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092|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案和课后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3-30 20:0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设计意图:
  《大纲》对四年级同学的写作要求是“学习写内容真实具体、条理比较清楚的简单记叙文。”而条理比较清楚对同学来说,就要按一定的顺序去观察事物,描写事物。《爬山虎的脚》一文,作者对爬山虎脚的观察细致入微,描述栩栩如生,最能体现围绕一个意思选好内容,按一定的顺序具体地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结合组文读写训练重点和同学实际,俺把这方面拟定为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学校和近有爬山虎,课前俺组织同学实地观察。观察前俺安排了观察提纲:(1)爬山虎给你一个什么印象?(2)对着那爬满一堵墙的爬山虎,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最想弄明白的是什么?借用数学尝试法的做法,要求同学以日记形式写观察日记;在课内指导同学学习课文后一起评议同学的一两篇日记(选用写作水平中等同学的习作)。这样处置有利于通过实践和对比,协助同学掌握重、难点,激发同学的兴趣。
  爬山虎脚的生长位置、形状、颜色等静态的东西,通过实地观察,同学容易掌握。为了协助同学理解爬山虎是怎么样在墙上爬的,俺制作了多媒体软件,较形象地显示了爬的过程。
  为体现精要教学法的原则,力求围绕重点设计了多项训练内容,使同学在课内由老师指导下进行训练,训练中遇到的问题也能及时反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背诵教材所指定的段落。
  2、引导同学自觉运用读懂自然段、分段等阅读方法读懂课文。
  3、使同学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段的;继续培养同学留心和细致观察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
  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特点写好片段的。
  教学难点:
  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
  教学准备:
  1、(1)实地观察爬山虎。(2)写观察爬山虎的日记。
  2、投影片。
  3、多媒体课件:(1)爬山虎的脚爬墙示意图。
  (2)一堵墙上的爬山虎。
  课时布置: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新词;
  3、给课文分段;
  4、了解爬山虎生长的地方、模样、颜色。
  教学准备:1、实地观察爬山虎。2、写观察日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谜语:
  (1)上搭架,下搭架,条条青龙藤上挂。(丝瓜)
  (2)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葡萄)
  俺们要是种丝瓜和葡萄,首先要做一项什么工作?
  (搭架子。不搭架子,丝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处生长。)
  2、导语:
  同学们知道了,葡萄和丝瓜都是靠搭架子才干往高处攀援的植物。爬山虎呢,也是一种攀援植物,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这是为什么呢?今天,俺们就来学习第25课《爬山虎的脚》。
  3、对课题质疑。
  二、检查预习:对爬山虎的了解情况;
  三、出示学习目标、自读。
  四、学习生字新词
  1、开火车拼读、纠音。(字形重点:隙、漾)
  2、解释生字词。
  五、默读、考虑: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
  2、分段。
  3、四人小组讨论分段情况、汇报。
  六、教学第一段(第1自然段)
  1、默读、考虑:
  (1)这一段讲了什么?
  (2)你觉得爬山虎有什么特点?
  2、提问
  七、教学第二段(第2自然段)
  1、大家还记得俺们观察爬山虎时,最引起俺们注意的是什么?(满墙的叶子)你能说说你看到的叶子是怎样的吗?
  2、现在俺们来看看课文又是怎样写的。
  (1)爬山虎的叶子在生长中有什么变化?重点写的是什么时候的叶子?从哪个词看出来?
  (2)课文写爬山虎的脚,为什么要写第1、2自然段?
  (3)讨论、归纳:要写爬山虎的脚,先要向大家介绍爬山虎生长的地方、模样、颜色等,然后才介绍爬山虎的脚,文章这样写就有条理了。
  3、重点指导朗读第3、4句。
  4、指导同学看着板书上的提纲试背第2自然段。
  5、说说你最喜欢哪一个句子,你认为哪个词语用得最好。
  八、质疑。
  九、做练习3
  板书设计:
     25爬山虎的脚
 刚长出:嫩红--→嫩绿
 叶子
 长大了:绿得新鲜一顺儿朝下均匀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3-30 20:05:00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脚的特点来写片段的,从中领悟围绕一个意思来写好片段的方法;
  2、认识大自然的神奇,培养自身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脚的特点来写片段的,从中领悟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段的方法;
  教学难点:
  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
  教学准备:
  1、在黑板上画好一幅爬山虎(缺脚)的图案。
  2、多媒体课件:(1)爬山虎的脚爬墙示意图;
  (2)一堵墙上的爬山虎。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练习3(投影片出示)
  二、导入课文:
  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的?爬山虎的脚是怎样在墙上爬的?俺们就带着问题来学习第三段。(出示学标)
  三、学习第3自然段
  1、默读;用~~划出爬山虎脚的句子,这几句话分别讲了什么?
