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6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适度拓展,让“语文学习” 的天地更广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29 16:04: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适度拓展,让“语文学习” 的天地更广阔
酒泉市南苑小学          王艳清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拓展语文教学范围,建设开放性的语文课堂,已成为越来越多学校教师的共识。"有效拓展"冲破"课本"的约束和限制,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好评,因为它能使学生到更广阔的阅读天地中获得信息,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变"学教材"为"用教材"。文章论述了《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课外拓展教学的指导意义,如何进行有效适度的课外拓展,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拓展策略。
【关键词】: 阅读教学   适度拓展   学生学习   丰富知识


在新型的语文教学中,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以便保证良好的信息来源,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 语文教学应该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说的:“要注重跨越领域的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运用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的语文教育体系,树立大语文教学观,使学生在广阔的天地学语文。
(一)、课前注重参与,揭题拓展多元信息。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构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预习时让学生广泛涉猎与课文相关的信息资料,能激发阅读兴趣,拓宽视野,丰富知识。感知是认识的第一步,丰富的感性认识是深化我们对客观事物理性认识的基础之一。对同一主题领域素材宽泛的阅读,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助于他们“建构属于自己的意义理解”。
例如:上《朱德的“扁担”》时:针对学生年级高,知识积累多的特点,在揭题时可以先请学生介绍十大元帅,学生介绍不全时,老师再向大家简单介绍十大元帅的生平事迹。   
课前搜集让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更接近事件、人物,由此走进课堂,学生就轻松了。这也许就是心理学上认为的“心理近区”吧!
(二)、课中整合信息,悟情拓展教材内涵。
学生对课文的鉴赏和感悟,具有很强的个性化特点。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总是以自己的知识贮存,生活经验,认识能力丰富课文的意蕴。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感悟,在感悟时渗透多种内容,扩大阅读含量,无疑会有利于学生更深的理解课文的内容,在课堂教学环节上播放出精彩的小插曲,有利于阅读感悟。
(1)、在教学难点处,适度拓展,突破难点。每一节课都有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处往往也是教材蕴含深刻含义的地方,更是要求学生理解掌握的地方,每个教学环节都应该围绕难点而设计,因此,在教学的难点处进行拓展,能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感悟教材所蕴含的深刻含义。《迟到》让我们感受到一位严慈相济,既疼爱孩子又严格管教孩子的父亲形象。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我的父亲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有一件事我永远忘不了……”
这是怎样的一种父爱呢?父亲气急了,劈头盖脸地打过来,我去上学后,又到学校给我送来了我的花夹袄和两个铜板,这一连串的动作究竟体现父亲怎样的情怀?但如此深刻、厚重的父爱学生因缺少体验而难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要读出父亲对我深挚的爱,严中有爱,感受父亲的心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我在引导学生读了写父亲的这句话后,出示林海音在她70多岁的时候说过的话:“我七十多岁了,一生经历的事不少,但这件‘迟到’的事,对我应当是刻骨铭心的,如果爸爸影响了我,我又影响了读者,该是一件多么好的事!”  
这段生动、鲜活、感人的文字材料给学生提供了理解课文的支撑点,丰满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当学生感受到这份浓重的父爱后再朗读课文,自然声情并茂了。
(2)、在学生疑问处,适度拓展,弥补知识缺陷。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落花生》中有这样一些句子:“请你们父亲也来尝尝我们的新花生……”“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
学生读到这两句(特别是后一句)时,产生了疑问: “为什么说父亲来了很难得?”“为什么父亲在收获节来?” ,“老师,作者的爸爸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何这么难请?”这时,可以向学生介绍许地山的家庭背景:
许地山(1893~1941),现代著名作家,教授。名赞坤,字地山,笔名落华生。原籍福建龙溪,出生于台湾。
许地山的父亲叫许南英,进士出身,是位爱国诗人,也是位颇受百姓爱戴的好官。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他曾率领台湾人民苦撑危局,死守孤城台南。他将多年积蓄全部充作官饷,坚决抵抗日本鬼子的入侵。台湾被日本侵占后,他不愿当亡国奴,就携眷搬到祖籍福建龙溪。在许地山十四五岁时,他出任广东省三水县县令,全家住在衙内大院里。他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许地山的母亲建议开辟出来种花生,这就是课文中所写的事。
