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2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数学教师论文 如何把握数学课堂的四十五分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12 09:21: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章欣赏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一些新的教育理念被广泛宣扬。例如: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特征,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课堂教学不仅要关注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态度;鼓励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多种学习方式;提倡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建立主体多元、内容多元、方式多样的评价体系等等。我们的数学教师对于这些理念可谓“耳熟能详”,但大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仍然难以有效地落实。突出的问题是,课堂教学效率很难达到较为理想的状态,同样的45分钟,不同的教师所呈现的效果完全不一样:有的教师所教的班级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就要比其他班级高出很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究竟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发挥数学课堂45分钟的效率?
数学课程的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应当是应是多方面的,比如,可思考如何构建高效的课堂环境、教学组织实施、课堂教学评价、教学技术应用等等。下面仅结合本人对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初步分析。
1. 关注学生数学思维。
数学活动的本质是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不少学生数学学习效率不高通常与他们数学思维习惯不好以及数学思维品质不高有关。因此.通过数学课堂教学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优化他们的数学思维品质对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优化他们的数学思维品质呢?从教师教的要素来分析,应当特别重视以下3点:第一,教学中应尽可能拉长学生有效数学思维的长度,并通过教师自身数学教学思维的张与弛不断激发并引导学会归纳与演绎,引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数学思维,通过有效的思维活动过程优化数学思维品质,提高数学思维能力。第二,教学中应关注学生探索性、研究性、理解性的数学学习过程,注意对学生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思考方法的有效分析,注意在学生数学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开展教学,注意合理运用“激趣”手段进行“启思”,注意教给学生符合数学学科特点的思维方法和技巧,特别是加强思维策略的训练(包括复述策略、精制策略、组织策略的训练),并引导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学习反思。第三,教学中应关注数学学困生群体。高效率的数学课堂教学应当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高效率,缩小个体差异是高效率数学教学的平衡点,而缩小个体差异除了要分析学困生知识与情感两方面的因素(许多学困生知识表征不合理,存在知识缺陷,情感态度体验消极)外,更重要的是要分析学困生思维品质结构与大多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关注学困生的数学思考及影响数学思考的各种因素,要有效运用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给学困生留有充分的思考时间,并教给他们基本的数学思维方法,切实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2 要善于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三机一幕进入了寻常教室。对教师来说,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现代化教学手段,其显著的特点,一是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课的课容量,从而把原来四十五分钟的内容在四十分钟中就加以解决;二是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使教师能有精力讲深讲透所举例子,提高讲解效率;三是直观性强,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四是有利于对整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小结。在课临近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同时通过投影仪,同步地将内容在瞬间跃然“幕”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堂课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板演量大的内容,如立体几何中的一些几何图形、一些简单但数量较多的小问答题、文字量较多应用题,复习课中章节内容的总结、选择题的训练等等都可以借助于投影仪来完成。对于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自编电脑课件,借助电脑来生动形象地展示所教内容。如讲授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圆和圆的位置关系、轴对称等都可以用电脑来演示。
      3、切实抓好课堂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长期以来,许多学校的课堂教学存在一个严重问题,即只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而忽视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从而导致学生自主学习空间萎缩。表现为:教师权威高于一切,对学生要求太严太死;课堂气氛紧张、沉闷,缺乏应有的活力;形成了教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单一教学模式。违背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长此以往,学生在学习上依赖性增强,缺乏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导致厌学情绪,致使学习效率普遍降低。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必须做到:
