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0-3-13 10:17:00
|
只看该作者
二、依据教材内容,从不同的教学形式中渗透学生辅导
我们的语文教材中存在着很多潜在的心理教育因素,我们就可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心理素质对应点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辅导。
1.结合教材内容,给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和空间。
如第九册七单元结束后,结合这一单元的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我在教室里为孩子们放录像。当他们看到八国联军在中国土地上横行霸道时,他们捏紧了拳头,充满了愤怒;当他们看到新中国的开国大典时,教室里响起了他们的掌声,接着他们情不自禁地敬起少先队员的队礼──这就是我想看到的他们心中的爱国热情!
紧接着,我们安排了一次以“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第十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先让全班学生写发言稿,在小组内进行初赛,每个小组内选两名同学参加决赛。而我则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始终鼓励学生表现自己,敢于实践,大胆争取表现自我的机会。决赛那天,我们在学校的礼堂开展活动,邀请了校领导和其他语文教师作评委,给学生一个大场面的展示空间,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学校领导及老师对他们学习的重视,让每一名选手都在学校的大舞台上激情地演讲!我班的黄月烨、吴玉佳、唐夕雯等同学,本身有较好的朗读演讲基础,但平时却十分胆小,连课堂发言都不敢。过去他们从不敢上台,或是上台后表演效果大打折扣。而这次他们的演讲经过了充分准备,在我和同学们不断的鼓励下他们上台参赛了!在大家的掌声中他们得到了大家给他的肯定,重新认识了自己的能力。吴玉佳在周记中写到:“这次活动让我对自己更有自信了!”而对于那些没有参加决赛的同学来说,通过这次活动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学习到了别人的长处。当他们为别人鼓掌时,我看到他们学会了赞赏别人,鼓励别人,同时也多么希望自己也能在那星光舞台上得到大家的掌声。
在第十册的第五单元中《将相和》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课文,在课前预习时我让学生分组排练剧情,告诉他们将在课堂上表演并进行评比。由于课前的课本剧情排练促使学生更多的理解课文,课堂上学生很快拟出了课文提纲,在对课文进行学习时,我让学生分别表演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3个故事,同学们既做观众,又做评委,对照课文上的内容对台上同学的表演进行评奖,指出优劣,提出建议。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将知识用之于实践。我想,如果我们能够给学生足够的自我展示空间,那同学们必定愿意课外多花时间自觉进行学习。
2.以教材为依据,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让学生在学习中最终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
教材中的实践活动,过去常被教师们忽视,总是马马虎虎混过。其实,这些学习活动更能体现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更强调对语言文字的应用,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的心智更趋成熟。正如瑞士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只有直接、自发地参加各种活动,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形成自己的假设并予以证实或否定。”“逐步形成、发展、丰富自己的认知结构”。⑤不要拘泥一事一物的记忆,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学习,做自己的主人。
第九册二单元“浓浓的乡情”主题活动准备过程中,为了把学习自主权还给学生,课外学习(收集资料)时间我让他们自己安排,学习内容自己选择,学习结果自己评价等。在这次活动展示中,我看到钟雨晨同学带领的红星小队对家乡遵义的历史如数家珍;快乐小队的快乐精灵们对家乡名酒了如指掌;开心小队的“小馋猫”们那么了解家乡的各种名优小吃;勇敢小队的“小博士”们像老师一样摆出架势为同学们开展知识竞赛活动……看到活动的成功开展,我知道他们在活动中学会了交往、合作、选择与判断!他们饱含深情地朗诵思乡的诗句、演唱《我的中国心》,我知道他们爱国,也爱家乡!这次活动中,有的同学获得最幽默奖,有的同学获得了最佳表演奖,有的同学获得最佳主持人奖,还有的小队获得最佳组织奖……当我为他们颁奖时,看到他们神采飞扬,我也很自豪!这样的语文学习活动孩子们很喜欢!
孩子们的心中总是充满好奇。在第九册“遨游汉字王国”学习活动中,孩们对汉字的演变充满赞叹,看到我“画”出的那么些甲骨文、金文,他们你一言,我一语津津有味地猜测,还在本子上认认真真地跟着“画”;猜谜语,他们最喜欢。我为他们准备了那么多的字谜都被他们一一猜中,而我却在为如何破解他们的谜语而大伤脑筋;歇后语和对联也很有趣,他们总是能朗朗上口,信手拈来……他们制作的“中华汉字”手抄报,我贴在了墙上,让大家都来欣赏。编辑手抄报时,要求编辑材料自己选择、插图自己画、版面自己设计,并注重小组间的交流与提高。这样的学习既让学生语言文字的处理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又促进了学生对自我的认识,通过学习使自己得到提高。
3.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辅导
针对学生有时在课堂上不自觉表露出来一些突发性心理现象,或是学生平时暴露出来的问题,可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放矢地进行施教。
如第九册《钓鱼的启示》是篇含义深刻的课文。课文回忆了作者十一岁时发生的一件事,事情按发展过程记叙的:从去钓鱼写到钓到一条罕见的大鱼,从不肯放鱼写到依依不舍把鱼放回湖里,最后写34年后的感悟。课文告诉我们:道德判断也许很简单,但实践起来却很难。在班上的学生中,有的同学做了错事不敢承认,还找出种种借口进行辩解开脱,在没有人监督的时候往往会做出违反规定的行为。如过马路时抢红灯,在校外公共场合乱扔垃圾等。因此教学这一课心理素质对应点应确立为:培养学生知错改错,做个诚实的孩子,并让学生从作者钓鱼这件事中获得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自觉性和能力。教学这一课时,要抓住含义深刻的词句理解课文,从中得到启示。如文中第十自然段“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师了。”结合课文后面的句子“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让学生明白懂得这一点很不容易,也许花了数十年时间;懂得这一点又很了不起,他能让人在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有足够的力量战胜自我──这是他后来能成为著名建筑师的重要原因,也是他对父亲从小严格教育的最好回报。
还有一句“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指导学生理解这句话时需要引导联系实际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诱惑人的“鱼”?想一想自己以前是怎么做的,自己今后应当怎么做。随着学习过程的推进,学生能从文中体会到实践道德有时意味着要放弃个人的利益,良好的品德教育会帮助我们成长后获得人生的成功。使学生从中得到良好个性品格的熏陶,心理辅导水到渠成。
总之,在语文学科中渗透学生辅导,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特点,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何更好地做好语文教学工作,使我们的教学真正于学生的成长有利,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日常教学实践中多探索,多积累经验,多反思,集众家所长。在这研究过程中让我们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