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0-3-5 07:57:00
|
只看该作者
教师评价应该以何为“绩”?
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但部分教育界代表委员告诉记者,学校对教师评价考核在相当长时间里重教书轻育人,过分注重以学生考试成绩评价教师,教学成绩好的教师就是优秀教师,而育人被忽视,应试教育愈演愈烈。
教师评价一直是个难点。“指标有师德表现、工作量、专业发展、育人效果、所教学科学业水平考试合格率、优秀率等,其中师德怎样评?工作量怎样算?考勤,备课,作业,上课节数这是能看到的,看不到的工作量呢?”郝翠娟说,“学业水平考试合格率、优秀率高并不说明老师的水平有多高,多做几套题就能提高百分点。”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临沂市第一实验小学数学教师张淑琴认为,必须探索素质教育模式下对教师的多元化评价,增加过程评价,而不仅仅是看教学成绩。“目前对过程评价的方式方法过于单一。很多时候教师付出了许多,但并不一定能反映到好成绩上。比如,转化一个后进生,进行家访帮助一个特困生,这些花费的精力远远要高出上几节课。是转化一个后进生更有价值呢,还是多上几节课更有价值呢?”她说。
陈德展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可以制订一种相对公平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将学生评价、社会评价以及学生成才作为重要评价项目,让教师的教学成绩能够尽量多的体现民意,终归“民心所向”能够说明一定的问题。
推进素质教育,评价体制改革应破题
部分教育系统的代表委员提出,对教师的评价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实施。在一些地方,之所以出现应试教育泛滥的情况,与对学校、对教师的考核指标和办法有关。一些地方对教育的考核两眼只盯着升学率,升学率高学校和教师就可以“一俊遮百丑”,升学率低就一无是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对学生的全面关注没有了。不尽快改变这种急功近利的教育政绩考核办法,不给校长、教师松绑,素质教育不可能真正得到落实。
山东自2008年初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来,对中小学教师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成为关系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山东教改方案把教师与家长和学生的沟通、履行全员育人职责、帮助学习或发展困难学生等情况,学生在学习、行为等方面的习惯养成情况,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近视眼发病率、体育达标率等情况都纳入对教师的评价视野,对教师的评价从以分数为主转向了以全面育人为主。
“通过对教师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杜绝片面依据学生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对教师进行奖惩性评价的现象,从而使广大教师主动遵循教育规律,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这是抓住了素质教育的一个突破口。”陈德展说。
正在公开征求意见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
部分代表委员认为,目前我国的素质教育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只有树立科学的教育政绩观,把素质教育实施情况作为考核、评价学校、教师的重要指标,素质教育才有可能得到实质性的推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