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作文批改方法,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新课标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引导我们在作文批改方面加以探讨。我们认为不宜采取单一的批改方式,需综合多种方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利用一切积极因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创新、修改、针对性、开放作文
作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可是,现在的学生一看到作文、日记就头疼。“作文难”是现在学生共同的感受。“改作文难”是老师的共同感受。然而我们的教师肩负的重要职责就是:成功的开启每一个学生的写作之门,为他们的一生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如何从修改作文入手,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语文综合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修改作文是写作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提高文章质量的重要步骤。作文初成,往往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修改正是要把一些不恰当,不合适的地方改好。“文不厌改”、“善作不如善改”。可就是修改这个重要环节,至今我们还是习惯于对每个学生的每篇作文精批细改,从字、词、句的个别修改到眉批总批都细致周到。教师批改作文的时间高耗。我们现在是每周一篇作文,教师每批改一篇作文的时间大概是7—8分钟,批阅一次需要花去教师大量的时间。错别字、标点符号、用得不恰当的词、病句、表达不明确的句子、自然段的划分等等。有时这个工作在正常的工作日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完成的。所以教师只能把作文本带回家改。
尽管教师呕心沥血,朱批满篇,但学生却很难甚至不屑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学生在拿到作文本准备誊写作文时,有极少数的学生会仔细阅读教师的批语,如有不懂之处还能主动和教师沟通。有的学生走马观花地看一下批语,订正完错别字。多数的学生蜻蜓点水只看一下等级。还有的学生潇洒走一回,只忙着誊作文。
那么,新课改下应该怎样才能在作文批改更有效地去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我认为:作为一名走在新课改这条康庄大道上的年轻教师,对于批改作文既要发扬传统,还要勇于创新。
一、作文批改要有针对性
教师要充分发挥批改作文的功效,就是提供正确的批改方法,供学生借鉴。因此,我主张在批改作文时应有针对性地抓住其中主要问题进行点评,常把有指导意义的示范修改作文制作成课件,投在屏幕上,供学生讨论:为什么这里要删掉,为什么这里修要调整位置,为什你这里要添那里要减,并讲出原因。这其实就是给学生指明方向,使学生有所“警醒”与收获。
二、采取多种方式批改
1.鼓励学生自己批改。
叶圣陶曾指出:“务令学生养成自己检查修改已成之篇,此习惯必养成……检查者何?检查思考是否准确得当。思考于和验质?验之于语言是否准确恰当。修改者何?将思考之未尽善处改好。在校作文有老师批,出了学校没有老师改,故必养成检查修改之好习惯。”好的习惯养成绝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坚持。在学生作文成稿后,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读改”。即让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文章,边朗读边修改。朗读将书面语转化成了口头语,学生不仅运用视觉,还运用听觉,容易发现拗口的词和句子。根据平时的观察,一些用错的词、标点或加字、漏字、笔误及重复的词,通过朗读一般都能改正。这样就可以养成字斟句酌的习惯,从正确写字到认真用词造句和细心使用标点。让学生自己琢磨,自行修改。
2.组织学生互相批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