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9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深化信息技术学科的创新教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8 14:46: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深化信息技术学科的创新教育

摘 要: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人力利天工,只在每事问”。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并由此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促使人们积极思维,认真探究,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思维的这种心理品质,心理学上称之为“问题意识”。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信息技术课重在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仅要传授学生以知识、技能,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信息技术;问题意识

在哈佛大学师生中流传着一句名言:“The one real obiect of education is to have a man in the condition of continually adking questions”(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信息技术课重在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仅要传授学生以知识、技能,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本文从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入手,结合教学案例,探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从而深化信息技术学科的创新教育。
一、问题意识的概念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1]。 因为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所遇到的问题和其他学科问题不太一样,其他学科的问题更多的是答案型的问题,具有一个最终的答案或说法,而信息技术学科的问题更多的是解决型问题,即我们需要的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答案。
二、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分析
   (一)不敢问。许多学生怕提不出“好问题”而被老师看轻或被同学取笑,因此他们宁可把问题放在头脑里,也不愿将它提出来。
   (二)无疑可问。传统的讲演式教学,教师演示,学生跟着操作,学生习惯于教师手把手的教,机械性的学。同时,学生的练习和测试也通常是建立在教师前面的讲解基础上的,这种封闭式教学的结果必然使学生从不怀疑教师的讲解操作,而且对本来就有多种途径可以解决的问题学生也不会产生探究多种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意识。
   (三)不知怎样问。部分学生碰到问题不知道怎样提出来,更提不出有深度、有新意的问题。
三、培训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及案例解析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关键在于怎样使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具备提出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我们学过的知识点、遇到过的各种各类事物在脑子里能不断出现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之类的问号。让学生学会“生疑”,从而学会质疑[2]。  
(一)营造和谐氛围,促使学生敢问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课堂中的提问形式多数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来回答,课堂很热闹,师生互动似乎也很积极,但是课堂教学的效果却很低下,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师观念陈旧,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不够重视,没有认识到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怕打乱教师所预设的教学过程,而将学生置于被动接受的地位。然而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应是平等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与表达方式,让学生在教学中可以自主地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少一些不准,多一些允许”。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营造自由、和谐、活跃、融洽的教学氛围,学生才能敢于挑战,勇于质疑,善于思考,才能自主地发现问题并大胆地提出问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9-8 14:46:4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1】输入文字和编辑文本(七年级信息技术)
    ...
    教师输入文字:“三创一办”中的第一创是创建国家为生城市。
师:同学们观察老师输入的文字,发现了什么问题?怎样解决?
...
本节课老师以学生熟悉的内容《贵阳市的“三创一办”》为主线,引导学生进行文字的编辑。老师故意把文字写错,因为内容是学生很熟悉的,因此学生很快发现了“卫生”写成了“为生”,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把写错了的字改正过来,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去思考问题,并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激发。
(二)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生想问
课堂中,教师可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生疑,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一个好的情境可启发学生思维,通过情景再现,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面对新事物、新问题,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充分调动每个学生渴望学习新知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诱导学生主动想问。
【案例2】画图中的翻转与旋转(三年级信息技术)
课题导入:教师展示一幅背景图“雪孩子”,语言引导“下了一天一夜的大雪,房子上,树上,地上一片雪白。兔妈妈要出去找吃的,她怕小兔子一个人在家孤单,兔妈妈想请小朋友们帮她给小兔子堆一个雪人来陪她玩,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兔妈妈这个忙吗?”
引导学生用画图软件画雪人...
...
师:小兔子要回家了,同学们能帮帮它吗?
...
在这节课中,教师一开始就给学生创设了一个童话般的情境,而后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的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头脑中会产生这样的问题:雪人怎么画?会用到什么元素?小兔子要回家了,怎样把它的正面朝向房子?学生有了这些问题,就会去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教师就诱导出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的兴趣被充分的调动了起来,课堂教学的效果很明显。
【案例3】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五年级信息技术)
课题导入:
(观看《名侦探柯南》动画片片段)
问:柯南在追捕过程中发现了几个号牌(1、2、3、5、6、7、9),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几个号牌有什么规律?
生:数字从小到大排列
问:这组号牌中少了那几个号码?
生:4和8
问:你能把缺少的号牌补充完整吗?
(出示准备好的幻灯片,先让学生自主探究插入4和8的图片)
......
本节课教师以学生喜爱的动画片《名侦探柯南》导入,在观看动画片的过程中给学生提出问题,诱导学生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时,派生出自己的问题,学生发现数字中的规律,老师接着就问,你能帮忙把这些号牌补充完整吗?很自然的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主题“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学生带着任务进入了本节课的学习。纵观这节课,教师以动画片为“诱饵”,诱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当中,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在问题的趋使下不知不觉就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三)教给质疑方法,引导学生会问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敢问想问固然重要,但会问也至关重要。学生只有学会提问,才能说是真正具有了问题意识。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与技巧,让学生学会提问、善于提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9-8 14:46:5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4】图表的创建以及常用图表的分析(八年级信息技术)
...
师:(出示三个图表:柱状图、折线图、饼图)观察这三个图表,你认为在什么情况下,用这些图表能更好的表达数据包含的意义?
生:讨论
师:(小结)柱状图表示数据的对比关系;折线图表示数据的趋势;饼图表示数据所占的比例。
...
师:(出示不同类型的数据)同学们你能告诉我,这些数据用什么样的图表能更好的表达数据的含义呢?
...
教师在“议图表”环节设置两个疑问来引起学生的思考,把本节课的难点摆在了学生面前,学生通过前两个环节“看图表”“建图表”的学习,在脑海中已经有些许印象,但是是散乱的,教师通过此问过渡把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就集中到了一点,学生也很快的进入了状态,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了发展。此问完后教师并未进入下一环节,而是“再问”加强学生的记忆与理解,把本节课的难点进一步升华,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案例5】用电子表格处理数据(五年级信息技术)
...
在Excel中制作九九乘法表,
输入:1 2 3 4 5 6 7 8 9
      2 4 6 8 10 12 14 16 18  
  ...
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用数据自动填充的方法输入第1、2行,大家思考一下,我们输入九九乘法表时是不是只有通过一行一行的输入,一直输到九,有没有更简单的操作呢?
...
教师以问题过渡不但让学生更清楚的明白本节课的重点之一是“数据的自动填充”而且还把该重点升华,学生在实践后明白:自动填充不仅仅是在选择两个数据后可以进行,也可以选择两行或更多,只要遵循一定的规律也可以进行。本课中教师由问题入手,引导学生思考、回答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坚持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多利用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创设情境,或从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中,挖掘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我们已经意识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我们必将会寻找到更多更好的方法完善我们的教学,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4 19:4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