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小学品德获奖论文信息技术在小学品德教学中的作用 [打印本页]

作者: 最新文章    时间: 2015-2-5 12:25
标题: 小学品德获奖论文信息技术在小学品德教学中的作用
小学品德获奖论文信息技术在小学品德教学中的作用
李朝斌 李朝斌  李朝斌   广西省柳州市融安县长安镇第三小学
【摘要】:我国教育信息化技术走的是一条公平发展的道路。城乡之间,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广泛的运用到了课堂中去了,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存在,它把传统的教学课堂变得充满活力,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特别是在小学品德教学中,可以把生活中的情景再现给学生,教学变得形象而生动,能够促进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一篇故事完整、情节生动、表象鲜明的课文,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表演出整个故事情节。通过一台有血有肉、情节生动的课本剧,学生可从中领悟到课文中的思想内涵,形象直观的展示,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  品德  作用
信息化支持下的品德教学,学生的道德认识不能只局限于课本,有时必须通过活动拓展认识,深化明理,而开展课堂辩论,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方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道德认知冲突或抓住学生认知冲突,让学生采用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辩论中深化明理,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一、针对小学生年龄小的特点,变抽象为具体
小学生年龄小,具有自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思维形象具体化等这些特点。我们在教学中就应该注意到教学内容的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以收到好的效果。信息技术的运用正好能够起到这样的作用。
例如《我想要我能要》一课,有关星星和爸爸妈妈逛商场吵着买东西的一段情节,就可以让学生以模拟的百货商店为背景,由学生来扮演爸爸妈妈和星星,双方都试图说服对方。让学生演了后评,评了再演。适当、适时、适量的融入现代信息技术,这样在评演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言行,认识到想要的和能要的之间的区别、差距,加上老师的点拨和激励,学生的道德认识不知不觉内化为学生的行动而外显出来。有着良好的效果。
二、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思品课的教学应注重课堂明理,课外导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除了课内教学,校内训练,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利于知行统一,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现代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大部分家长是只重视智力的开发,忽略了对其他方面的要求,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不关注周围的人和事,对他人的劳动无感激之情,觉得一切都是自然的、应该的,逐步养成了惟我独尊、我行我素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倾向。在教学《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他人,知道学校内、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上的人们都在辛勤地劳动着,他们每天都在默默地为我们服务着;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有意识地尝试不同的工作岗位,体验劳动的过程,感受劳动的艰辛,激发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和对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同时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适当信息技术的运用中,有效的创设情境,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这种积极地导入,既有效的激发起了学生的积极性,也营造出了快乐的,和谐的的课堂气氛,在学生不知不觉中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投入度,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知识信息传输系统处于最佳导通状态。

