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论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打印本页]

作者: 最新文章    时间: 2015-1-3 20:59
标题: 论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论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摘要:教育的根本出路在改革,改革的必经之路就是教育信息化。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及其全方位应用,不仅是改革传统教育模式的有效途径,更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措施。教育信息化的本质即是信息与知识共享的问题。教育信息化是实现创新教育的平台和基础。教育信息化除了带来教育思想、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的革新外,更主要的是带来教育教学模式的改变,而且必将是一种革命性的改变。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信息化;教育创新
一、研究背景
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社会,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呈现出越来越突出的作用。然而传统的教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教育的根本出路就在改革,改革的必经之路就是教育信息化。在当今无处不存在信息传递的信息化社会,为了更好的发展中小学教育,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我们需要与时俱进,加大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让我们的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课堂的教学主要体现在从传统走向创新,从单一走向多元!
二、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及其全方位应用,不仅是改革传统教育模式的有效途径,更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措施。作为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最为基础和重要的环节,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历经10多年的探求与发展,已取得显著进步和丰硕成果。但从总体发展进程和水平上看,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如思想观念落后、实施方案不够完善、投资比例失调、信息化教育队伍薄弱、信息设备利用率低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三、2013年我国教育信息化举措
(一)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之“教育”:要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11月12日,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件中,针对信息化教育教学方面的改革,第十二条“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中明确提出了以下内容:
(42)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
(二)“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正式进入全面应用阶段
2013年11月正式启动的“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正式进入全面应用阶段,项目配备的设备陆续安装调试到位,配套优质数字资源正式开播,全国近50%的教学点已利用项目配备的设备与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正式开始开课。
为帮助教学点教师掌握设备和资源的使用方法,教育部对全国1000名骨干教师进行了集中培训,帮助各地组建由管理者、技术人员、教研员和一线优秀教师组成的培训者团队,利用暑期对当地教学点教师进行专门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
9月2日开学第一天,教育部组织制作的《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特别节目,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并通过网络和IP卫星播发到教学点。同时,教育部还建设项目专题网站,教学点教师、中心校教务人员可以通过登录网站、拨打呼叫中心热线电话、发送邮件等方式进行资源接收、教学应用等方面的咨询。
作者: 最新文章    时间: 2015-1-3 20:59

为确保播发资源切实满足教学点需求,教育部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和一线优秀教师优化资源内容设计,开发出“教师上课”、“学生自学”和“拓展资源”三大部分内容,覆盖小学1-3年级语文、数学、英语、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音乐、美术和体育8个学科,将通过卫星和网络两种形式结合教学进度分期传输到全国教学点,供广大教学点师生免费使用。
(三)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启动
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信息化总体要求,全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育部决定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教育部提出,将建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体系,到2017年底完成全国1000多万名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新一轮提升培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推动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
教育部要求,各地要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纳入教师和校长培训必修学时(学分),原则上每五年不少于50学时。试行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学分认定,推动学分应用,激发教师参训动力。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本地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新一轮全员提升培训。地市及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通过专项培训和专题教研,组织开展区域性教师全员培训。健全中小学校本研修管理制度,确保研修质量。中小学校要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作为校本研修的重要内容,将教研与培训有机结合,重点通过现场诊断和观课磨课等方式,帮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用结合。
教育部依托现有资源,建设资源共建共享服务平台,汇聚各地培训课程资源和培训服务信息,建立优质资源遴选机制,推动资源交易与交换。对通用性强的优质资源进行加工升级,启动教师培训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建设工作,利用合作项目引进和开发优质资源,建立优质课程资源库。各地要重点建设典型案例资源,支持中小学与高校及教师培训机构合作,开发微课程资源,满足教师个性化学习需求。充分利用已有平台汇聚本地资源,与国家平台实现互联互通。
教育部要求,各地要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资格认定、资格定期注册、职务(职称)评聘和考核奖励等的必备条件,列入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和校长考评的指标体系。中小学校要将信息技术应用成效纳入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促进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主动应用信息技术。各省要安排专项经费,支持管理平台建设、专项培训、资源开发和能力测评等工作。中小学校要在学校公用经费中安排资金,为本校教师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创造良好条件。
这充分说明了我国高层领导人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已经充分认识到了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也体现了他们对加强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决心与信心;教育信息化不再是一个空洞的名词,而化为一系列具体的行为目标和可操作的步骤。
四、教育信息化的意义
要讨论教育信息化的意义,首先应明确信息化的本质是什么。信息化的本质即是信息与知识共享的问题。 同时,要从教育创新的高度来把握教育信息化的意义。
教育创新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教师教学的创新,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等一系列都得到了相应的改进和完善;另一方面是学生接受学习方式的创新,如今的学生可以说和以往的学生截然不同,因为他们接受的信息比以往的学生更丰富多彩,各种网络各种网站随手就能查阅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源,知识随手可得。所以教学的与时俱进,不仅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教师的发展,而且还能提高我国教育的进步。
    “进行教育创新,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大力提高教育的现代化水平。要通过积极利用现代信息和传播技术,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
作者: 最新文章    时间: 2015-1-3 20:59

