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94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班班通”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所产生的影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4 20:26: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班班通”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所产生的影响
咸丰民族实验小学 蒲蓉
2008年,教育部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努力推进‘班班通、堂堂用’,让广大中小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以“班班通”工程建设为代表的新一轮教育信息化建设掀开了新的篇章。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已经发展到了信息化教学的创新与变革的攻坚阶段,学校教育教学的核心工作依然是课堂教学,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依然是课堂教学的信息化。班班通的推行,不仅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也为课堂教育教学改革开辟了新的路径与对策,引发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又一轮高潮。下面就“班班通”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所产生的影响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班班通”搭建起和谐快乐平台,增强英语学习兴趣
教育家孙双金曾说:“一堂好课应上得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直张,这是课堂充满生命力的具体体现。”当前各校实现了“班班通”,有助于营造一种和谐的英语教学环境,让教学方法“活”起来,紧紧“拴”住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心,让他们“活”起来,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益。
原来的英语课堂,只有一支粉笔、一本书、一部录音机。然而都大家知道,小学英语是一门语言性、综合实践运用性很强的学科。词汇教学、对话教学须与具体情景相结合,小学生形象思维,生性好动,他们往往对具体形象的实物比较感兴趣,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累了老师、苦了学生,却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难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运用“班班通”将远程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打破了“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我一般在英语课前的2-3分钟,开始放录音,让学生跟着录音唱一些简单易学、节奏鲜明的儿童歌曲或是朗诵一些琅琅上口的英语小诗,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英语的良好境界。抓住这一时机,我又在开始上课时的5分钟之内,对学生进行语音训练,充分利用录音设备,多听标准的语音,让学生在语音的学习中,感知语音的优美、语调的自然流畅,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
 如教学“animals”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新课:设置“动物园”场景,让各类动物栩栩如生地呈现在学生们眼前;用鼠标随意点击单词,该单词就能为学生带读,点击动物就能放出相应动画;学生们可以看着单词和图画,听着标准读音来学习新知……这样恰到好处地运用,使教学更加直观,富有趣味性,优化了课堂结构,课堂气氛活跃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班班通”创设较为真实的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情境教学是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和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的统一,在认知方面有启迪学生的可暗示性,从而使学生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接受教育输入。即:如临其境,触境生情。如临其境可以使学生感知的过程变得容易,触境生情可以使学生的认知更加牢固。
语言的学习最好的方式是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之中,让学生感知语言,并在感知的过程中自己领会到语言的真谛。尤其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教师若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教学,学生自然而然就理解了语言的本质,无需教师过多的解释。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4 20:27:05 | 只看该作者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感知语言,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语言会收到意想不到到的效果。在课堂中我经常利用多媒体设备来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把文字、声音、图像等融为一体,创设学生主动参与语言交际活动的情境,让学生走入情境、理解情境、表演情境以此突破语言观。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更容易进入角色,课堂气氛也异常活跃。
例如,在教学“Weathers”这一课时,我并没有单纯地教授各种天气单词,而是创设了一个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又非常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通过一个个风光各异的视频把常见的各种天气与学生熟知的具体事物相联系,让学生在较为真实的情景中完成了原本枯燥无味的单词学习;然后,我再转播天气预报视频,引导学生参加“我是最佳天气预报员”的活动,学生们被深深吸引了,争着抢着上台展示,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又如,在完成“I went there last year.”的新学后,我呈现了许多闻名遐迩的景观图,邀请学生“当一回小导游”,选择自己去过的地方加以介绍、操练……这些熟悉的场景融看、听、学为一体,纯正真实的语音,生动活泼的动画,将学生置身于比较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教学活动也由此变得丰富多彩,吸引着学生每一个细胞的参与,学生的表达欲望空前高涨,学习潜能在这种无拘无束的氛围中得到激发和释放,整个学习的过程成为一次愉快的体验。
