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2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5 21:50: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
【内容提要】
网络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色,信息技术突飞猛进,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传统的阅读教学,常常采用线性顺序,即一种直线的、单向的顺序,这必然桎梏天马行空的思维,以致产生语言和思维的冲突,因此,我们常常会有“言不及意”的感觉。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采用超文本的方式组织和管理信息,这使得人类传统的阅读方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思维不再被强制地运行在一个线性空间中,而是允许在四通八达的网络中穿梭往来。本文就如何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转变阅读教学的方式,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做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阅读教学,转变,实效
【正文】
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教媒体已悄然深入课堂。信息技术不仅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又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当我们选择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介入教学活动以后,如何在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合理运用它,改进“教”与“学”的方式,给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资源,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升学生的学习层次,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从理论上讲,语言要与思维同步必须也得以非线性顺序出现。但事实上,传统的阅读教学,常常采用线性顺序,即一种直线的、单向的顺序,这必然桎梏天马行空的思维,以致产生语言和思维的冲突,因此,我们常常会有“言不及意”的感受。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采用超文本的方式组织和管理信息,这使得人类传统的阅读方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因此思维不再被强制运行在一个线性空间中,而是允许在四通八达的网络中穿梭往来。那么,怎样才能更合理地把信息技术融入到阅读教学中,转变教学的方式,促进学习过程优化,提高阅读课堂教学实效,让学生充分享受阅读之美呢?
一、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我国古代的大教学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好之、乐之,其实指的是兴趣。学生只有对所学内容产生好奇,发生兴趣,才会产生探索的内驱力,才会去思考,去发现。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创设一个富于激发学生情绪、情感和思想的情境,即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贴近文本”的场景——包括生动形象的动感画面,逼真的音响效果等。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犹如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和探求的兴趣,并把这种兴趣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始终处于学习亢奋的状态,从而帮助学生更深入的阅读和理解文本。
例如,引导学生阅读《自然之道》一课时,我从校园宽带网上下载了几张“小海龟”的卡通动画图以及大海、沙滩的背景图片,制作了一幅色彩鲜明的卡通图画:在海边一片金黄的沙滩上一个临时的动物法庭里,原告席上,几只小海龟一边掉泪一边悲愤地向动物法官控诉人类对海龟家族犯下的弥天大罪以致带来的灭门之祸。而被告席上的“人”却一脸无辜,张着嘴巴,似乎想为自己辩解什么。这幅画面深深吸引了同学们。随后,画面中出现一行字:人类到底对海龟家族犯下什么罪呢?这一下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好奇心。我又给画面配上悲情的音乐,让学生仿佛走进了故事的现场。亲临当时的情境,学生一下子就进入了课文情境中去,非常投入地阅读课文,自主探究,了解课文的内容。后来,我又让学生模拟画面上的情境进行对话。1、假如你就是法庭上的原告“小海龟”你会怎样起诉人类的罪行?2、假如你就是法庭上的被告“人类”你又会怎样为自己辩解?3、假如你是法官,你又会怎样判决?让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自由表演,孩子们兴趣特别高,在你一言我一语中迸擦着思维的火花,同时也深刻地体会到了课文所告诉我们的:“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就会好心办坏事”的道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1-5 21:50:38 | 只看该作者

从上述事例中我们不难看出富有趣味的动画画面,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然而然的导引出同学们的精彩表演,大家仿佛置身于文本的情境之中。虽然整篇课文教学任务结束了,但同学们仍然兴犹未尽。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直观形象,深化阅读理解
在阅读教学中,我尽可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把网络教学引进课堂,实现利用多媒体课件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的教学功效,通过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呈现思维过程,提供丰富的感知、表象,构成一个活跃的“思维场”使静止的插图立体清晰的展现在学生感觉能力可及的范围之内,为学生实现由具体的感知到抽象思维的飞跃架设桥梁。
我们的教材中,有不少文质兼美的记叙文。多描写美丽的自然风光。字里行间蕴含着对祖国奇异景观的赞美之情和作者置身其间身心的美好感受。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语言优美、流畅,都是难得的美文。例如《索溪峪的野》《观潮》《七月的天山》等。
教学《七月的天山》一课时,我省去了繁琐的提问与分析,先让孩子们自由阅读,从作者优美的文笔中,从字里行间初步感受天山的美景。然后把从网上下载的系列天山风光图片,雪峰、溪流、原始森林、野花等展示给学生观赏,学生感叹“啊,这样美!”使他们头脑中的意象与此契合,通过互补、印证,丰富了想象。在理解课文内容时,运用从网上下载的视频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感悟欣赏语言文字的美。我设计了这样的自学提示:你最喜欢天山的哪些景物,请有感情的读一读,并划出优美的词句,说说好在哪里?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及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屏幕上通过电脑画面显示出不同的景物和相应的句段。这样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资料,使学生在阅读时对事物头脑的表象和屏幕图象融合在一起,会形成更丰富的画面,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再理解。在感悟赏析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孩子们也能形象具体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如此一来,学生对一些难理解的词句,如:“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桠,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也就在赏析中领悟其了内涵和意境。
这样处理教材,学生思维品质的广阔性和灵活性得到了发挥,教师省去了很多费力的讲解,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同时促进了学生认识和审美的发展,达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巧用信息材料拉近时空距离,点燃阅读情感
在阅读教学中,“情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因为语言文字除了达意,还有传情的功能。因而,关注学生对文章的情感体验,成为新课程标准中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只有充分诱发学生对文本的情感体验,才能促进其阅读感悟,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的同时享受到阅读之美。
然而,由于有的阅读文本所叙述的内容距离学生生活较远,使学生在运用已有知识阅历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产生困惑。这就要适时地巧用相关信息材料弥补学生知识、阅历方面的不足,拉近学生与文本的时空距离。此时,引导学生搜集的相关媒体资料便成了点燃阅读情感的催化剂。
例如《一夜的工作》一文要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情景,使学生从周总理辛勤工作的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中感受周总理的伟大人格。但是,由于文本内容距离学生生活较远,学生对总理的生活与工作知之不多,对周总理的感性认识也比较肤浅。而对人物没有一个很深的感情基础很难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体会也不会深刻。因此,我首先要求学生在课前收集并阅读周总理的相关资料,让学生充分地通过资料去感受周总理的伟大人格。并在课堂上展示这些资料,带领学生走近敬爱的总理生命最后的一段历程。(课件出示字幕,深沉凝重的音乐响起,并深情讲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1-5 21:50:44 | 只看该作者

