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32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淡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课堂教学模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8-27 22:29: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浅淡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课堂教学模式
摘要:在信息社会大背景下,以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育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教学得到足够的重视。《小学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采取“自主、合作、探究” 的教学模式:一、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三、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标准》指出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
一、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当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突飞猛进,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出现了知识爆炸的局面,学校教育无法为学生提供满足终生需求的知识,抓住机遇,寻求发展,迎接挑战,适应变化的制胜法宝就是学习——终身学习,这就要求具有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终身教育概念的首次提出是在1919年英国的成人教育文件上。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成人教育促进委员会讨论了保尔•朗格朗关于终身教育的提案,致使终身教育成为国际会议的主题。1970年保尔•朗格朗的《终身教育引论》出版,1972年、197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出版了《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今日的教育为了明白的世界》,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又出版了《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这些书的出版,对于树立终身教育观念起了重大作用,终身教育思想成为席卷全球的教育思想。终身教育强调了学习的终身性、学习的全民化,突出了学习的主动性;由被动地接受教育变为主动地学习,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使学习成为自觉的习惯。
终身教育的观念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的发展提出的新要求。第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到来,是终身教育的客观要求,在知识经济社会里,社会产业结构不断变化,职业流动的速度加快,这就要求社会成员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合时代的需求,这就要求社会成员终身学习,不断的用新的知识和技术武装自己,使个体发展与时代同步,与时俱进。第二,终身教育是个体完善生活和个性和谐发展的客观需求,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古老的审美理想,更是一个古老的教育思想,是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未来的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它既为人的完美生活提供了丰富的客观物质基础,又对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提出了要求,怎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呢?最根本的途径就是终身不断的学习。学习的价值在于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等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其成为一个完善的具备现代人格的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
学习能力的形成,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他是一个人从接受正规教育开始,通过长期的学校教育逐步的获得。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接受正规教育的开始,从这阶段,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把教育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上是十分重要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8-27 22:29:16 | 只看该作者

教师树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的观念。教师摆正自己在课堂中的位置,在课堂教学中,变口惹悬河的讲授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研究者,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引导学生学习他们所欲求的新知,运用已知探求新知。让学生会自主学习,教师要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使学生会学习。我国最早的教学论专著《学记》指出:“君子之教,喻也。”提出“善喻”思想,强调学习门径,而不是通过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则明确主张教师的责任在于教会学生学习。他说:“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1]当代教育家叶圣陶也多次强调“教是为了不教”,主张让学生学会学习,十九世纪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在他的《教育论》中指出:“应该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学生讲的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多些。”[2]我们不能把世上所有的知识都教给学生,例如:怎样预习、复习,怎样发现问题,对一些难度问题引导学生怎样去思考等等。具体有四点:第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抓住学生的心理,教学中要运用现代化教学和情景教学意境诱发兴趣,将学生从枯燥的课堂教学引入进可能真实的实际情景中,唤起学生的强烈的好奇心,提高主体参与性。第二、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有的放矢地自学。第三,把讲的机会给学生。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机会。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勤学、会学,掌握学习和思维的方法,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不但学会知识,还要发展智能,学会学习。第四,把做的时间给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基础学科,它有一个理论联系实践的基本过程,教师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避免教师代劳,教师的任务是适时地给学生以适当的引导、点拨,让学生在探索和体验中得出结论。这样做才能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国际二十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提出了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那就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指出,二十一世纪的学生应学会合作。“学会合作”已成为现代人生存的基本素质,也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可以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组内真诚地合作,组织公平竞争,在合作与竞争过程中逐步完善人格,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信息技术的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更需要一种群体的合作精神。由于学生的阅历、事业、方法的种种不足,在搜集资料方面跟需要相互补充,这对合作学习提出必然要求。课堂教学中,小组学习实现资源共享,相互讨论,各抒己见,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让课堂变成活跃的思想交流场所,表达和表现自己场所,这无疑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学生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群体之间的互相切磋,各展所长,会让学生逐步养成客观地认识自我,真诚欣赏他人的良好心态,会使他们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要科学地开展合作学习,使合作学习产生应有的教学效益,教师必须掌握合作学习的运作理念。
第一,树立学生主体观的理念。学生主体观是21世纪中国现代教育观念的核心,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位置,是中国现代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整个教学过程是以学生自主能动学习为主,教师在其中只起指导、辅导和引路的作用,把学生摆在了教学的主体地位。
第二,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素质。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小组成员按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的优、中、差三类搭配安排的。这样编排的目的,一是利于优等生帮助后进生,使后进生进步;二是利于后进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自由发表意见,并在交流讨论中形成正确认识,学会和会学知识;三是优等生在帮助后进生中自己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合作学习在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也及其重视教师的作用,但教师的作用只能用在“导”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8-27 22:29:21 | 只看该作者

