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708|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借信息化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打造高效课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9 21:17: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借信息化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打造高效课堂
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七一示范小学  方 慧
摘要:语文教育应该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需要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扎实而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小学语文老师们每天绞尽脑汁去实现的重要目标。在网络教育实现的新形势下,多媒体教学以其与传统方式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发起了一场课堂革命,让学生从中可以“为我所用”,教师可以“博采众长”,共享优质资源,真正的实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高效课堂。
关键词: 激发兴趣 资源 共享  交流  多媒体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成为了教育界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主潮流。语文教育应该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需要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扎实而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小学语文老师们每天绞尽脑汁去实现的重要目标。在网络教育实现的新形势下,多媒体教学以其与传统方式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发起了一场课堂革命,让学生从中可以“为我所用”,教师可以“博采众长”,共享优质资源,真正的实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高效课堂。
一、泛舟学海,快乐学习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心理和年龄特征,茫茫学海,激发学生对信息资源的兴趣,是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的前提。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课堂积极性
   激发兴趣成了当代教学的主旋律,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儿童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也不是被动的接受环境刺激,而是具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的支配”。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具有声情并茂、视听交融、动静交错、感染力强的特点,集文字、声音、图象、图形于一体,它在处理图文、动画、视音频等方面的良好作用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视听感官的需要,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小学语文课本中选编的课文都是融生活美、自然美、人物美、艺术美于一炉。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理解美。我们结合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学生的感知阶段创设情境,提供与所学课文和词语有关的声音、图像,将抽象的文字叙述与逼真的画面结合起来,使学生身临其境,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准确理解所学知识。多媒体教育一改传统的教学模式,使静止的语言文字“生动”起来,变传统的“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为“真闻其声,真见其人”。 比如在教学《雷雨》一课时,如果没有多媒体辅助教学,只能通过老师简单的说教,告诉学生雨中是怎样的,雨后又是如何如何的美,那么学生听起来就提不起兴趣。因此,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相关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同时借助电闪雷鸣、蛙叫声、蝉鸣声等声音,使学生更具体形象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并且培养了他们的观察想象能力,学生学起来轻松了,教学效果也提高了。
2、启发学生的现象力,扩大了课堂的容量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当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十分强调教学设计的完整性和预期性。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一般是:要求学生理解文章的词语意思,概括段意,把握主旨,领会作者意图,辨别文体和做出问题的答案。在这样的思路指导下,学生的想象力很难发挥出来。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适当运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灵感。
在进行作文时,运用多媒体启发学生丰富的想象,从而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如:教学作文《二十年后回故乡》时,学生对于二十年后的故乡很难把握,于是我就利用多媒体播放《回乡偶书》的生活情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识旧时波。”这样学生在轻松的画面中了解到:诗人在数十年后回到家乡,家乡已经没有多少人认识他了,当他在家乡住下了之后,发现因为离家这么多年,家乡的一切都变了,已经找不到儿时的那一切了,唯有家乡的镜湖没有多大的变化。然后我对孩子们说,也许二十年后,你们都已身在他乡,功成名就了,但有一个地方也许永远会珍藏在你心中的某个地方,那就是你的家乡。今天我们就来展开你们想象的翅膀,以《二十年后回故乡》为题,写一篇习作。由于有了前面的情形做铺垫,孩子们好快就写出了这篇作文,并且有好多同学的作文写得不错。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1-19 21:17:21 | 只看该作者

    原苏联教育家斯卡特金认为:“教学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兴趣”,多媒体教学在积累知识、开发智力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教师应尽量把语言信息转变为形象信息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才能真正做到高效、快乐地地学习,其智力与创作力才能不断得到发展。