三.运用班班通多媒体,促进思维,培养能力
    在英语多媒体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软件中形象生动的实时动画、严谨准确的授课和悦耳动听的音乐,使学习内容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图文并茂、栩栩如生,使学生因此由被动学习者变成了始终保持高度学习兴趣的主动参与者,寓教于乐得以落到实处,学习的成功也成了自然而然的事了。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绘画、挎贝影像画面、视频、发声等功能,可以向学生展现全新的视听效果,把教材中的情景内容以更生动的形式展现于眼前,又或是把事件的整个起始、发生、发展乃至结果整过程一一再现。从而加深学生的认识理解,让学生投入当时的情景,有肋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及创造思维及分析判断能力。利用多媒体展现情景,还可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运用先进的现代化教育设备,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巧妙的多媒体设计,可提高课堂效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小学英语第二册第七课,课前,我播放了这节课所学有关食物的歌曲《It’s time for lunch》来渲染气氛,营造学习英语的氛围,以便学生能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并用微机播放剪辑好的对话,进行播放回顾和润色,在此期间,根据实际需要对本课对话情景进行部分消音或全部消音处理,以便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自由配音,更好地进行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学是为了用,在课结束之前,我又将卡通人物和食物用投影放映并展示给大家进行现场交际活动。给学生提供练习材料,让情景的设置配合情景活动,为学生提供想像空间,创造进一步理解语言的条件,将所学知识变为己用,讲出来,让他们有开口的欲望,并真正说出口,进行语言交际,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形成流畅的语流和悦耳的语感。
通过实践,我认为在现代教育技术还不完全成熟的条件下,尢其是在我们这样的农村学校,要想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益,必须将班班通与传统的教学方法完美地结合起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以达到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4 20:27:10 | 只看该作者

四、利用“班班通”独有的优势,进行情感教育
“班班通”所独有的集声音、文字、动画于一体的优势,有助于引发共鸣,利于在课堂上进行情感教育。我在讲授Module 7 Community Unit 1 He can’t see.这一课时,就发挥运用了“班班通”的优势。Module 7的主题为Community(社区),本课的情感目标是要关心帮助他人,我在操练运用环节使用多媒体展示了一些我们身边有困难的人,请学生描述他们存在的困难以及自己可以做些什么。因为幻灯片展示的都是我们身边确实存在的人,很真实,所以学生在小组讨论时很热烈,纷纷发表见解,在总结时也能水到渠成地说出We should help each other. 之后,我又增加了汶川大地震的图片连环播放,大地震造成的危害和战士、护士、学生献爱心的场面都一览无余,再配着《天空之城——吟唱版》的音乐,学生、家长、听课老师无不感慨,大家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关爱的必要性。在课堂结束时,学生家长竟然鼓起掌来,我认为,这是对我们教育的鼓励,也是对教学中先进技术的肯定,更是对“班班通”给学生带来的各种感官享受的认可。
五、“班班通”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传统教学往往在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问题上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即使如此,学生仍然感触不深,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恰当运用“班班通”,可以使教材和媒体之间优势互补,动静结合,声色兼备,帮助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
小学生对形容词的比较级往往难以理解,教学时如果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引导,绝大多数同学表现出的是一种茫然的表情,教师滔滔不决地讲授,学生默默地听着,课堂气氛沉闷,缺乏生机。为了突破这一“瓶颈”,我巧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进行动态模拟,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共同探究规律,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我精心制作了动画,让小男孩的短发一次比一次变长,身体一次比一次增高……这样直观地演绎“longer”“taller”等词的含义;在组织进行“Which is older/bigger/taller/…”的操练时,将图片进行部分遮挡,故意留下悬念,给学生创造更多说的机会,学生反复猜测后,多媒体会展示出比较结果。这样别具一格的处理,吊足了学生的胃口,一旦目睹了“庐山真面目”,他们会不约而同地发出会心的轻笑……在这—过程中,多媒体将书本知识化静为动,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直观,所以对教学难点的突破就变得比较容易,也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学生的英语思维得到发展,有利于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学习过程。
目前,运用“班班通”教学已成为农村教育一大亮点。教师应调整并适时地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提高驾驭“班班通”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搭建起和谐快乐的平台,让教学内容“活”起来,使学生为之动情、愉快、振奋,使课堂成为他们表现自我的舞台、施展兴趣的天地、拓展创造性思维的空间,确保我们的课堂教学时刻充满“活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2 04:5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