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3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年级习作《我的课余生活》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7 15:03: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学心得 《我的课余生活》是三年级的第一次习作。格式、字数、标点、词语、句子、修辞等等,都是相对崭新的东西,学生从了解到运用,从以前的阅读到真正的动笔写作,难度上加大了。另外三年级的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和作文经验,即便有一定生活体验,也因缺失了必要的表达能力而容易对写作文产生畏难情绪。因此可以说,三年级的习作既承接巩固一二年级的字词教学,又开启中段年级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任重而道远。

本次习作的具体课时安排如下:第一堂课口语交际,交流课余生活;第二堂课动手写写作(草稿);第三堂课修改习作,誊抄作品。现将整个流程中出现的不到位之处做出反思:

1. 文不对题。我对孩子们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将所写之事表达清楚,描写具体完整。然而在修改草稿的过程中,却发现不少同学的作文似“流水账”般索然无味。该写具体的课余生活,该有的动作、语言、神态和心理描写粗粗几句话带过,反倒是与主题无关的闲话倒是不少。譬如某小朋友一篇关于“溜冰”的作文,在相当吝啬笔墨地写了溜冰的过程之后,竟出现了如下内容:      

溜完冰,我们都口渴了。于是我说:“我们去买饮料吧。”

他说:“好吧”。

我说:“我请客。”

于是我俩高高兴兴地去了店里。

又譬如一位小朋友写“玩溜溜球”,却用了三分之二的篇幅告诉我这溜溜球的来历是买牛奶送的。这样的内容出现在这里不禁让我哑然失笑,但细细反思之后,问题可能出在我身上。在口语交际的时候应该重点训练、专门训练孩子们如何将一件事情写细、写具体、写清楚,而不是仅仅考虑课堂气氛,仅仅为了不让孩子们讨厌写作,让孩子们在交流的时候思维有了偏差。这一点我在第三课时让学生自行修改的时候做了及时的纠正,让孩子们自己、同桌之间找找与主题无关的话,并及时删去。

2. 作文基本思路欠缺。有人说,作文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要让他们自由发挥。但其实,孩子们连最基本的作文知识都没有,又从何谈起说写作文呢?所以我觉得应先让孩子们了解作文的基本的模式,于是我要求孩子们作文一定要先审题,再选材,最后成型。

反思之后,我认为可以从现成的模式教给孩子们基本的作文知识,而这个模式就是课文。比如这次教学可以围绕课文《爬天都峰》展开。可以教给孩子开头可直接点题,结尾处写明自己的感受、收获和观点。另外,在上每一篇课文时都应渗透作文教学,例如可以依据教材中给出的环境、情节、人物,看情况配上乐曲,引导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进行故事续尾、诗歌改写、变换角色等富有个性新意的作文创作。

3. 差距的存在。有的学生的作文不用怎么修改,就可以当范文,有的就是“惨不忍睹”。书写潦草、格式混乱、句子不通、内容无聊、中心离题,他的作文可以同时犯下几个大忌。怎么办?记住他的名字,记住他的毛病,针对性地想办法吧。(语文 陆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7 07:4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