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98|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教师信息素养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浅探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3 20:57: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教师信息素养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浅探讨
摘要:当今已经是信息时代,要想赢得未来社会,就必须善于获取、处理、传递各种信息、具备相应的学习理论、伦理、道德、法制等基础知识,具备这种信息素养将成为未来人类生存的基本能力。因此,培养具有信息素养的人才便是教育的使命,归根结蒂是对教师的要求。无论是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将取决于教师的素质与态度。教师素质如何是教学质量好坏的关键,教师质量与国家的未来前途和发展潜能紧密联系在一起。未来的社会将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用终身教育观代替学校教育观。
关键词:教师  信息技术   信息素养   专业化  
新课程改革,给教师的自身发展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课程发展就是教师专业发展”,“没有教师发展就没有课程发展”。为此,信息化和新课改已经引发了中小学的教育思想、观念、内容、方法等方面的深刻变革。要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和课程的改革,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关键因素。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的主阵地,信息素养的提高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十五”期间就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提供了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的支持,优化教学过程。我校正是基于此,在“十一五”期间便提出了这个新课题《教师信息素养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研究这项课题,实际上是研究在新课改的过程中专业化教师应具有的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决策能力、交往能,积极探索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规律、模式和方法,深入研究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提高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密切关系,深入研究信息技术同学科教学整合的问题,将信息技术真正应用到日常教学过程中,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核心目标就是要培育出适应信息化教育综合需求的教师队伍,培育出既懂现代信息技术,又懂信息化教学理论,并能开展信息化教学实践的“多面手”“专家型”教师。
一、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
信息素养是一种基本能力,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的季度报告曾提出21世纪的能力素质,包括基本学习技能(指读、写、算)、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实践能力。信息素养是其中一个方面,它涉及信息的意识、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的应用。何克抗教授针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方面指出:教师的信息素养“应当是与“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和信息利用”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实际能力。我们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对呈现的信息进行分类、区别、选择、分析其排列的能力。
教师专业化问题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是我国教育发展中涉及到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国际公认的,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所面临的共性课题。因为,它是社会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正是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中,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得到确认,教师的工作作为重要的专业和职业得到确认,教师发展的意义和可能得到确认。在人类社会面临深刻变化的时代,教师正被重新发现。在新形势下,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成为了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以及学校管理者思考的问题。而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则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项具有相当科技含量且高速发展的技术,其先进性、普及性、超前性、科学性对教师来说既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机遇。信息素养的提高将极大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1-3 20:57:18 | 只看该作者

(一)、教师信息观念的培养。
这既是信息化教育的基础,更是信息化教育的关键。教师们平时的工作都很忙很繁琐,对信息技术使用的重要意义缺少清楚的认识;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的能力也有待提高。通过专家培训是重要途径之一,但是关键在于教师自身发展的需求。教师应该利用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信息技术,转变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并以此影响学生,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师生互动。因此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目标应该是:让教师了解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特别是教育领域中的地位与作用,树立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改革的意识,建立科学的、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如:(1)多在网络上阅读有关知识。 (2)多用电脑写作。除了方便于编辑、修改和保存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可以实现网络阅读与写作的一体化,即利用网上丰富的多媒体资源来帮助写作,更有利于提高应用信息技术的成就感。(3)多在多媒体室或电脑室上课。 (4)多用电脑处理日常事务。只要能用电脑处理的事情,就要尽可能让电脑来做,如学生成绩统计、电话号码管理、家庭藏书管理、帮助子女学习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教育来说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教育必须面对信息化社会,迎接信息化挑战,实施教育信息化战略,带动整个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的革新。作为教育中的关键因素,教师在信息化社会的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必须适应信息化社会所提出的新要求,转变观念,加强自身信息素质培养,适应信息化浪潮。