  2、提问、出句子投影,齐读。
  3、指名在已画好的爬山虎上添画脚,要求同学在几种彩色粉笔中,选择正确颜色画脚。
  以课文为根据,对照同学在黑板上画的爬山虎的脚,评议。
  请同学到黑板前用课文的语言讲述爬山虎的脚生长的位置、形状和颜色,全班说。
  4、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5、作者能把爬山虎的脚写得那么形象具体,说明了什么?课文哪个词语突出了这一点?(注意)
  三、学习第4自然段
  1、自由读。
  2、听录音,请同学们合上眼睛,想像一下爬山虎是怎样在墙上爬的?
  3、多媒体显示、理解。(一棵爬山虎是怎样在墙上爬的。)
  4、用“▲”划出爬山虎在墙上爬的动作:
  触——→巴——→拉——→贴
  5、齐读
  6、抓住重点词,用自身的话说说爬山虎是怎样在墙上爬的?自身说、提名说。
  7、指导朗读
  8、作者写爬山虎的脚“一脚一脚地往上爬”,换成“一步一步”,行吗?为什么?讨论、汇报。(爬山虎并不像动物那样用脚交替着往上爬,而是长一只脚就巴住墙,越往高处爬,就要不时地长出新脚。)
  9、多媒体再显示(一棵——→满墙的爬山虎)。
  10、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四、教学第5自然段
  1、根据课后练习1(3),轻声朗读。
  2、同桌讨论、汇报。
  3、俺们观察爬山虎时最引人注意的是叶子,可是作者却能把隐藏在叶子间的脚写得这么具体详细,说明了什么?(观察细致、耐心)
  五、第三段总结:
  作者围绕爬山虎的脚的特点,先讲它的生长位置、形状和颜色,再讲它是怎样在墙上爬的,最后讲触着墙与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有何不同。
  六、质疑
  七、评议同学的一篇观察日记。
  八、课外作业:
  1、根据平时对校内紫荆树的观察,自身确定一个意思来写片段;
  2、你将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示这个意思。
板书设计:
   生长位置、形状、颜色
爬山虎的脚
   触——→巴——→拉——→贴
   触着墙←-→没触着墙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3-30 20:05:00 | 只看该作者

《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案之二
  教学内容:讲读《爬山虎的脚》
  教学要求:
  1、能流利的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了解爬凯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
  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台。
  2、同学准备水彩笔。
  3、爬山虎实物。
  教学过程:
  引入语:同学们,大自然是神奇的,你们曾跟随老师一起领略过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欣赏了瑰丽无比的五彩瑶池;感受了高大的皂夹树给俺们带来的欢乐……今天老师带同学们观赏一种植物——爬山虎。
  一、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
  1、你看到了什么?
  2、有什么特点?
  3、你能用一两句话把这些特点连起来说说吗?
  4、叶圣陶爷爷笔下的爬山虎的叶子怎样呢?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5、读了有什么感受?(美)哪些地方写的美?你喜欢哪句?
  6、自身感受一下风吹时爬山虎叶子的美。做一做拂过、漾起的动作,你能读好这句话吗?想欣赏一下风吹爬山虎的样子吗?
  7、老师指导读出美来。可以采取老师读前半句,同学补充后半句的读法,也可以男女生分组读,让同学充沛感受爬山虎叶子的美。
  8、作者为什么把叶子写的这么美呢?(认真观察)考虑:光光的墙上为什么能铺满生机勃勃的叶子呢?
  爬山虎的叶子之所以生机勃勃地铺满墙,这跟它的脚有密切的联系,爬山虎的脚又是什么样的呢?
