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72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作文教学实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3-15 13:5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我听了一堂(两课时)五年级的习作课。这堂课是指导学生将四个几何图形任意组合后展开想象,写一篇小文章。课堂的教学环节是这样的:

第一课时

一、观察周围环境,为习作铺垫

教师首先让学生观察教室,看教室里哪些东西是呈几何形的。在学生举了很多例子之后,教师又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看生活中哪些物品是呈几何形的。学生的发言非常热烈。

二、提出习作范围,准确理解习作要求

经过铺垫,学生对物体的形状与几何图形的关系有了初步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出示了习作的内容,即:△△|○;然后提出了习作要求:把它们任意地组合成图形,想一想,这个图形像什么?然后根据想象写一篇小文章。课堂上教师重点引导学生从三方面理解习作要求;1.要求中的“它们”代表什么?让学生明白“它们”代表的是四个几何图形,并强调不能多一个,也不能少一个;2.要求中的“任意”是什么意思?让学生清楚“任意”就是随意、随便。也就是说这四个几何图形,一是可以随意组合,想组成什么样就组成什么样,二是图形可大可小,可长可短,圆形也可以看成椭圆形:3.要求中的“组合”怎样理解?让学生知道就是将四个几何图形拼成一个完整的图形或互相之间有紧密联系的画面。

三、想、画、着、想、说

这一环节主要是学生活动,分两步进行。首先给学生比较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构思,看看学生准备将这四个几何图形怎样组合,想好后动手画出来。然后再根据画好的图形想一想,这个图形可以表达怎样的意思,或包含怎样的一个故事。同座之间可以互相交流。第二步是在全班学生完成第一步的基础上,根据自愿,让学生将自己想象出的图形画在黑板上,并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学们听。学生们表现得非常积极主动,先后有10余名学生上去将自己组合的图形画出来,并用非常简练的语言说了图形表达的意思。

第二课时

四、学生动手写

在学生写之前,教师提出三点要求:1.交待清楚画的是什么;2.给文章定一个贴切的题目;3.写一篇300-500字左右的短文。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及时给予指导。

五、围绕部分学生的习作进行评议

这一环节是分下面几步进行的:

1.请愿意将自己习作读给同学们听的学生到讲台上,先将组合的图形与习作的题目写在黑板上,然后再读自己的文章。其他同学注意听,看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修改;

2.读习作的学生读完后进行自评,主要谈自己认为写得最满意的地方;

3.同学评,主要侧重于用词、语句和交待得清楚与否上面;

4.教师指导,主要是从想象是否合理这方面给予指点。

六、教师总结

教师在总结中强调了两点:1.想象要注意合理;2.平时要多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

听完这堂习作课,感受最深的是这堂课充满新意。

一、形式新

形式方面的新意主要表现在:

1.没有陷入以往的“教师命题、学生写文”的呆板套路,而是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条件或情境,具体内容则由学生自己决定。这就大大开阔了学生的思路。

2.没有以真实、具体为要求写一件事、一项活动、一件物品等,而是围绕几个几何图形的组合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成什么就写什么,对文体没有进行限制。

3.没有看到题目埋头就写,而是想、画、说、写、评相结合,这既符合了习作的思维过程,形式又非常活泼,因此容易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二、内容新

多年来,小学生的习作大多是以写人记事为主的记叙文,写出来的文章大同小异,不仅缺乏时代感,而且很少生活气息,非常呆板。而这堂习作课用一个“任意”将学生的思路松了绑,学生想怎样组合就怎样组合,想象成什么就写什么。从习作的实际情况看,全班 43名学生,习作内容无一篇相同的。即便是同样的图形,想象的内容也完全不同。如围绕这样一个表示一个儿童笑脸的组合图形,一个学生是这样写的:

哈,不用挨骂了!

画上这个圆圆脸蛋的小朋友,是个一年级的小学生。他正笑得开心呢!