所以,我们鼓励教师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以及丰富的资源库,自学计算机知识,并适时地开展一些学习讲座,为教师们的自学指引方向。
(二)、通过学校行为对教师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培训
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已经进入了学校,但从面上进展来看,信息技术用于教学的现状远不如人意。从管理和使用的现状来看不容乐观,其主要的问题是:计算机分布不均,校际间差异较大;管、用矛盾突出,校园网的利用率不高;软件总量不足,适应对路的更少;网络的超文本特性没有很好开发利用,制约了学生的创新;师资培训缺乏“整合” 思路,教师的信息素养亟待提高;管理工作表面化,缺乏科学的评价管理机制支撑。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远未发挥出来。所以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队伍信息素养的培养,当前最为关键的是要一手抓设备管理,一手抓师资培训;让设备动起来,让教师用起来;集中培训与自主学习相结合,使师资队伍建设与信息技术教育同步进行,逐步实现信息化教育总目标。
1、基于我校教师的信息能力的现状,制定的培训内容是最基础而实用的知识。使教师们学即有所得,特别是消除老师们因“不会用”“不敢用”而产生的焦虑感。
培训的内容包括:
(1)现代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提高教学中应用基于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的意识,提高教师善于利用信息技术设计教学方案的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1-3 20:57:23 | 只看该作者

(2)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校园网以及计算机互联网的基本使用。
(3)掌握最流行的软件技术:如Windows xp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使用等,现在我校已经全部实现电子备课。
(4)掌握多媒体教室的基本使用,通过几年来的培训,到现在为止,我校有多媒体教室的班级已经每天都在用多媒体上课。
(5)掌握适合于自己学科的简易开发的应用性平台软件(幻灯片制作软件、Authorware、方正奥思等)。
这些内容应用性操作性强,又有一定的梯度,做到了适应性层次和发展性层次的结合。
2、在培训方法和考核策略上,采用任务驱动方式,利用活动促进的方法,结合培训目标,布置具体任务,把考核与培训结合起来;根据根据教师水平,分层次开展培训。另外,经常进行教案及作品展示等交流形式,形式良好的学习氛围。
我校已经在教师培训方面下了一定的功夫,但要使教师利用现代技术的教学技能、教学水平、教学成果能有突破性的发展,并不是一两次或一两年培训就能做到的,而必须是长期的学习与实践,必须依靠教师自身的自觉行为,把提高、学习做为工作的一部分。
因此,制定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计划,是教师自觉提高自身信息技术素质的良好开端。这里强调是长期的学习计划,不是为了一次的公开课,一次的比赛,一次的评比。例如,开展教学课件制作和课堂教学比赛常规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果只是为了应付公开课,应付评比,在临期急急忙忙地"凑"出个课件来,只是"就课论课",事先没有准备,课后没有总结,公开课过后,什么都丢向脑后,没有什么有益的东西留下,更谈不上培养技能,提高素质了。反之,如果我们确立目标制订计划,有步骤地实现,在过程中发现问题,则结果就大不一样。
(三)在教育科研中培养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普及发展,对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发挥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不但在教学方式上,而且在教研方式、办公方式上,也开始产生革命性的变化。教育网络建设和资源开发,使教研信息化、办公自动化,不断跃上新的台阶。在教育科研中,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尤其显得重要,享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可以使我们的教育科研始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四)在“课程整合”中提高信息素养
将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与教育观念更新有机的结合起来,利用信息技术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的整体优化。有些人在这方面走过弯路,把信息技术单纯地理解为课件制作或是多媒体演示。我们要避免走进这个误区,要把培养教师的信息素质的重心放到探索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方法和途径上。我们拟从以下四个环节、三种课型,以及四种教学模式上促进学科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整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1-3 20:57:28 | 只看该作者

1、四个环节是指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时,树立整体优化的观念,即在教学设计、电子教案的编写方面;在教学软件的选择、使用、设计、编制、和评价方法上;在课堂实施方面都要有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思想;在利用远程资源开发与课程整合方面要实现创造性发展。
2、通过三种课型,一种是使用多媒体的课型,二是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型,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三是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上远程课。
3、探索四种教学模式:即基于资源的学习模式;基于任务的学习模式;基干协作的学习模式;基干个性化的学习模式,优化学生学习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一环。传统的教学系统只有教师、学生和教材三个要素,在现代化的教学系统中,多了一个要素——“教学媒体”。按照系统论的观点,这四个要素不是孤立地、简单地组合在一起,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因此,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应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提高信息素养。