  二、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爬山虎的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
  a、脚的样子;b、脚的形状;c、颜色
  1、谁来告诉老师你观察的结果。
  2、书上又是怎样写的呢?找出写脚的句子读一读。
  3、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4、根据你们观察和学习,请画出爬山虎的脚,看谁画得最好。(教师巡视,拿一张好的评价)
  5、这一段哪一个词说明作者进行了认真仔细的观察?(注意)
  因为作者注意了,所以把爬山虎脚的特点写得这么具体。爬山虎有自身独特的爬的身手,想尽快知道答案吗?那就请你们赶快学习第四自然段吧。聪明的你一定会找到答案的。
  三、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自身分组学习,看哪一些同学学得认真,学得更快。(老师巡视)
  a、找出爬山虎爬的句子来;b、找出爬的动作词;c、自身演示爬的过程(怎样爬)
  1、谁来告诉老师你们学懂了些什么?(同学自由发表意见,其它同学补充,教师充沛褒扬)
  2、哪一组的同学能上来给大家演示一下怎么爬的吗?
  你们同意他的这种爬法吗?(抽扮演得不同的同学演示)
  3、你们想知道究竟怎么爬的吗?看大屏幕演示,同学可根据演示说出怎么爬。
  4、你们知道答案了吗?谁正确?(长一只脚,巴住墙,再长出另一只脚,再巴住墙,它要不停的向上爬,就要不时的长出新脚来,所以叶圣陶爷爷说,“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5、它是不是只往上爬的?你怎么知道的?
  它不只往上爬,还往左爬,右爬,爬满整个墙,所以才有叶圣陶爷爷在第二自然段中所描写的“一阵风吹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的很”。
  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能爬,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不怎么样呢?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学完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自由说)
  (没触着墙的脚萎了,触着墙的牢固,脚与墙有密切关系。)
  2、课文哪一个自然段还说明了这种关系呢?(第一自然段)
  作者运用了首尾照应的方法,使文章的结构显得更加完整,把一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读一读。(男、女分开读)
  五、发散思维。
  1、学了这课,你知道了些什么?
  2、你要向叶圣陶爷爷学习什么?(留心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
  3、生活中,还有哪些与爬山虎相似的植物呢?(葡萄、冬瓜、牵牛花……)它们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
  4、你们喜欢植物吗?说说你喜欢的植物的特点好吗?(同学说)
  板书设计:
       爬     位置:茎上长叶柄的反面
       山  特点 样子:像……像……(细丝)
       虎  颜色:嫩红(灰色)
       的
       脚  爬 触→巴→拉、贴(牢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3-30 20:05:00 | 只看该作者

《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案之三
  
  教材分析:
  这篇讲读课文,依照从整体到局部,再到细节的顺序观察,介绍了爬山虎的特点,着重介绍了它的“脚”。写了“脚”的生长部位、形状和作用。教学不只要让同学读懂课文,还要引导同学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抓住事物的特点,去学习写出内容具体的文章来。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流利的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
  3、背诵3、4自然段。
  教学重点:
  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特点写好片段的。
  教学难点:
  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1)爬山虎的脚爬墙示意图。
  (2)一堵墙上的爬山虎。
  课时布置: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多种方式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谜语:
  (1)上搭架,下搭架,条条青龙藤上挂。(丝瓜)
  (2)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葡萄)
  (激发兴趣,并从中了解到植物的特点。)
  2、导语:
  俺们种丝瓜和葡萄都需要搭架子,不然,丝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处生长。爬山虎,也是一株软软的藤,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爬到墙上、屋顶上,岩石上,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有脚。)哪些同学看见过真的爬山虎?你们平时看见的是爬山虎的什么?(叶子)那你们仔细观察过爬山虎的脚吗?叶圣陶爷爷就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考虑的人。今天俺们就来学习他写的《爬山虎的脚》。
  (拿自身和作者对比,有利于培养同学良好的观察习惯。)
  3、对课题质疑。
  读课题,想一想,你假如是作者,你会从哪些方面去写。(叶子、脚的位置、形状、颜色、怎么爬、脚的变化)叶圣陶爷爷写了爬山虎的哪些方面呢?让俺们走进课文。
  (置换角色,从课题质疑,可激发探究的兴趣,又可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二、整体感知课文,理清叙述脉络
  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注意这样两个问题:(1)圈出课文的生字新词。(2)课文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爬山虎的什么?
