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2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新课程标准下小组合作学习的困惑与措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5 12:37: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新课程标准下小组合作学习的困惑与措施
通钢二中   陈芳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它追求的是学生的主动全面发展,培养的是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合作意识,它将深刻影响学生的精神状态,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然而我们在事实时总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在几乎所有的课堂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这说明,教师已经在有意识地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但是,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多数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往往是老师一宣小组讨论,前排学生的唰地回头,满教室都嗡嗡的声音,四人小组里,每个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几分钟后,老师一喊停,学生立即安静下来,站起来发言的学生一张口就是:“我怎么怎么看”,“我觉得应该怎样怎样。”学生关注的仍然是“我怎么样”,而不是“我们小组怎么样。”
另外小组合作学习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好的学生不会等其他学生发言,而是首先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或者是在小组活动中好学生发言的机会多,表现的欲望特别强烈,讨论结束后,代表小组汇报的现象多。而学困生在合作学习中一言不发,对讨论的问题不感兴趣,自然学习的效率不高,这样一来,那些学困生相当于只走了个形式。当老师提问到学困生时,他们虽然往往能够答对,但这并不是他们自己思考得到的。结果,好的更好,差的更差。如一些教师所说的,新课程让学生两极分化更严重。
还有有些小组合作学习,合作之前缺乏必要的前提准备就匆忙展开讨论,小组合作次序混乱,学生发言七嘴八舌,没有中心;有些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内容过于简单,缺乏讨论、研究、交流的价值,学生在合作时无所事事,浪费课堂时间等等。
我的困惑是:怎样做才能使学困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提高他们的参与能力和合作的意识?使合作学习真正有效?
我把在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总结为两大类:
(一)小组活动重视形式,缺乏实质的合作
1、讨论是抓不住关键问题
2、有的小组人人都争着发言没有人愿意倾听别人的想法;有的小组死气沉沉,谁都不想说;
3、有的小组只有某一个学习好的学生发表意见,一言堂,其他人不敢提出自己的见解。
4、有的学习困难的学生自己不思考之等着听别人的讨论结果。
5、接到一个需要讨论合作的学习任务,学生不会采取有效的策略,分解任务。他们只是漫无边际的东一句西一句。
(二)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
     在教学实践中我通过观察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好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往往扮演了一种“小老师”的角色,困难学生成了听众,往往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致使困难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获益比在班级教学中的获益还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5 12:37:43 | 只看该作者


综观上述一些问题,究其根源,我认为症结应是我们的组织者——教师对合作学习的精神实质欠缺理解或只是表面化、形式化了理解的意义,而影响了我们探究的效果。而且我们应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合内容的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开展活动。但这还只是能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条件。针对开头提到的几种情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要合理分配小组。
为了促进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首先应对全班学生进行适当的分组。为保证组内成员的互补和组间的公平竞争,在分组中要考虑学生的能力、兴趣、性别、家庭背景、住校与否等几个方面的因素。一般应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来分配每组的成员。这样才能保证每个小组在大致相同的水平上展开合作学习。学生在竞争中就会有“旗鼓相当”的感觉,才会增加合作的动力,增强取胜的信心,取得良好的合作效果。合作学习小组以前后桌四人为一小组,将全班分为12-13个小组。小组内设小组长一人,记录员一人,汇报员一人,资料员一人。小组长应选组织能力强、学习态度好、乐于助人、有一定合作创新意识的学生担任。他的主要任务是要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全体人员一起合作学习,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开展讨论,完成小组学习任务。记录员的职责是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包括合作学习的结论、组织讨论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小组成员中某人遇到的学习困难及解决过程等,因此,记录员应选择学习态度好,对工作认真负责,同时笔头快的学生担任。汇报员的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向全班或老师进行汇报,所以应选择学习成绩好、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担任。资料员应选通校生且家有电脑,家庭背景较好的同学担任。这样组内各成员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既避免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泛泛而谈,又避免了学困生在小组合作中的“搭车”现象。当然,过一段时间后,学生各方面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后,还可以互换角色。