(五)在教师现代信息技术考核中加入信息意识等方面的内容
大多数学校会对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考核评价,但往往只是考核教师的实际操作运用能力,很少有教师的信息意识方面的内容,这对教师信息意识的培养很不利。在以后的考核评价过程中,应当将教师信息意识及对信息化的理解和态度作为考核内容,这样就能提高教师的信息意识。
二、教师专业化发展
所谓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新课改要求把教师的职业看成专业,教师的专业化就是要求教师应成为更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具有普通人所不具备的那种专业素质的过程。其实,教师这种职业并不是人人都可胜任的。教师应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等诸方面的素质,才符合从教的整体要求。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普通的文化知识、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研究知识三方面,教师的专业技能是指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顺利完成某种教学任务的活动方式,教师的专业态度也可称为专业道德、专业精神。教育是基于生命的事业,教育的国际化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呼唤着“教师教育”和“教师发展,教师是学校教育的最大财富。因此,通过提升教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来改进学校,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就成了历史的必然。
根据西方学者的研究,“教师专业发展”这一概念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指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二是指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的过程(教师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是一种“动态”发展的过程,教师的态度、价值、信念、知识技能和种种行为表现时刻不断需要调整、修正、重新审视、评估、接受挑战和考验。
    目前国内外开展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目的是更新教师的学科知识,根据新的教学技术、教学目标、课程和教育研究更新教师的技能、态度和方法。教师要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因此,教师应该了解自身专业发展的情况并运用专业发展的策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1-3 20:57:33 | 只看该作者

    (一)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前提条件
    21世纪的教育不是以技术主义、操作主义、功利主义为特征的,而是充满爱与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师不再是传统的“知识的传递者”,也不再是知识权威的代表。高质量的教师不仅有知识、有学问,而且有专业追求;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不仅是学科的专家,而且是教育的专家,具有像医生、律师一样的专业不可替代性。
      长期以来,教师没有被当做专业人士看待,很少有人倾听他们的声音,这源于教师没有充分建立起自己的专业标准,没有充分的专业自主权。教师总是情愿做旁观者,没有参与或真正意义上参与教育研究。
      教师主体意识和研究意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教师成为“研究者”,可以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育质量,沟通理论与实践,使得教师群体从以往无专业特征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定位提高到具有一定专业性质的学术层级上来,使得教师工作重新获得“生命力和尊严”,显示出其不可替代性。
    (二)积极进行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化发展进步的阶梯
    教师的研究能力,首先表现为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的反思能力。“应当鼓励教师把自我反思作为他们专业化的研究态度的组成部分。他们应当成为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学生的优秀的诊断者和观察者。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真正当之无愧地从事教育这一伟大的事业”。
    反思,一般是指行为主体它立足于自我以外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为及其情景的能力。反思周而复始,循环进行。它要求教师细致观察并发现问题,通过系统的、客观的、科学的分析和研究,对课堂教学进行新的实践,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和自身理论水平。它强调教师要检查自己的教学实践,回顾、诊断、监控自己的行为表现,以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适应教学需要。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他还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他的发展将大受限制。考尔德希德说:“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思他们事业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 “反思被广泛地看做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种自我反思的过程。“外在促进因素是否对教师专业发展产生影响以及影响的程度如何,还是取决于教师是否有‘反思’、反思的指向(专业行为或专业发展)和反思的深度,取决于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反思帮助教师把经验和理论联结起来,从而更加有效地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没有反思,教学将只建立在冲动、直觉或常规之上。
    科顿和斯巴克斯•兰格提出了一个教师反思框架,描述了反思的过程:  
(1)、教师选择特定问题加以关注,并从可能的领域,包括课程方面、学生方面等,收集关于这一问题的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5-1-3 20:57:38 | 只看该作者

(2)、教师开始分析收集来的资料,形成对问题的表征,以理解这一问题。他们可以利用自我提问来帮助理解。提出问题后,教师会在已有的知识中搜寻与当前问题相似或相关的信息。如果搜寻不到,教师就会去请教其他教师和阅读专业书籍来获取这些信息。这种调查研究的结果,有助于教师形成新的、有创造性的解决办法。
(3)、一旦对问题情境形成了明确的表征,教师就开始建立假设以解释情境和指导行动,并且还在内心对行动的短期和长期的效果加以考虑。