创设情境,活跃思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开始。精彩的课堂开头,往往给学生带来新异、亲切的感觉,不仅能使学生迅速地由抑制到兴奋,而且,还会使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自我需要,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情境。因此,创设一个很好的学习情境,不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起学生好奇的心理,促使学生由“好奇”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还活跃学生的思维,从而尽快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比如讲初二几何“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时,向同学们亮出1根1米长的竹竿问:“同学们,能在不用刻度的情况下,迅速将这根竹竿五等分吗?”这样一来,创设了探究问题的情境,激起了学生学习这节课的兴趣,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很快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之中,对问题进行实践性的探究活动。这节课的学习效果非常明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使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
教学应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发现知识。比如讲授“轴对称图形”时,出示脚印、衣服、蝴蝶、双喜等图形,让学生讨论这些图形具有的性质。学生经过讨论得出“这些图形都是沿一条直线对折;左右两边都是对称的,这些图形的两侧正好能够重合……”。学生自己得出了“轴对称图形”这个概念。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当学习了“轴对称图形”之后,可以让学生两两提问生活中的(比如数字、字母、汉字、人体、教师中的物体等)“轴对称图形”。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经历了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直觉、数据处理等思维过程。   
(3)鼓励学生合作交流
为了促使学生合作交流,在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上要变革,由原来单一的班级授课制转向班级授课制、小组合作学习多种教学的自制形式。教师可指导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借助学生之间的互动,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并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合理分组。为了促进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首先应对全班同学适当分组。分组时要考虑学生的能力、兴趣、性别、背景等因素。一般讲,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保证每个小组在相似的水平上展开合作学习。其次,明确小组合作的目标。合作学习由教师发起,教师不是合作中的一方。这种“外部发起式”的特征决定了学生对目标的理解尤其重要。只有理解了合作目标的意义,才能使合作顺利进行。因此,在教学中,每次合作学习,教师大致应明确提出合作的目标和合作的要求。
    4.重视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数学能力实际上是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听、说、读、写、想等方面的能力,它们是数学课堂学习活动的前提和不可缺少的学习能力,也是提高数学课堂学习效率的保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听”就是学生首先要听课,同时也要听同学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课后的感受,这就需要有“听”的技能。
    因此,教师要随时了解周围学生对数学课知识要点的理解及听课的效果,同时,教师也可以向学生传授一些听课技能。例如:(1)在听课过程中怎样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思路与教师同步。(2)怎样才能更好地领会教师的讲解。(3)怎样学会归纳要点、重点。(4)遇到不懂的地方怎么办。(5)别的同学回答问题时,也要注意听,并积极参与讨论等。“说”就是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对数学中的概念能够做出解释,与同学之间进行讨论,向老师提出问题,使得自己的见解和提出的问题易于被别人理解。“读”就是学生的阅读能力,从某种层面上讲,也是为今后“说”的技能打基础。
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和课外资料,既丰富了知识面,又养成了自学的习惯,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性。“写”就是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具体运用到学习活动中去。它是学生学习知识、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例如数学中的一些证明题,有很多学生都知道它的证明方法,知道其中考查的知识点,但总不能够很好地以“写”的形式将其证明过程展现出来。即使写了,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也较为混乱,推理过程也不够严密。这些都是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从某一侧面也体现了培养学生“写”能力的重要性。“写”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他们对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决定着他们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想”就是要发挥学生思维的“自由想象”。例如:我们在讲完“圆的有关性质”后,提出“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让学生充分发挥自由想象,在想象中去感受、体验,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在想象中对所学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为学生创造有利于形成听、说、读、写、想能力的条件,并不断摸索培养的规律和方法。
    5.将“开放式问题”带入课堂
    数学教学中将开放式问题带入课堂是对素质教育的一种探索,也是当前数学教育的发展潮流。
    数学开放式问题的显著特点是其思考空间广阔,思维活动的自由度较大,学生的思维活动易于展开,在思考中能提出更多的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也更多,它具有与传统封闭型题不同的特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有其独特的效果。数学开放式问题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与合作的机会,能促进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培养学生“开放式”的数学思维和开拓进取精神。
