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具有社会性和开放性,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也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语文学习其实就是综合性学习的一项活动。学生的认知能力、综合能力、品质的形成都是在实践活动中完成的。《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实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学生直接体验的过程,紧密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综合实践以强调学生的亲身实践来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与创新意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习课程。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加强学生对自然的了解、对社会的了解与参与,为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多方面的情感、态度的发展,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在小学语文教材,每一册都少不了语文实践活动的编排,如积累运用中的“实践活动”、“口语交际”及教材中许多教学内容的学习、拓展也与生活实践紧密相关,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可见,语文学习是离不开综合实践活动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能给语文教学带来更有效的开展。
“综合实践活动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就是将综合实践活动与语文学科课程的教学融为一体,教学中,把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方式和评价应用到语文教学之中,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改变,促使学生更全面地提高。
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一个就是在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中的安全,想要学生能亲身体验实践,必须走出校园;再一个是就是许多学生要么提不出问题,不知道如何去实施。其实,语文教学隐藏着与自然、社会、生活相关而且值得研究的问题。因此,老师只要根据学生现有知识水平,挖掘语文教材的内涵,找准切入点,开展相关实践活动,不但能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我在一年级的语文拼音教学中就常常借助实践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组词、再渐渐的引导学生说话,然后让孩子们学会倾听别人说话,重复别人说的话,这可以加强孩子学会倾听别人说话的好习惯和说话能力。而且孩子们也不像刚到学校时,不再害怕回答老师的问题了,他们很喜欢说,虽然有时候表达得不是很清楚甚至与我提的问题不相干,但他们愿意而且勇敢的站起来展现自己,这难道不是孩子们的进步吗?
在一次的课堂上,我给孩子们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女孩拾到了一个鸡蛋。”我让孩子们猜猜这个小女孩会怎么做?孩子们认真的思考着、有的在讨论。当我让他们说出答案时,有的说她拿回家了;有的说她拿来吃了;有的说他拿回家让妈妈买了;有的说她拿去还给了母鸡妈妈……;然后我引导学生说:她把鸡蛋拿去给了医生。孩子们觉得非常奇怪,想:拿给医生做什么呢?不一会,就有孩子激动地站起来说:老师,我知道,鸡蛋生病了,小女孩是想把鸡蛋拿到医院给鸡蛋治病;有的说给它动手术,因为鸡蛋快生宝宝了……这既发挥了孩子们学习的主体性,同时又调动了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说话能力和思维的发散能力,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这不但促进了语文教学的有效开展。同时也促进了教师教学模式的转变,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方式。在整个实践活动过程中,老师真正地站在了引导者与组织者的角色中,起到了引导作用。对于小学低年级孩子来说,如果成天沉浸在读课文、写生字、背课文这种枯燥、无趣的语文课堂中,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负担,孩子在成长生活的天空会是一片灰暗的,没有色彩的。就像上述的故事一样,如果我直接给孩子们说小女孩把鸡蛋拿回家煮来吃了,那孩子们的思维就会被我局限而死死的停留在这里,就不会有什么拿到医院等等之类的思维。
这次语文教学我把综合实践活动与语文教学紧密结合,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实践,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思维更加活跃;从而使学生觉得学习语文不是那么的枯燥乏味,让他们越来越喜欢语文,喜欢语文实践活动。这难道不是综合实践的魅力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