3、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在新的课程标准下,教师是学习的指导者,学生不再被动地从单一的信息源——教师那里获得知识,而应该主动地通过多种渠道获得知识。而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科书里,也把“查找资料”写进了很多课文的课前“预习”、“阅读提示”和课后“思考•练习”之中,可见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对于小学生而言,只要教会学生上网搜集信息的正确的方法,规范信息记录,拓宽渠道,提高信息搜集的能力 ,引导学生做个生活的有心人,把有用的知识及时记下来,使问题得到全面、深入的解决,可以扩大眼界。同时,我还鼓励学生大胆走出课堂,融入生活,学会采访,去调查、访问和查找资料,让他们了解家乡环境的情况,并做成调查报告在班上展示,也让学生更多地关心自己生活的环境,并提出了很多有意思的建议,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运用信息能力。
4、 充分利用班级平台,形成交流的氛围
   教师除了在课堂上让孩子们展示搜集信息外,还要充分利用班级这个台面,让更多孩子有展示的机会,以促学生养成交流的氛围。我就充分利用学校开设的第二课堂,组织故事会、辩论会、演讲比赛等,创造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积极开展信息交流活动,形养成良好的氛围,既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学生在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和发展学生的信息获取、再加工的能力,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课余时间,学生们可以登陆学校的校园网站去阅读电子图书,书写自己的博文,还可以登陆班级的QQ群,欣赏其他同学的照片或交流学习,了解学习相关方面的情况。
    总之,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式,是一次教育理念的革命,它为语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过程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二、博采众长,打造高效课堂
    “知者不惑,行者无疆”,本着“教书育人”职责,教师可以博采众长,借名师的视频,用专家的理念,优化自己的课堂,打造自己家的高效课堂。
1、优化教师的备课
   备课在整个教学工作中是十分重要的一环。教师能否备好课,是能否教好课的前提和迅速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环节。网络备课给广大教师提供了无限广阔的空间,吸取多方面的知识,在提供备课资料方面是一位好帮手。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熟悉课程标准和教材,掌握教学内容,聚焦课堂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的运用首先优化了教师的备课,即优化了教师对教学素材的收集。在多媒体软件的制作过程中,教师需要多方面收集有关的教学素材,力求做出符合教学实际的课件。如我在教学《恐龙的灭绝》一课时,由于恐龙已经不复存在,而我面对的又是一些知识贫乏的孩子,很多学生只是从电视上了解到肤浅的一点点关于恐龙的信息。于是教学之前我播放了有关恐龙的音像片,再现了恐龙往日的辉煌。利用多媒体收集相关材料,这样不仅为制作课件做了充分的准备,还使我更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把握了教学的总体走向,课件的制作是为优化教学过程、满足教学需要、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而设计开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1-19 21:17:26 | 只看该作者

    在网上,很多有识学者对课程标准进行了深入探讨,对其优越性和不足都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其他老师可以赞同,也可以反对,自己的意见可以及时的反馈到网上。在以前若是遇到知识上的盲点,其探讨的范围是狭窄的,而如今,只要你在网上提出疑问,诸多解释即会纷至沓来,使问题迎刃而解。传统备课中对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遵循教学规律,贯彻教学原则,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但现在,只要你找到相关的网站,多种多样有实效的教学方法多如繁星,目标教学、实验探究、三点一线、三段法、创境导入……比比皆是,而相关的论文、探讨、专题研究更是堆积如山的杂志所无法比拟的,先进的教学方法在网络时代得到了极大限度的共享,为教师对教学方法的准备和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正是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善了我们的生存环境,保护我们身体健康。这就为如今我们的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时多了一点,即正确的引导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已成为当今教育的重中之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开放的网络时代,德育二字变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教师在备课时所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网络使天南海北的距离缩短,使教师足不出户、共同探讨以成为可能,使以前一位老师或是一个区域内的老师闭门造车的时代终结,而这些发表、探讨、争论等,其最终结果是教师对课程标准的深入认识,具体掌握。
2、突破重难点,追求高效课堂
   “教师的质量决定着教育的质量。”而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迅速掌握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教师驾驭教材,能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作为自己教学实践的指导思想,自觉地意识到所教的内容,是使学生明确什么,突出什么,解决什么,能抓住重点,解决疑点,突破难点,使教学内容有效地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如:在上《安塞腰鼓》公开课时,我紧紧抓住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安排动静结合、激情与沉思结合,让学生充分讨论、探究,教师不断点拨鼓励。课堂第一阶段安排了播放《安塞腰鼓》视频资料冲击学生的感官,震撼学生心灵。让学生讨论安塞腰鼓的特点,总结出:场面壮阔、豪放、火烈;鼓点雄壮有力,扣人心弦;动作强劲豪放,刚劲洒脱。第二阶段安排了教师范读,有感情地诵读与精美图片相辉映。让学生借助直观的画面,形成感性认识,从而全面把握“安塞腰鼓”这个民间传统群舞艺术的特点。然后学生冷静思考,热烈讨论,感悟物质条件与精神状态有没有必然的联系。最后进行艺术朗读训练,使课堂教学充满创造精神。“安塞腰鼓”的创造、《安塞腰鼓》的创作、《安塞腰鼓》的朗读在精神上高度统一。
3、搭建课堂交流沟通的平台
   异地同步课堂,实现资源共享、教育公平。偏远地区的学生可以通过云视讯授课,学生直接面对名师专家在上课,学生们很有兴趣,发言更积极了,对接学校实现“同步课堂”教学,真正让优质教育资源的雨露,公平地洒到乡村每个孩子身上。
高效的课堂是在关键地方予以点拨,唤起学生的联想.启发充满教师的幽默睿智,抓住青少年好奇探幽的兴趣,或以寓言、故事、题外趣闻、书面警句,作为旁敲侧击的材料,当作导火索,使学生爆出思维的火花.启发要含而不露,引而不发,留有大量余地让学生思维的“野马”驰骋.启发,既要如同一石投如湖中泛起层层思维的涟漪,又要善于 创造“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1-19 21:17:31 | 只看该作者

