使外洞在我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呢?请大家先自由朗读第5自然段。然后,结合课文内容,向大家详细介绍由外洞进入内洞的方法。
   1、同学自由读第5自然段,师巡回辅导,纠正同学的读书姿势。
   2、指名当"小导游",结合多媒体课件(大屏幕显示由外洞进入内洞的情况)和课文内容,介绍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
   3、"小导游"讲完后,师引导全班同学评议补充。
   4、同桌间互相给对方当"小导游",介绍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
   5、归纳小结:指名说说,刚才通过自已读书,自已当小导游,你了解到孔隙有哪些特点?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师板书:小、窄、矮)。
   6、指名感情朗读你想读的句子,并说说自已是怎样做到读得有感情的?
  五、导学6-8自然段
    过渡:通过刚才惊险的水上之旅,我们终于来到了内洞。内洞的景色又怎样呢?请大家默读第6-8自然段。
   1、同学默读第6-8自然段。
   2、同学读后质疑问难,师梳理归类。
    a、内洞有哪些特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b、为什么说"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3、同学自思后,同桌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4、师归纳小结板书:大、黑、奇
   5、组织朗读训练
    a、同学自读后,指名读,读后评议。
    b、师与生竞赛读。
   6、指名当"小导游",向同学们介绍神奇的内洞。
  六、课堂小结,渗透教育:
    听了刚才几位导游的介绍,通过你自已的学习,你对金华的双龙洞有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你此时想说点什么吗?(同学自由发表赞叹)
  七、安排作业:
    抄课后生字词。
  板书设计
                  4、记金华的双龙洞
                      高    小      黑
               途中见闻 外洞宽 孔隙 窄  内洞  大 出洞
                      大    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5 03:5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