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0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项脊轩志》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20 12:36: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项脊轩志》一文是归有光的代表作。其文风是“唐宋派”的代表之作。把其选在“此情可待成追忆”之“如泣如诉”这个板块的目的是能够感受人类真挚而复杂的情感。在以前的教学中,我多围绕着“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依据来展开教学活动。但是作者叙述了“喜之事”和“悲之事”的目的何在,如何能让学生感受“唐宋派”的文风在以前的教学中我并不是很明确。

再次阅读文本,给我印象很深的是两点。一是作者在描写项脊轩时独特的意境。项脊轩虽然小而简陋但是作者在其中却有自得其乐,拥有自己一方天地的满足感。二是在出现了两次哭泣,三次变故。因此,在解决文言字词的基础上我拟定设置以下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通过两次哭的解读理解作者所悲之事并能通过对比两次哭的不同进一步理解作者的情感所在

2.学生能够通过对文中两次变故的梳理感受物是人非

3.学生通过1.2目标的解决能够初步感受唐宋派的写作风格

教学过程:

一、两哭

文中两次哭让我印象深刻。

一是“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一是“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这两处对比可以发现哭的程度不同。如果说第一次哭是感慨回忆母亲,母亲已经不在。那第二次哭泣更多的是感慨辜负了祖母的、家族的期望。

此处介绍作者的身世:连年考试却屡考不中,家族不振却无力承担。

这处介绍更能帮助学生理解其痛苦不止的原因。

二、三次变故

这三次变故分别是项脊轩的重修、分家、妻子去世后项脊轩被废弃。这三处变故的描写,我认为以第一次最有意境。项脊轩虽然简陋,狭小,但是作者在其中可以或读、或歌,或冥。那句”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影移动,珊珊可爱。”是多么富有一种苦中作乐的意境啊。我们可以设想,在简陋而狭小的书屋中,归有光能够感受到若影若现,摇曳多姿,既值得人怜惜又让人喜爱的一幅画面。项脊轩对于归有光来说不正是一方释放自己的“荷塘”吗?屋虽漏但精神却是富足的。这么高远的意境人文人的一种情怀。

余下的两次变故可以结合这上面的两次哭来解决。在肩负着振兴家族重任的情况下出现这样的两次变故,不能不让人唏嘘,感慨物是人非,感慨世态炎凉。作者不着悲字,但悲已尽在心底。尤其是最后一节关于妻子去世多年而枇杷树已长得分外茂盛一节。或许很多人读到这会有一声叹息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6 03:0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