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566|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小熊住山洞》优秀教学案例及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9 22:22: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小熊住山洞》优秀教学案例
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竹瓦小学   黄火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认识10个生字,会写3个字。认识一个偏旁“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指名读、互读、齐读、评读等不同形式的朗读、和说话训练,以多媒体为载体,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2、积极地创设情境,使学生处于一个童话般的世界里,在阅读中理解,在实践中感悟。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课文内容,懂得爱护树木、保护环境是一种美德。
【教学重点】
区分平、翘舌音,掌握部分识字方法。
【教学难点】
领悟小熊一家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行为是一种美德
【教材内容分析】
《小熊住山洞》是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这篇童话故事主要讲住在山洞里的小熊一家想造一间木房子,可走进森林,他们始终舍不得砍树。多少年过去了,他们仍然住在山洞里。文章以小动物们对小熊一家的感激作结尾,潜移默化地使儿童懂得爱护树木,保护环境是一种美德。
【学生分析】
一年级的孩子对死板的语言训练和答案唯一的问题是不感兴趣的,只有在创设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生才会有感而发,但是,由于初次接触这样的句式,教师必须加以示范和引领。如:因果关系句式的训练就很成功,舍不得砍的理由可以达到十种以上,这是问题的开放性所致。
学生环保意识淡薄,领悟小熊一家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行为是一种美德,这是本课的难点。我在教学中多次引领学生进入角色,感受故事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要感受小熊一家内心世界,必须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充当主人公。课堂中的表演、做客、采访、读儿歌以及电教媒体的运用,都是引领学生进入角色的好办法。
【教学媒体与资源的选择与应用】
课件、头饰、图文并茂的识字卡片,以及PPT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实施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 导入情境
师:(出示课件:“森林”二字)你们认识这两个字吗?仔细观察它们的字形,你发现了什么?(二木林,三木森)(演示课件,从“森林”两个字变成三棵树,再变成五棵树,而后扩大为一大片无边无际的森林)你们看,这一大片森林是谁的家?(花草、树木、动物)就在这美丽的大森林里呀,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师配乐朗读课文(屏幕上同步展示画面)。
【设计意图:由象形字引入图画,通过文字、图画、音乐及教师有感染力的语言,把学生带入大森林,拉近了与大自然的距离,使学生急切走进文本。】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9-9 22:23:00 | 只看该作者

二、        初读故事
1.        自由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先圈起来,再到生字表(一)中查出来,然后,在生字上方标出拼音;如果还有不认识的字可以问问同学、问老师。
2.        再读,标出自然段。
3.        小组内齐读,个别读,评选出参赛选手。
4.        参赛选手读,其他学生评读、正音。
【设计意图: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识字,通过各种读的方式与生字常见面,体现识字梯度,教给识字方法,培养自主识字意识。让学生圈点和标注是为了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三、        认读生字词
1.        出示图文并茂生字卡,学生自由读词。(见下图)
2.        同桌互读。
3.        指名读。
4.        去掉拼音读。
5.        开火车读。
6.        任意指读。
7.        游戏“摘果子”。(出示课件:在一颗茂密的大树上,结满了红红的带有序号的果子,每个果子的背面都是生字词,让学生点一个读一个。)
8.        游戏“找朋友”。(将每个生字都做一个卡片,学生到板前认领能组成词语的朋友。)
【设计意图:“文字应当永远与事物一道教授,一道学习。”这些图文并茂的生字卡形象直观,便于学生在大量识字的同时,能轻松地体会汉字的意思。】

四、        课间休息
拍手唱儿歌:
森林真美丽,四季美名扬。春天绿叶密,夏天花儿香。
秋天结满果,冬天鸟儿忙。小熊住山洞,不砍树木不造房。
五、        扩展运用
在生字卡片中挑选自己喜欢的一个词说一句话。还可以挑选出任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说一段话。
【设计意图:“下要保底,上不封顶”。根据学生的能力、兴趣、需求,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语言训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9-9 22:23:06 | 只看该作者


