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2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谈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方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7 22:00: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浅谈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方法
摘要: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离不开教育信息技术的支持,在现在教育环境下,信息技术会使教师的专业发展渐入佳境,锦上添花。本文把信息技术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信息技术对教师更新教育理念,丰富认知结构,培养工作能力等方面的作用入手,对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诠释,总结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密切关系,强调指出信息技术是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时代要求,同时明确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对教育教学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教育信息技术;专业发展;途径与方法
众所周知,教育信息技术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它是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技术息息相关的,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绝大多数教师对信息技术知识已有了较系统地掌握,已初步具备了实际应用的能力,可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依旧因循传统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践,教育信息技术倍受冷落,马放南山,究其原因,是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认识不足,同时有许多实际问题亟待解决。要想使信息技术能应用到日常教学工作中,要使教师在专业成长与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向前,我们就要认真学习教育信息技术理论,端正思想,研究内涵,寻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广泛开展与教师专业成长密切相关的各种教育教研活动,统一观念,统一行动,把网络虚拟环境下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与现实的学校教学活动有机整合,高效促进整个教育环境的改变,向好的方向发展。
关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研究领域,国外有很多有关的理论模式,例如凯兹的教师发展阶段论,伯顿的教师生涯发展论,休伯曼的教师职业生命周期论等等,虽然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的解说,但其共性特征是教师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有一定的专业道德和训练方法,最终是更好地成长与发展。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广大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已成为必然。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有哪些?现代信息技术是如何推动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的?对此有以下三方面的理解。
一、打造网络教育平台,更新教育理念。
教师的教育理念是时代的产物,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教育理念也一定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更革,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时刻建立与时代精神息息相通的理念与认识,把它作为从事本行业工作的核心与基点,用全新的认识与信念引导学生,注重基础教育的方向性、革命性,用新的教育观念和新的学生观念精心地教育书育人。网上信息资源丰富,多种新理念的知识学习能使教师迅速从旧观念的阴影下走出来,各种网络下的新理念实践案例供我们吸收借鉴,相比之下,我们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成效甚微,相形见绌,更激发了我们更新观念,用新的课改精神武装自己头脑的变革意识,而新的信息技术本身就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与时俱进的要求。新课程不仅要求广大教师努力学习掌握最新的现代教学技术,还要求教师们要实现信息技术本身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基于上述要求,我们广大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具备扎实的信息技术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更要具备创造性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而一旦形成了这种精神意念,就可以更好地适应与完成日新月异的教育理念的更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7 22:00:25 | 只看该作者

二、信息技术促进教师形成多元的立体知识结构,丰富教学技能。
教师的专业成长主要由学习过程、教育教学实践和科研进程组成。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非常重要,是指引学生发展的罗盘,因此,教师就要根据专业素质发展的要求,结合实际,不断充实基础,更新观念,做终身学习的准备,边学习边思考、反思,在自身学习上信息技术能派上大用场,网络丰富的学习资源是教师学习的支柱,信息技术不仅给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也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学习与成长,给广大教师开拓了更广泛更深入的学习空间。
