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9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美术公开课《剪影》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 08:33: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前段时间我上了一堂《剪影》课,今天说说为什么要上这节课,剪影和剪纸有很多的区别的。

    在油画、国画、书法大展特展的今天,剪纸和剪影确实少见。原因可能是不被重视的缘故吧,因此,导致至今有许多人对剪纸和剪影存在着模糊的认识。其实,它们都是民间艺术大花园中的两只奇葩,各具魅力,竟先开放。

    先说说剪纸吧,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从远古时期人们对图腾和生殖繁衍的崇拜,到现在五花八门的各种题材的剪纸作品,都无不饱含和浸透着历史的痕迹,无不和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是一种形象的语言文字,是活史书,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它又为研究美术史、史学、考古学、民俗学、民族学、文字学等提供了有力的旁证。它立足于民族文化的沃土中,显示了中华民族无以伦比的人格魅力和多如繁星般的聪明才智。而这些智慧的结晶,千百年来照亮了未来的艺术之路,指引着人们前赴后继在艺术的海洋中畅游,遐想。为祖国母亲身上涂了一层厚厚的金色让它大放光芒。剪纸是民间艺术文化本源,是艺术银河中一颗最亮的,是永不陨落的星。

    下面谈谈剪影的由来,说起剪影,您或许在艺术广场和旅游景点见过,可是关于剪影的来龙去脉您未必清楚。民间剪纸源于我国,而剪影却是地道的“舶来品”。剪影起源于法国,兴盛于18世纪的欧洲。远在二百年前的法国由于当时经济不景气,加之当时照相机还未问世,人们要想留个影作纪念,就必须出高价请画家画像。这样以来贫穷的百姓就无法享受到艺术的乐趣了。然而法兰西民族又是一个酷爱艺术的民族,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当时的法国财政部长希尔埃特就公开号召普及剪影。从此,剪影不仅在法国民间得到发展,而且整个欧洲也为之风行。后来,人们为纪念这位艺术上的功臣,希尔埃特的大名也成了剪影艺术的别称了。至今在纽约、罗马、伦敦、巴黎、汉堡、莫斯科、悉尼、鹿特丹等国家流行不衰。只要一提到希尔埃特,人们就知道是剪影。

     剪影艺术有着别种艺术所没有的特殊魅力,我发现大多人都喜欢剪影作品,并很愿意当剪影模特儿。每当我剪完一个人的侧影像,听到的都是赞叹惊呼。我的心里充满了激动和幸福。当模特儿的倩影顷刻间活现在黑色的纸上时,简直是美的再现。人物剪影能让你看到什么呢?首先看到的应该是形似,如果模特儿是你熟悉的人,那么,一看便知剪的是谁,当你运用你的联想愈看愈象时,它就出现了神似的魅力。大千世界,人物千姿百态,作者只要抓住人物最典型的一个神态就够了,肖似的程度百分之九十以上。我的模特极多,任何人都可以做我的模特,我不但为周围的朋友搞剪影,还为不少的外国朋友搞剪影。澳大利亚姑娘凯瑞儿(中国名字叫陈丽),长得很美,她就是我的模特之一。

    剪影艺术传入我国还是在本世纪20年代。当时上海《申报》的著名记者戈公振先生访法归来,在《申报》上发表了一篇游记,并在旁边配了一张法国剪影艺术家为他剪的影象。这也是有记载的在中国报刊上最早发表的剪影作品了。想不到就是这幅小小的黑影肖像剪影,竟然在那时的中国美术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我国的剪影前辈,著名的动画大师万籁鸣先生也是在此影响后开始执剪的,从那时起,万先生先后为许多艺术家剪过影。如:为电影明星金焰、王人美、胡蝶、袁牧之以及电影导演郑正秋,摄影家郎静山,文学家灵风,施蛰存,梁得所,画家方雷鸣等人剪的肖像先后被刊登在《良友画报》上,通过《良友画报》的传播媒介,万籁鸣先生的剪影,在当时作为一种新型的艺术形式受到中外读者的热烈欢迎。八十年代末,万老为老朋友著名的作家八金剪了影,博得了这位文学巨匠很高的赞誉。

剪影从传到我国发展至今,在民间扎下了根。可它还没有登上大雅之堂。相信不久将来,它会以独特的魅力感染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为它着迷。也会有更多剪影作品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进入美术馆里展示,让剪影艺术着着实实的也火上一把!

    这课的内容本身是很有趣的,也是剪纸教学最基础的一块内容,所以我力求将课上得有趣一些,扎实一些。从大改到微调到现在还是会觉得有些不完美,就最后一次上课,我做如下反思:要上好一节课首先要定好教学目标,抓准教学重难点,简单的一课也让我摸索着走了几次弯路,才渐渐感觉到重难点的所在,才让我对此课有“计”可施。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9 17:3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