  2、检查交流:
  (1)请认为自身是学习最认真的一个同学当小老师,领读词语。
  嫩绿舒服均匀重叠空隙漾起拂过叶柄蜗牛紧贴蛟龙枯萎逐渐牢固
  (同学当小老师,增强自豪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同学。)
  (2)你读懂了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第一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生长得很茂盛。第二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叶子很美丽。第三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的生长位置、样子、形状。第四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的,第五自然段写了爬山虎脚的变化。
  三、自主探究,理解一二段
  1、读第一自然段,你从“满是”“一大片”中体会到了什么?(爬山虎长得很茂盛,能爬。)
  2、欣赏爬山虎爬到岩石、屋顶、墙上的图片。
  四、安排作业,重视语言积累
  1、誊写词语
  2、背诵课文3、4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进入课文
  上节课俺们初步了解了课文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谁能说说课文介绍了爬山虎的哪些方面?(叶子,脚的样子,怎么爬的和脚的变化。)
  二、自主研读,交流收获
  1、你对爬山虎哪一个方面最感兴趣,就请选择其中的一个自然段仔细读一读,画一画,议一议,看看你有那些感悟和收获?可以和你的小伙伴一起学习。
  (注重培养同学自主意识和习惯,打破保守“串讲”形式,以同学自主阅读为主,充沛让同学自读、自悟,让同学学会主动学习。)
  2、汇报交流。
  交流话题一:在写爬山虎的叶子的这一段你什么收获?
  喜欢写爬山虎叶子的同学请举手。
  (1)在第二自然段,你觉得叶子美在什么地方?(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漾起波纹,好看得很。)你能读出风轻轻拂过叶子,叶子像波浪轻轻漾起的感觉吗?这是一种动态的美。还有哪句写出了叶子的静态美?(“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不留一点空隙。”)为什么觉得这样的叶子给人以美的享受?(绿得新鲜,铺得均匀,排列整齐不重叠。)那谁能读出叶子这种绿的美,密又匀称的美来呢?观察叶子中,叶圣陶爷爷还观察到了叶子颜色的变化,叶子的颜色是怎么变化的?(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没过几天是嫩绿的,长大的叶子绿得很新鲜。)叶子的颜色变化也很美啊,谁能读出这种美来?老师为你们配上音乐和爬山虎的各种图片,能读得更美吗?(处处注重了读,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同学获得了美的体验,激发起对美、对大自然的向往,也充沛感受到语言的美。)
  交流话题二: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是怎样的呢?
  爬山虎的叶子这样的繁茂、美丽,充溢勃勃生机,跟它的脚有着很大的关系。出示图片:谁能说说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脚的样像什么?颜色是怎样的?课文是怎么写的?再读一读。把脚的样子比作什么?把脚比作蜗牛的触角,使人一看就知道很细。这么细的脚,作者都仔细看过是枝状的,并数了有六七根,说明叶圣陶爷爷观察得很仔细多具体啊!作者写爬山虎的脚更能看出他观察十分细致了。
  (图文结合,不只体会到语言的生动,还了解作者的观察很细致。教给同学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交流话题三:怎么爬的
  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用了哪些十分贴切的动词写出了爬山虎爬的过程?(触、巴、拉、贴)“一脚一脚”换成“有步一步”有什么不同?看课件演示爬山虎爬的过程。
  (抓住重点词句去体会,又以多媒体直观演示,突破了教学难点。)
  交流话题四:爬山虎的脚有什么变化呢?