你也许会问,他为什么这么高兴?原来,今天发听写卷子,他考了个100分。什么,听写得满分没什么希罕?不,你错了,这个100分对这个小男孩来说可是意义重大。

小男孩的妈妈是单位负责人,十分好强、爱面子。他每天放学回到妈妈单位,如果有什么不好的成绩汇报给妈妈,他妈妈就会觉得没面子,不分青红皂白地骂小男孩一顿,然后罚他把每个错字或每道错题写100遍。

这一次次100遍,使才上一年级的小男孩熬了一个个不眠之夜,熬红了双眼,熬没了童年的快乐。更重要的是,他只要一在课堂上打瞌睡,老师就会告诉妈妈,妈妈就更变本加厉地骂、罚,就又要熬夜,又要打瞌睡……

今天,小男孩笑了,笑得多么灿烂。可是,这笑是多么令人悲哀、令人心酸啊!救救这一个又一个孩子吧!

另一个学生又是这样写的:

我们的笑

一个圆圈,一张纯真的脸。一条直线,露出了他真诚的笑容。

我们少年儿童,犹如一支含苞待放的花朵,仿佛是东方初升的太阳。

体育锻炼,使我们拥有了强壮的身体,让我们从小种下了一颗保卫祖国的种子。文化课程,使我们懂得了知识,增长了学问,为长大后建设祖国打下了基础。

我们的笑,像绽放的花朵,美化着这个世界。我们的笑,像太阳的光芒,使这个世界充满阳光,充满希望。

我们在阳光下微笑,使这个世界更加美好!

我们幸福地笑着,哈哈哈哈……

从全班学生所写的43篇习作来看,无论是选定的题目还是所写的内容上,无一篇是相同的,而且构思非常巧妙,可以看出学生的思路非常开阔,想象力非常丰富,知识面也非常广阔。如:

从文体上来看,这些习作也打破了过去千篇一律记叙文的老框框,有童话、小故事、散文、小评论、解说词等。43篇习作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充满了新意。

这确实是一堂充满新意的习作课。而这位教师之所以能在作文教学中创出新意,关键还在于其教学观念新,把作文教学的立足点放在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主发展上。如果我们的语文老师都能像这位老师一样,那么作文教学一定会真正出现一个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我想写”的可喜局面。

(山西省教委教研室 白建华)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3-15 13:52:00 | 只看该作者
《夸夸咱们的家乡》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和合作学习中,让学生从已有的认知中初步感知自己家乡。

2.通过图片欣赏,所搜集资料、信息的交流,从多个层面夸赞自己的家乡。

3.以写小诗、小短文的形式盛赞自己的家乡,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家乡的特产、人文、风光,形成强烈的身为家乡人的自豪感。

【课堂实录】

一、激趣导入初步感知

师:窗外是明媚的阳光,和煦的春风。春暖花开,会让人有一种禁不住想要去踏青的冲动。大家想去吗?去哪儿走走好呢?

生1:很想去西湖,那儿现在肯定很漂亮。

生2:去百官龙山公园游玩。

生3:我也很想去那儿,还更想去绍兴玩呢?可现在老师常说不让去外面游玩。

生4:我们可以去同天斗水库看看。

……

师:是呀,同学们所说的地方都是风景秀丽,是游玩的好去处。上个星期天,老师听一个朋友的介绍,有一个很不错的踏青去处,就一同前往了,一路还用相机留下了几个瞬间,想看看吗?一起欣赏一下吧!

生:想!

师:(播放图片)看着这些,听着同学们的窃窃私语,老师想请大家说得清楚些,听听你们此时最想说的话。

生1:这是哪儿呀,水可真绿呀!

生2:这儿的山真漂亮!