第三,激活信息技术课堂,营造民主教学气氛。合作学习作为一个新型的学习方式,在形式上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显著特征,就是它有力地挑战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在课堂上,给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教师也可以加入学生小组讨论。师生合作学习,拉近师生之间距离,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平等对话,使课堂充满和谐、民主、愉悦气氛,从而产生师生合作参与、和谐共振的激励场面,为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发展创造良好的前提。
例如《让文字动起来》一课,主要内容是利用“字幕属性”对话框中的各各选项,使文字动起来,形成滚动文字。“字幕属性”中的选项很多,在课堂上,教师不一一讲解,课前分配好任务,共九个:“方向、速度、表现方式、大小、重复、背景色、样式菜单下的格式选项中的字体、段落、边框”,全班分九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一个任务,组长到老师这里抽取任务卡片,按照卡片上的任务,与小组组员合作,来自主学习,尝试每个选项都是什么作用,并且怎样使用。
三、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探究学习是指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在老师指导下,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独立自主地开展探究,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主动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
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学生自主地学习个性发展所需要的知识,是人类群体的智力资源有效转化为个体智力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健康的社会情感,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而这些品质都是终身学习社会所必需的。
探究能力就是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表现了学生独立思维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探究学习就是对学习材料、学习问题探索和探索追究。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的学习,积极的求知。探究性学习是突出实践的学习,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提高信息技术素质,强化学习能力。学生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探究学习对象只局限于教科书和课堂是远远不够的,但课堂教学中运用探究学习方式会有效地连接课外知识的学习。这种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会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和创造精神。
让学生学会探究学习,就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陶行知先生就曾说过,创造始于问题。强化问题意识是造就创新人才的一个关键。当前课堂中许多教师采用先提问、再让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有一个很大的不足,就是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把学生当做知识获得过程中被动者,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思维过程学习,显然不利于创新意识产生。学生只有在自主探索知识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学会学习,独立勇于创新。
有了问题意识,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才会由被动接受现成答案变为主动探索事物究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呢?黄全愈在他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没有提问,就没有回答。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由于学习和生活经验不足,往往发现不了实质性问题,因此,教师的“导”将十分重要,教师要指导学生会疑问题,能在有疑之处发现有价值的问题,把学习知识过程变成主动发现问题的过程,并在发现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由大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8-27 22:29:25 | 只看该作者

例如《让文字动起来》一课。
学生探究学习之一:将网页还原到编辑状态下
<任务1>设疑:滚动字幕也是文字,和我们在网页中输入的其它文字是不是一样?在设计状态下,我们是可以看到两者的区别。怎样将网页还原到设计状态下?再来观察两种文字,有什么区别?
学生探究学习之二:插入滚动字幕的方法
<任务2>看到滚动字幕原本的模样后,学生联想旧知,引出所用“插入”命令,学生自主尝试,在“插入”菜单下是否也会有与“滚动字幕”相关的命令,它的位置在哪儿?[教师巡视辅导,反馈评价并针对性讲解,加深学生印象]此为难点,请学生演示并叙述探究过程,穿插提问并总结。
学生探究学习之三:运用属性对话框输入文字,预览效果
<任务3>观察“字幕属性”都提供了哪些信息?与文字有直接关系的是哪项?运行后的效果如何?从中学生比较得知,滚动字幕在设计状态下是不动的,要想看到滚动字幕是否设置成功,需要在预览状态下。
综上所述,让学生学会探究,在课堂中还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运用合作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应该指出的是,自主、合作、探究是一种整体的相互作用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
面对新目标,教师迎来新的挑战,不仅有观念的挑战,还有旧的教学习惯的挑战。为了应对这样的挑战,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不妨让课堂充满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6 21:4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