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论文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阅读教学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文本,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将生活体验与文本体验有机融合,深化对文本的阅读理解,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一、恰当补白 领略文本的无言之美
“无字句处的精彩”是教学中最能激发学生思维的节点,文本中的语言包含着许多“不言”之笔,这种独具匠心的“空白”所蕴含的言外之意,能够“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抓住文中的空白,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合理补充,领会文章丰富的内蕴,形成独特体验与感受。
1、描写补白。一些课文描写人物的语言时往往用省略号留下空白,无字句的空白却渗透着极丰富的“有”,能让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产生补白的意愿。
《船长》中对船长的语言描写,写船长用了好几处省略号,这里如果能引导学生,练习用细致的描写补白来丰满人物,能使学生更真切地理解船长的恪尽职守,准确地把握人物的性格,得以深刻地领会雨果于“无字处的精彩”所在。
2、情感补白。一些作品在表达的思想感情时候,常常借助含蓄的语言来表达,读者需要运用合理的补白,去感受文本中隐含着的“言外之意”,去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理解其深刻内涵。教学《爱之链》时,引导学生思考:乔依帮助的老妇人,恰恰帮助需要帮助的乔依——帮助乔依的妻子也就是帮助了乔依。这样的巧合在生活中毕竟少数。作者为什么要设计这样一个“纯属巧合”的结尾呢?仅仅是出人意料的效果吗?学生理解后交流:
生1:我认为,作者安排这样一个结尾的真正用意,是要告诉人们: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生2:爱别人,就是爱自己。
生3:作者希望人人都能心存这样一份爱和帮助,“爱之链”就会越来越大,越来越长,那么小说里童话般的美好就能成为现实。
生4:即使乔依一家没有得到老妇人直接的帮助,但我还是相信他们会度过难关的,还是相信他们的生活会好起来的。只要心中有爱,只要家里有爱,寒冷也会是温暖。
不难看出,学生通过前后联系,情感补白,对文本的领会更加深刻,理解更加到位,也许有些学生的理解与作者本意有距离,但是学生能够调动生活的感受,融入对作品的感知中,学生有这个阅读习惯,最终具有这个阅读能力。
师:我们敬爱的哈尔威船长用自己舍己救人、忠于职守的伟大人格魅力为我们树起了一座雄伟的丰碑。老师真心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像哈尔威船长那样用自己的正直与善良,用自己的无私与真诚,在人生的历程中也筑起一座高高耸立的丰碑!
此时,我们尚且不去管学生情节补充的结果是什么,但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学生主动探究课文,不唯师、不唯上、不唯书,敢于超越教材,深入浅出,精彩纷呈,焕发了课堂生命的活力。
二、品读空白 感悟文本的无言之情
抓住细节,欣赏品读,在阅读教学中往往可以收到牵一发动全身的效应。如果能够准确的捕捉并深入挖掘这些细节,寻找一个学生思维的触发点,来充分调动学生自主、主动、学习、参与、探究、研讨的意识与行为,在阅读欣赏中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文中包含的“情”将会为阅读欣赏提供最好的触发点。产生“无言泪千行”的共鸣效应。例如教学《姥姥的剪纸》时,姥姥的剪纸中的这段描写:“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
师:这句话看似平淡,但有一个字用得很传神。你认为是哪个字?
拴东西,一般用什么拴?课文中是用绳子拴吗?
生:拴
师:你从哪儿读出作者被姥姥的剪纸拴住了?谁来读读?从这个“缠”字中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被牢牢地拴住了。
师:姥姥剪了许多牛和小兔,读一读相关的句子,从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生:这一副副剪纸把“我”拴住了,其中蕴含着姥姥对“我”的浓浓的关爱。
师:后来,作者越走越远了,姥姥的剪纸还拴的住我吗?
生:无论我走多远,都走不出姥姥的目光,走不出姥姥的牵挂。师:“拴”住作者的是姥姥剪纸中包含的浓浓亲情呀。
升华情感,积累内化:面对即将离世的姥姥,我又忆起与姥姥在一起的童年生活,想起了姥姥的剪纸。此时此刻,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会对姥姥说些了么呢?拿起笔来写下那些想对姥姥说的话吧。学生在抒写中,让记住这感情真挚的文字,体会了作者和姥姥的深厚感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