  1975年,周总理的病情开始恶化,但他仍然拖着只剩下30公斤的重病之躯继续顽强地工作。
    6月10日,他会见了菲律宾总统马克斯。
    9月7日,他不顾病情的严重恶化,与医务人员的一再劝阻,坚持会见罗马尼亚党政代表。
12月20日,生命已经处于垂危状态的周总理,向前来的罗长青询问台湾的近况……)
师: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想的是什么?这劳苦的一夜他还会思索什么呢?
生1: 他想着如何使人民生活有保障,使国家尽快摆脱贫困,更加富强。
生2: 他思索着怎样更好地处理台湾问题怎样与其他国家建立正常的外交……
生3: 他想着怎样使我们国家的军队强大起来,武器更先进
生4:他想着何如能使贫困山区的孩子都能上学。
……
师:是呵,他要想的太多了,唯独没有想到他自己!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对敬爱的总理说?或者想对全世界说吗?(学生练笔)这时再让学生进行练笔“对敬爱的周总理或对全世界说些什么?” 由于这一环节给予了学生开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在情感上与文本、和作者产生共鸣,学生在前面深刻感悟的基础上,感情的抒发便水到渠成, 因此他们的练笔作品虽然大多只是数十字,甚至只是片言只语,但却句句情深意切,发自肺腑,可见课堂上巧用补充资料,点燃学生的情感,能激起学生丰沛的情感回应,取得令人惊喜的课堂效果,更使学生得到心灵上的震撼。
四、妙用信息技术辅助再现情景,突破阅读难点
学生阅读课文时,常常对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境缺乏感性的理解,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会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解决一些很抽象的问题,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然而小学生由于受认知能力的限制,不但感触不深,还易产生疲倦和厌烦的情绪。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具有丰富的展现力,能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直观地再现客观事物,可以把抽象的文字变为形象的画面,给学生提供具体可感的形象。它集图象、文字、声音于一体,全面刺激人体器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轻松舒畅地多角度接受内容,从而增强学习知识的质量和效率。帮助学生轻松突破学习的难点。
例如《蝙蝠和雷达》一文中:“蝙蝠夜间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学生理解起来有点困难。为了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我设计了这样的动态画面:一只蝙蝠在暗夜中一边飞行一边从嘴里发出超声波,当遇到障碍物时,超声波反射回来被其耳朵接收,蝙蝠绕过障碍物飞走。在此基础上,展示第二幅画面:飞机夜航,雷达发出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时,无线电波反射回来,飞行员从荧光屏接收后改变飞行方向。这就将原本抽象的说明变成具体的画面,这一设计使本课教学难点得到了有效的突破。学生在这种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中能轻松地掌握课文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1-5 21:50:48 | 只看该作者

五、善用网络资源,促进阅读延伸与拓展
互联网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够实现资源共享。教材是学生学习阅读的重要资源,但它不可能是学习的唯一资源。教材上的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学生阅读的需要。他们渴望从多方面去主动获取学习信息。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从多种渠道搜集与所学课文有联系的资料和信息。在学生自我收集、整理信息的过程中,他们可以学到了课本中没有的知识,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信息意识。在这个搜集阅读材料的过程中,网络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大的空间。让学生通过收集整理与课文有关的大量信息,进一步理解课文语言,促进课外延伸,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在《颐和园》一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工具性,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创设一种接近真实的学习环境,完成对问题的理解和知识的运用。教学中又让学生通过上网搜索查找颐和园的相关资料,获取大量的信息,扩大知识面,在课文学习结束时,我用激情的语言提醒学生在网上搜索。并且向学生推荐了相关的网站,查找更多的古典建筑艺术,再进行交流,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这样,在课后留下扩展余地,能有效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又如学完《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课后,我让学生网上收集我国环境被污染破坏的文字和图片材料,经过整理后写成调查报告,并提出自己治理黄河和保护环境的建设性意见,使学生再一次受到环保教育。同学们的兴致很高,有的还制作成网页在班里交流,在学校的网站上,我们班还出了一期主题为“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的电子板报。这种学习方式学生愿意尝试,又能更深入的理解课文,扩展了学习的渠道,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终身学习手段,为适应信息化的时代生活打下基础。
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课堂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学方式的转变,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创造出多样化的学习环境,让现代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有效工具,使学生能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探究性的阅读活动中去,并从中感受到阅读之乐,享受到阅读之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7 07:2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