生3:这里我好像看到过,是同天斗水库。

师:是呀,这位同学说的一点也没错,李老师就是到了这里,拍下的照片,这里就是我们风景秀丽的长塘──我们的家乡。

〔评析〕人对故乡的感情,往往基于可听可看的感性的事、物和人。教师在教学中很好地抓住了这一点,通过这么美的景色来唤起对家长的感情,为夸夸家乡,奠定的情感基础。

二、分组交流,推介家乡特色

师:长塘,一块人杰地灵的秀水山川之地,也令我们闰土小学的学生们向往,当他们看到这些图片时,都直嚷着想让老师带他们来这儿踏青。可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总是不如大家同龄人之间的交流来得畅快。所以想请我们班的同学做个小导游,以东道主的身份,向他们介绍我们长塘,推介我们长塘优美风光,风土人情,我们的特色产业,好吗?

生:好!

师:可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介绍的也有限,我们何不组成一个一个的小组,有小组的智慧,力量整合出我们长塘的优势,把这些事物挖掘潜力展现出来,介绍给我们的闰土学子,夸夸咱们的家乡。

大家可以以不同的家乡推介点,分成几个小组,给自己的团队导游组起个响亮的名字,写在桌上的小旗上。再在小组内集合各自先前的认知及搜集的资料,充分讨论交流。

生1:风灵小天使组

生2:奇奇一日游组

……

(小组内各自讨论交流)

生:讨论,调查。

(这一个部分,教师的引导价值体现得不够明显,也就是说,教师要学生接下来做的事不够具有足够清晰的操作性,比如,目标怎样细化和针对性,讨论遵循怎样一个方式,汇报遵循一个怎样的形式。不然就会只在浅层上作泛泛而谈,适当加点,要么写得再细一些。)

三、反馈交流

师:各小组讨论得可真够激烈的。真想听听你们家乡有哪些好风光、风俗人情,可以向我们闰土小学的小客人们介绍的呢?

生1:我们小组向闰土小学的小客人们推介的是长塘的竹。据我们小组的资料调查:

我们长塘镇是“绍兴市竹笋之乡”,出产的竹笋因“壳白、肉嫩、味美”而成为本镇的一大特色产业,“长塘牌”毛竹笋并于去年荣获浙江省绿色农产品和浙江省森林食品基地的称号。
目前,我们镇已有投产竹笋基地近二万亩,年产优质鲜笋1.5万吨,常年从事竹笋经营销售的从业人员达五千人,实现竹笋产值3000万元;镇内设有竹笋专业交易市场二个,季节性交易市场十二个,长年与江苏、南京、上海和本省大部分地区的蔬菜交易市场建立了业务往来。镇内现有竹笋加工企业一个,从事竹笋的深加工。

(课件出示长塘竹园)

师:你们组的资料可真有说服力,不仅有文字介绍,还有具体的数据来证实长塘不愧是“绍兴市竹笋之乡”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3-15 13:52:00 | 只看该作者
营造绿色山野(板书)

师:其他小组呢?

生2:我们小组向闰土小学的小客人们推介的是长塘的水。据我们小组的资料调查:

我们长塘镇有一个三A级旅游区──上虞市桃花源生态景区。当地人都说:人间四月芳菲尽 “十里桃园”始盛开。那里不仅有盛开的桃花,更有一个绿水青青的大水库,是泛舟湖上,垂钓的好去处。每逢双休日,上虞市长塘镇桃花源生态景区,游人如织,停车场内找不到一个泊车位,中午时分,周围饭店内翻桌吃饭……桃花源成了来自上海、绍兴等城里人向往的胜地。这个3A级景区是当地桃园村委一手投资兴建而成,随着景区名气越来越响亮,聪明的桃园人也从中觅出商机,可持续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课件出示长塘桃花源水库)

师:听到你们小组说的那个桃花源生态景区,老师也是有所耳闻的,特别是那个同天斗水库。有没有同学知道她的故事。

生1:我听我的外公说起过,那是他们挑出来的。

生2:那个水库是用来蓄水,为下面的的水田灌溉用的。

……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还真不少呀!是呀,她可是我们长塘人心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师:看着这样的大坝,一块块青石,让我想到了很多……

