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长学校教案《走出育子的误区》
教学目标:
1、引导家长认识自己家庭教育的错误方法。
2、引导家长走出误区,使用正确的家教方法。
教学重点:
1、认识棍棒式家教及溺爱型家教的失误。
2、学习正确的家教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各位家长,欢迎大家来到我们家长学校。在开班以前,我们对广大家长进行了问卷和谈话调查。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很多家长存在着家庭教育的误区,或者采用棍棒式,或者走向另外一个极端,溺爱有加。今天,我们来共同探讨一下走出家庭教育误区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
1、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误区分析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现在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误区是:
(出示课件1)
我们来看——
第一、专心种地,放任孩子
第二、溺爱有余,不懂呵护
第三、管理粗暴,不懂方法
第四、己所不欲,却施于人
第五、期望过高,不看发展
其一,在我们中国文化中,“望子成龙”有着普遍性,在农村更为突出。
其二,目前,许多学校实施的所谓的素质教育只能算是技术教育或技能教育。
其三,农村小学生的家长绝大多数没有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知识。
在我们的家庭教育误区中,数“管理粗暴”和“溺爱有余”最为常见,危害也最大。我们称“管理粗暴”为“棍棒式教育方式”、“溺爱有余”为“溺爱式教育”。
2、棍棒型教育方式的危害
(播放课件2)
有一个家长说:“我的孩子犯错后,我就要打他。孩子‘三天不打,上房揭瓦’,还反了他了。俗话说:‘棍棒出孝子’。”
我们来看,采用“棍棒型教育方式”的家长强调孩子绝对服从自己的意志。孩子稍有不听从就进行批评和惩罚。他们以严代爱,可他们的这种“严”却是没有规格、没有限度的。这些家长经常是高兴的时候拿孩子当玩具,不高兴时就拿孩子当出气筒。
这些家长对孩子严加监视,控制孩子的一切行为。他们给孩子制定计划,发号施令,认为自己是家庭中唯一的积极力量。而孩子是被动的接受教育者。在这样的亲子关系中,孩子是被动的、屈从的,非主体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都受到抑制。孩子有敌对情绪,一旦摆脱控制,孩子的学习便立即松垮了。
我们生活:总盯着孩子的失误,是家长最大的失误;总盯着孩子的缺点,是家长最大的缺点。
3、溺爱型教育害莫大焉!
(播放课件3)
人所共知,世上的父母都疼爱自己的孩子,但疼爱要讲究方式,不是每天给他好吃好喝,接送他上学就是对他好了。我们注重的是他的未来。很多事情孩子是完全可以胜任的,而家长的不放心反而阻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过度的照顾使孩子品德、智力和身体发育停滞不前。家长可以给予孩子生命,却无法担负孩子的一生,孩子迟早要独自面对他自己的事情。
教育部官员朱慕菊女士说了一句极为发人深省的话:“家庭可能会包容骄横的孩子,社会却不会容忍成年‘皇帝’游走。”
溺爱型家教方式培养出的孩子,经常是:想入非非而眼高手低,志大才疏并心猿意马,稍遇坎坷必一蹶不振,只图虚荣却华而不实。
4、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有哪些?
(播放课件4)
教育专家提倡家庭民主权威型教育。家长应以平常的态度对待孩子,家长能忍耐、平等、谅解、爱护、关心孩子,对孩子的缺点、错误能恰如其分地批评指正,提高孩子的认识,改正缺点。
由于家长的教育和管理方式对孩子的德智体发展和心理健康有如此大的影响,因此父母有责任去构建良好的教育环境,掌握正确的管理方式,使家庭呈现民主、和谐、平等、向上的融洽气氛,这样才能培养自己的孩子讲责任、讲民主、讲勤奋、讲进步,不骄不宠,自尊自强的好品格。
家庭教育的方法各有所长。家长应认识到没有一种最好的教育方法,是良好家庭教育的开始。适用即是有效,管用就可满意。好的家庭教育方法能让孩子扬起希望的风帆,获得创新的快乐,领略学习的趣味,享受成功的喜悦。
三、小结
今天我们对咱们农村小学家庭教育的误区进行了分析。走出家教误区是家长、孩子都盼望的,也是我们学校期盼的。只有我们的家长走出了家教误区,我们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就会完美地结合。这样,我们的孩子就会在一个时时刻刻都充满美好和谐的气氛下学习,那样,他们成才的机会就越来越多了。
最后,我们来用教育专家的话来结束我们的讲座,希望这些能带给您一些感悟、受到一定的启迪: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她便学会了谴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她便学会了自信;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忍耐之中,她便学会了耐心;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她便学会了感激;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诚实与正直之中,她便学会了什么是真理与公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安全之中,她便学会了相信自己与周围的人;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友爱之中,她便学会了这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