    例如,初中《几何》教材中有这样一道题目:已知圆的直径为 13cm ,如果直线和圆心距的距离为(1)4.5cm ;(2)6.5cm ;(3)8cm ,那么直线和圆有几个公共点?为什么?这是一道常规性题,教学中,我们可以将这个问题改造为一道开放式问题:据气象部门预报,一台风中心在直径是 60 千米的某城市正南 50 千米处,以北偏东 30 °方向前进,问该城市是否会遭受台风的袭击?并说明理由。通过这样的改造,常规性题目便具备了开放题的形式,更加具有挑战性。当然此题还可以进一步变换条件,让学生思维朝纵深发展。如该城市遭台风袭击的时间有多长?等等。
总之,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自主探究,敢于挑战教材,挑战教师。如果每一节课学生都能对所学的知识多问几个为什么,甚至能对一些概念、定理、公式提出独特的看法,这样才会不断有新思想涌现,久而久之,他们才会逐渐树立创新意识。在数学教学中,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观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英国的萧伯纳曾说:“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每人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个思想,甚至多于两个思想。”这就深刻地说明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这样形式的教研活动就不再是个别骨干教师或教研组长的“专利”,广大教师不再游离于具体教学实践之外,而是形成群体性的合作研究共同体,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助、合作的文化氛围逐步形成。而且能将教师研究的视角聚焦到需要解决的问题研讨上来,较好地促进教师研究共同体的形成,营造“实践反思、伙伴合作、专业引领”的校本教研氛围。
Ⅰ、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发展
         古语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因为喜欢一个教师而喜欢他所教的科目,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
      第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文化和道德修养,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典范作用;
      第二,教师要爱岗敬业,尊重学生、关爱学生,要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召学生,从生活上去关心他们,从思想上去指导他们,从学习上去帮助他们;
      第三,教师在教学时要与学生平等相处,这样学生和教师交谈时才会感到心里安全与自由,才会大胆发散自己的思维,发表自己的创见。
      Ⅱ、创设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欲望
      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过:“对于孩子们的学习来说,第一是兴趣,第二是兴趣,第三还是兴趣。当孩子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中时,学习就变成了一种特殊的享受,变成了一种精神的需求。”只有充分地调动学生积极的心理因素,才能挖掘学习潜力,促进学生智慧更加有效的发展。
      (1)向学生充分展示数学自身的魅力——数学美,使学生具备数学的审美能力,不仅能体会数学的魅力,还能以严密的逻辑性展现了自然运动的真实图景。
      (2)结合数学教材,向学生介绍数学家成长的事迹,数学名题、趣题等等。
      (3)引导学生观察和解决实际中的数学问题,尤其是那些与学生有直接关系的数学问题。
      (4)利用中学生好胜心强,把数学教育与竞赛结合起来,增强课堂的活跃气氛,提高学习兴趣。
      Ⅲ、设计“有效的提问”来提高45分钟课堂教学的效率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而作为数学这样要求精练准确的学科,教师的课堂提问能力直接影响课堂学习活动的展开,进而影响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1)课堂提问要有科学性。就是说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内容抓住本节的中心问题,并围绕该中心有针对性地设计数学问题;
      (2)课堂提问要把握时机。就是说教师要善于运用自己的教学能力,抓住教学契机,在学生尚未知,思维正处于困惑之际质疑发问,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事半功倍”的效果。
      (3)课堂提问要注意阶梯性。就是说教学中一些较难的或较大的问题,教师应该设法建立问题解决的“台阶”,帮助学生拾阶而上,采用分化瓦解的方法或化大为小、化虚为实,这样才有助于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4)课堂提问要因人而宜。就是说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不同情况提出不同的问题,让不同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和获得成功的体验(这里尤其要注意不要借提问给学生“难堪”,不要只关注心目中的“重点生”)
      (5)课堂提问要灵活多变。就是说对于同一个问题,教师要善于运用条件的增设变化、结论的延伸、条件与结论的互换、一题多解、举一反三等方法,设计出新的问题,这样将有助于学生纵穿横拓的思维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6)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只不过是喜欢寻根问底罢了。我认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多种机会,让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问题。
      Ⅳ、充分发挥课堂评价的功效,提高45分钟课堂教学的效率
      有人说:“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进学生的心里。”这足以体现教师语言在师生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在数学课堂上,我们要善于运用启发性的语言给每一个学生一个广阔的思维天空;用赏识性的语言使学生的心灵得到舒展;用肯定激励性的语言鼓舞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勇气;还要用反思性的语言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创新的意识。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会继续向更高层次做出积极地努力,才能全身心地投入我们数学课堂的学习过程中,才能保证数学学习的有效进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9 09:2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