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传统地认为是学科加教学心理学知识构成,而现在更重要地是强调多元化,立体化或是复合式的点线面体结构特点。
多元化结构特点的最基层部分就是教师应具备的有关科学和人文知识,还有工具性学科的扎扎实实的基础以及基本技能的熟练运用。在此方面,教师要强调把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密切结合,把信息技术当作教师获取知识、探求问题、讨论合作、解决疑难和构建全新知识体系的良好工具。信息技术有助于实现课程学习的目标。教师每天面对的一个个朝气蓬勃,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学生,掌握全面而专业的基础知识和育人的基本技能,无疑是必须和必要的,同时,更是随着时代、科学发展而不断探索学习,不断更新完善与发展的教师的必然要求。尤其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精深的信息技术知识、娴熟的事例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能力对于顺利完成各学科教育的多重任务是必要的。广大教师成功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活动,必然拓宽学生的视野,取得高效,同时也可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给课堂教学带来自己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给课堂教学带来无限生机。基于这一点,也有利于促进教师的学习动力,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得以提高。例如,我校大力倡导信息技术与学科之间的整合实现了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利用信息技术培训教师,大力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和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的技能,课堂出现了全新的局面,信息资源建设保障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多元立体化的知识结构表现在教师应具备学科的专门性的知识与技能。这是对教师专业的特殊要求。在这方面,教师应对本学科的根本性的知识和技能有深入而广泛的理解,教学技能也因学科而宜,把握学科特点和技巧。更重要的是教要有知识网络意识,找出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握关键,进行逻辑判断推理,形成知识体系,并跨越学科界限,与其它学科教师协同作战,开展综合性探究活动。
信息网络下的专业资源浩如烟海,教师可以删繁就简,择要选取,筛选运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方面利用网络加强自身的专业学习,另一方面应注意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提高网络资源的使用率和高效率,营建互动学习的崭新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7 22:00:31 | 只看该作者

多层复合的知识结构的体现还在于教师要对本位学科的发展历史,演变趋势,推动因素及社会作用与价值在人们生活中的表现形态等进行全方位了解把握。这一点更需要借助于信息技术来进行。再者,教师需要掌握本学科所提供的特殊的认识世界的方法与视角,熟悉学科内专家的人格魅力和“理性、求实、怀疑、创新、务实”等科学精神,这对于引导学生的创造意识和献身自然与社会科学的精神有要超出学科以外的更高的价值,多媒体课件可以直观地展示这方面的内容,收到良好的效果。
多元的知识结构要求教师掌握教育学科类的更多知识,加强对人的认识,教育理念的形成,管理策略、教学活动设计、方法选择,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运用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尤其是信息技术手段,能促进中小学教学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革,这已被证明为不争的事实。
三、从工作能力方面入手,使教师逐渐养成管理能力、交往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培养教师效力于教育事业的聪明才智。
教师从事教育事业要有以下各方面的基本能力,其一,在教育信息技术条件下,要强化教师的交际能力,首要的是建立广泛的交际对象。传统的交往对象局限于学生、家长及同事等,接触面较窄,而在互联网条件下,可以实现与著名学者、专家、网络多端所有有关人员的交往,与之进行精神交流,情感沟通,知识切磋,协作共事,极大地锻炼了教师的交往能力。
其二,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要具备常规和特殊的管理能力,这种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断学习,实践中逐步培养成的,教育活动的决策与设计能力是很重要的,如何高效地提高自己的教育管理能力,需要借鉴一些成功的管理理论和案例。信息技术条件下,我们可以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作用,突破时空限制,广泛共享网络各种管理经验与成果,利用网络为教育管理工作服务,同时也要积极参与网络资源建设,把好的经验方法贡献出去与广大同行交流和分享,收到互惠互利的效果。
其三,信息技术促进了教师教育研究能力的提高,对培育其教育智慧有着独特的功能。
专业技术人员都应具备科研能力,它是教创造性工作的具体体现,也是教师自主能力的表现。教育科研要求人们对新教育问题、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求,它集知识、经验、新见解、新思维于一炉,是教师专业素质趋向成熟的标志,久而久之,会使教师形成专业智慧达到教育思维的新境界,而教育研究更需要多种观念、知识、能力、方式方法等的保障。信息技术条件下,这些已不是难题,信息技术推进了教研过程的开展,保障了活动的顺利进行。在表面上看,可以利用投影技术折射教研主题、内容、过程方法,一目了然,脉络分明。从实质上讲,信息技术为教研活动提供了诸多信息交流、反馈、整合等优质环境,使教师的工作进入到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完美境界,充分展示出教师个性化的教学风采,促进整个师资队伍建设的蓬勃发展。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在其成长的途径与方法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开拓出了最理想的腾飞空间,是教学进步的强有力工具和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 04:1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