二、要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在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巡视,教育学生要虚心地倾听同学的发言,特别要认真地去思考和自己的想法不完全一致的意见,善于吸取其正确的部分,补充修正自己的认识。在发表意见时,要做到以理服人,使交流的内容不断地深入。教师还要及时纠正发言不普遍的现象,进行课堂调控。当个别学生胆小或有自卑心 理,或羞于启齿时,则要教育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激励他们不要怕说错,暴露错误则 有利于进步。只有突破羞于发言的心理障碍,才能获得与他人平等地参与合作的机会。当个别学生过分好胜,惟恐自己落在他人后面,以至于还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就抢先发表意见时,则要教育他们学会照顾和尊重他人,小组合作交流也是学习,只有作好准备,才能有高 质量的发言。通过学生间的交流达到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的,在合作交流中求得认识的统一,在争论中求得智能的发展。
三、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对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经过半年多的实践,总结出以下方法:
   ① 建立长期合作小组,小组成员一般控制在4――6人。经过长期的合作学习之后,使之感觉到我们是一个学习小组一员,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 合作意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5 12:37:49 | 只看该作者

   ② 在班级中利用一定时间开办学习方式专题讲座,向学生宣传各种先进的学习方式,其中介绍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优点,一般的操作策略,使学生产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欲望。
   ③ 展一些小组合作学习竞赛活动,定期不定期的进行评优,激发学生合作积极性。逐步将合作学习内化为学生的学习品质。如各小组合作出题交叉考各小组。
四、教给学生合作技能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一开始实施时,学生在学习的方法上不免有些生疏,合作时要么七嘴八舌乱讲一通,要么干脆不说坐享其乐,要么人云亦云盲目随从,对小组内的 意见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成或反对。因此,要想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老师应该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合作技能。比如:在小组合作学习分工学习时,要教给学生分工的方法,根据不同成员的能力,让他们承担不同难度的任务,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学习时,教给学生要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善于倾听对方的意见;有不同意见,也要等对方说完,自己再补充或提出反对意见;碰到分歧或困难,要心平气和,学会反思,建设性的解决问题。当然我们应该看到,这些技能和品质,时不可一朝一夕能练的,我们要有意识地长期培育,潜移默化。这种长期培养,仅仅依靠课堂的训练也远远不够的,应重视学生就课后小组合作学习的 延伸。
五、善察学生合作需要
   为了使学生尽快适应小组合作学习,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经常性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然而学生的合作热情似乎不高。原本以为是我的方法有问题,后来终于有一学生道破天机:这些问题我们不用讨论也都知道了!为什么还要讨论呢.?原来如此,学生在学习时,不是任何内容都需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 ,只有在个人无法解决的情况下进行合作学习,这种合作学习才有价值,学生才有合作的热情。因此,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善于观察他们的合作需要,有选择性地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力所能及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而那些力所难及的问题,则让学生合作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则需要教师的引导了。
六、注重教师自身参与
   从表面上看,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压缩”了教师的空间,实际上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赋予了更大的责任。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时候,教师应该些什么呢?我认为教师不是等待,不是观望,也不是去干其他事情,而是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小组活动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老师是课堂教学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与学生合作共同解决学习中碰到的困难。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或讨论一时受阻时,教师应及时发现,及时制止,或为小组讨论提供及时的点拨,使小组讨论顺利开展。教师深入到小组中去,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等等,从而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因此,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注重自身参与,一方面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程,另一方面给学生一种无形的期待,激励学习积极讨论交流,提高合作的效率。
七、要进行合理的评价。
中学生普遍有争强好胜的心理,所以如何对他们进行合理的评价非常重要。评价可以分自我评价、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教师要及时地对学生合作的成果进行评价,以增加学生的合作学习积极性。评价应采用鼓励性语言,以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让每一位学生体会到只要自己在某个方面付出了努力就能获得公正客观的评价。另外,评价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总之,小组讨论这种学习方式符合学生乐于交往的心理需求, 符合课改精神,有利于调动起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 社会交往的能力。但一切均应从实际效果去考虑,防止走过场。我们要通过不断的指导,长期的熏陶,积极引导学生吸收、内化。我深信,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 教师之间也应该经常地开展小组合作式的学术探讨,不断反思、改进,使自己逐步走向成熟,适应新课程的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会逐步完善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 03:3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