                第 二 课 时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小熊一家,知道它家里都有什么人吗?今天,老师带领你们到小熊家里做客,你们愿意吗?
(课件演示)你们看,小熊和爸爸正在门口欢迎我们呢!我们一起进去看看吧!哦,这块黑板上还有一些汉字呢,原来小熊也爱学习呀,我们和它一起读读吧!(认读生字)
【设计意图:通过“做客”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从而感受小熊一家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美德,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读中感悟
(一)        学习一、二自然段
1.        观察画面,情感体验。
(继续观察画面)一走进小熊的家,你有什么感觉?(山洞里漆黑一片,又阴暗又潮湿)你有什么想法或问题吗?
【设计意图:课堂是学生的,就该让他们把所思、所想说出来,创设情境可以使学生自然的抒发。了解山洞的特点,体会小熊对木房子的向往。】
2.        你们的想法真好,这正是小熊一家的想法,请读第一、二自然段。
3.        观察画面,你能替小熊说一说,他们想要的房子是什么样的吗?
4.        指导朗读。
   熊爸爸的话应该怎样读?怎样读出高兴的语气?
   练习读长句:“我们去∕砍些树,造一间∕木头房子住。”
   过渡:小熊一家那么喜欢住木头房子,他们周围又有那么多现成的木头,造一间木头房子太容易了!而结果他们有没有木头房子呢?看看课文,你能找出那个段落来读读吗?
【设计意图:采用跳跃式教学方法,巧妙过渡到第七段,使学生产生自主阅读的愿望。】
(二)        学习第七自然段
1.        指名读。
2.        学生评读。
引导学生悟出“一年又一年”是指过了很多年,因此要读得慢一些,“一直”说明他们不愿意砍树的决心很大,因此要读得重一些。
3.        小组间赛读。
4.        提出疑问。
读到这段时,与一二自然段联系一下,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小熊吗?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小熊一家为什么不去砍树造房子?)
【设计意图:学生能提出的问题教师绝对不问,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答的习惯。】
过渡:对呀!是什么原因使小熊一家改变了砍树造房子的打算呢?
(三)        学习第三~六自然段
1.        小组读3~6自然段,重点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2.        同桌说一说,小熊在春夏秋冬四季各发现了什么?(全班自由畅谈。)
3.        朗读课文,感受森林一年四季的美。(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
教师相机板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9-9 22:23:12 | 只看该作者

            春天——树叶绿
     森林   夏天——花儿香   舍不得砍
            秋天——果子熟
冬天——鸟儿叫
4.        句子训练(依照板书,练习说因果关系的句子)。
(1)        教师师范:
因为春天树上长满了绿叶,所以小熊舍不得砍。
(2)        学生仿照说出其他原因。(如:A.因为夏天树上开满了花儿,所以小熊舍不得砍。B.因为树木一年四季都是美丽可爱的,所以小熊舍不得砍。C.因为砍伐树木对人类有害,所以小熊舍不得砍……)
(3)        教师总结:
如果砍伐树木,动物就没有家了,所以小熊舍不得砍。
5.        讨论交流:小熊一家不砍树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森林是小动物的家园,是小动物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森林如果被砍伐,会给小动物带来哪些灾难?教师要引导学生朝这个方向去考虑。)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感受森林一年四季的美,再进行语言训练,最后讨论文章中心问题,循序渐进,水到渠成,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又解决了文章的重点问题,一箭双雕。】
6.        指导朗读。
每个小节都有两句话,第一句要读得平缓一些。第二句的前半句要读出高兴的语气,语调稍高一点儿。“小熊舍不得砍”语调稍微平缓,流露出小熊爱惜树木的情感,“舍不得”中的“舍”应该重读。
7.        竟赛读。在每一小组指定一名朗读水平差的学生代表                  小组朗读。准备时,小组成员要发扬团队精神,精诚合作,帮助该生把握语气、正音等。
过渡:小熊一家宁愿自己住在又黑又暗的山洞里,也舍不得砍树造房子。他们这种做法让森林的其他小动物知道了,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场面,看!(课件出示:小动物们献花的场面。)
8.        想像小动物献花的场景。(引导学生设想各种动物的“赞扬与感谢”)
(1)        变一变。把自己想象成森林中的一种小动物。(把事先做好的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头饰戴在头上。)
(2)        说一说。森林受到保护,对“我”(自己设想的那种小动物)有什么好处?
(3)        演一演。把自己对小熊的赞扬与感谢的话表演出来。
【设计意图:让学生改变角色,走进教材,充当教材中的主人公,设身处地地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四)        学习第八自然段
1.        全班齐读。
2.        指导读长句子:“森林里的动物/都很感谢/小熊一家,给他们送来/一束束/美丽的鲜花。”
3.        理解“一束束”的意思,并进行扩展练习。
(1)        把“一束束”换成“一束”行吗?为什么?
(2)        给下面的句子中的画线部分换一个词,意思不变。
森林里长着很多棵高大的树木。(一棵棵)
树上很多只小鸟在唱歌。(一只只)
鱼缸里的很多条金鱼在快活地游来游去。(一条条)
4.        再读读这个句子,能把它改成一个因果关系的句子吗?
森林里的动物都感激小熊一家,给他们送来一束束美丽的鲜花。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就是要扎实而有效地语言训练落到实处。换词训练是对ABB重叠词组的一种有效练习,改换句子说法更是前面因果关系句式训练的继续。】
三、        口语交际:采访小熊一家
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选一名“熊爸爸”和一名“小熊”,其他成员扮演记者来采访小熊一家。
【设计意图:适时将口语交际训练落实到阅读教学当中,是生本对话的具体体现,既是对文本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又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小组分工明确,能充分发挥小组优势,培养合作意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9-9 22:23:17 | 只看该作者

