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05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0年最新中考复习参考试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2-9 17:0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安徽省利辛县巩店镇509中学 夏飞
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20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2009年中央预算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等方面的民生支出达到9365亿元,
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B     C    D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B
C    D
3.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6的平方根是                                               B.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C同一底上的两个底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D.近似数6.2703个有效数字
5下面计算正确的是(

A        B        C              D
6.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7.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无实数根,则一次函数的图象不经过(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8.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为32,则它的边长应在(

A34之间     B45之间     C56之间    D67之间
9.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的中点,的面积为1,则的面积为(

A1         B2        C3        D4






(第9题)               (第10题)
10.如图,的直径,的中点于,连接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④的切线.
A1      B2      C3      D4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分解因式:
12.顺次连接等腰梯形各边中点所构成的四边形是
13.某校三个绿化小组一天内植树的棵数如下:108,已知这组数据只有一个众数且众数等于中位数,那么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14为迎接十六届亚运会的召开,广东省某艺术团排练的节目需用到如图所示的扇形布扇,布扇完全打开后,外侧两竹条ABAC夹角为120?AB的长为90cm,贴布部分BD的长为60cm则贴布部分的面积约为____________cm2(保留)



                  (第14题)            (第15题)
15.如图,将一个半径为,圆心角为的扇形薄铁皮卷成圆锥的侧面
(接缝无重叠,无缝隙),为圆锥的底面圆心,则=cm
16.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图象交于点A(23)和点B(m2).对于同一个
y1y2的取值范围是
17.在正方形网格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的值为



        (第17题)                (第18题)
18.如图,相切于点交于点,则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2-9 17:09:00 | 只看该作者
三、(共16分)
19.计算(每小题满分4分,计8分):
1         2  


20.化简后求值(4分):
,其中.


21.解方程(4分):

四、(共26分)
22.(本小题满分6分)

某市为治理污水,需要铺设一条全长为600米的污水排放管道,为了尽量减少施工对城市交通所造成的影响,实际施工时,每天的工效比原计划增加20%,结果提前5天完成这一任务,原计划每天铺设多少米管道?


23.(本小题满分6分)
如图,为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三个顶点,且三点的坐标分别为(34)、(62)、(56).
1)请直接写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第四个顶点的坐标;
2)求此平行四边形的周长.



24.(本小题满分7分)

在课外活动中,同学们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小华就本班同学“我最喜爱的体育项目”进行了一次调查统计,下面是他通过收集数据后,绘制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以下问题:


1)该班共有名学生;
2)补全条形统计图;
3)在扇形统计图中,“其他”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度数为
4)若全校有1225名学生,请计算出“乒乓球”部分的学生人数.
25.(本小题满分7分)

如图,大楼AB的高为20米,远处有一塔CD,小李在楼下A处测得塔顶D处的仰角为,在楼顶B处测得塔顶D处的仰角为.其中AC两点分别位于BD两点正下方,且AC两点在同一水平线上,求塔高CD







五、(共14分)
26.(本小题满分8分)
如图,将矩形纸片沿其对角线折叠,使点落到点的位置,交于点
1)试找出一个与全等的三角形,并加以证明;
2)若为线段上任意一点,
试求的值,并说明理由.





27(本小题满分6)
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CD在正方形ECGF的边CE上,连接BEDG
(1)求证:
(2)图中是否存在通过旋转能够互相重合的两个三角形?若存在,请说出旋转过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六、(共10分)
28.如图,抛物线经过A()B)两点,此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顶点为与直线交于点
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2)直接写出此抛物线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3)连接,求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2-9 17:10:00 | 只看该作者
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A

C

D

C

C

C

D

D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    12.菱形     13    14   152   
16
提示:根据两函数图象的交点A(23)B(m2),分别将纵横坐标值代入

,即可求得,同时也可求得,则两函数的解析式分别为:

,如下图:(正确答案为





17     1858  

三、19.(1
2解:原式


20原式

时,原式


21方程两边同乘以得:解得:检验:
时,.所以是原方程的解。说明:结果正确,但没有检验扣1

四、22解:设原计划每天铺设米管道.                       (1分)
则由题意可得:
2分)
解得
1分)
经检验是原方程的根.
答:原计划每天铺设20米管道.
1分)


23解:1)(84)或(40)或(28)(每答对一种情况得1分)
           (3分)
2)①;②;③(每答对一种情况得1分)
3分)


24解:150
                                (1分)
2
                                   (2分)







3
       
2分)
4392名.
        
2分)


25:作,           
可得和矩形
则有
1分)
中,                                                        1分)
中,                                      2分)
,∴,解得:
2分)
所以塔的高度为米.
1分)

五、26.(1                                                                                 1分)
证明:四边形为矩形,





2分)
2:由已知得:


2分)
Rt中,

1分)
延长


1分)

1分)


27.(1证明:∵正方形和正方形
        


中,
                                                                                                                                               2分)
                 
        
2分)
2)存在.绕点顺时针旋转得到(或将逆时针旋转得到2分)

六、28解:1抛物线经过A()B两点,
                                                                                                                1分)
解得                                                                                                                   1分)
此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1分)
2)由(1)可得,所以此抛物线的对称轴
2分)
顶点的坐标为().
2分)
3)证明:AB两点的直线解析式为
1分)
时,,∴点的纵坐标为,∴
于点,则
由勾股定理得,∴
2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30 11:1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