  谁能汇报你读这段的收获?(没有触着墙的,枯萎了,触着墙的,脚巴在墙上的相当牢固。)“……要是……休想……”说明了什么?可见爬山虎的脚巴住墙是多么牢固啊。风能掀下它,不让它继续往上爬吗?雨能阻挡它向上攀登吗?可见爬山虎的脚具有多么百折不挠的攀登精神啊!现在你对爬山虎的脚发生了什么新的感受?请带着这种感受再读最后一自然段。
  (语文教学要有人文性。在自然现象中渗透人文熏陶,在读中不知不觉内化了语言,积累了语言。)
  三、引导发现,总结写法
  1、本文的课题是《爬山虎的脚》,作者对爬山虎的脚作了十分具体的介绍,那为什么又写了爬山虎的叶子?(因为人们主要观赏的不是爬山虎的脚,而是爬山虎好看的叶子。)
  2、你从作者观察爬山虎中受到那些启发?可以结合句子来谈吗?(1)观察细致。(2)要抓住特点观察。(3)要注意事物的细微变化。(在理解课文的同时,也让同学了解到具体的观察方法,使理论和实际例子相结合,同学更容易掌握。)
  四、拓展文本,课堂延伸
  1、仿照《爬山虎的脚》作者的观察方法,观察一种植物,先从远处看,再从近处看,特别要仔细观察它的茎、叶、花,看看有什么特点,再把它具体写下来。
  (读写结合,学有所用,既是对原有知识的巩固,又让同学在练笔中提高了写作能力。)
  2、课外查询资料:(1)本文作者叶圣陶的生平。(2)爬山虎的有关知识。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的学习需要课堂外更广阔的学习空间,而查阅资料,就能拓展同学的知识面,不时促进同学的发展。)
  板书设计:
  25爬山虎的脚
  叶子美:嫩红嫩绿绿得新鲜匀称整齐
  脚的位置、形状、颜色
  脚怎么爬:触——→巴——→拉——→贴
  脚的变化:牢固萎了
  课后评析:
  一、把学习的主动权始终还给同学
  为了培养同学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激发他们的兴趣,俺以趣味谜语、亲切谈话、课题质疑的形式激发他们探究渴望能的欲望。请小老师带读生字,让他们选择自身喜欢的自然段,可以和小伙伴一起学习,给他们充沛读、考虑的时间,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突出了同学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二、还语文课堂以朗朗的读书声
  阅读教学要以读文本,要让书声成为课堂的主旋律。课始,同学初读,扫除生字障碍,理清了课文脉络。接着让同学选择最感兴趣的段落去读去考虑和感悟。在理解叶子的动态美和静态美后,配乐和画美读,在读中培养了语感,在读中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在渗透爬山虎脚的攀登精神后,让同学再读,同学就会感受文字富于生命气息,获得了情感的体验。
  三、让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
  本教学比较好地实现了信息技术和理解内容的结合。假如课件出示过早,那些直观形象的画面容易代替同学的思维,代替同学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俺在教学适宜时机运用多媒体,提高了教学效率。
  1、再现美景,激发情感。在同学充沛通过语言文字品味爬山虎叶子的美丽之后,为了进一步激发情感,在音乐声中边请同学欣赏爬满山坡、墙头、岩石的情景,边请同学有表情、有节奏地朗读,使形象与情感融合,获得美的熏陶。
  2、再现过程,突破难点。爬山虎脚的位置、样子、颜色以及它是怎么一步一步往上爬的?这是同学理解的难点。俺在同学自身读、画、议的基础上,再适时机地出示爬山虎脚的位置、颜色、样子和它向上爬的过程,这些形象直观的画面,同学很容易地理解了难点,达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
  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俺从中感受到要相信同学,把课堂交给同学,把读书权交给同学,把说话权给同学,把选择权交给同学,让同学充沛的阅读、感悟、考虑、质疑、解疑,这样可以培养同学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再是在老师的牵引下被动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突破难点,在读懂内容基础上,进行相应写的训练,使课文中的观察和写作知识实现迁移,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3-30 20:05:00 | 只看该作者

 
《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案之四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识爬山虎的脚的颜色、形状和生长部位。
  2重点理解爬山虎的脚是怎么样一脚一脚爬上墙的。
  3培养同学细致观察和口语表达的能力,结合发展同学的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2、学习作者抓住爬山虎脚的特点,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具准备:文字教材、多媒体课件
  ◆教学思想:创设审美情景,感受祖国文字的语言美。
  ◆教学过程:
  (一)设问激趣,整体感知
  出示谜语
  A上搭架,下搭架,开黄花,条条青龙藤上挂。(丝瓜)
  B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葡萄)