“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制高点与突破口。要实现教育的现代化,要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关键因素。占据了这个制高点,就可以打开通向教育改革发展的现代化之门。”(陈至立1998年撰文)
教育信息化是实现创新教育的平台和基础,为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折解决问题能力。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师专业成长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提髙信息素养的同时,需要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另一方面,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信息技术手段拓展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模式将是必然的选择,信息技术正在成为影响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基础教育是推动信息化教育的主体力量,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决定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广度和深度。目前信息技术已成为教师辅助教学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五、教育信息化的有效措施
信息化教育为我们展示了未来教育的美好前景,但是教育信息化是一个适应性社会过程,它的发展取决于它是否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及如何适应环境。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会自然而然地创造教育奇迹,它可能促进教育革新,也可能强化传统教育,但是任何技术的社会作用都取决于它的使用者。如果说信息技术是威力巨大的魔杖,那么教师就是操纵这个魔杖的魔术师。
教育设施和教学手段改变了,则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也必将要革新,而教育模式的改变首先取决于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改变。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知识是由教师传授给学生的。而新的教学观念是: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和帮助者,知识是由学生根据自己头脑里的认知结构而自主建构的,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正好适合于指导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与学。因此,教育信息化除了带来教育思想、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的革新外,更主要的是带来教育教学模式的改变,而且必将是一种革命性的改变。
但要注意的是,任何模式的改变都是要有成本的,是要付出代价的。所以,教育信息化建设不会一蹴而就,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目前的信息技术教育应用还未必能减轻教师的负担等。我们不能因为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就否定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是适应时代的要求,而不是为了任何单位和个人的个别要求,因此,我们要认清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并采取正确的措施面对教育信息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作者: 最新文章    时间: 2015-1-3 20:59

(一)通过合理的机制激发应用校园网络的兴趣和动机
学校可以组织讲座和经验交流,让教师亲身体会到奇妙的、丰富多彩的网络,引起对网络的强烈好奇心和兴趣。接着,因势利导,激发动机。动机是一种引发并维持活动的倾向,它是一种推动人活动的内部动力,是一种激励和指引人进行某种活动的需要。动机可分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两类。学校通过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改革管理的机制,不但奖励那些在教学中应用校园网的教师,还要求对日常教学的管理网络化,创造一个网络应用的气氛,从而建立起教师应用校园网的外部动机;另外通过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培训,树立起教师新的教育观念,从而将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即教师真正认识到校园网对教学改革和培养学生的作用,自觉的将校园网应用作为教学工作必不可少的部分。
(二)通过多层次培训提高应用校园网络的能力
学校一方面要对各个学科的骨干教师进行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辅助教育和网络应用的培训,其目的是通过他们带头进行应用校园网的教学科研活动,为校园网的应用发展进行探索工作;另一方面借助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让广大教师参加普及性的计算机操作基本技能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目的是让所有教师都积极参与到校园网的教学应用中。对于学生,在课程改革中加入信息技术课程,培养他们应用网络辅助学习能力。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