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53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审定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材分析介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25 08:54: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具体安排如下:
编排形式
具体内容
运算顺序
解决问题
加减混合运算(例1)
第一级运算顺序
乘除混合运算(例2)
积商之和(差)的混合运算(例3)
第二级运算顺序
两个商(积)之和(差)的混合运算(例4)
三步式题
含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例5)
含小括号的运算顺序
引导总结
有关0的运算(例6)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三、编写特点
1.解决问题与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的梳理有机结合起来。
本单元在整理教学混合运算顺序时,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目的是使学生在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同时体会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从而系统地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2.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情境和空间。
本单元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教学整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其中的问题是需要两、三步计算解决的问题。教材创设了热闹的滑雪场情境,由此生出一系列的情境串,引出相应的4个例题。每个例题都呈现了学生交流不同的解题思路,以及整理混合运算的画面,以鼓励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积极思考,主动解决问题。
四、具体编排
1.主题图。
给学生提问题提供了数据。
2.例1。
呈现了两个学生的解决方法,明确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3.例2。
教材呈现了学生的两种不同解法,明确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 注意:使学生明确“照这样计算”的意思;引导学生画线段图表示相应的数量关系。
在例1、例2的基础上,让学生总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在往右顺序计算。
4.例3。
通过解决需用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积商之和(差)的混合运算”。
提出“你还能解决其他数学问题吗?”鼓励学生根据情境中给出的门票信息,提出问题并加以解答。
5.例4。
总结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注意:要重视两种不同解决方法的对比。教学时引导学生从思路上、方法上和解题步数上进行比较,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同,解决方法也不同,计算的步数也不一样,有些实际问题用三步解决也可以用两步计算来解决。
6.例5。
首先探讨为什么参与运算的数、排列顺序及运算符号都相同,而计算结果却不一样,使学生再一次认识小括号的作用,进一步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式题,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7.例6。
(1)把分散学习的有关0的运算这部分知识系统化。注意: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回忆、整理和概括有关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
(2)通过“注意”,特别说明0不能作除数及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的道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2-25 08:54:59 | 只看该作者
五、教学建议

1.将探求解题思路过程与理解运算顺序有机结合起来。

本单元是让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混合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因此,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动情境,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再求什么?又用什么方法计算?最后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使解题的步骤与运算的顺序结合起来。当学生列出综合算式后,还要追问每步算式列出的依据及表示的实际意义,促进学生正确地概括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

本单元混合运算的顺序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其中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又是重点和难点之一。教学时,要注意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在叙述解题思路时,要引导学生透过数看到量,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如,可引导学生这样描述思路“先算出每天接待多少人,再计算6天接待多少人。”不要停留在“先用987÷3,再乘6”的描述方式上。可能开始学生不习惯,但要逐步培养这种分析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6 23:3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