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有效课堂实施心得与感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1 17:28: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有效课堂实施心得与感悟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东西。如果学生学了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徒劳无功。这就要求教师注重课堂教学,它不只是看你备课、上课的认真程度,更关注一个教师对课堂结构的把握,节奏的安排,时间的掌控以及对学生学习方法等多方面的考虑。随着学校有效课堂的进一步深入,作为英语教师应该思考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的过程,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教与学必须有一个和谐课堂步骤,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步骤来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达到有效教学。课堂教学能否实现有效的关键在教师。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之一,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是师生、生生之间交往互动的空间,是教师引导学生发展、探究知识的主渠道,也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主战场。要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就必须重视英语课堂教学,创设情境,形成问题,使学生愿学,实现有效课堂教学。 在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活动中,教师的角色、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 及对学生的评价都发生了转变。要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必须重视课堂教学,聚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实施有效课堂教学。下面我谈谈我对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1、把和谐的师生关系带进课堂
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反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要受到压抑。教师对学生抱有期望,并且通过态度、表情与行为等方式将期望传给学生,学生就会受到鼓舞,从而更加信赖教师,给教师以积极的反馈。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精神的首要条件。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把不愉快的心情带进课堂。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当教师站在讲台上的时候,要时刻不忘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不要居高临下,盛气凌人,使学生望而生畏。课堂教学中应积极提倡:答错了的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的允许补充;没有想好的允许再想;不清楚的允许问;不同意的允许争论;教师错了的允许批评;甚至必要时允许学生不举手自由发表意见。这才是学习的真实过程,也才是有效性教学的具体保障。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应努力营造最佳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最佳的精神状态,从而使学生以最佳的主体精神参与学习活动。
2、把微笑带进课堂
很多实践表明,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期待是通过微笑来传递的,而学生会在这种爱的感召下,受到鼓舞,从而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往往是喜欢某一位教师而喜欢他的课。上课时,多给孩子一点微笑,多给孩子一些关爱,让每个孩子都感到教师喜欢自己,要学好这位教师所教的课。
3、把鼓励带进课堂
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离不开学生的积极投入,而学生的积极投入又离不开老师的鼓励。人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所以,教师要解放思想,帮学生树立自信心。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要积极鼓励学生善思多问,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允许学生“别出心裁”、“标新立异”,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让其充满自信,更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4、把民主带进课堂
构建和谐的课堂,把民主带进课堂非常重要。学生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心情舒畅,才能敢想、敢说、敢问、敢做、敢于创新、敢于创造,在课堂上,只有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民主于学生,还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实现“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才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比如,我们上课时不能只让那些学习好的学生回答问题,那些学习差的学生我们也要寻找机会让他们多表现。
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的过程,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教与学必须要有一个和谐课堂步骤,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步骤来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学的积极主动,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有效教学应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关注教学效益,它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位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7 15:1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