一般说来,父亲总是和妻子、子女生活在一起的,但由于许南英公务繁忙,很少有时间与家人在一起,因此过节还要去请他。
父亲既然很忙,家中又没什么大事,为什么父亲还要来呢?结合文本,学生就能读懂父亲这番苦心:这次回来更重要的是借花生来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9-29 16:04:44 | 只看该作者

(3)、在文本空白处,适度拓展,丰厚文本。法国作家梅里美曾说作诗只能作到七分,其余的三分应该由读者去补充。写文章也是如此。课本中有许多文章均留有"空白",需要读者去感悟。如果我们的老师能激活学生课外储存作补充,恰到好处地"补白",就能促进学生感悟。其次,在文本的空白处或作者表达的简约处作适度拓展。这样既开拓视野,引导学生更深刻地感悟文本,也有助于感情的升华,情感的迭起。如《才能来自勤奋》,课文中讲到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到底还有哪些呢?这是一次检验课外阅读的好机会,往往能激起阅读的高潮。
(4)在语言精美处,适度拓展,品味语言。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内含很多妙词佳句,精彩语段,应让学生反复诵读,理解其包含的哲理,领会写作方法,通过说、写的拓展训练,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如《我喜欢》,文中开头一段:“朋友,在大自然中,你最喜欢什么?是蓝天上的缕缕白云?是苍翠的座座山峰?是香味四溢的奇花异草?还是碧波荡漾的水?……至于我,我却要向绿叶献上一片痴情。”开头方式尤其值得揣摩借鉴,短短的几句话,运用了设问、排比、衬托等多种修辞方式,浑然天成,没有雕饰的痕迹。词语丰富准确,“缕缕白云”、“座座山峰”(AABC)等词的修饰使作陪衬的景物(白云、山峰、花草、湖水)显得特别美丽,且读起来琅琅上口。学完后让学生学着写一写《我喜欢》,学生兴趣盎然,不仅话题丰富,而且用词优美。如“朋友,在万紫千红的百花里,你最爱什么呢?是雍容华贵的牡丹?还是出污泥不染的荷花?是香飘十里的桂花?还是傲霜挺立的花?……至于我,我却要向梅花献上一片痴情。”“同学们,在一年四季中,你最喜欢哪个季节?是姹紫嫣红的春天?是热情奔放的夏天?是果实累累的秋天,还是银装素裹的冬天?至于我,我却喜欢那生机勃勃的春天。”抓住这个“读写结合点”,学生不仅有话说,有东西写,更重要的是要他们能借鉴作者的手法,写出自己对生活的感受。
(5)在训练契机处,适度拓展,培养能力。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语文素养包涵丰富,其中包括听、说、读、写等各项能力,教师要善于抓住语言训练的契机,进行拓展,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例如,在学习《丑小鸭》一课后,让学生想象“丑小鸭变成美丽的天鹅后会做些什么?或者会遇到什么事?”
这时学生纷纷展开了想象,有的学生说,丑小鸭回到了他刚出生的地方,大伙都感到十分惊讶,丑小鸭宽宏大量,原谅了他们,他们也很惭愧,并向丑小鸭保证以后要善待任何人。从此,丑小鸭和鸭妈妈、伙伴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也有的学生说,丑小鸭遇见了与他小时候有同样遭遇的丑小鸡。这时的丑小鸡十分沮丧,丑小鸭把自己的故事告诉了丑小鸡,鼓励丑小鸡鼓起勇气顽强地生活下去,就一定能获得幸福的,并陪伴着丑小鸡。最后,丑小鸡也长成了美丽的大公鸡……
    这种“续编”活动,实际是对课文思想内容的有机延伸,可以启发学生对课文内容作合情合理的推想发展,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课尾向外拓展,架设自主阅读桥梁。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务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小学生对读书对阅读不可能顷刻之间就"如饥似渴",必须循循善诱,逐步培养兴趣。我们根据文章的内容、体裁、作者等情况在揭题时提供多元信息,增加知识积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播下课外阅读的种子,可谓一举多得。 如:学习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文章,下面请读一读我国著名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所写的《有的人》,你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出示《有的人》诵读。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为人民甘愿做牛做马的鲁迅,人民永远爱戴他,永远铭记他!同学们,课外请你继续搜集鲁迅先生的名言、故事或作品,进一步了解鲁迅先生是怎样的人。
情的感染是需要强化的。在已经形成体验的情况下,再用重锤定音,学生一时的情绪才能稳定为情感。诵读《有的人》是赞美,是怀念,是对语文之美的领略,是促进学生继续去了解人物与追随人物的号角。更重要的是,语文课堂真正的效益是把学生从小课堂引向大课堂,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健康地去求知。课外资料课内化,能将拓展演绎得更加美丽。
“大语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不是一个圆形的完整结构,学完了课文并不意味着知识学习的结束,而应该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又一个开端。
    语文与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生活多广阔,语文教育的天地也应有多广阔。因此,语文教学要把课堂延伸到课外,把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结合起来,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语文学习的天地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1.王岚.关于小学语文开放式教学的思考.中国科技信息.2009.15
  2.韩丽萍.把语文还给语文——论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09.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06:0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