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新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出发》教案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5-2-5 19:54
标题:
新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出发》教案
《出发》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和表演,体验《出发》的音乐内容,感受表现其活泼、有趣、快乐的音乐情绪。
2、认识圆号、小提琴、小军鼓等乐器,并了解其音色的表现特点。
3、能够创编与音乐相符的情景,并用动作表示自己听到的音乐。
教学重点:
体验、感受乐曲《出发》活泼、欢快的音乐情绪。
教学难点:
听辨圆号、小军鼓等乐器的音色。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铝片琴、电子琴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师生交流,导入新课并介绍作者。
师:谈谈出发时的心情……
三、欣赏教学。
1、初听乐曲。提问:听听,作者出发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他乘坐的是什么交通工具?
2、认识小军鼓、定音鼓。
3、复听乐曲。提问:还有哪些乐器参与了演奏?
4、认识圆号、小提琴、单簧管等乐器。
5、了解管弦乐队、管弦乐。
6、细听乐曲。
(1)聆听引子。提问:这段旋律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这段由圆号奏出的号角性音调,充满朝气和力量,象征整装待发的孩子们兴高采烈的精神面貌。
(2)聆听第一部分。提问:这段旋律让你想到了什么?A、边听音乐边模仿开火车。(要求合着音乐的节拍)B、师生合作用声音模仿火车声。
(3)聆听第二部分。提问:这段音乐使你想到了乘坐火车时的哪些快乐情景?A、边听音乐边用动作表演。B、介绍铝片琴。C、跟着老师唱旋律。
(4)聆听结束部分。提问:这段音乐与前面的哪段音乐相似?给你怎样的感受?(了解力度、速度。)
7、完整复听乐曲。
让学生跟着音乐模仿演奏乐器、用动作表现音乐内容。
五、总结下课。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5-2-5 19:55
《出发》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管弦乐合奏《出发》,听辨和感受火车行驶的节奏,并随音乐律动。
2、通过欣赏管弦乐合奏《出发》,能分辨乐曲两个不同主题在乐曲中出现的顺序。
3、在教师指导下,感受乐曲音乐形象,并能借助一定的手段表现音乐。
教学重、难点:
在欣赏音乐过程中,教师如何启发学生感受乐曲塑造的音乐形象,是欣赏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
随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伴奏,学生进行演唱。
二、初步感受《出发》。
完整聆听乐曲《出发》音频,初步感受音乐形象。
请学生带着问题聆听:
(1)乐曲情绪是怎样的?(乐曲情绪是欢快的。)
(2)你听到了什么?(乐曲中有火车出站的声音、火车拉汽笛的声音、火车前进的声音以及火车进站的声音。)
师:同学们怎么听出来有火车出站和火车进站的声音呢?(火车出站时,有火车喷气的声音,而且音乐的速度是由慢渐快的;火车进站时,音乐的速度是由快渐慢的。)
师:同学们的感受很准确!这首乐曲就是表现火车出发、行进、进站的,曲名就叫《出发》。
3、教师简介乐曲背景。
1949年10月,乐曲《出发》是苏联作曲家普罗柯菲耶夫为儿童创作的一首交响套曲《冬日的篝火》中的第一首。套曲《冬日的篝火》一共由8段组成,分别是《出发》、《窗外的雪花》、《冰上圆舞曲》、《篝火》、《少先队员的聚会》、《冬日的黄昏》、《行军》、《归来》。套曲表现了一队少先队员冬天乘坐火车去郊外欢度假日的情景。
三、分段欣赏。
1、再次聆听乐曲《出发》引子部分,请学生注意欣赏。
(1)音乐模拟火车启动到行进的音响,速度是怎样的?(速度渐快。)
(2)火车拉响汽笛的音响,是由什么乐器模拟的?(由小号模拟的。)
(3)火车前进的律动,是由什么乐器表现的?(弦乐器、定音鼓与小军鼓。)
2、欣赏乐曲第一部分。
(1)跟着老师学唱主题A。