                第 三 课 时

一、        课文回放。
二、        巩固识字
1.        自由读生字。用生字组词说话。
2.        再读儿歌,挑选出生字宝宝。
森林真美丽,四季美名扬。春天绿叶密,夏天花儿香。
秋天结满果,冬天鸟儿忙。小熊住山洞,不砍树木不造房。
【设计意图:把生字放在儿歌中,让学生换环境识字,记忆深刻。】
三、        学写生字
1.        了解“年、左、右”三个生字组词。
2.        学写“年”
(1)        学生看书,了解“年”的笔顺。
(2)        教师范写,强调在田字格的位置。
(3)        请学生书空、练习。
3.        学写“左、右”两个字。
(1)        让学生观察字形,观看动画字的笔顺。
(2)        教师问:你发现了什么?(指名说)
(3)        教师范写,学生书空、练习。
【设计意图:让学生去发现,去探究,结果会掌握得更好,进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        设计新房
1.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采访了小熊一家,了解到他们为了动物们都有一个美丽的家园,宁愿自己住山洞,也不愿意砍树造房子。这种心中有他人的环保精神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呀!可是小熊家的房子阴暗潮湿,不利于小熊的身体健康,怎么办呢?(建造新房子)请你赶快拿出画笔来,以小组为单位,共同研究出建造新房子的材料,为小熊一家设计一个既漂亮又温暖的大房子吧!
2.        学生设计。
3.        成果展示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培养,为小熊设计新房级开发了创新潜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同情之心。】
【板书设计】
                    春天——树叶绿
             森林   夏天——花儿香   舍不得砍
                    秋天——果子熟
                    冬天——鸟儿叫
【设计意图:本课按一年四季的顺序,写出了森林四个季节的美丽,条理清楚,构段相似。此板书设计便于学生背诵课文,更便于学生进行因果关系的语言训练,教师可以指着板书引导孩子说句子,是一种很好的示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4-9-9 22:23:22 | 只看该作者



【教学评价与反思】      

积极地创设情境,使学生处于一个童话般的世界里,在阅读中理解,在实践中感悟,是这节课的最显著特点,也是成功之处。
以学习汉字及训练语言文字能力为重点,运用形象有趣的教学手段,灵活而有序地训练和发展学生的语言。一年级的孩子对死板的语言训练和答案唯一的问题是不感兴趣的,只有在创设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生才会有感而发,但是,由于初次接触这样的句式,教师必须加以示范和引领。如:因果关系句式的训练就很成功,舍不得砍的理由可以达到十种以上,这是问题的开放性所致。
多次引领学生进入角色,感受故事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要感受小熊一家内心世界,必须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充当主人公。课堂中的表演、做客、采访、读儿歌以及电教媒体的运用,都是引领学生进入角色的好办法。
善于捕捉文本信息,充分挖掘语文教学资源,开展丰富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基于文本,又适当超越文本,安排的采访、设计新房屋都是孩子喜欢看、乐意做的活动,在活动中,他们兴趣浓厚,思维活跃,设计了好多先进的房屋,有的甚至画出了图纸,尽管有的还很粗糙,但他们积极参与实践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本课多处设计了学生提问题,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果不长期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学生可能提不到点子上,这就需要教师平时的训练和培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12 12:0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