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积极性是制约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发展的关键因素
[提要:] 国家十几年来通过制定颁布各种教育信息化政策方针,推动了全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全面开展起来。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出现过一些失误。国家顶层设计可以说是相当全面完善,但在发展过程中,主要是基层学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从十几年来在基层负责电化教学工作的经验看,我认为教师积极性是制约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发展的关键因素,教师是实施教学的主导者,他们不起作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与发展就无从谈起。制约教师积极性的主要因素是现行考试评价体制,以及管理用人体制。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积极性
国家对信息技术的普及,特别是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可以说是十分重视的。早在1984年邓小平参观上海科技成果展时,就对当时的中小学生们提出了“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抓起”的口号。从那时起在全国一些发达地区的中小学校陆续开始了计算机普及教学活动。到2000年教育部就做出了在全国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决定,并制定了信息技术教学十年发展规划目标。“2010~202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又详细制定了信息技术教育十年发展的目标与任务。这一切都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之高,投资力度之大。
但是从十几年的发展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普及程度和效果成绩究竟如何呢?从一分为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角度看,作为一名基层学校信息技术专业管理教师,我看成绩效果并不像我们各级新闻宣传报道的那样!并不像我们国家那些信息技术理论专家文献论述的那样!并不像我们各级相关领导在台上堂而皇之讲的那样!“普及很广,应用很好,成绩效果很大……”等等浮夸溢美之词所说的。
这里笔者决不排出十几年来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取得的成绩(当然十几年下来不可能一点成绩都没有,那样的话就不客观公正了),但我认为真实的效果根本不是以上罗列出的那样,可以说成绩不是很大,信息技术在教学中体现的效果也不是很好,这一点我想只有身在基层一线从事教学的中小学教师最有发言权,也只有他们能够感同身受,其它相关人员的观点与认识我看没有什么实际价值。基层中小学校普遍存在着信息技术无用论的思潮,其应用目前仍然停留在信息技术课的单一教学状态,并没有达到与课程整合及至融合的目的。
信息技术教学只是应付学校升级达标评比的基础条件而已,是上级领导检查考核装饰门面的东西,是学校招生广告宣传名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在学校中处于教学边缘位置。信息技术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学校教育教学行政管理,学生的学习方式等储方面都没有产生应有本质性的、持续性的良好作用与影响。那么造成这一切现象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十几年来,可以说从工作的角度参加过无数次的信息技术方面的各种培训,专家讲座,会议研讨。平时也十分留意学习关于信息技术应用普及方面的论述文章,以及此方面的论著等。总结起来,他们无外乎认为影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因素是“观念跟不上、发展不平衡、资金不到位、师资缺乏、资源困乏,硬件不匹配、管理不到位……等等”,罗列了一大堆可以说是“闭门造车”式的坐而论道的原因。是的,这些是影响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普及的原因,但我认为对事物要找到和发现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这样才能很好地来解决问题。
我认为制约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发展的关键主要原因是人,即是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他们才是应用普及信息技术的关键因素,具体说就是广大中小学教师对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决定了信息教学的发展。
从学习者角度看学生是主体者,那么从教学角度看,教师是实施教学的主导者。没有主导者,何谈教学,没有教学何谈主体者的效果与成绩呢?专家们提出总结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教学理论再先进,论述的再明确,对教师的信息培训再多,硬件投资购置的再好。教学的主导者教师不起作用,不发挥作用,教师不去使用(应用),那么也不会给教学带来有益的效果。那么再好的信息技术顶层设计都是沙漠中的楼阁,终将是东去的流水,一切都是无用之功。
所以说中小学教师对信息技术教学的积极性是应用普及信息技术的关键所在。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特别是在一线从事教学的教师,他们的信息技术专业知识水平是可以胜任教学需要的,关于信息技术对教学支持的理念他们也能认识上去。只是他们对信息技术教学兴趣不高,那么教师为何对信息技术教学积极性不高呢?从几十年的基层工作经验看,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