大家知道吗,那是我们在座的很多同学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担一担用肩扛,用手抬出来的。我这儿也请来了一位当年亲自挑过水库的大伯,让他亲自来为我们叙说当年的故事:

大伯:同学们,你们今天所看到的水库是我们长塘镇的何家楼村,江口村,桃园村,长塘村,上、下堡村等村的村民们以记工分的形式挑出来的。当时有很多还是很年轻的小青年也来参加这个挑水库的任务,他们有的因为以前从没干过这样的重活,手上、肩上都起了血泡;很多人因为要完成这个任务,每天都得挑到很晚才能回去;有些因为没习惯挑担走斜坡,老是滑倒,不用说手上、腿上被划伤,起来了还得继续挑呀!……

师:听了这些,你又会有什么感想呢?

生1:他们真是太辛苦了。

生2:我们今天能看到这么美的风光,原来是那么不易。

生3:我们要保护那儿的山水,不让别人破坏她。

师:老师听着,心也被深深震憾着,我们的先辈可真了不起。我想,这就里也蕴含着我们长塘人引以为豪的一种精神──洞天斗水库精神

大家说她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呢?

生1:勤劳

生2:不怕困难的精神

师:勤劳团结,艰苦奋斗。

四、书写情怀,感恩长塘人

师:长塘有那么秀美的山川,那么引以为豪的洞天斗水库精神,值得我们去夸一夸。“触景生情诗着色,竹枝一首唱家乡”。想不想用几句话,或一首小诗来说一说我们的长塘呀。

课件配乐,生写。

交流反馈:

(配乐朗读)

山岭中,起舞的是挺拔的翠竹;

阳光下,闪动的是清朗的湖水;

竹林中,穿梭的是忙碌的身影;

我心底,铭记的是一个响亮的名字──长塘。

它秀丽,因为有了长塘竹;

它朗润,因为有了长塘水;

它质朴,因为有了长塘人;

我的家

在长塘,

而我

是一个长塘人!

[反思]

上完这堂课,走下教室,脑海里久久不能散去的是孩子们谈家乡时的润丽感,在诵读诗歌时的自豪感,不禁为孩子们所折服。我在收获孩子们喜悦的同时,也在收获着自己的投入。

1.充分的课前准备,为上好一堂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接到这堂课的任务时,我一时不禁有些喜悦。作为长塘人,到自己的家乡去上家乡课,首先马上想的便是一定要把家乡的精髓传达给那里的孩子们,让他们觉得生长在这里不愧为长塘人。所以无论自己工作有多忙,还是驱车二十多里赶到长塘,在沿线及洞天斗水库、竹园里拍下不少照片,就为能让那里的孩子们感受长塘风光的美。回到学校后,我又和学校的老师(智囊团)一起讨论,充分备课。再用业余时间,精心制作课件。

在作课的过程中,也充分展现了我充足的课前准备工夫。孩子们为精彩的家乡图片不断地惊叹──原来家乡的风光是那么地迷人、精彩。

2.课堂中深情地投入,为孩子们所共鸣。

由于本次课的内容紧贴孩子们的认知,大家对家乡的情况也已或多或少有所了解,为课的深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再之本人也是长塘人,对长塘更有着孜孜眷恋,有着深深的家乡情。当我以家乡人特有的情感念及孩子们和我一块儿创作的诗歌时,坐在后排的一位女孩儿不禁为之动容,落下了幸福的泪水。我想这必定是为自己有那样勤劳的家乡先人,为自己是长塘人而无比自豪。

[点评]

李老师的课上得很成功!在“夸夸咱们的家乡”这样一个命题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能发挥教师个人的教学智慧,利用上课地的乡土文化特色,对教材作适当的处理,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用教材”的理念和综合实践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8 13:3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