作者: 最新文章    时间: 2015-2-5 12:25

三、运用多媒体的演示,更好的促进品德教学
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执行者。教学活动是程序化了的,由教师领着孩子从一个环节转向另一个环节。教师即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指导下,每一节课,每一位教师都需要转变以前“教书匠”的身份。而这门课程的自身特色在更大程度上引导教师改变自己的做法,改变自己的角色。她不再是单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一位对儿童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支持者和作者。她与学生的关系通过一次次地教学,也不再是一位至高无上、不可侵犯的老师了,而是一位能与孩子一块儿活动、一块儿学习、一块儿游戏的好朋友。
如教学《品德与生活》第二册教材中第三单元的《我们分享  我们快乐》是让学生体验由共同分享所带来的快乐。它旨在从人和人之间互动和共生共存的角度,说明分享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人与人之间不是孤立的,需要彼此援助,而与人分享快乐是一种人间真情交流和心灵沟通。根据品德社会课活动性这一特点,我把整节课设计以游戏的形式展开。具体安排如下:全班分成6组,每组8人。每组成员围坐在一起,力求把教学活动与学生生活经验相融合,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与主体性,在参与、合作中体验分享的快乐。我设计了如下游戏:
师:(过渡)小朋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课件出示:下雨天,同学们陆续回家了。一个同学站在校门口,焦急地望着天空。这时,小明同学拿着伞刚要回家,小明该怎么办呢?
师:你们想小明会帮助他吗?怎么帮助?老师补充一下,小明家离学校很近。请大家小组内以游戏的形式演一演。
游戏结束后,出现了这样三种情况:1、小明把伞借给那个同学,自己冒雨回家。2、小明让这个同学在学校等他,他回家取伞给他。3、小明把这个同学送回家后再回家。生1:选第二种。因为小明离家很近,所以他可以回家取伞借给这个同学。师:为什么选第二种而不是选第一种或第三种呢?生2:选第一种情况,小明自己衣服会淋湿,会着凉感冒。第三种情况也不合理。如果同学家很远,他就会走很长的路,花很长时间,所以是第二种情况合理。师:对,在生活中你可能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况。老师希望你们在帮助别人时,能正确选择最好的办法。在上面的游戏中,学生与其他小朋友的交往互动中,鼓励学生迈出自己的小天地,与同学进行交流,多听听别人的见解,发表自己的意见,从中吸取精华,去其糟粕,获得新的启迪。在游戏活动中,同学之间互相关爱,公平对待,通过角色的转变,获得自身的发展。
作者: 最新文章    时间: 2015-2-5 12:25

四、运用现代技术结合实际教学。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知识经验少,但是教学时如果教师能注意引导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唤起他们对生活对周围环境的所见所闻,这时同学们的发言会特别积极,如教学《家乡变了》这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环境污染和破坏的情况,知道“三废”污染的严重性,理解环境为什么亮出了“黄牌”,这时可让学生谈一谈身边看到的污染的情况。这时同学们的发言非常积极,争先恐后,抢着回答:“工厂冒的黑烟,污染空气,灰尘非常多,穿一天的衣服,领子就很黑了。”有的说:“工厂排除的污水流入新汴河,河水被污染了,鱼常常被毒死很多”。有的说:“废渣、垃圾处处可见,看到可难受了。”有的说:“有的人不讲文明,垃圾乱扔,苍蝇到处飞。有的还从楼上往下乱扔东西,都砸到了过路行人。”……这时老师再引导大家说一说,环境污染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我们应该怎么办呢?这时,同学们又争先恐后地说了,有的说:“我们要多种些花草树木,美化我们的家乡。”有的说:“我们要增强,法律意识,要用法律法规来保护我们的家乡”。有的说:“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应该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就这样,在同学们激昂的发言中,课结束了,效果非常好。
又如在教学《江南水乡》一课时,可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和所见所闻,谈一谈发展经济的意义,这个问题对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但是只要引导好,孩子们同样能说出所以然来。有一个同学这样说的:“我的家乡原来是一条崎岖的小路,一到下雨满是泥泞,无法行走。现在已是一条宽敞的公路延伸到家门口。家里电灯、电话、电视机、电冰箱、电脑样样俱全。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为祖国的经济建设做贡献” 。
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获得内心认可的道德知识,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才能培养出属于学生自己的品德。
五、运用灵活的现代教育手段,提高课堂教学。
现代化教学对于我们平时习惯于粉笔、黑板加幻灯、录音机的常规模式课来说,确实灵活多了。在课堂上只要指挥“鼠标”,便能形象、生动地展示教学内容,像磁石一样强烈地吸引学生。老师少讲甚至不讲,而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在老师精心设计安排的情境中,全神贯注进入角色。通过多感官的刺激所获得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要强得多。恰当运用这种手段,可为学生提供多感官获取知识的途径,达到对思想品德知识的理解。在《学会保护自己》一课中,我设计了“知识老人”动画形象,以“知识老人”为主线,将课后辨析题以讨论、拖答案、表演等形式进行教学。学生愿意学、乐意学,课堂气氛特别活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效果显著提高。
由此可见,利用现代技术设备创设生动、和谐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是增强学生求知欲,促进其认识的有力措施。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