(4)、考虑过每种行动的效果后,教师就开始实施行动计划。当这种行动再次被观察和分析时,就开始了新一轮循环。
    反思的方法很多,教师可以记教学日记详细描述观察到的情景并进行自我分析、自我反思或与其他教师一起探讨,交流思想,还可以了解学生的反馈意见。教师还应将在反思、探讨中所学习的经验应用于行动之中。
    这种实践反思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主要目的并不在于外在的、技术性的知识的获得,而是在于通过这种或那种形式的“反思”,促使教师对自己、自己的专业活动直至相关的事物有更为深入的理解,发现其中意义之所在,追求“反思性实践”。
    (三)使教师任教的学校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基地
    教育界人士包括教师开始逐渐认识到:学校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学校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场所,而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地。学校应该具有使学生和教师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功能。“具有教师发展功能的学校才是‘真正的学校”。这里的学校指的是教师任教的学校。教师专业成长注重教学专业化的内涵发展。而教师专业能力主要是在教学实践岗位中逐步形成并发展的,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教学,教学无法脱离学校。学校是一个有生命力的学习的团体,学校中的每个人都是学习者,地位平等,因此,教师是成年的学习者。教师任职的学校当然就是其专业发展的主要环境。
三、促进教育现代化,实现教师信息素养和教师专业化协调发展  
(一)提高观念,更新意识
   1、教师的角色定位发生改变。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师权威角色,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互联网为平台,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与交流,打破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束缚,从自我封闭状态走向自由、开放、澄明的交互状态。当今世界科技日新月异,已经是一个网络无处不在的时代。教师作为教学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在一个开放、自由的系统中与学生进行“视界的融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与角色将会发生变化,教师要适应网络带来的改变,重新认识教师的角色。
    2、教师要重新定位教学活动中的学生。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是知识与学术的权威,教师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教学,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学生没有自主权。在这种教学状态下,学生严重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今天的互联网背景下,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借助网络搜索资料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生不再只是一个“井底之蛙”,在某些方面,可能“弟子不必不如师”(韩愈语)。所以,在网络的支持下,教师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对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5-1-3 20:57:42 | 只看该作者

    3、教师要对教育中介进行再认识。教育中介是指那些在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起桥梁作用的物质与意识的东西。教育中介包括物质中介与精神中介。教育物质中介主要指教学内容和教学工具。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有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张黑板就能进行教学。今天的教学活动中,教室已经成为多媒体教室了,投影仪、电脑、音响、麦克风等信息技术设备远远优越于粉笔的功能。教师没有驾驭信息技术的素质,怎么能进行教学活动?教学的工具也发生了变化,教师需要再认识教学工具。教学内容当然也不再是孔子时代的“六艺”,也不再是“四书”“五经”和“一本一纲”(教学大纲和教材),而是包括教材在内的多方面的知识内容。获得知识的手段不只是教师上课,还可以从生活中、从互联网上获得,知识不仅出现在书本上,还出现在网络中、电视媒体中。所以,教师要重新认识教学内容。
   (二)教育信息化为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教师要有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学以致用的价值取向,此外还要求:
1、教师要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教师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包括:了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理解教育技术的一些主要理论基础;掌握教育理论的一些基本内容;了解基本的教育技术研究方法。基本的技能包括:掌握Windows的一些基本操作方法,能够进行word文档编辑处理;掌握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的方法,如利用Google、baidu等网站进行搜索下载;掌握教学媒体选择与开发的方法;掌握教学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如制作电子教案、采用PowerPoint等制作教学课件。
    2、教师要具备一定的教学应用与创新的能力。教师能够利用互联网进行查找资料,如电子教案、学术论文;教师能够利用互联网来发表教学论文,如可以申请自己的e-mail来进行论文投稿;教师能够利用互联网同学生进行交流与联系;教师能申请教育博客进行思想交流;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能够利用加密技术对学生的成绩、学生的评价、考核进行档案管理。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应以科学的精神,以研究的姿态,在不断的学习、研究、反思中自觉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探索教育规律,提高专业素养.新课程给教师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我们只有找准自己的位置,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提高,融入新课程改革,让专业成长与新课程共同成长,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教师信息素养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成功之路,为学校教育做出突出的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2 02:4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