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7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学地理优秀教学论文乡土地理教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与渗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 18:59: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学地理优秀教学论文乡土地理教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与渗透
沙雅县第二中学   郑成红
摘  要:
乡土地理教学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体现乡土地理知识的必要性,及培养学生爱国爱家乡的情感具有重要的意义。但高中乡土地理教学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其有效的实施开展需要各位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乡土地理教材    地理教学   爱国爱家乡  应用   渗透
乡土地理材料是地理课的重要内容之一,广泛结合乡土地理材料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有深远的教育意义。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尽量结合客观存在于学生生活之中的这些生动的、有趣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既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同时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地理课的质量。
一、乡土地理教材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1、乡土地理教材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
常言道:“知识来自于生活。”而乡土地理教材就在学生周围,既为学生所熟知,又为学生所喜爱,学生时常接触的素材,但是,学生对于这些客观存在于他们周围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有的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要经教师点拨,便可言传,所以乡土地理教材具有易懂、亲切、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特点。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结合得好,就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还能起到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可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使学生较快地进入学习的进程。极大的调动起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唤起学生地理问题的意识。
2、乡土地理教材能使抽象的,复杂的地理概念和地理事物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
高中学生抽象思维占有相对的优势,但是具体形象思维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对于一切难度较大的地理概念,应适当运用直观形象的材料,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如讲到 “区位”这个概念时,就“区位”的两层含义:一方面指该事物的位置、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列举了大家熟悉的沙雅县富沃药业,让同学们分析它的区位:沙雅县富沃药业在沙雅(第一层含义);厂前有国道217经过(第二层含义)。最终总结利用“在什么地方?是否合理?”来断定一个事物的区位。这样,学生就可以把“区位”这个抽象的,复杂的地理概念具体化、简单化,从而进一步加深对 “区位”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为其后的农业、工业的区位选择的知识内容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样,在讲授“全国河流概况”及“中国气候”等问题时,也可以联系本地的“河流”、“气候”等实际知识,生动地举例阐明教材的重点及关键问题。
3、乡土地理教材既能加深对地理知识的印象,也能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我们既不可能把所要讲的事物和现象都搬到学生眼前,又不可能都前去观察,也不可能都靠实验解决问题。但是,我们知道一切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客观存在于学生周围的,为学生所熟知的乡土地理材料,就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的地理概念,地理知识的印象和理解,从而逐渐培养学生对生活观察的习惯。如在讲暖温带气候的降水量季节变化时,可引导学生回忆当地一年中每个季节降水的情况,从而加深学生对降水量季节分配规律的印象。接着介绍“降水量年际变化”时,可引导学生利用平时的观察来回忆,每年塔里木河在丰水期和枯水期河水水位高低的变化情况,其和塔里木河水源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受气温变化的影响有关,从而加深对“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的印象。同样的,在讲到“夏季北半球昼长夜短,冬季北半球昼短夜长”这个结论时,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我们当地夏天和冬天天黑时间的变化情况(冬季19:30左右、夏季23点左右),使学生加深对这个结论的印象。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 18:59:39 | 只看该作者

4、乡土地理材料可以增强学生对本乡本土人地关系的认识,帮助学生树立起爱国爱家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乡土地理要结合所在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突出区域地理特征,体现人地关系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材中的实例较为典型、实用,但有很多学生并没有切身体会,如果利用学生身边的熟悉且有切身体会的乡土地理实例来讲解,那么效果较为明显。
可持续发展观念,是人们在反思人类改造利用自然的实践中形成的,因此,只通过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是难以真正确立的;而通过乡土地理的学习,结合观察、考察、调查等实践分析自然条件对家乡社会、经济、环境、生态、文化、生活诸方面的影响以及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等事件对家乡自然环境的影响在理论联系实际中才能逐步确立。
比如在讲旅游开发时,列举了“库车天山大峡谷”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举了乌什县的“燕子山”由于开发过程中管理不当,人为破坏严重,山上的海底化石形如“燕子”而得名,当下却难以找到,对当地的旅游开发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一个个实例的讲解,除了让学生了解旅游开发要考虑到经济效益,还要考虑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如:本县的“太阳岛”、“月亮湾”景区的发展给本地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这样通过发生在学生周围的实实在在的实例使学生们树立起正确的环境观、发展观——即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使他们能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应用于与他们有切身利益的实际生活当中来。
二、乡土地理教材在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将乡土地理教材合适的渗透到地理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学习过程,也是一个提高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过程。教师必须下工夫长期积累材料,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乡土材料的收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善于总结。
(一)对乡土地理素材的收集
我们知道教学中备课,除了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还应在课余时间注意收集、分析和归类大量有用的乡土地理素材,建立乡土地理素材库。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先有一桶水或是要有涓涓的不停小溪;要“厚积”才能“薄发”。教师只有平时多积累乡土地理信息,不断丰富地理的感性认识,加强地理观念。收集地理素材的渠道有很多:
    1.多留意身边的生活
生活既是课堂又是知识的来源。大部分教师与学生生活在同一个校本环境,同一个地区,对周围的生活环境熟悉。因此,教师在鼓励学生多留意身边的地理事物和地理问题的同时,自己也应关心和收集身边的地理现象、地理事件和地理知识,以便于在教学中联系实际,正确引导学生发现、观察、分析生活中地理知识。
    2.充分利用生活媒体
所谓生活媒体即指:电视、网络、广播、报刊杂志等等,都是与我们密切相关的生活媒体,对于我们的发展的作用和影响日益扩大、深入。这些生活媒体,体现不少的乡土地理现象和地理事件。善用生活媒体,有利于乡土地理多种教学形式的开展,丰富乡土地理知识的内容,扩宽视野。多了解那些节目可能会介绍或涉及乡土地理知识,并积累、整理、保存来自媒体的节目,还可以分门别类剪辑、组接,以供教学需要时观看、研究。如,中央电视9频道的《纪录》专栏、《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系列片《北纬30度中国行》等节目,都有涉及到乡土地理信息。
    3.捕捉新闻热点
作为高中地理教师应在地理教学中,时常关注新闻媒体瞬息万变的信息,这是因为他们反映了现实生活中鲜活的地理知识、敏感的地理问题,是对地理课本最及时的补充和修正。时事新闻不仅仅是政治学科的专属内容,也可以纳入到地理教学环节中,让地理教学与时俱进。地理新闻可作为新课导入的材料,也可以某个地理知识点的事例,也可以作为知识拓展、思维发散的外延,也可以经编排转变成试卷设计中的材料分析题。关注新闻热点,随时并及时捕捉有关家乡的地理新闻,既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养成在生活中时时留意、处处收集地理现象和地理事件的良好习惯。如,最近本县在污水处理厂南侧的沙漠地带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的新闻;新闻播后,学生得知我县有污水处理厂,还知道本县政府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作出很大贡献,通过新闻了解到保护环境的迫切性和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并要关注身边的环境,树立环保意识和培养爱家乡的情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 18:59:48 | 只看该作者

(二)备课
乡土地理知识就在学生身边,为学生所熟悉,有直观的感性认识,通俗易懂,有亲和力,具有趣味性。而地理本身具有广阔的空间性,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但初中学生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备课中,充分利用以上乡土地理知识的特点,在教学设计中有意识穿插乡土地理基本知识,会让学生产生地理就在身边、地理并不陌生也不遥远的感觉,从而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因此,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教学,应紧密联系本地实际、典型的乡土地理案例,开发、利用地方课程资源,使教学情景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地,恰当地应用乡土地理教材,不但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教学内容更易为学生理解、接受,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以及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活化地理课堂教学、深化重难点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09:2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