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1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探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6 21:05: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探索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技术广泛运用的时代。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年代。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要求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是信息技术课程和其他学科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目标和主要任务,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体现,以及课程整合的方式方法作了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学科整合  课程改革
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教与学的方式并不是自古已然、天经地义的东西,它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而确立的。学校现有的教学方式它是比较适应以纸张为载体的印刷时代,当纸张载体向网络载体发展时,网络成了人们信息获取、传输、存储和处理的重要工具,仍沿用传统的、一成不变的教与学方式,必将桎枯我们的教育事业。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学过程中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的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那么,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应用有限的信息技术资源更好地进行课程学习,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我在这里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一、运用信息技术,让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苏联教育家说:“有趣味、有吸引力的东西使识记得可能性几乎增加一倍半。”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着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是在一定 情境中产生的。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会主动地探索。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明显提高,知识才能乐于接受,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低年级数学课的导入,我针对小朋友爱看动画片的特点,把孩子们喜爱的动画片里的卡通人物照片扫描到电脑里,并制做成课件,我问学生:“你们喜欢‘动画城’里的哪些小主人?今天想和老师一道去动画城见见他们吗?”孩子们一听,特别高兴。我接着说:“不过,你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见到他们,有信心吗?”孩子们一听,兴奋得无法形容,整堂课学生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研究中,效果出奇的好,最后见到他们心目中的“小偶像”时,连我都被感染了。就这样,现代信息技术在文字、图像、图形、声音、视频图像、动画等教学信息的展示上,以其形象、逼真、新颖别致、跨越时空限制的巨大优势,对学习者的各种感官提供了多角度、全方位的强烈刺激,创设出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情境,为其创新精神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外部刺激和内部感受的环境,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兴趣。
二、运用信息技术,通过合作交流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因是学员对所学材料有内在的兴趣。”现在的孩子,个体意识增强,群体意识减弱,有的孩子很不合群,严重影响学其合作学习与相互交流。其实孩子很渴望参与活动,只是在学习中往往缺少合作的机会与方法,缺少有效的资源,引导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难,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一般能力等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培养,制约着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制约着教师教的方式的改变。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拉近了孩子间的距离,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难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6 21:05:35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尝试中,我领略到了信息技术对低龄儿童的独特魅力,比如在讲“数的组成”内容时,我制作了“小熊请客分糖果”的课件,学生们看到栩栩如生的小熊,立即提起了兴趣,我问:“谁愿意扮演小熊来给大家分一分糖果呀?”“我,我……”孩子们跃跃欲试,争着到屏幕前来。在分的过程中,我不时地变换课件,把学生分的方法进行了全方位的演示,结果惊讶地发现学生居然想到了很多分法,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探究式学习过程中,突破了时间、空间对人与人交流造成的障碍,通过探究——研讨,学生以小主人的身份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而且学会了思考的方法,思维更为开阔,也体现了“学为主体,师为主导”的原则。
三、运用信息技术,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突破难点启迪学生的智慧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荀子早已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由此可见,闻见是教学的基础,借信息技术能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晦涩难懂的内容生动形象化,很容易实现情境教学。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我们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就像是一个圆的中心,一切教学活动都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只有认真研究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取最能体现该目标的教学媒体,实现媒体与目标的统一性、协调性、突出性,才能达到解决重、难点的目的。只有留心、细心、用心的教育工作者才有能力可以解决。课堂教学要完成认知目标,就需要解决好“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两个常规问题,远程教育资源以图形、动画为主要表现形式,可使学生身临其境。便会使常规的课堂教学如鱼得水,过去老师口诺悬河的解说,手舞足蹈的比划,表格挂图的机械呈现等手段。利用信息技术,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有着别的手段无法实现的优势。如在教学第九册《詹天佑》时,学生对“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中部凿井法、人字形路线”的理解有些困难,是教学的重点。但是,通过播放动画课件,学生直观观察,将原本抽象的说明变得真实具体,结果对“詹天佑是杰出的工程师”理解的清晰明快,学生体会到詹天佑用杰出的智慧来报效祖国,为中国人民争了一口气,从而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这样形象直观的画面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又能帮助学生在这种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中轻松地接受知识,解决相关问题,教学的重点突出了,难点也迎刃而解了,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从而,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知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教学效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6 21:05:41 | 只看该作者

四、运用信息技术,让生动有趣的评价方式为学生的成长扬帆
新课程提出,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在课堂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等,即关注学生是怎么学的。而学生间的差异是永远存在的,有的上课比较好动,有的自卑感强。教师所要做的,就是让这些具有不同思维特点的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并不断鼓励他们敢于表现“与众不同”、有个性、有创新。
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说:“成功的欢乐是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教师在课堂上的激励性语言会使学生产生喜悦的情绪,这种体验能促进学生自觉向着我们所提倡的方向努力。因此,我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都认真听取、公平对待。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巩固练习时,让小动物当裁判,当学生回答准确时,多媒体显示正确的答案,小动物说句:“你真棒!”或用掌声鼓励等,如果回答不正确,就用“别灰心,再试试!”来给学生加油,这样使学生学习兴趣很浓,心情愉快,思维活跃。一个学生在做独立操作练习时总是不自信,我就鼓励他:“别着急,一步一步来,老师在旁边看着你,你一定能行的。”当他跨出第一步后,我更是借机表扬:“瞧,你做得多棒。”经过多次鼓励,他不再左顾右盼,无所适从,找回了自信。当学生回答问题有出入时,说一句:“虽然你说的不完全正确,但我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使学生受到肯定与鼓舞。口头语言评价应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课而异,恰当的把握评价时机和评价对象。“你现在真能问,能问在点子上,能抓住要点来提问。”“你倾听得真仔细,耳朵真灵,这么细微的地方你都注意到了!”“我想××同学一定在思考,我们再给他一点时间,好吗?”“没关系,大声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知道你能行!”……这些话语能让学困生消除内心的自卑和局促,愉悦地接受同学的帮助,在课堂中品尝被人尊重的喜悦。对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当他们的学习的确有水平或创见时,同样要给予热情的肯定,能激发他们的远大志向,促进他们在学习上更加勤奋。
对于学生的评价,除了用语言来表达,还可以利用肢体来表达。如对学生的回答或操作演示给予鼓掌或竖个大拇指,在学生操作练习时给一个“OK”手势等,甚至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甜蜜的微笑,一个安抚的动作,都能传达教师对学生的赞赏和认可,给他们以愉悦感。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声、光、色、形兼备,动静结合的特点,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开拓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率,甚至达到“动一子全盘皆活”的作用,然而,现代信息技术毕竟只是课堂教育的辅助手段,用以帮助学生学习。课堂上,应仍然营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和谐氛围,促进素质教育实施,培养非智力因素,从而,从真正意义上优化课堂教学,使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9-22 11:3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