  葡萄和丝瓜都是靠搭架子才干往高处攀援的植物,爬山虎也是一种蔓生植物,它搭架吗?(这个问题的提出,同学展开形象思维,激起同学学习兴趣。)今天俺们就一起来学习第25课《爬山虎的脚》看看叶圣陶爷爷是如何把爬山虎怎样爬墙的这一幅美丽画卷展现在俺们面前的。
  (二)理清条理,扶放结合
  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结合以下四种学习方法自学:
  1、整体感知:同学的自学(1)问答法(2)提问法(3)朗读法(4)画图法
  2、理清条理:汇报学习情况,师给予适当地点拨。
  3、课件出示:指导朗读,重视培养同学的诵读能力。
  (三)结合课件,披文入情
  直奔重点,播放课件,品味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
  1、掌握整体:同学快速跳读,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2、深入局部:你认为这局部描写中那些语句写得好,好在哪儿?找出有关词句。
  3、课件演示:动画感受,让语言的描述升华为形象的感性认识。
  4、指导朗读:感受爬山虎如何爬墙,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四)指导学法,领悟爬山虎触着墙和没触着墙的不同情况。
  1、总结学法:针对课堂上相关学法加于小结。
  2、指导自学:这一段描写哪几种情况下的爬山虎的脚?找词句来分析,用学习上一局部的方法来学习这一局部。
  3、汇报自学:理顺条理的基础上完成对黑板板书的补充。
  4、教师小结:结合课件,指导体会作者的喜欢、愉快的心情。
  (五)总结评价延伸课外
  1、编儿歌或谜语
  (1)生畅所欲言
  A小小叶儿多又多B爬山虎呀真厉害C是虎不是虎
  春风吹来会跳舞高楼大厦任你爬有脚只会爬
  几根细丝长茎上不怕高来不怕累紧贴墙上绿
  使你疑是小蛟龙勇往直前不退缩离墙便枯死
  2、展示生活中的其他蔓生植物
  (1)生上台展示(通过简介拓展同学的知识面,进一步培养表达能力)
  (2)教师综合性评价。(结合观察方法、写作运用几方面来谈)
  3、总结评价后安排作业
  (1)按描写爬山虎的脚的方法展开想象写你看到的大自然中的有关动物、植物为适应周围的生活需要而进行的相关的生理调节(沙漠中的骆驼、仙人掌;猫的脚垫等等)
  (2)课堂所得,课后的采集编绘成小报或设置展览角组织同学浏览。(结合爱科学、学科学的思想教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3-30 20:05:00 | 只看该作者

《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案之五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正确读出“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空隙”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并从中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怎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它的特点。
  教学准备:爬山虎的实物、资料、课件(爬山虎触着墙时,怎样一脚一脚的向上爬)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脚?(猪脚、狗脚……)这些都是动物的脚。那你们见过不会走路的植物也长脚吗?今天俺们就来学习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写的一篇文章:第六课《爬山虎的脚》。(板书课题并齐读)
  二、交流资料,检查预习。
  1、集体交流课前安排搜集的资料:(1)叶圣陶的资料。(2)爬山虎的资料。
  2、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爬山虎、均匀、重叠、空隙、茎上、叶柄、触角、痕迹、逐渐”等词语卡片,指读,开火车领读。(生字用红色标出)
  (2)指导书写难写字。在田字格中书写“叠、痕、逐”
  3、课文主要内容。
  师: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这篇课文重要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向上爬的)
  4、小结过渡:小朋友们你们的预习非常充沛到位,都是会学习的好小朋友。下面俺们大家一起来细读这篇文章,好吗?
  三、指读理解,读文精讲。
  1、指名按段读文,正音。
  2、想一想:本文是依照什么顺序叙述的?(预设:课文先介绍了爬山虎的叶子,再介绍爬山虎的脚和它怎么样向上爬的)
  3、自读爬山虎的叶子那一段,体会爬山虎的叶子特点,抓重点子理解。
  例句:“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空隙。”
  叶子的特点;绿、整齐均匀;从“一顺儿……没有……也……”说明作者观察得认真,语言准确。(大屏幕出示爬山虎的叶子排列)
  4、指导朗读:读出绿得特点。
  5、交流汇报“爬山虎的脚的样子和它是怎样一步一步向上爬的”:
  (1)实物观察:爬山虎的脚的样子与文中语言对应。“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枝状、六七根……”:一个比喻句:“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体会语言的生动与准确,也体现出作者观察的细致。
  (2)爬山虎的“脚”是怎样往上爬的?