三、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网络的出现,改变了或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这也必然波及教师的备课方式。那么,在网络化的背景下,我们要真正实现“共享优质资源”,打造“新型课堂”,教学质量是教学的生命线,集体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集体备课为教师提供了相互学习的平台,使教师在互助合作中,克服了“单兵作战”的思维方式,达到了独立精备,资源共享。
1、独立精备,资源共享
    在我们学校实行整册教材由每个教研组长分工备好自己的课,在规定教师统一时间进行课前交流,主备教师定期将教案发送至论坛,其他教师以跟帖的形式发表意见或建议,并将经自己个性化修改的教案发到论坛,形成资源共享。
    每学期,学校都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了优秀教案 展评活动,各备课组搜集、整理了本组成员的教案进行,并要求每位教师在参观、学习、交流的基础上,从中选出两份最优秀的教案。从教案工整的书写笔迹我们看到了老师们认真的备课态度,提升教师师的专业化水平,教师从日常撰写的教学反思中,选择印象特深和特别遗憾的课堂教学,再作细致的剖析和理性的思考,整理成为教育教学的第一手资料。这样不仅增强了教师的教改意识与创新意识,而且有效地促进了课堂教学行为的改进,打破了教师在业务上自我封闭的状态,激活了思维,开阔了视野,提升了教师的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
2、多元开放沟通,促教师专业发展
  “打铁还得自身硬。”教师还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经常修炼内功。学科网络平台上,青年教师可以互相交流、探讨,互动变得非常方便,促使青年教师养成教学研究兴趣和终身学习习惯,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
   教师对博客平台的利用,服务于教育教学的功能较强,它在内容上具有明显的教育特征,博客以文字、多媒体等方式,可以让教师建立自己博客,通过坚持写博客日志,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育随笔、教案设计、课堂实录、教学课件、教学心得、教学反思、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研究成果、自己对教育理念的理解与阐释以及日常的教育叙事等上传到网站上,在一个操作便捷、相对稳定的空间里积淀属于教师个人的丰富资源,通过个人成长档案袋形式的转变,使教师的个人资源更加的鲜活。用窦桂梅老师的话说:“选择做教师就是选择修炼的进程。”
    教师博客还能够成为师生沟通的良好载体,成为师生间、家长与老师家间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学生不仅能在教师博客上阅读、下载教师上传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等学习资源,而且可以发表评论,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通过留言或评论的方式告诉老师。如有疑惑,还可以质疑问难。这些都可以署名或匿名,避免了师生面对面交流会存在的一些问题,潜移默化的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还可以通过博客与专家零距离的沟通,促进了老师专业化发展的深度和广度。
    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如果我们用“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的心态来对待集体备课,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与胸襟去实践集体备课,那么我们一定能够使教育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能够真正意义上实现——让学生享受完整幸福的教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1-19 21:17:35 | 只看该作者

四、合理使用多媒体,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
    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可以向学生提供当时当地无法看到或看清的事物的现象和过程,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机相融,优化了教学过程,大大促进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然而,在教学实践和许许多多的观摩教学活动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教学过程完全依赖于计算机程序,多媒体教学由“配角”变成了“主角”,计算机一旦发生故障,甚至连按错鼠标或敲错键都会使课堂教学无法进行。在有些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设制的精美画面、美妙的音乐,以及被层层化解的毫无难度的难点,使学生不必进行艰苦的思考,就能轻而易举地“接受”知识,媒体形象代替了思维想象;媒体“动画”代替了学生“动手”;“人机”关系代替了“师生”关系;媒体兴趣代替了语文兴趣。如果这样使用多媒体教学,不仅不能帮助学生提高语文能力,反而会削弱学生的思考与想象能力。
多媒体教育技术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物质保障,为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给教育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 ,但同时也与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发生了冲突。如何辨证地看待,正确地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多媒体是辅助教学的工具,不是攻克教学难关的“尚方宝剑”。苹果公司总裁斯蒂夫•乔布斯说:“技术解决不了教育难题”。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更主要的是为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实现教育目的服务。很多课文,特别是经典散文,需要我们慢慢地咀嚼、品味,语言的朦胧、模糊美。如果用具体、生动的画面去代替,会破坏作者给我们创设的美妙意境,给人以画蛇添足的感觉。进而表现为课堂仅仅停留在优美画面的欣赏上,却忽视了学生主体的情感体验、语感培养和推敲品味语言能力的培养。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时刻以新课改提出的“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核心理念为向导,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育理念有效渗透到高效课堂,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对师生发展的是不可估量的。有了它,我们老师的语文课变得“纷彩异呈”,学生学得“兴趣盎然”,成为人人能用,班班相通的集万千宠儿为一身的“好搭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 07:4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