教师出示主题A旋律谱,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轻声跟着老师用la模唱主题旋律。
(2)欣赏主题A音频,感受主题A的音乐形象。
师:主题A是由木管乐器演奏的,音乐很欢快。请同学们注意主题A的伴奏,由定音鼓和小军鼓击出的节奏,模拟了火车前进时,车轮与铁轨的“哐哐”声;弦乐器演奏的伴奏音型,描绘了火车在祖国大地上风驰电掣般飞驰的形象。我们再听一遍主题A。
(3)再次欣赏主题A音频,学生感受主题A的音乐形象,并边听音乐边模仿火车行进的动作。
3、欣赏乐曲第二部分。
(1)跟着老师学唱主题B。
教师出示主题B旋律谱,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轻声跟着老师用la模唱主题旋律。
(2)欣赏主题B音频,感受主题B的音乐形象。在聆听之前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① 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情绪是优美、抒情的。)
② 听到这段音乐,你有什么联想?(仿佛少先队员们坐在宽敞的列车车厢里,看着车窗外美丽的景色,心情无比欢畅。)
(3)再次欣赏主题B音频,感受主题B的音乐形象,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用打击乐器为主题伴奏。
四、完整欣赏乐曲《出发》。
教师在播放音乐之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
(1)主题A和主题B分别在音乐中出现了几次?(主题A出现了三次,最后一次出现时稍有变化,主题 B也出现了三次。)
(2)主题A和主题B出现时,分别是由什么乐器主奏的(这个问题对二年级学生可能有一定难度,如果学生回答不出,可以由教师告诉学生。)
(主题A前两次出现时,都是由木管乐器演奏的;主题B三次出现时,分别是由弦乐器与木琴、木管乐器、弦乐与钢片琴演奏的;主题A最后一次出现时,是由木琴主奏的。)
五、小结,结束本课。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15-2-5 19:55
《出发》教案
教学目标:
1、听辨和感受乐曲《出发》中火车行驶的节奏,并随音乐律动。
2、感受河北民歌《放风筝》的情绪,了解歌曲的内容和一般特点。
3、听辨和感受《出发》和《放风筝》在音乐表现手法和音乐情绪方面的差异。
4、参与多声部节奏组合活动:《春天交响曲》。
教学重、难点
在欣赏音乐过程中,教师如何启发学生感受乐曲塑造的音乐形象,是欣赏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聆听乐曲《出发》引子部分,学生感受火车行进的律动。
乐曲的引子描写了一群儿童坐火车的情形。听,圆号吹响了坚定的引子,小号紧随其后。出发的号角吹响了,定音鼓均匀的敲击,小鼓哗啦啦的倚音,弦乐奏出机械、固定的音型以及加弱音器的小号等,都勾出一幅车轮转动、汽笛长鸣,火车由慢到快、缓缓离开车站的画面。
2、听音乐,初步感受乐曲《出发》的节奏。
提出问题:乐曲中描写了什么交通工具?
作曲家运用哪些音乐手段来描写这种交通工具?
3、教师介绍定音鼓和小鼓对火车均匀行驶节奏的模仿,小号对火车汽笛声的模仿。
4、听音乐,进一步感受乐曲《出发》的情绪。
提出问题:乐曲中少先队员出发到郊外去是怎样的心情?
作曲家在乐曲中运用两支旋律以及不同的音色,表现少先队员出发到郊外去的心情。
5、教师带领学生随音乐哼唱乐曲中的两个主题。
二、听乐曲《出发》,随音乐律动。
1、教师将学生组织成一列或几列长队,仿佛是火车的车厢,随音乐有节奏地律动,特
别提醒学生表现火车出站、进站时,渐快与渐慢的节奏变化。
2、提醒学生注意律动时队形的变化,以及队形行驶方向的变化,应随音乐中旋律的不
同、音色的改变而有所变化。
3、介绍作曲家和乐曲创作背景。
三、表现音乐(《出发》表演欣赏)。
再次完整欣赏乐曲《出发》,学生随音乐分别用模仿火车行进的动作表现主题A,用打击乐器为主题B伴奏。(教师提供几种打击乐器,视各学校情况而定。可教师设计节奏,也可请学生设计节奏,请学生自己选择乐器,教师提示乐器的音色特征。)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一起欣赏了一首管弦乐曲《出发》,它是由前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所写的《冬日的篝火》中的第一首。这首乐曲表达了去游玩的小朋友们高兴的心情,希望在课后同学们能够欣赏到他的其它作品。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