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2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案例与故事给我们的启发 ——关于《有效教学的案例与故事》的读书心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4-2 17:37: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师读书笔记 在今年的读书活动中,我认真地拜读了《有效教学的案例和故事》这本书,从这本书中我受益匪浅,不仅知道了有效教学的含义,也同时意识到有效教学对于教师来讲在新课程教学当中它有着很多实际的意义。因此在有效教学中,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成为有效教学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实施有效教学,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本人的点滴看法:
一、     解放思想,开放课堂

在《有效教学的案例和故事》中,在读到美国老师如何教《灰姑娘》文章时,虽然这篇文章我已经不是第一次看到,但每看一次,都对我的触动很大,可以说感触良多。这位美国教师的教学目的很明确,通过一篇小故事,想要教会的是孩子的生存能力和创造能力。如这一节课,老师启发的是孩子这些品质:良好的习惯与行为、宽容与理解、自强、自立、自爱、自信、友好协作的品质,这些在我们的教育中并不是没有,但我更敬佩文章中这位老师把它具体到每一个细节中,从细节处教会孩子如何去爱自已爱他人,提高他们爱的能力。通过从不同角度提问的方式,启发孩子去观察思考,提高孩子的认识能力。这是多么具体生动的一堂素质教育课啊!这对我们同样也是一种启发,其实很多的大道理是要通过一些细节随时提醒给孩子,引导他们通过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小问题来丰富他们的思想与感情,提高他们应对问题的能力,学会正确的认知行为方式,而不是纸上谈兵。这也让我联想到中国老师会如何教《灰姑娘》这篇文章,两国的教育理念是如此地不同,中国的老师更侧重于讨论这篇文章的结构、修辞、中心思想等,因为我们教育侧重于应试,我们会教孩子怎么样修辞布局文章而不是教他们如何去观察理解和感受事物,因而我们唯有开放我们教学的思想,解放我们的课堂,才能为学生带来富有智性和思想的启发。

二、  转变学习方式,学会自主探究

在读到《从两个课堂案例看学习方式的真正转变》时,通过两个生动的案例对比,在探索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的过程中,我们明显的看到,在案例1中,教师将学习目标主要还是指向了结论——一个陈述性的数学事实,而并没有太多地去关注学生通过自己的尝试操作和探究,将有可能形成哪些探究的意识,获得哪些探究的策略,掌握哪些探究的方法。案例2相对于案例1呈现出三个鲜明的亮点。首先是教师将教学目标直指探究过程,关切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探究方法的发现。其次,尊重学生的探究结论,虽然开头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但教师并没有贸然中中途打断,越俎代庖,强令学生调头,而是巧妙地导引,让学生自我纠错,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最后,问题设计精到,明暗交替,线索清晰,步步深入,给学生留出了充裕的探究时空。

三、  以身作则,感受关爱

  爱,一个永恒的话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师德灵魂。在拜读《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篇文章时,余老师通过一次又一次的鼓励,通过爱的教育,让明明这位插班生也能把《草原》整段课文充满感情、流利地背出来。我班里有这样一位学生,调皮、捣蛋、爱讲粗话,课间经常和同学打闹、嬉戏,还经常欺负女同学。几乎每天都有同学到我这来打他的小报告:有辱骂同学的,有把同学打哭的,有给同学衣服上画圈圈的,有准备放学后要揍某位同学的……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而每当我找他谈话的时候,他都会搬出种种理由来说同学的不是:错在他人,不在自己。总之,有一万个理由让你不批评他。如果真的把他逼急了,他那明亮的大眼睛里就像漏底的水桶,泪水放纵的朝外淌,我曾以为他真的知错了,真的能够不犯类似的错误了,可事实告诉我,我又错了,我对他的一再宽容,并没有换来他真正的转变。为了他,我求助于有经验的老师,积极地上网查找类似案例,并寻求解决良方。尽我之所能去转变他。因为我深信这样的一个故事:一把结实的大锁挂在门上,一根铁棍用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将它打开。钥匙来了,它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听得“啪”的一声,锁开了。铁棍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的劲也没有打开锁,而你却轻而易举地打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是啊,我要找的是一把孩子心灵之门的钥匙。我决心走进他的心灵深处。我给他准备了一本笔记本,让他记下每天的生活和学习,今天学习上取得了哪些进步,今天又犯了什么错误或哪里做 “昨天张同学推了你一下,你没有还手,而是来告诉了老师,做的真不错;昨天有两位同学打架,你看见了主动去劝架,做的也不错……”通过沟通给予鼓励,潜移默化中,他有了很大的改善。一段时间之后,我欣慰地告诉他:“有没有发现,班里打你小报告的小朋友现在越来越少了,更多的同学都愿意和你玩了,你能保持下去吗?”小家伙微微一笑:“我能。”“恩,老师相信你,加油。”往后的一段日子里,他确实表现的不错。

通过拜读余老师这本书,我深知自己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还远远不够,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提升自己。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去引导教育他们,促使他们一步一步上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6 06:4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