  (抓住动作词:触、变、巴、拉、紧贴一系列词语清楚地写出爬山虎爬墙的过程。)和同桌交流交流说一说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集体交流,老师配以图示(课件出示)
  爬山虎的“脚”与墙有什么关系呢?
  对比学习:没触着墙……萎了,没有痕迹
  触着墙的……变成灰色,相当牢固
  6、从刚才的学习当中,你有什么体会?
  预设:知道(1)爬山虎的脚是怎样向上爬的;(2)作者观察细致;(3)不是一次观察而是长期观察。
  小结:观察不但要用心,还得细心和有耐心,这样才干取得良好的效果。俺们在平日的生活中也要像作者那样处处留心观察。
  四、指导朗读,回归整体
  1、文章语言生动优美,请你用心的、美美地读一读,体会爬山虎的特点。
  2、读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下来。
  2、继续培养同学留心观察事物的好习惯。
  3、积累语言并加以运用,使同学养成写观察日记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学习作者怎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事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
  今天这节课俺们继续学习第六课《爬山虎的脚》。
  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听写:爬山虎、均匀、重叠、空隙等10个词语。
  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蛟(jiāoyiǎo)龙蜗(wuōwō)牛
  痕迹(jijì)波(bōpō)纹
  爪(zhuǎzhǎo)子茎(jingjìng)
  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学法指导。
  1、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略)
  2、学法指导: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时要让同学依照学过的方法进行:
  A:先把整篇课文读一读,对课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
  B:然后一局部一局部认真地阅读,了解每局部的内容。
  C:再把各个局部的主要意思归纳总结,就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积累语言,指导背诵。
  1、文章语言精炼生动,把你喜欢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并与同桌交流喜欢的原因。留待课后积累在读书笔记上。
  2、指导背诵:在理解课文内容和反复读的基础上,按局部一局部一局部地背。如:第2自然段可让同学找出过渡句,“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的叶子”,协助记忆前后的内容,进行背诵。再如:3、4自然段,要指导同学找出重点词语协助记忆,然后熟读背诵。(可自背,同桌或小组合作背诵,检查)
  读写结合,练习仿写。
  1、用第一人称,说说写写“爬山虎脚的自述”
  2、安排同学观察一种动物或一种植物,把最有特点的局部写下来。
  3、指导书写观察日记。
  和板书设计:
                    
   6 爬山虎的脚
观察细致  位置:茎上
      样子:形状:细丝,像触角
      颜色:嫩红
语言生动  爬:触~变~巴~拉~贴 像蛟龙的爪子
变化:   没触墙:枯萎
                 触着墙:灰色牢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0-3-30 20:05:00 | 只看该作者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之一
  学习目标:
  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1.爬山虎的叶子是什么样儿的?
  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爬山虎的脚的?指名读。
  (二)讲读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讨论:
  (1)用铅笔画出课文中描写爬山虎脚的词句。
  (2)这一段讲了爬山虎脚的几个特点?每个特点是什么?
  (3)从哪一句可以发现作者是注意观察的?
  (三)讲读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考虑:
  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它能够一脚一脚往上爬的原因是什么?
  2.作者看到了爬山虎的脚,想到了什么?
  3.小结:
  作者抓住了爬山虎的叶子、脚会爬的特点,向俺们介绍了爬山虎。作者细致入微的描写,在俺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那满墙的爬山虎。
  (四)讲读第五自然段
  1.齐读第五自然段。
  2.考虑:这一自然段讲了几层意思,主要意思是什么?
  明确:(1)触着墙的爬山虎才干生存;(2)爬山虎的脚能牢固地巴在墙上。
  (五)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2.读后考虑:爬山虎的叶子为什么能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
  (六)指导背诵三、四、五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三、四、五自然段,并逐段背诵。
  2.指名背诵。
  (七)总结
  这篇课文采用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观察的写作方法,生动地向俺们描绘了爬山虎会爬的秘密。
  (八)安排作业
  1.用“舒服”、“均匀”造句。
  2.课后3、4题。
  (九)板书设计
  25爬山虎的脚
  点评:
  1.教师注意在阅读教学中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变化的观察方法和抓住特点细致入微的描写的表达方法,从而了解爬山虎的叶子、脚的特点。从而培养同学观察事物时要有认真、仔细的态度。
  2.注意运用教学软件,投影片等现代教学手段来突破难点,理解课文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6 13:3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