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不起”之后幼儿园老师教学随笔
情景一:
一天,在上课的时候,一个小朋友突然站起来说:“老师,小景一直弄我。”对于这样的情况我没有马上作出回应,只是说道:“这个事情不是上课说的,你先坐下,我们上完课了再来和我说好吗?”我的想法是等活动结束后进行处理,那个孩子也点点头表示同意。等到本次活动结束,我就找来辉辉问了事情的始末,原来是辉辉旁边的小景“管不住”自己的手,总是拿手去碰旁边的辉辉,辉辉又不乐意就出现了上课报告的一幕。接下来,我就对小景说:“你自己的手要自己管住,你觉得碰人家好玩,人家辉辉不愿意给你碰,如果你一开始就管住自己的手,还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吗?”小景也点头说不会,接着我就让小景给辉辉道歉,小景也道歉了,两人又开始玩了。
情景二:
“老师,小景的手戳到我眼睛了。”在我让孩子分批去小便喝水的时候,这个声音传入了我的耳朵,我第一个反应先看看这个孩子的眼睛,我发现并不是戳到了眼睛,而是离眼角还有大概一厘米的地方有个红印,顿时心里安心不少,接着我就开始询问事情的始末,听完该孩子的讲述,我首先看向小景,小景马上一脸无所谓的对我说:“我已经道过歉。”我一听这话楞了一下,接着一种失败感传遍全身。之前他碰别人,我想让他用道歉的方式了解碰别人不好,而不是让他用“对不起”来逃避自己对别人已经造成的“伤害。”
分析与反思:
出现了这种情况,让我想到了我们在处理幼儿矛盾时的方法,我们我们教师普遍用的方法是:帮助幼儿解决问题,就事论事,先批评引起事端的孩子,然后告诉孩子该怎么做,该道歉的道歉,该玩的继续玩。我们只教会了幼儿说“对不起”,却没有教幼儿怎样才能不用说“对不起”。我们这样做不过是教会了孩子使用礼貌用语,而忽略了帮助孩子在交往中解决矛盾的能力。对于几岁的孩子来说,他们根本不会明白“对不起”只是对被侵犯者的精神安慰,说句“对不起”,只能代表自己已经认识到了错误,并愿意改正,但对对方造成的伤害仍然存在。我们应该做的是让幼儿明白,说了“对不起”以后,事情不是结束了,接下来,该为自己的过失付出代价。
厚桥大诚幼儿园 杨秋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